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探讨接种白破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加强免疫白破疫苗231人次,通过预检、书面告知、规范操作、接种时指导,进行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结果接种231人次,共发生不良反应11人次,主要为注射部位局部肿胀疼痛,及疲倦、精神欠佳,较少出现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个体差异、规范的操作技术、接种后活动强度、季节温度有关。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接种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疫苗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为预防和控制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等疾病的发生,对3个月以上足月健康儿几进行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共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723例次,共有7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0.97%。对接种过百白破疫苗进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预防护理。结果在预防接种中,科学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认真护理,儿童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都非常低。结论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前,必须将疫苗液充分摇匀,对禁忌证要严格掌握.接种后要耐心且通俗易懂的将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策告诉其家长.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部位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探讨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人次1246例,共计4256针次。其中在臀部外上1/4接种人次为466人次,计1452针次;在上臂外侧三角肌处进行深部肌肉注射的人次为780例,计2804针次。观察两组不同部位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针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在臀部外上1/4接种的儿童发生不良反应86例,发生率为5.92%,在上臂外侧三角肌处进行深部肌肉注射的儿童发生不良反应52例,发生率为1.85%。χ2=50.39,P<0.05。结论选择不同部位接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并且进行接种后的观察监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减少接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510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5例.研究组儿童于臀部肌肉注射疫苗,对照组儿童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疫苗.研究组共接种535剂次,对照组共接种523剂次.结果 研究组采取臀部肌肉注射的儿童中,1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99%.对照组采取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的儿童中,4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白破疫苗在臀部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林丽芳  王海明  袁燕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176+178-176,178
疫苗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是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类的预防性生物制品。《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颁布以来,随着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和人们的预防接种意识逐渐增强,接种人次的增多,不同种类的疫苗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有很多差异性,不良反应也不尽相同。百白破疫苗是国家规定五大类免费疫苗之一,3、4、5、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d,接种人次比其他疫苗多,不良反应个案也较多。笔者在多年的预防接种工作中,总结出在接种百白破疫苗时,应注意的几点项目。  相似文献   

6.
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制品中是发生接种不良反应率较高的疫苗之一,为此我们在日常的预防接种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表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张雨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83-684
百白破疫苗主要为氢氧化铝吸附百日咳菌苗液、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制成的,用于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的混合疫苗。百白破疫苗在我国的国家免疫规划中。其在预防应用中针次多、广泛。第一针接种于婴儿满3个月,继第一针后30d内给予第二、三针,并分别在之后的3个月内每月为婴儿注射一针,在婴儿18~24个月时再给予一针加强。长期的应用数据统计表明,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极高。所以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来影响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成为焦点。本文将对儿童接种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减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将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与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应用于接种适龄儿童后所产生的用药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2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儿童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34例儿童,对照组儿童接种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而实验组儿童则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儿童的接种后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更轻,组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应用于临床百白破接种的预防工作中,能够有效减少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儿童预防百白破疾病的发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预防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的观察分析,寻找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期间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487名足月健康婴儿(无禁忌证)的保健资料。将其分为2组,一组为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wPT)接种的婴儿78例,一组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aPT)。结果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wPT)的发热反映率相较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aPT)高。两组百白破疫苗发热反应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aPT)能有效减低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的不良反应率。医生在接种后需告诉家长其不良反应的相关处理对策,预防和减少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2011年3月的800例在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接种2周后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接种2周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疫苗不良反应473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蔡德  林燕  莫姿丽 《中国医药》2012,7(12):1615-1617
目的了解疫苗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汕头市不良反应中心提供的广东省2006-2009年473例疫苗ADR报告中患者的年龄、ADR的类型、临床表现及涉及系统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疫苗种类24个品种,以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构成比最大,为22.0%(104/473);发生于各个年龄段,1个月-3岁构成比较高,达275例,占58.1%(275/473);ADR类型以一般反应为主,涉及多个系统/器官损害;临床表现以全身胜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最大比例,分别为31.4%(255/811)和18.4%(149/811)。结论疫苗ADR的发生情况以一般反应为主,其绝大多数经常规处理后可好转或康复,死亡和后遗症发生较少,但仍应引起重视,做好安全接种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一种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上市后安全性。方法  在河南省新野县、湖南省隆回县和湖北省松滋市,对1~12岁无水痘病史、无水痘疫苗接种史的观察对象组织自愿、常规接种,接种后分别于30 min、24 h、48 h、72 h、7 d、14 d、28 d收集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共接种观察对象9 135例,征集到不良反应1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3%。全身反应以轻、中度发热为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分布在48 h内,72 h后均可自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疫苗批次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在目标人群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内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报道的文献。方法:检索2009-2011年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文献,筛选后对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后共得到15篇文献,均为人群大批量接种H1N1流感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文献。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36.0%,全身不良反应率在0.00~22.10%之间,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00~19.10%。不良反应多出现于接种后7天之内,3~5d内多可消退;少数不良反应持续超过10d。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属轻度不良反应,少数归为中度,仅2篇文献报告有4例重度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良好。结论:文献分析结果本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多数持续时间短、症状较轻,提示甲型H1N1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上应重视该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对不同的人群关注其反应特点,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疫苗预防接种反应报告系统与报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掌握我省各种疫苗免疫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情况,科学评价全省免疫预防策略。方法:于2002年建立了疫苗预防接种反应报告系统,实施零病例月报制度。结果:全年报告接种反应273例,主要集中在4、5月份,占总数的69.96%。在所用的29种疫苗中,报告发生接种反应的疫苗有13种,以地鼠肾细胞制备的乙脑灭活疫苗和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发生的反应居多,分别占70.33%和20.15%。其临床表现以皮疹和局部反应为主,各占51.28%和16.12%。结论:加强免疫预防接种反应的监测和防范有助于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0~2012年脑膜炎球菌疫苗(Meningococcal Vaccine, MenV)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MenV上市后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0~2012年接种MenV发生的不良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中国共报告MenV接种后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27046例,其中异常反应1724例,占6.38%;一般反应25322例,占93.62%。根据2010-2012年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接种监测数据估算,四种MenV疫苗的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在7.84/10万~54.37/10万之间;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在0.62/10万~1.93/10万之间。不良反应以首剂为主。常见的异常反应为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中国MenV上市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在可接受的预期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以减少AEFI的发生。方法收集2010~2013年儿童疫苗接种及AEFI的登记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儿童累计预防接种疫苗146 348例次,出现AEFI 198例,发生率为135/10万。其中一般反应156例(占78.8%),异常反应26例(占13.1%),偶合症12例(占6.1%),心因性反应4例(占2.0%)。发生率前4位的疫苗是甲型流感疫苗、23价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百白破疫苗;除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遗留下肢活动障碍外,其余病例均治愈。结论 AEFI多种疫苗均可发生,接种前应注意询问受种者过敏史和近期健康状况,规范接种,做好接种后医学观察,有利于减少AEF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及HPV相关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23256例体检健康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28例,观察组给予预防性HPV疫苗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干预,随访3年,观察比较两组人群的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人群的AIS、CIN、VaIN、VIN、Condyloma、HPV持续感染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无一例接种后死亡案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有146例(轻微不良反应101例,严重不良反应4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有139例(轻微不良反应96例,严重不良反应43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疫苗对预防宫颈癌及HPV相关感染有明显的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干预,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8.
Recentl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ases with delayed cutaneous reaction after immunization with mRNA-based vaccines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have been reported. This adverse reac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a delayed-type or T cell-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has been described for the Moderna (mRNA-1273) and Comirnaty (Pfizer/BioNTech, BNT162b2) vaccines. We describe a delayed large local cutaneous reaction in a patient who received the viral vector vaccine Vaxzevria (ChAdOx1-S, AstraZeneca). The time course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delayed skin reaction after mRNA vaccines have a similar pattern that we recognized in our patient after Vaxzevria vaccination. This phenomenon has not been described in the Vaxzevria clinical trials and is to our knowledge the first report of this adverse reaction to a vector-based SARS-CoV-2 vaccine. With this, we hope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delayed injection site reactions that also occur after viral vector vaccines and to encourage additional reporting and patient education regarding the cutaneous reactions afte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vaccin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在大中专院校中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总结的方法,于2011年10月10日~30日,对在驻地内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费预防接种的大中专学生共348名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其中64名因发热、腹泻等原因未能参加接种,其余284名大中专学生全部进行随访,95.42%(271/284)的接种者在此期间无不良反应,仅有4.58%(13/284)的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发热5例,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结节4例,荨麻疹2例.,头痛1例,胸闷1例。结论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结节以及过敏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小儿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本站接种的1827例小儿,针对小儿预防接种中所出现及所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指导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仅发生25例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而2006年3月~2009年12月在本站接种的1827例小儿,接受片面的护理干预,共发生47例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减轻小儿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引起的不适.也能减少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