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个体化给药治疗策略,为优化利奈唑胺给药方案积累经验。方法 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利奈唑胺治疗化脓性链球菌脓毒症合并骶髂关节感染患者的案例。临床药师通过血药浓度监测,结合利奈唑胺的药动学特点以及文献阅读结果,为临床提供超说明书增加利奈唑胺给药剂量的建议,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增加利奈唑胺给药剂量后,患者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该案例为国内首例利奈唑胺超说明书剂量治疗化脓性链球菌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合并骶髂关节感染对于部分特殊人群治疗,利奈唑胺的说明书剂量不足问题应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21,(1):158-161
利奈唑胺是临床常用的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药物,其个体间药动学差异大。本文通过查阅当前发表的利奈唑胺群体药动学文献,提取建模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与综述,以期为利奈唑胺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相关文献表明利奈唑胺代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体重、年龄、肌酐清除率和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制订给药方案时应优先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群体药动学原理及NONMEM法数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即充分考虑病人的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其关键是获得理想的个体参数,群体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即是将经典药动学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使用零散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估算群体参数值,结合Bayes反馈法,较准确地估算出个体参数,优化给药方案,使TDM更切合临床实际需要。本文将对PPK的基本原理及其NONMEM法数据分析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拟将成人利奈唑胺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和药动学参数外推至儿童,并应用外推模型考察利奈唑胺在儿童群体中的暴露量-效应关系,为重症感染患儿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MRSA感染的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剂量利奈唑胺静脉滴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变化以评价临床疗效;以患儿药动学数据对成人利奈唑胺PPK模型进行校正,计算患儿个体药动学参数并验证外推模型的预测性能;应用ROC曲线分析AUC0-24h/MIC、Cmin与疗效的关系,根据AUC0-24h/MIC的最佳切点值将患儿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价最佳切点值对疗效预测的意义。结果:外推模型公式对儿童群体药动学参数的预测性能良好;AUC0-24h/MIC作为疗效预测指标的准确性比Cmin更高(AUCROC>0.8,P<0.05),且最佳切点值为AUC0-24h/MIC=95;治疗结束后,AUC0-24h/MIC ≥ 95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UC0-24h/MIC<95组(91.30%vs 35.71%,P<0.05);AUC0-24h/MIC ≥ 95组的CPIS评分显著低于AUC0-24h/MIC<95组(2.87±1.87 vs 4.86±1.10,P<0.05)。结论:成人利奈唑胺PPK模型可成功外推至儿童群体并应用于药物暴露-效应关系的考察,在抗菌治疗过程中维持AUC0-24h/MIC ≥ 95对于获取最佳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利奈唑胺群体药动学软件(Next Dose-Linezolid)在中国人群的预测能力,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住院患者,排除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30 m L·min-1),筛选出已测定过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的患者共计38例。将患者的利奈唑胺给药剂量及相关个体化信息输入Next Dose-Linezolid,并输入PK/PD靶值,使用贝叶斯反馈法估算出患者个人的药动学参数,预测出AUC/MIC达标(100 mg·L-1·h-1)所需的剂量方案,并通过临床病例验证该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后的平均谷浓度为(1.72±2.54)mg·L-1,以Next Dose-Linezolid运算后预测的表观分布容积为(20.94±9.32)L,清除率为(5.52±1.88)L·h-1,以AUC/MIC达标所需的剂量方案为(588.27±206.86)mg,q12h。将由Next Dose-Linezolid预测的剂量方案应用于患者,经临床病例验证,疗...  相似文献   

6.
刘畅  廖莎莎  朱立勤  等. 《天津医药》2016,44(8):1040-1042
摘要: 目的 评价并优化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治疗不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理论, 将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合这 2 种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体外药效学数据进行蒙特卡洛模拟, 通过比较 2 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 4 种革兰阳性球菌的累积反应分数 (CFR) 来评价并优化给药方案。结果 当患者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时, 推荐使用万古霉素 3 500 mg/d 的给药方案; 当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时, 推荐使用万古霉素 2 500 mg/d 的方案; 当患者感染粪肠球菌时, 推荐使用万古霉素 3 000 mg/d 或利奈唑胺 400 mg/次, 每日 2 次的方案; 当患者感染屎肠球菌时, 推荐使用万古霉素 2 500 mg/d 或利奈唑胺 400 mg/次, 每日 2 次的方案。结论 在应用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时,应根据感染菌种类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奈唑胺是用于临床的第一个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及耐药结核病的疗效显著,但血液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也较突出,且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因此,临床上必须合理使用利奈唑胺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抗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本文介绍利奈唑胺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着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指征,为临床规范、合理使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20,(4):504-508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以"成人""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群体药动学模型""Adults""Vancomycin""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 model"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自建库起至2019年10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成人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PPK)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6篇,其中有效文献25篇。目前已有研究在成年感染患者、危重症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神经外科患者、接受体外膜氧合治疗的患者、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液肿瘤患者以及下呼吸道感染重症患者等群体中建立了万古霉素PPK模型。成人患者中,肌酐清除率与体质量是影响万古霉素药动学参数的主要因素,提示临床用药时应当关注患者肾功能与体质量;另外,是否感染及感染类型也对万古霉素的药动学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万古霉素的清除主要与其疗法的滤过率相关,提示临床应当根据所接受疗法的滤过率调整剂量;对于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白蛋白与脑脊液引流量则是万古霉素脑脊液分布与清除的主要协变量,提示临床在脑脊液白蛋白低以及脑脊液引流量大时,应适当增加给药剂量。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也是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不同人群中,万古霉素药动学参数差异较大,应结合不同人群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来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CNKI、PUBMED等文献库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介绍利奈唑胺在不同疾病中PK/PD特点,从而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以PK/PD参数为依据,对给药方案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利奈唑胺具有强大的抗革兰阳性菌活性,由于不同病理生理因素与其PK/PD特点,研究优化给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房》2009,(29):2309-2311
由于患者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有个体差异性,其病理生理状态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许多医院建立了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和临床药动学(试验)服务,以此评价患者对推荐剂量给药方案的反应^[1]利用TDM可以提高药物的临床效果,也可以预防药物副作用的出现,达到减少临床监护成本的目的。TDM的核心是给药个体化。  相似文献   

11.
伏立康唑的药动学/药效学及其药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立康唑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主要用于治疗患有进展性、可能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的患者。其药动学呈非线性,个体差异大。本文对伏立康唑药动学影响因素,药动学/药效学特性,血药浓度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间关系以及不同类患者伏立康唑药物监测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为代表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以其高选择性和低毒性等优势已成为肿瘤治疗药物研究的新热点,关于TKIs的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本文汇总了常见肿瘤TKIs药物的PPK研究进展,列举了各类药物的PPK模型结构参数及其协变量,并总结了药物是否需要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给药方案的调整,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TKIs药物及药动-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s,PK-PD)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危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生命支持期间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意义,提供抗真菌药物剂量调整方案。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至今有关ECMO期间抗真菌药物TDM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综述。结果: ECMO对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药动学影响明显,TDM结果显示,ECMO支持期间药物暴露明显降低,需要增加剂量以达到预期临床效果,推荐依据TDM结果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调整;氟康唑、阿尼芬净、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受ECMO影响小,可使用常规剂量并进行必要的TDM;TDM有助于提高抗真菌治疗的成功率。结论: ECMO支持期间抗真菌药物的药动学呈现复杂变化,推荐进行TDM并依次调整临床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邢政渭 《医药导报》2004,23(7):0518-0520
利奈唑胺是新型唑烷酮类广谱抗菌药,作用机制独特,不仅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而且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素(NPSSP)等有较强抗菌活性。该文对利奈唑胺的抗菌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等作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症感染患者静脉滴注和鼻饲2种不同给药途经下利奈唑胺的药动学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13年8月-2014年3月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6例ICU患者,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分为静脉滴注组4例,鼻饲管给药组2例,2组均给予利奈唑胺600 mg/q12h,于给药后第5天的0,0.5,1,2,3,4,6,8,12 h采取静脉血1 mL,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结果:6例患者的Cmin变化范围为3.59~19.82 μg·mL-1,其中2例超过了安全临界值10 μg·mL-1,AUC0-12 h变化范围为116.7~305.5 μg·h-1·mL-1,Cmin与AUC0-12 h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997,P=0.001)。结论:重症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PK/PD相关参数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预防细菌耐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引发的感染,特别是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有极好疗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掌握和了解其药动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临床给药方案的选择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伏立康唑药动学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特殊人群的药动学特征两个方面对其药动学行为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DM)数据建立群体药动学(PPK)模型,用于估算个体化药动学参数。方法:选择使用万古霉素成年患者,详细记录用药、TDM数据以及病理生理资料。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建立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结果:169例患者数据来源于血液科及重症监护(ICU)病房等9个科室,共获得385个血药浓度数据,其中峰浓度39个,谷浓度346个。根据文献资料及TDM数据建立二室PPK模型,万古霉素清除率(CL)、中央室(V1)及外周室(V2)分布容积、室间清除率分别为4.08 L·h-1、21.7 L、65.3 L、5.95 L·h-1,患者肌酐清除率及体重分别对CL及V2具有显著影响。根据模型预测169位患者AUC0-24h为(450.1±231.8)mg·L-1·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万古霉素PPK模型可以用于中国成年患者个体化药动学参数估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肾功能亢进"(ARC)的概念,将其定义为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增强,当肌酐清除率(CrCl)>130 mL·(min·1.73 m2-1时即认为患者存在ARC。ARC在危重症患者中较为多见,其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肾功能储备可能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目前研究认为ARC对危重症患者的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影响显著,增加的肌酐清除率与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呈负相关,可能需要增加给药剂量或延长输注时间来确保疗效,必要时根据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但ARC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尚且存在争议。本文查阅国内外关于ARC的文献,对其概念、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对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伏立康唑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一些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其药动学复杂多变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影响伏立康唑代谢的重要因素,包括药物相互作用、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炎症状态;总结了各国指南中对伏立康唑TDM指征、有效浓度范围、剂量调整等方面的推荐;并对不同人群中伏立康唑应用的研究进行了探讨。本文旨在推进伏立康唑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DM对重症患者个体化抗感染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分析重症患者的药动学变化,结合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药敏报告,协助医生调整个体化给药剂量.结果 与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能提升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