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形体训练方法对某医学院选修形体训练课的60名女大学生进行一学期的训练,训练前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60名女大学生的SCL-90量表总分在形体训练后有了明显下降(t=-2.46,P0.05),而且这种下降更明显地体现在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学生上(t=-4.19,P0.05),具体表现在强迫(t=-3.97,P0.05)、人际关系敏感(t=-2.41,P0.05)、敌对(t=-2.67,P0.05)、偏执(t=-2.70,P0.05)和精神病性(t=-3.17,P0.05)5个因子上。结论形体训练能够促进无心理健康问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不能改善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焦晓霞  纪红  陈静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23-1327
目的 探析传统五禽戏对女大学生体智能与心理健康改善效果,为女大学生寻找有效的促进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3月随机选取蚌埠学院2018级80名在校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0名,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的传统五禽戏干预习练,对照组保持同步非固定其他运动项目习练。 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体重由(52.45±7.35)kg下降至(50.05±6.89)kg,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体质量指数、腰围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台阶实验指数由(45.28±4.27)上升至(50.38±4.26),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仰卧起坐体重指数与实验前相比也显著提高(P值均 < 0.01)。实验组闭眼单足立由实验前(28.84±9.42)s提高到(30.61±10.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立定跳远和800 m跑与实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实验组的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且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6项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呈现显著降低(P值均 < 0.01)。对照组除800 m跑在实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 < 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传统五禽戏对女大学生体能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积极提升作用,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3.
许群  王镆  赵崇乐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9):1403-1405
探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运动强度与女大学生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关系,为预防女大学生季节性情感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来自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音乐学院、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大学、中国医科大学6所高校的1 178名大一、大二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季节性行为模式调查表(SPAQ)和自评抑郁量表(SDS)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体育活动小等级运动量组445名(37.78%)、中等级运动量组286名(24.28%)、基本不参与组395名(33.53%)和大等级运动量组52名(4.41%);女大学生SPAQ阳性率为28.61%(337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等级活动量学生轻度抑郁和重度抑郁明显低于基本不参与组活动量学生(OR值分别为0.20,0.09,P值均<0.05);小等级活动量学生轻度抑郁和中度抑郁低于基本不参与组活动量学生(OR值分别为0.47,0.25,P值均<0.05).结论 在自然光照环境下,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障碍在青少年及中年人群中越发突出,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且已严重危害该人群的身心健康。近年来,睡眠障碍对生殖系统的损伤逐渐受到关注,其中包括:性行为、性激素代谢、生殖细胞发生与成熟、妊娠、胚胎发育及子代健康等发生异常,其病理机制可涉及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因此,研究睡眠障碍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并阐明其病理机制对于该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尤其是警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均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姗  张培珍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0):1495-1499
目的 比较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交叉点运动训练对身体的影响,为超重女大学生维持或改善血脂健康提供更有效的运动指导。 方法 研究选取北京高校27名超重女大学生,平均年龄(20.93±2.23)岁。随机分为交叉点运动训练组(COP组)(10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IIT组)(10人)和对照组(7人)。COP组和HIIT组进行10周每周3次的运动干预,COP组每次完成45 min COP强度持续运动,HIIT组每次完成5组HIIT;对照组保持平时的体力活动状态不变。 结果 在10周的COP强度持续运动或HIIT干预后,COP组的形态学指标显著改善,体质量指数(BMI)(-0.85 kg/m2)、腰围(-2.94 cm)、臀围和体脂率(-2.23 cm,-1.19%)均下降;血脂代谢指标及相关比值指标显著改善,血清载脂蛋白B(ApoB)水平(-9.79 mg/dL)、ApoB/载脂蛋白AI(ApoAI)(-0.19)均下降,且COP组干预前后ApoB/ApoAI的变化量高于HIIT组(-0.19,0.07)(P值均<0.05)。 结论 经过10周的运动干预,COP强度持续运动与HIIT相比是更有效的改善腹部肥胖、血脂健康、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体重、身体成分的干预效果,以期为超重肥胖大学生选择HIIT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CBM、VIP、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HIIT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体重、身体成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期年限从各数据库收录起始年限至2020年12月14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Meta分析及发表偏倚检验。 结果 共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中等质量研究1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HIIT能显著减轻超重肥胖女大学生体重(MD=-4.22,95%CI=-7.20~-1.25,P<0.01);改善体脂率(MD=-5.31,95%CI=-6.88~-3.73,P<0.01)、体质量指数(BMI)(MD=-2.11,95%CI=-2.65~-1.56,P<0.01)、全身脂肪量(MD=-3.66,95%CI=-4.89~-2.43,P<0.01)、腹部脂肪量(MD=-0.31,95%CI=-0.47~-0.15,P<0.01)、躯干脂肪量(MD=-2.15,95%CI=-2.86~-1.44,P<0.01),对瘦体重(MD=0.42,95%CI=-0.94~1.78,P=0.55)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IIT能显著减轻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的体重,改善其身体成分,可为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进行长期的HIIT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科  杨昆鹏  张姗姗 《中国学校卫生》2023,44(11):1702-1707
目的 观察动静结合式五禽戏对阈下抑郁(SD)女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的影响, 以期为SD大学生干预方案的优化提供证据。 方法 整群随机选择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1-2022学年2个学期大三年级SD女大学生72人,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干预, 1次/周, 30 min/次; 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五禽戏锻炼, 2次/d, 约30 min; 观察2组在对照组和观察1组基础上进行动静结合式五禽戏锻炼, 即五禽戏动态锻炼配合五禽戏的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 20 min/d; 3组均干预12周。观察干预前后女大学生的中文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阈下抑郁量表(ST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 采集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并通过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检测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Oxy-Hb)浓度。 结果 干预后, 观察2组HAMD-24、STDS评分(11.33±1.29, 53.08±2.31)均低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18.27±2.02, 73.60±4.05;15.19±1.92, 64.58±2.6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64, 11.85, P值均 < 0.05)。观察2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6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其余两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8, 9.83, 10.37, 5.85, 3.05, 7.46, P值均 < 0.05)。观察2组血浆ACTH均低于其余两组, Oxy-Hb峰值浓度均高于其余两组(F值分别为3.27, 6.08, P值均 < 0.05);观察2组血清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 但与观察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静结合式五禽戏训练可以改善阈下抑郁女大学生心理状态, 缓解抑郁症状, 其机制可能与动静结合式五禽戏提高阈下抑郁女大学生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生酮饮食(KD)和生酮饮食结合抗阻训练(KD+RT)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及糖脂代谢的影响,为KD+RT应用于肥胖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21年9月在武夷学院招募45名肥胖女大学生分为KD组(23名)及KD+RT组(22名),在接受训练方案4周后,比较干预前后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及糖脂代谢的变化。 结果 4周KD与KD+RT均降低了肥胖女大学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及内脏脂肪面积(t值分别为16.19,16.21,12.42,7.99,2.10,6.37;18.82,18.02,17.80,10.72,3.41,7.59,P值均 < 0.01);KD组肌肉质量下降(t=4.12,P < 0.01),KD+RT组肌肉质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KD与KD+RT均降低了肥胖女大学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t值分别为10.15,8.94,6.94,7.63;9.23,12.75,9.85,9.09,P值均 < 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t值分别为-7.36,-5.22,P值均 < 0.01);仅有KD+RT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t=5.27,P < 0.01),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与KD组比较,KD+RT组除三酰甘油水平下降外(t=2.51,P < 0.05),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短期的KD及KD+RT均使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糖脂代谢显示了有益的变化,但KD+RT在保持肌肉质量及降低脂质代谢方面优于KD干预。  相似文献   

9.
王青  吴杨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22-1825
目的 探讨基于沟通理论的小组工作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介入效果,为改善大学人际关系提供借鉴。 方法 2020年10月,采取随机对照实验,将江西财经大学4个新生班的女生随机分为干预组(38名)和控制组(36名)。以沟通理论为基础,对干预组进行3次、每次80 min的小组干预,干预主题包括公共秩序、宿命包容度、沟通状况,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完成3个月后分别测量两组成员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人际关系质量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结束3个月后,控制组成员在人际关系质量、亲融度、满意度上的得分(39.78±3.38,17.59±2.94,11.94±1.87)与前测(44.07±5.47,18.95±1.86,13.14±2.04)相比降低(t值分别为2.68,2.49,2.71,P值均<0.05)。干预组成员在宿舍人际关系质量非紧张度、亲融度、满意度上的分值与前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在人际关系质量、亲融度及满意度上的后测结果得分(44.58±5.95,12.58±2.45,13.26±2.01)均高于控制组(39.78±3.38,10.94±2.30,11.94±1.87)(t值分别为2.72,3.09,2.92,P值均<0.05)。 结论 基于沟通理论的小组干预能使大学女生宿舍保持相处之初时的高质量人际关系,可有效预防宿舍人际矛盾出现及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10.
探讨运动处方锻炼和手机APP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铜仁市某高校大一到大三233名女大学生开展为期4个月的运动处方锻炼和手机APP健康教育干预,选取对照组女大学生246名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女大学生的身体状况(14.82±2.37)、身体素质(14.36±2.42)、运动技能(14.11±2.54)、身体吸引力(15.33±2.86)、身体自我价值感(15.58±2.72)等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7,4.51,4.65,4.67,4.10,P值均<0.01);干预组女大学生的躯体化(1.37±0.35)、人际关系敏感(1.73±0.49)、抑郁(1.67±0.49)、焦虑(1.47±0.46)等4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较为明显(t值分别为2.01,2.01,2.12,2.08,P值均<0.05);干预组女大学生的BMI[(22.38±2.82) kg/m2]低于对照组[(23.57±3.08) kg/m2](t=4.40,P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周循环训练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体适能以及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影响,为针对肥胖女大学生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将某高校60名肥胖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各30名。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运动组进行3次/周、共12周的循环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后测定身体成分[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of body fat,PBF)和瘦体重(lean body mass,LBM)]、健康体适能(背肌力量、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1 600 m跑成绩)和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相关参数。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运动组体重...  相似文献   

12.
探讨高体质量指数(BMI),低有氧适能大学生参与承诺约束训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指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对山东理工大学54名身体质量指数>24 kg/m2的大学生进行有计划并在承诺约束下的有氧运动和抗阻力量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4,8,12周后,分别测试力量、BMI及有氧适能指标,采用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主观幸福感测量.结果 训练8周或12周后,男、女生BMI、Vo2max及台阶试验指数与训练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训练12周后,男、女生主观幸福感的精力、对生活的兴趣与满足、愉快(或忧郁)的心境、松弛与焦虑(紧张)等因子得分及主观幸福感总分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MI与主观幸福感的对健康的忧虑与担心因子呈正相关,与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愉快(或忧郁)的心境、松弛与焦虑(紧张)等因子呈负相关;Vo2max及台阶试验指数分别与对健康的忧虑与担心之外的其他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大学生高BMI的降低和低有氧适能的提高能增强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催眠疗法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症状的改善效果,为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群体的干预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1年9—12月,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90名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催眠暗示组(30名)、催眠放松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催眠暗示组按照干预方案进行10次有针对性的干预,催眠放松组开展10次催眠放松干预,对照组保持常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Beck抑郁量表(BDI-Ⅱ)、状态焦虑量表(SAI)、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简明量表(QOLCS)、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对3组成员进行前、后测评分。 结果 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的VAS、BDI-Ⅱ、SA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t值分别为7.04,13.32,3.58,2.15,2.52,2.01,P值均 < 0.05),3组VAS、BDI-Ⅱ、S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71,29.57,6.60,P值均 < 0.01);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QOLCS总分、生理、心理、行为维度评分提升(t值分别为-4.61,-3.36,-3.12,-2.81,-2.71,-2.19,-2.69,-2.28,P值均 < 0.05),3组QOLCS总分、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支持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36,4.14,5.14,4.81,7.07,5.53,P值均 < 0.05);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CMSS严重程度和CMSS持续时间评分较干预前下降(t值分别为5.66,4.70,3.09,2.21,P值均 < 0.05),3组CMSS严重程度和CMSS持续时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33,12.33,P值均 < 0.05)。 结论 催眠疗法有助于减轻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疼痛,改善抑郁与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了解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高校女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前期综合征量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对方便整群随机抽取的辽宁省锦州市3所大学856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2.7%.患PMS的女大学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低于未患PMS的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PMS的严重性增加,生活质量量表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领域的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理健康和环境领域的得分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经、初潮年龄、消极应对方式、对月经态度、学习压力是影响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 经前期综合征在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某些领域的生活质量.学校应当对女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大学生留守经历及睡眠质量与抑郁的关系,为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1-12月对齐齐哈尔市2所大学的908名在校大学生抑郁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留守经历和睡眠质量对抑郁的影响.结果 齐齐哈尔市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30.62%,不同性别大学生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26.3%,女32.3%,x2=3.15,P>0.05),乡村户籍地的大学生抑郁检出率(34.9%)高于城市户籍(25.9%),非独生子女检出率(35.03%)高于独生子女(25.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61,8.9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留守方式、留守时年龄、留守时居住类型、留守期间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及睡眠质量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OR=0.28~6.00,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抑郁与留守经历、睡眠质量有关.高校应关心留守经历大学生及其睡眠质量,以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催眠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疼痛程度、疼痛灾难化、疼痛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改善效果,为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将56例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名,实验组按照催眠干预方案,每周一、五的19:30—21:00,每周2次,每次1.5 h,共10次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疼痛自我效能量表(PSE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两组进行前测、干预结束时和结束后的3个月测试评分。 结果 两组女大学生NRS、PCS、PSEQ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83,21.77,13.65;22.96,28.98,24.84;25.35,18.26,27.02,P值均<0.01);实验组在干预结束时和干预后3个月,SCSQ积极应对评分(1.43±0.35,1.50±0.39)高于对照组(1.22±0.19,1.20±0.21)(P值均<0.05),SCSQ消极应对评分(1.59±0.38,1.52±0.49)低于对照组(1.80±0.17,1.80±0.20)(P值均<0.05),两组女大学生SCSQ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14,4.29,14.37;7.66,4.10,6.95,P值均<0.05)。 结论 催眠干预有助于减轻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疼痛程度,改善疼痛灾难化及应对方式,提高疼痛自我效能水平,且干预具有持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在校大学生虽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受到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威胁、竞争压力增大等诸多困扰,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5].据文献报道,当代青年身高、体重、胸围及BMI指数均有所提高,而肺活量、速度、爆发力、力量及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女青年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1].本研究旨在调查廊坊市女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和途径等,以期为提高女大学生健康水平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伍茹星  朱大乔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3):391-393,397
了解上海市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对自身体重感知的准确程度,探讨产生体重感知偏差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纠正女大学生体重感知偏差、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4所医学院校的600名护理专业女大学生,进行体重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的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女大学生能准确感知自身体重水平的仅占44.50%(267名),对自身体重高估的比例高达53.83%(323名),感知体重水平与实际体重水平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0).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对自身体重高估的影响因素有自身实际体重水平(OR=0.09~15.02)、自认在同伴中的体重水平(OR=17.85 ~ 202.67)、媒体所展示的女性形象对减肥想法的影响(OR=3.21~6.14)、生活地区(OR=1.12~2.55)和肥胖刻板印象(OR=0.98)(P值均<0.05).结论 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对自身体重感知的准确率不高,有高估体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睡眠是维系人类健康的保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机体复原和固定记忆.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1-2].医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课业负担较重等特点,睡眠质量更易受到影响.为此,笔者于2012年11-12月对西藏大学医学本科生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调查,为提高医学生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小聪  曹阳  周仁来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24-1826
考察24 h睡眠剥夺及30 min小睡对女大学生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为提高女大学生的睡眠和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从南京市某高校招募47名女大学生,分为对照组(20名)、睡眠剥夺组(13名)、小睡组(14名)3组.所有被试首先测量工作记忆容量和状态焦虑的基线水平.1周后,睡眠剥夺组在实验室进行24 h的睡眠剥夺,小睡组在实验室完成睡眠剥夺后小睡30 min,然后再测量状态焦虑水平和工作记忆容量.结果 对照组的后测工作记忆容量比基线水平高(t=-3.39,P<0.01);睡眠剥夺组的后测工作记忆容量比基线水平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05);小睡组的后测工作记忆容量比基线水平高(t=-2.81,P<0.05).睡眠剥夺组在实验后的状态焦虑水平比对照组和小睡组更高(t值分别为7.06,2.10,P值均<0.05).结论 24 h睡眠剥夺损害了女大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30 min的小睡能够抵抗睡眠剥夺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