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自1961年Alvis与Novotny首次成功拍摄了人眼视网膜与脉络膜的循环动态过程以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眼科临床得以广泛的应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已经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技术。此项检查能在活体眼中反映出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方面,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中出现晕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我科2010年进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1 032例,其中5例在检查造影过程中出现晕厥,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中出现晕厥的原因是身体状态不佳及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对检查过程及操作不了解,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在造影过程中对患者心理辅导不够。结论认真做好造影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造影中密切观察并指导患者配合方法,避免患者在造影中出现晕厥。  相似文献   

3.
周杨  张祥 《吉林医学》2013,34(5):985-98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眼底荧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眼底血管造影顺利,无意外发生,眼底摄像的有效率达99.8%。结论:眼科护理人员,应该在充分了解该检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中渗18眼进行常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8眼均为动脉前期及动脉早期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荧光轮廓,其中10眼出现典型与渗出灶相当的荧光灶及外周荧光遮蔽,8例仅显示新生血管轮廓未见荧光遮蔽。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提高中渗的诊断率,尤其病变不典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眼部表现进行探讨。方法 对收集的12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利用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其中有眼部表现的7例14眼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眼部表现为白内障4眼,虹膜新生血管1眼,青光眼1眼,缺血性眼底改变3眼,高血压性眼底改变5眼。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眼部表现可归纳为眼缺血综合征和高血压性眼底改变两类,视网膜血管变化可作为该病临床分型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中有着重要价值的常用检查技术,所采用的荧光素钠是无毒染料,一般患者均可耐受,个别患者特别年轻患者较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晕厥。本文观察到心理暗示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临床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H)检查确诊为BRVO的32例32眼应用倍频Nd:YAC激光行视网膜光凝术,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光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治疗后随访3~18个月,32眼中视力提高26眼(81.1%),无明显变化者5眼(16.2%),视力降低1眼(2.7%)。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示有效28眼(87.42%)。结论: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可增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减轻激光光凝的不良反应,是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葡萄膜炎患者的眼底图像特征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门诊行FFA检查并确诊为葡萄膜炎的患者36例51眼的眼底和FFA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36例51眼葡萄膜炎患者中,双眼发病的有15例30眼,单眼发病的有21眼.其中以Beheet's病最多,15例19眼;Vogt-小柳-原田病8例15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7例10眼;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葡萄膜炎6例7眼.多数患者FFA主要表现为:视盘荧光着染且在中后期可见荧光渗漏,黄斑囊样荧光积存,视网膜血管轻到中度荧光染色伴渗漏,视网膜深层平面片状荧光渗漏. 结论 不同病因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葡萄膜炎,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有其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征.通过FFA检查可确诊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而且会对其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PPSRH)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相关发病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24只眼的眼底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临床资料. 结果:24只眼中,20只为近视眼,平均年龄22岁.24例中20例为单眼发病.PPSRH 7只眼,伴视盘表面出血16只眼,伴玻璃体出血2只眼.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示PPSRH为遮蔽荧光,晚期视盘不规则强荧光或结节状强荧光,未见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 结论:根据FFA表现,PPSRH符合视乳头埋藏性玻璃疣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为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采用能发出荧光的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血管,用眼底照相机连续照相,记录荧光素在眼底血循环中的动态情况,观察眼底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诊断眼底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12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用美国产波长为532 nm激光光凝治疗174例(248眼)DR患者 术前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视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术后随访4个月~2年,随访时查视力、散瞳查眼底、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视力提高179眼(占72.1%), 视力无变化54眼(占21.7%),视力下降15眼(占6.0%)。结论:激光治疗DR疗效显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显著降低了致盲率,使部分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FFA检查共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5眼,病变检出率为94.3%,明显高于检眼镜检查的检出率(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造影检出非增生性DR 21眼(17.2%),增生前DR 42眼(34.4%),增生性DR 32眼(26.2%),糖尿病性黄斑病变13眼(10.7%),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7眼(5.7%)。结论 FFA检查能够提高DR的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峰 《广东医学》2004,25(5):484-484
在活体眼上深入认识眼底病变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底血管造影主要包括以荧光素钠为染料、波长4 90nm的蓝色可见光为激发光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以吲哚青绿(indocyaninegreen ,ICG)为染料、波长80 5nm的近红外光为激发光的吲哚青绿  相似文献   

14.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技术,它是借助于发光性物质如荧光素钠,快速注入静脉内,然后用眼底照相仪进行拍摄或录像的一种检查手段。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共做荧光素血管造影253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眼科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将荧光素钠从肘静脉注入体内后,利用装有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照片,观察荧光素在视网膜血管及脉络膜充盈的时间和形态。以及是否有渗漏及血管外潴留等现象。可以查明一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根据分期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结果 40例患者(共80只患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后,有38例患者(76只患眼)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5.00%.38例确诊患者中,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9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6例,Ⅴ期患者4例,Ⅵ期患者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眼部毛细血管发生不同程度黄斑囊样水肿以及扩张、微动脉血管瘤.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价值高,可有效提高其早期检出率,并根据检出的分期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丽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7):835-836,F0003
目的: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方法:用日本Canon相机对30例患者(36眼)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结合常规眼科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显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有典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24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6眼,黄斑结瘢6眼;在明确脉络膜新生血管定位和分型中,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颗粒状11眼,斑片状7眼,车轮状6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4眼,血管性色素上皮病变2眼。结论: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黄斑下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并能确定其位置、范围、数目及性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本院接诊的29例(30眼)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特征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特征。结果: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视力下降(70.0%),一次性黑朦(83.3%),眶周疼痛(30.0%),主要特征为视网膜点状出血(66.7%)、视盘苍白(36.7%)次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视网膜循环时间以及动静脉充盈时间差延长。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改变具有特征性,可以为相关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病”)是常见多发病,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比原来认识的要广泛而严重,虽不致盲目,但其对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用于眼底病检查以来,对患者把握去上级医院采取激光治疗的机会,使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提供了更可靠的科学性依据。现将我院门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所见“中浆病”30例(35只眼)观察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225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中,有30例(35只眼)为“中浆病”,占总数的13-3%,其中男性18例,女性1…  相似文献   

20.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技术鉴定会于1980年11月15日在南宁市第二医院召开,会议由南宁市卫生局主持,有9个单位1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是现代眼科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其优点是可以观察到过去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