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修订归因方式问卷(ASQ).方法对467名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问卷(ASQ)和Beck抑郁量表(BDI)的测定.结果①修订的归因方式问卷总体信度达到0.8429,各个分量表的信度在0.4~0.9之间.②不同抑郁水平大学生之间归因方式有显著差异,但在正性事件和内外维度上关系不稳定.结论修订的归因方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众多研究表明,抑郁的发生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适应障碍中的各类抑郁反应,认为生活事件(外因)是它们的病因性因素。抑郁障碍的发生还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内因主要是遗传、个性特征和认知评价这样一些因素。在这些因素中,自我防御机制、归因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探讨这些因素在抑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抑郁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孙香萍  武辉  祝卓宏 《重庆医学》2013,42(17):1940-1942
目的分析中国青年军人归因方式特点及其与抑郁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归因方式问卷(ASQ)对整群抽取的5 000名青年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军人归因方式存在显著的年龄、文化程度、军龄、职别差异(P<0.05);但军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军人归因方式的负性事件与抑郁呈正相关(r=0.22,P<0.05),青年归因方式的正性事件、成就事件、人际事件、内外维度、持续维度、普遍维度和宿命维度7个与抑郁呈负相关(r=-0.13~-0.32,P<0.05)。抑郁组与非抑郁组青年军人之间归因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小于2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军龄1年的士兵具有积极的归因方式。抑郁青年军人具有对负性事件内向性、持续性、普遍性和宿命性归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驾驶员应对方式问卷(DCQ)中文版的信度、效度.方法 采用驾驶员应对方式问卷(DCQ)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随机对340名汽车驾驶员进行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表明问卷有积极评估应对、对抗性应对、情绪性应对和回避性应对四个因素;各因素与问卷总分相关为0.317~0.813(P<0.01),各因素相关为0.057~0.294;正性情绪与积极评估及应对呈正相关(r=0.171,P<0.01),负性情绪与积极评估及应对呈负相关(r=-0.349,P<0.01),与其他三个消极应对方式则呈正相关(r=0.242~0.262,P<0.0 1);分半信度为0.734,总问卷和各因素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07,0.890,0.621,0.571和0.687.结论 驾驶员应对方式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测试驾驶员应对方式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326例青少年情绪归因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训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7):387-388,396
目的:本文探讨青少年情绪归因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CN—EMBU)和儿童归因方式问卷(CN—CASQ)对326名14—18岁青少年问卷调查。结果:具有悲观归因的青少年相比较具有正性乐观情绪归因的青少年,回忆出较少父母的温暖,较多母亲的拒绝、否认和父亲的惩罚。具有悲观归因的女孩比男孩回忆出更多的母亲的惩罚。悲观的归因方式与父母过度保护无明显关系。结论:青少年情绪归因与早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IAII)、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上网学生进行随访调查,随机选取30名IAII测验结果高分者(IAII≥40分)及30名低分者(IAII<40分),对两组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成瘾倾向高分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低分组;②在学业成就成功或人际关系成功时,成瘾倾向高分组的能力归因均排在后面,倾向于外部归因;③在学业成就失败与人际关系失败的归因上,高分组显示出一种自利性归因;④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成功的能力归因能显著负向预测网瘾,学业成就失败的背景归因能显著正向预测网瘾。结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倾向与他们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编制一套符合我国大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方式、并包含情景项目和跨情景项目的“大学生成套应对问卷”。方法:从全国24所高校中抽取188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选取问卷项目,进行因素分析,建立常模,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该问卷信度较高,效度基本符合要求;从各项指标来看,跨情景问卷的各项指标高于情景问卷。结论:应对方式是一种行为习惯,强调在编制应对问卷时选择情景性项目,这种问卷虽然稳定性较差,但可能对被试的应对方式和应对能力的变化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际归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彩虹  曹和安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37-238,244
对归因方式、归因偏差、人际归因与心理健康、人际归因的特点、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与工具以及教育蕴涵等七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交往行为进行恰当的归因,为控制与调节学生归因后的消极情绪,培养和建立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防御方式问卷的效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民  刘志宏  朱霞 《医学争鸣》2003,24(19):1821-1823
目的: 考察防御方式问卷(DSQ)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方法: 以107名硕士研究生为被试,以DSQ测量防御方式,以自评焦虑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测量心身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 结果: 所提取的3个公因子与理论预期的3种防御方式之间难以很好的一一对应;3种防御方式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成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指标之间显著相关. 结论: DSQ的结构效度欠佳,但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对DSQ提出了2种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归因风格、认知态度、个性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定群研究的方法确定大学一年级63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D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各班进行团体测验。结果①抑郁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9,r=0.572,均P<0.01);②抑郁与MMCS的能力、背景、运气正相关(P<0.01);③抑郁与DAS量表中除强制性外的各因子均相关(P<0.01);④MMCS的能力、努力、背景、运气四因子与DAS量表各因子均相关(P<0.01)。⑤神经质、吸引与排斥、精神质、内外向、完美性、掩饰六因子进入抑郁回归方程(F=60.226,P=0.000,r=0.609)。结论功能失调性态度、归因风格、个性在抑郁的发生中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及其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6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儿童归因风格问卷(CASQ)、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相应测查,并同时对125例正常对照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与正常青少年相比,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亲温暖理解[父亲(42.31±8.22)分;母亲(43.63±10.39)分]、惩罚严厉[父亲(20.13±6.26)分;母亲(15.75±6.17)分]和拒绝否认[父亲(12.81±4.50)分;母亲(18.56±5.68)分]因子得分均差异有显著性,应对方式中自责(0.59±0.29)、求助(0.51±0.19)、幻想(0.70±0.18)及退避(0.60±0.19)因子差异有显著性,归因风格(25.69±5.65)亦差异有显著性。与应对方式和归因风格相关的养育方式有父亲过干涉、母亲温暖理解和母亲拒绝否认。结论抑郁障碍青少年存在消极应对和悲观归因,不良养育方式可能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理性信念、归因方式、应对方式3种心理中介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用非理性信念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归凶方式问卷、贝克抑郁问卷,对74名抑郁症患者治疗6周前后、55名正常人进行上述测量,治疗前有效问卷74份,治疗6周后回收有效问卷50份,对照组有效问卷55份.对测量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心理中介因素问卷当中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根据测验构想模型,对筛选出的因素做路径分析,得出抑郁症患者病期心理中介因素埘抑郁严重程度的相互作用模型.结果 负性事件持久-短暂性归冈、问题解决两因素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严重程度变化有直接影响(β=0.30,P<0.01;β=-0.68,P<0.01),低挫折耐受因素通过影响前两个因素进而间接影响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严重程度变化(β=0.34,P<0.05;β=-0.31,P<0.05),此外负性事件持久-短暂性归因与问题解决两因素亦可通过彼此影响进而间接影响抑郁严重程度变化.结论 负性事什持久短暂归冈与问题解决两冈素对抑郁严重程度变化具有直接影响,二者也可以通过相瓦影响再间接影响抑郁严重程度的变化;低挫折耐受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为间接性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新翻译防御方式问卷(The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并分析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社区居民437人,门诊患者166人进行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量。初测3个月后,从社区居民中随机选取128人重测。结果(1)项目CR值为8.27~51.81(P〈0.01)。(2)DSQ四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09~0.875,重测信度为0.72-0.81。(3)验证性因素,修正模型x2/df=3.05,GFI=0.90,AGFI=0.87,CFI=0.86,RMSEA=0.06。结论该中文版本DS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与理论模型有一定的拟合程度。  相似文献   

15.
王晋  苗丹民  廖成菊  彭李  刘耘  甘利英  冯正直 《重庆医学》2011,40(35):3602-3604
目的探讨重庆市贫困人口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贫困归因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1名进城务工贫困人口进行问卷测评。结果贫困归因表上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负担命运、个人能力、社会制度、地理环境、个人家庭;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的贫困人口在贫困归因上有差异。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贫困人口为274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0.1%;SCL-90量表中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所有因子的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不同年龄贫困人口的SCL-90总分有差异;高分组、低分组在贫困归因的个人家庭和地理环境2个因子上有差异。SCL-90总分与贫困归因量表中的社会制度、个人家庭和地理环境3个因子呈正相关。结论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贫困人口将贫困归因于负担命运、个人能力和社会制度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黄旭华  齐晓燕  孙晓蕊  苏琳 《海南医学》2013,24(12):1854-1856
目的探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入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采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第0、12、24周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评定。结果在入组第12、24周,研究组的HAMD、HAMA评分、SCSQ积极应对分、消极应对和不成熟型因子分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减分数与消极应对和不成熟型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HAMA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防御方式,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好转。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抑郁无望感自尊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纯  张宁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1):1030-1032
目的探索抑郁与归因方式、无望感、自尊和人格的关系。方法对185名大学生进行了Beck抑郁量表(BDI)、归因方式问卷(ASQ)、自尊量表(SES)和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16-PF)的测定。结果验证了持续归因和宿命归因、自尊及人格的敏感性对抑郁的直接关系,归因方式和自尊在人格对抑郁的作用中具中介作用,否定了二者对抑郁的交互作用。构建了无望感自尊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2/df=0.578,P值为0.997,RMSEA为0.000,GFI为0.977,AGFI为0.970,NFI为0.964,CFI为1.000。结论在中国大学生被试中验证和澄清了抑郁的无望感自尊理论,建立了该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归因风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 从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角度及个性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以某师范大学的 619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在各班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人际关系敏感组与对照组的失败归因评分有显著性差异(0. 27±5. 84, -0. 86±5. 84, P=0. 019),成功归因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3. 42±4. 98, -4. 20±5. 18,P=0. 062),能力、背景、运气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有关的相关因素是神经质、内外倾向、背景。结论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个性特征、归因风格等因素密切相关。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在交往失败归因时,倾向于外在归因,并存在“自我服务偏差”现象。在个性特征方面具有情绪不稳定、内向及孤独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