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子宫动脉置管与静脉全身化疗不同给药途径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子宫动脉置管(观察组23例)与静脉全身化疗(对照组20例)后癌组织的VEGF mRNA表达,评定化疗近期效果。结果:2种方法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缓解率相似,子宫动脉置管可明显减少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化疗后宫颈癌组织VEGFmRNA表达较静脉全身化疗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子宫动脉置管化疗可降低宫颈癌组织VEGF mRNA的表达,减少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癌中Bub1、p53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40例均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根据组织摄取部位不同分为癌旁组和癌中组。观察治疗前后癌旁组和癌中组的Bub1、p53的含量。结果:癌中组的Bub1均增高,p53均降低,接近癌旁组。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鳞癌临床疗效显著,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升高Bub1、降低p53含量进行调节,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DADS对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裸鼠皮下注入人宫颈癌Hela细胞建立人宫颈癌裸鼠并种移植模型,观察腹腔注射DADS对宫颈癌移植瘤在Balb/c-nu裸鼠体内生长情况的影响,HE染色后进一步观察DADS对移植瘤组织形态的改变,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移植瘤细胞VEGF蛋白酌表迭情况。【结果】DAD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以DADS60mg/L高剂量药物组抑制活性最强;腹腔注射DADS剂量为50mg/kg、100mg/kg和200mg/kg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8.1%、38.6%、55.3%,瘤重抑制率分别是35.9%,49.9%,55.4%;HE染色结果示DADS具有杀伤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细胞作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示DADS下调移植瘤细胞VEGF表达。[结论]DADS具有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作用,此作用可能与下调移植瘤细胞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组织(SCNC)中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SCC)患者23例标本(SCC组)、SCNC患者23例标本(SCNC组)及正常宫颈23例标本(对照组),三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SCNC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和生存时间。【结果】对照组、SCC组、SCNC组中 VGFR 的阳性率分别为0%、52.2%、82.6%,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高表达与 SCNC临床分期、病理亚型、肌层侵犯程度有关(P<0.05);VEGF表达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75%显著高于表达阳性的3年生存率(1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EGF高表达可能与 SCNC的强侵袭性生物学特点有关,可作为 SCN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4周期后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VEGF水平。结果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48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血清VEGF明显下降,化疗前后分别为(434.52±124.34)pg/mL、(384.45±98.95)pg/m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与疗效有关,疗效达CR+PR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344.59±93.57)pg/mL比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疗效为SD+PD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417.92±123.53)pg/mL比化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达CR+PR者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疗效为SD+PD者(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全身化疗能够明显影响血清VEGF水平,动态检测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化疗近期疗效,并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4周期后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VEGF水平。结果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48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血清VEGF明显下降,化疗前后分别为(434.52±124.34)pg/mL、(384.45±98.95)pg/m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与疗效有关,疗效达CR+PR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344.59±93.57)pg/mL比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疗效为SD+PD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417.92±123.53)pg/mL比化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达CR+PR者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疗效为SD+PD者(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全身化疗能够明显影响血清VEGF水平,动态检测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化疗近期疗效,并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9.
卫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贞芪扶正颗粒对宫颈鳞癌中Bub1、p53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将近5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颈鳞癌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新辅助化疗和贞芪扶正颗粒治疗,结果:对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旁组织中Bub1、P53和癌中组织中Bub1、P53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癌中组织中Bub1均增高,P53的含量降低,接近癌旁组织中Bub1、P53的含均增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宫颈鳞癌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升高Bub1、降低P53含量进行调节,对于肿瘤因子的生长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陆云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9):133-13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ⅠB2期子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新辅助化疗的ⅠB2期宫颈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记录计算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有淋巴结转移40例(22.3%)。新辅助化疗后的ⅠB2期子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40岁)(P<0.005)、分化程度高低(P<0.010)、深肌层浸润(P<0.005)、是否脉管浸润(P<0.005)有关。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新辅助化疗后的ⅠB2期子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博来霉素联合顺铂(BP方案)、5-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FIP方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Ib2-IIb期巨块型宫颈癌共62例,其中36例行BP或FIP方案化疗1~2个疗程后行根治性手术,为研究组;另26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为对照组;术前评价NACT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36例患者术前进行NACT有效率为86%;术后病理检查示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及宫旁累及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BP,FIP方案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有效、安全、经济,可缩小癌肿体积,增加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8例中ⅠB2期55例,ⅡA期67例,ⅡB期46例;化疗有效率为62.5%,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9%和72%,生存分析表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对化疗的反应与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作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策略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介入化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和介入化疗后各2 0例的宫颈组织标本 ,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 ,用凋亡指数 (AI)表示结果。结果 :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的AI( 5 .2± 1.19% )、介入化疗后的AI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学疗法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Ⅰ b~Ⅱa期臣块型宫颈癌患者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学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新辅助化学疗法(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组50例.术前予静脉化学疗法或子宫动脉灌... 相似文献
15.
任晓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2):12-14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高危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43例宫颈癌术前采用1~3个疗程的静脉化疗后手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临床近期有效率达69.8%,手术切除率达1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高危患者有效,能明显缩小局部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3月至2004年11月收入院的33例早期宫颈癌(Ⅰb1期~Ⅰa期),经腹壁下动脉插管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以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所有病人均完成2个疗程化疗,化疗结束后14d经妇科检查,B超测量宫颈肿块消退情况,按UICC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化疗结束后2周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结果】化疗总有效率87.9%,CR57.6%,PR30.3%。SD9.0%,PD3.0%,其中Ⅰb1期全组有效率100%,Ⅰb1期90.0%,Ⅱa期71.4%,鳞癌86.7%。腺癌100%;宫颈肿块〈4cm有效率92.3%,≥4cm85.0%。术后病理检查阳性结果。宫颈残留Ⅰb1期33.3%。Ⅰb2期60.0%,Ⅱa期42.8%.宫旁浸润Ⅰb2期5.0%。Ⅱa期14.2%。盆腔淋巴转移Ⅰb2期15.0%,Ⅱa期14.2%。宫颈肿块〈4cm7.6%,≥4cm15.0%。术后无一例膀胱输尿管瘘,随访1~3年2例死于复发癌,复发率6.0%。【结论】新辅助化疗作为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可以明显缩小和消退宫颈肿块.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复发。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评估新辅助化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9例术前宫颈癌,术前采用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后手术,观察近期的疗效.[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症状.临床近期有效率达87.18%(34/39),手术切除率达100%.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适宜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能提高近期控制率、手术切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本院收住的40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P方案行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化疗有效率为85.0%,其中10例完全缓解.手术切除率达100%.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其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动脉化疗(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NIC)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搜索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VIP、CNKI、CBMdisc、会议论文、Ongoing Controlled Trial 等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09 年10 月,NIC 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 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共纳入15 个研究,合计1 331 例患者。12 个研究结果显示,NIC 组的疗效是传统治疗组的6.72 倍;多项研究结果发现,NIC 组患者的一年以上生存率高于传统治疗组;同时,NIC 组治疗的不良反应低于传统治疗组。
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表明,NIC 在疗效方面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同时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为当前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是多种放化疗方案并存的状况,因此,进行更高质量更有针对性的临床研究,提供NIC 与各种传统放化疗方案相互对比的重要数据,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