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方法对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1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是87.5%(14/16)。2例失败由于腹腔广泛严重粘连而中转剖腹行粘连松解及小肠折叠术。平均手术时间是58mins;术中出血量为20ml~100ml。术后平均住院3天,无手术死亡及其它手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后并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它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它的手术指征是单纯性不完全性粘连肠梗阻及症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为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11)min;术中出血量10~20 ml,平均(15±3)ml。术后6~24 h均可下地活动,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排气时间1~3 d。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12个月,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肠漏及再次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节省费用等优点,可明显降低再次形成粘连及再发肠梗阻的可能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2002年2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07例因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全组病例开腹粘连松解或肠切除吻合术53例,术后随防6个月~3年,再发肠梗阻手术9例,占16.9%.粘连松解后行M-A支撑管内排列术19例,术后随防6个月~2年,无一例因肠梗阻再次手术.近期开展的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35例,术后随防3个月~2年,均无梗阻症状复发.全组病例全部治愈,无肠瘘发生.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急诊手术以开腹粘连松解或肠切除手术为主.腹腔多次手术,粘连广泛者,采用支撑管内排列术可以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再发生.对于选择性病人,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是一种创伤较小,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术后放疗致粘连性肠梗阻1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直肠癌术后放疗致粘连性肠梗阻的特点 ,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近五年收治的直肠癌术后经60 Co及直线加速器放疗所致粘连性肠梗阻 12例 (其中 5例为直肠癌根治Miles术后 ,7例为低位直肠前切除后 )。结果  12例患者均有机械性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 ,发病距放疗结束时间 7~ 32周 (平均 2 0 .5周 ) ;梗阻发生至手术时间 13~ 12 6小时 (平均 2 8小时 )。术中均表现为肠管的多段、广泛的紧密粘连 ,呈薄疤痕样“愈合” ,严重者与腹壁、盆腔周围粘连愈着呈冰冻状态。1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式为小肠侧侧捷径吻合术。结论 直肠癌术后放疗所致粘连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放疗结束后半年内 ,表现为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诊断明确应立即手术治疗。术式宜行肠管的侧侧捷径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46例,成功率88%,5例由于腹腔广泛严重粘连而中转剖腹行粘连松解,1例因回盲部肿瘤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中出血10~50mL,术后平均住院5d。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3~60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少、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瘢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再度粘连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腹部术后4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40例病人均经胃肠减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长抑素等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d,3例病人因出现肠坏死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4~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但以腹胀为主,大多数为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小肠折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永祥  李军 《腹部外科》2003,16(1):34-35
目的 总结小肠折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技术经验。方法 回顾 1985年10月~ 2 0 0 1年 9月收治的 6 86例肠梗阻病例中 ,就手术中诊断为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并行小肠折叠排列术的 76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 76例中 ,74例痊愈出院 ,获随访 4 5例 ,随访时间 1个月~ 16年 ,平均 9年 ,无因粘连性肠梗阻而再次入院手术者 ,无肠瘘等并发症 ,死亡 2例分别于术后第 2、3d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 小肠折叠排列术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术式 ,适用于反复发作、曾多次梗阻松解等病例 ,强调规范手术操作 ,注重整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1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因急性小肠梗阻、小肠弥漫性扩张、粘连致密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25 min,平均(65±21)min;住院6~8 d,平均(7±0.6)d。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选择适当的患者,术中规范操作,严格把握中转开腹的手术指征,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再粘连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诊治粘连性肠梗阻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其中肠道相互粘连4例,粘连束带卡压小肠4例,肠道与切口粘连成角3例。2例因肠道明显弥漫性扩张,腹腔镜腹内无探查空间中转开腹,余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206min,平均123min,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8~59h,平均37h,术后24h患者可下床活动,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时间5~8d,平均7.1d,随访1~24个月,平均8个月,无复发。结论:在选择适宜的患者,操作规范及把握好中转开腹指征的前提下,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远期效果好等优点,是传统开腹手术的有益补充和良好替代。  相似文献   

10.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1),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占粘连性肠梗阻的20%~63%^(2),且随手术的增加而增加,病死率为8%~13%^(3)。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2010年4月,我们施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肠梗阻2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多次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多次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3年间采用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多次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1例肠坏死肠切除病例术后发生肠瘘,经内支撑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后迅速痊愈。19例患者经1~7年随访,均未出现肠粘连和肠梗阻。结论对多次手术(2次以上)后出现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完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82例资料。年龄2个月~14岁,完全性肠梗阻60例,不全性肠梗阻22例。先于脐缘左侧开放直视下置5 mm trocar和光源,腹腔镜下探查粘连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中转开腹),腔镜监视下于左侧腹直肌外缘上下各置5 mm trocar,进无损伤抓钳和超声刀。小心松解粘连索带及粘连的肠管,解除梗阻,游离肠管,明确并处理梗阻原因。结果术后诊断Meckel憩室并发肠梗阻15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5例,阑尾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7例,腹内疝并发肠梗阻8例,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7例。术中1例肠粘连松解时肠管损伤,行肠吻合术。手术时间120~240 min,(172. 2±24. 1) min,出血量5~15 ml。术后1~3天可自行排便,术后5~8天出院,无切口愈合不良。随访3个月~5年3个月,中位数34个月,生长发育正常,2例再次发生不全性肠梗阻。结论完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腹部术后早期小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早期小肠梗阻是因腹部手术对肠道的正常解剖关系的破坏和对肠道生理环境的直接干扰而造成。常见发病类型有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炎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四种。现就我院1983~2003年期间。由不同病因引起的97例术后早期小肠梗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4.
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与腹腔镜技术分阶段联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粘连性肠梗阻31例,在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施治,解除急性梗阻;缓解期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根除梗阻。结果:31例急性期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均解除。缓解期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成功26例(83.9%);中转开腹手术5例(16.1%)。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0.5-2d;术后住院2-4d。26例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随访,均未再发肠梗阻表现,治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转开腹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效果好,无再发梗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04-2019-05间对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2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65.26±14.90)min,术中出血量为(23.50±3.60)mL,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为(45.27±13.06)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5.62±1.41)d。1例患者因肠管腹壁网膜间广泛粘连,镜下操作困难予以中转开腹。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肠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其间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疗效确切,以及安全性较高等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粘连性肠梗阻随机分为腹腔镜联合中药组及腹腔镜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短单纯腹腔镜手术组(P<0.05),而且术后复发率低单纯腹腔镜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具有提高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机体恢复快,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为4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36个月,无复发。7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小肠悬挂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悬挂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经验。方法1990年2月至2006年2月对术中诊断为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27例患者行小肠悬挂排列术。结果本组27例痊愈,获随访15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12年,无因粘连性肠梗阻而再次入院手术者。结论小肠悬挂排列术是预防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再发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术后盆腔6 0 钴及直线加速器放疗所致的肠梗阻 2 4例 (其中 10例为直肠癌根治Miles术 ,7例为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7例为子宫全切术 )。均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术中可见肠管多段、广泛的紧密粘连 ,呈疤痕样“愈合” ,严重者与腹壁、盆腔周围粘连呈冰冻状态。 2 4例均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术后盆腔放疗所致肠梗阻发生在放疗结束后半年内 ,表现为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 ,明确诊断后应立即手术治疗 ,宜行肠管的侧侧捷径吻合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粘连松解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手术指证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