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脏毒性是抗肿瘤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特别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从PD-1及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概述、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心脏毒性的表现及可能机制的探索、心脏毒性的检测方法和PD-1/PD-L1所致心脏毒性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PD-1/PD-L1抑制剂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多种肿瘤治疗的现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以阿替利珠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PD-1/PD-L1抑制剂已经成为晚期患者一线治疗、早期患者新辅助治 疗的标准方案;其是否用于术后高危分型的辅助治疗,目前尚无结论。本文就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TNBC中治疗的现状及 应用前景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研究,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疗效不断得到各项临床试验的证实,其中pembrolizumab及nivolumab已成为NCCN指南推荐对于错配修复基因缺失/高频微卫星不稳定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标准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多项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述,并对可能预测抗PD-1/PD-L1抗体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
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在近几年实现突破性进展,PD-1/PD-L1信号通路与免疫逃逸机制密切相关,针对阻断PD-1/PD-L1 通路免疫检查点的治疗在肺癌中取得明显效果。从Checkmate-017、Checkmate-057研究到KEYNOTE-010研究和OAK研究,逐 步奠定了PD1/PD-L1抑制剂作为化疗失败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的地位;PD-1/PD-L1抑制剂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包括放疗、 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其他免疫治疗等方式,在肺癌综合治疗中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带来了肺癌治 疗模式的改变,也对肿瘤疗效评价模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带来挑战。另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也有力地推动了精 准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的负性调控因子,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而PD-1抑制剂则可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较其他治疗手段而言,PD-1抑制剂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其仍然存在不足,即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癌症患者对PD-1抑制剂治疗是无效的。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可改善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有效率。联合治疗包括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放疗、化疗、癌症疫苗和其他癌症治疗方法。FDA已批准了PD-1抑制剂联合CTLA-4阻断剂治疗,其抗肿瘤效率与肿瘤微环境以及免疫相关因子有关,但关于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对肿瘤阳性响应率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本文将综述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PD-1抑制剂联合其他治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赖妍靓  耿艳  杨兵全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1):1035-1040
免疫检查点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模式,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单抗药物即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获批进入临床,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膀胱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PD-1/PD-L1抑制剂在临床上的逐步推广应用,其引起的各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多个内分泌腺体受损的相关不良反应报道。本文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引起的各内分泌腺体相关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以及对应临床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骆飞  孙昭  白春梅 《癌症进展》2016,14(6):503-506
胃癌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现有的治疗手段有限。当前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进展,相关研究迅速覆盖到胃癌。针对免疫检查点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抗体的临床研究正在广泛开展。本文对胃癌发生的免疫机制,PD-1/PD-L1表达,抗PD-1/PD-L1抗体早期临床研究及抗PD-1/PD-L1抗体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8.
[摘要] 以PD-1/PD-L1 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疗法改变了以往手术、放疗或化疗的常规癌症治疗方法,甚至已成为部分癌症的一线治疗方式。然而,PD-1/PD-L1 抑制剂并不能使大部分肿瘤患者获益,甚至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了肿瘤暴发性进展现象。在PD-1/PD-L1 抑制剂治疗前,对相关疗效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筛选出可能获益的人群,从而有效避免延误治疗无效患者的病情及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本文就PD-1/PD-L1 抑制剂的疗效标志物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 要: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领域研究进展迅速,众多新药相继出现,其中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单抗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单抗Atezolizumab。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给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正逐渐改变国内外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全文对PD-1/PD-L1为靶向的肿瘤免疫治疗在晚期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在国内外临床试验和应用中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得显著的疗效。其中抗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1 ligand,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肾癌、头颈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等肿瘤的治疗。但PD-1/PD-L1单抗也会引起免疫相关性皮肤、消化道、肝脏、内分泌、肺部等器官的不良反应,皮肤毒性如皮疹、白癜风、皮肤干燥症等是最常见也是最早发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放射治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探讨联合治疗用于晚期乳腺癌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提高晚期乳腺癌治疗效果提供研究线索和方向。方法 应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等为关键词,检索2012-01-2022-10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13条,中文文献43条。纳入标准:(1)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2)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3)联合治疗用于晚期乳腺癌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排除标准:非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与本研究关联性较小文章。最终共纳入4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前研究显示,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者联合是安全的,较传统治疗有一定疗效优势,但联合模式尚无定论;多项探讨联合方式的单臂和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当中。结论 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虽已初见疗效,但仍面临着作用机制、放射剂量、分割模式、治疗顺序以及联用多种免疫检查点抑...  相似文献   

12.
张溪夏  曹志伟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3):1231-1235
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及同步辅助化疗后,临床转归有所改善,但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仍为一项难题。近些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现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PD-L1)单抗受到广泛关注且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等PD-1/PD-L1单抗在复发/转移性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因缺乏明确的分子靶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是较难治疗以及预后较差的乳腺癌亚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TNBC中表达明显增加,其免疫逃逸机制使其更适用于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然而,临床试验中TNBC对抗PD-L1或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治疗的反应率并不令人满意,客观反应率只有10%~20%,可能与TNBC具有免疫沉默效应有关,因此免疫检查点阻断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策略可能会增加TNBC的临床获益率。本文综述TNBC中PD-1/PD-L1抑制剂联合其他药物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设计多药联合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有望通过协同效应提高ICIs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仑伐替尼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并且能够与PD-1/PD-L1抑制剂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组合疗法于2021年通过美...  相似文献   

15.
放疗可以增强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为免疫药物提供作用靶点,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阻断剂联合放疗增强抗肿瘤活性,并且具有远隔效应。本文就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单药或联合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试验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 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单药治疗 HCC 的 PD-1/PD-L1 ICI 包括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 (pembrolizumab)和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主要用于肝癌的二线治疗。虽部分 HCC 患者可以对 PD-1/PD-L1 ICI 单药 治疗产生持久的反应,但总体受益的患者仍然较少。PD-1/D-L1 ICI 联合治疗显示出更好的免疫应答和控制。目前,常用的 联合治疗手段包括与其他类 ICI、靶向药物、放疗、化疗以及介入治疗等联合。与双 ICI 或 ICI 和化疗联合治疗相比,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TKI)和 PD-1/PD-L1 ICI 联合治疗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在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也高于单药 治疗,且更易出现严重或致死性的不良反应。PD-1/PD-L1 ICI 单药和联合治疗 HBV/HCV 相关 HCC 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正在研究中,同时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表现出稳定的治疗应答,但 HBV/HCV 病毒重新激活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尚未得 出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17.
PD-1/PD-L1单抗联合放疗可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在部分实体瘤临床前试验中疗效显著,有望成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模式。PD-1/PD-L1单抗联合放疗的作用机制、联合时机、放疗分割模式与放疗剂量等是本类研究的重点。本文就PD-1/PD-L1单抗联合放疗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也是最难治疗和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进展,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针对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抗体的临床研究也正在广泛开展,本文就PD-1/PD-L1在食管鳞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PD-1和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肿瘤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但缺乏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标志物来筛选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敏感的患者,导致在部分癌种和患者中有效率低;而且由于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存在,进一步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可溶性PD-1(sPD-1)和可溶性PD-L1(sPD-L1)是PD-1和PD-L1的溶解形式,已在多种肿瘤中被证实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期、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标志物。全文就PD-1/PD-L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困境及sPD-1和sPD-L1的标志物潜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胡志皇  常建华 《中国肿瘤》2021,30(5):385-392
摘 要:肿瘤免疫治疗中,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单抗阻断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焦点。合理用药是使患者达到有效临床获益的重要环节,其中用药剂量准确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因此,充分了解PD-1/PD-L1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以及由此衍生的剂量选择和剂量优化方案对消除用药疑虑、增强用药依从性,从而实现规范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全文就PD-1/PD-L1抑制剂的剂量优化历程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