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动态血压变化和动态心电图改变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其中将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30例列为A组,轻度子痫前期30例列为B组,选取正常妊娠孕妇30例作对照组为C组,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结果 ①A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夜同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均P<0.01);②A组动态心电图异常改变以心律失常、ST-T改变为主,分别高于B组与C组(P<0.05);③两者同步观察,血压处于高值时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更高.结论 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24h平均收缩压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值、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动态心电图异常率均升高,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方法:对120例高血压伴鼾症患者同步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组共3组,观察并比较3组基线资料、睡眠监测指标、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根据不同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分组(杓型组、非杓型组),比较睡眠监测指标、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结果:(1)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高于轻、中度组(P〈0.05),偶测收缩压(cSBP)高于轻度组(P〈0.05)。(2)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2)同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呈负相关。AHI与偶侧舒张压(cDBP)呈正相关。(3)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状况进行分组,非杓型组占全部患者的68.3%,随着OSAS病情的加重,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比例增多(P〈0.05)。杓型组minSaO2、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及nDBP明显低于非杓型组患者(P〈0.05)。结论:频繁缺氧在OSAS患者舒张压升高中的作用更为显著;OSAS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李贵军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6):482-482,52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住院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 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脉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建议尽早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降压和降血糖,纠正异常的昼夜血压节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止靶器官的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期饮酒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及与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男性高血压患者199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不饮酒组、戒酒组和轻度、中度、重度饮酒组.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测量心率(HR)、体质量指数(BMI),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不同组检测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FPG、TC、TG、HDL、LDL HR、BMI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饮酒组、戒酒组、轻度饮酒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杓型收缩压百分率、杓型舒张压百分率较中、重度饮酒组高(P<0.05),MBPS值和MBPS增高发生率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LVMI和LVH发生率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不饮酒组、戒酒组、轻度饮酒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饮酒组患者平均每日酒精摄人量与MBPS值、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长期中、重度饮酒可以影响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加重MBPS现象与LVH;随着饮酒量的增加,MBPS现象与LVH的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5.
王淑霞 《广东医学》2012,33(20):3110-3111
目的 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探讨相关数据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单纯高血压病患者80例(对照组)和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明显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非杓型比例和晨峰现象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客观地测量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及其变化规律和波动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调整高血压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肝阴虚和肝阳亢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模式对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主症辨证法将8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肝阳亢组和肝阴虚组,同期分别作动态血压监测及动态心电图HRV分析.[结果]肝阳亢组呈血压昼夜节律正常(杓型改变),肝阴虚组呈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形改变).2组患者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肝阴虚组高于肝阳亢组(P<0.05);动态心电图HRV分析中,肝阴虚组全天24 h、日间、夜间等3个时段多项心率变异性指标较肝阳亢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此组患者24 h平均动脉压与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08(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HRV减低及其昼夜节律消失密切相关,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受损有关.肝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且有一定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动态血压和HRV监测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伴高血压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DS)、心钠素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2DMH组)72例,我院住院或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不伴高血压患者(2DM组)68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C组)54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昼夜血压的正常节律是否存在,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和舒张压(24 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舒张压(nDBP),计算△MBP.并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血浆醛固酮、心钠素水平. 结果 2DM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显著高于C组(47/68 vs 9/54,P<0.05),其中以24hDBP、dDBP及nDBP显著升高(P<0.05).2DM组PRA、AngⅡ、ADS均显著高于C组(P<0.05).2DMH组PRA、AngⅡ、ADS显著高于2DM组(P<0.05).2DMH组及2DM组ANP显著低于C组(P<0.05). 结论 新诊断的不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有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且血清PRA、AngⅡ、ADS已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群  朱小红 《安徽医学》2009,30(4):382-38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变化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的24h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nSBP、收缩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曹锐红 《吉林医学》2009,30(17):1902-1904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10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3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23例),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26例),观察各组的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加剧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的升高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应重视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声学密度(AD)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根据动态血压分为杓型组30例及非杓型组3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AD技术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平均背向散射积分(AⅡ)及背向散射积分心动周期变化幅度(PPI).结果:非杓型组24 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P<0.01).非杓型组室间隔、左室后壁的AⅡ高于杓型组及对照组(P<0.01).非杓型组室间隔、左室后壁的PPI测值低于杓型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高血压患者心肌病变有密切的关系.AD技术可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肌损害及其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