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2003年9月~2005年7月,我院共开展胸腰椎短节段CD内固定术162例,在手术配合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术中护理配合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46例手术患者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8h,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结论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下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是中老年人下腰疼常见原因之一。既往手术治疗主要是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同时行横突间或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并发征多,且易于发生植骨块早期滑脱松动,致使融合失败。椎间融合技术(bagbyandkuslickmethod,BAK)具有椎管减压充分、椎间盘摘除完全、植骨融合率高并能恢复椎间高度,术后早期下床等独特优点,是治疗下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的理想方法之一。自1998~1999年,我院采用该技术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腰椎不稳5例,腰椎滑脱3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8例。为配合医生开展这一新技术,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常规…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是一种由内固定器械来加强脊柱前柱的稳定性的手术方法,尤其对脊柱有严重压缩楔型变形或爆裂型骨折而使椎体高度丧失时,以及为脊髓减压部分或全部椎体切除术者尤其合适。因为前入路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复杂,手术创伤大,失血多,且所需器械繁多[1-2],故必须掌握  相似文献   

5.
我自2006年3月至今对8例胸、腰、骶段椎管内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以腰段为例,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腔内激光术(EVLT)是近年国内外研究的一门新技术,其原理是用激光的能量通过1根很细的光纤直接到达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热能能毁损血管内膜,导致血管闭合和纤维化,使静脉永久地闭合[1],因其微创、痛苦小、术后几乎无瘢痕、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而深受患者欢迎.我院2005年12月至今共采用EVLT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3例(共53条下肢),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以往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创伤大、康复慢,关节僵硬及关节内感染也时有发生。近年有文献报道^[1],在膝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佳,并发症少。2000年2月-2006年2月,本院骨科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患者15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俞国红  沈进稳  童培建 《中医正骨》2010,22(9):78-78,80
锁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损伤。锁骨在水平面呈“S”状,而且锁骨骨皮质的厚度在不同的区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传统的单侧重建钢板固定往往不能全部固定于增厚的骨皮质上,容易导致手术后骨折断端移位。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们采用三维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叶彤  郭君哲 《中医正骨》2010,22(7):79-80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我们对86例因胸腰椎不稳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曲张是以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为主要表现的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其传统的术式创伤大,瘢痕多欠美观,恢复时间长。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满足了患者对治疗安全性和美观的要求^[1]。本院2004年12月-2006年3月应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9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1 目的及适应证 小夹板固定是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应的器材,把骨折两端或肢体固定在一定位置,使骨折或脱位在愈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对位。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复位后的固定,防止骨折断端移位、维持对位。如上肢的肱骨、尺骨、桡骨骨折,下肢的胫骨、腓骨骨折。  相似文献   

12.
向明清 《中医药导报》2002,8(12):778-778
从切口大小及术式选择、术前定位、术中椎间盘间隙冲洗等方面论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缚扎固定法治疗伴有重度合并症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伴有重度合并症的混合痔患者行缚扎固定法治疗,术后随访患者出血、痔核脱出、疼痛及坠胀感变化情况。结果28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术后少量出血和外痔水肿(各1例)的2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6个月后随访,30例患者均达到痊愈标准,痊愈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均未用止痛药物,未影响基础疾病的治疗,无肛门狭窄及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缚扎固定法可有效用于伴有重度合并症的混合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在经腹腰椎间盘切吸溶核术(TALD)前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电针、HYJ智能化微波治疗仪照射腰骶部及刺络放血等方法对TALD术前改善症状、术后康复、消除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36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较重不能平卧于手术定位台上的患者,经治疗后能缓解症状,配合手术完成;11例尿潴留、23例腹胀痛、47例腰背痛伴下肢放射痛的术后患者均在3个疗程内消除、缓解症状.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缓解术前症状,使手术能顺利进行;消除术后并发症,促进水肿吸收及胶原酶溶解,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在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感染+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引流量、体温、疼痛评分、血红蛋白(Hgb)及红细胞(RBC)计数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2组组间患者引流量、体温峰值、疼痛评分,以及术后第1、3天Hgb值、第1天RB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热天数,以及术后第10天Hgb,术后第3、10天RB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对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改善贫血,减少术后发热时间作用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髓核或部分软骨盘通过环状韧带的薄弱点向外突出而言[1],本篇所指仅限于椎间盘向椎管突出,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我科近年来,采用以针刺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相似文献   

17.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病程较长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并不少见。其临床表现及治疗都有一定特殊性,本文介绍作者近年来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分析中年人与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7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根据手术时的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70岁(平均76岁),30例;B组年龄<70y(平均51岁).48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年,平均41个月.疗效评定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29分法评定,两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改善率以及影像学资料无明显差异,A组全身并发症、椎间塌陷融合、延迟融合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未发现不融合.结论:不同年龄组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疗效无明显差异.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采用恰当的手术策略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切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Wang QG  Lin XY  Yan XX  Liu NG 《中国针灸》2011,31(8):743-746
目的:比较针刀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109例)、手术组(75例).针刀组临床选择突出椎间盘局部相关软组织治疗点、臀上皮神经走行区、坐骨神经出口、双下肢神经支配区的反应点,采用针刀治疗;手术组采用小切口小开窗椎间盘摘除术,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临床治愈率为82.6%(90/109)、有效率为96.3%(105/109),手术组分别为86.7%(65/75)、97.3%(73/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与手术治疗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