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45例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Ⅰ期矫治术。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肺炎12例,心律紊乱2例,切口感染3例,右室流出道血栓1例,术后早期复查彩超,无残余分流,心功能及瓣膜关闭均正常,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1年,无其他并发症和死亡,均生长发育良好,心功能Ⅰ级。结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低体质量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根治,术中减轻体外循环损伤及注重脏器功能保护,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低心排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降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陈玲  张婉莹  蒋来  饶婕 《安徽医药》2014,18(1):67-7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母婴结局.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2003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度组25例(30 ~ 49 mmHg)、中度组23 例( 50 ~ 79 mmHg)、重度组14例(≥80 mmHg),分析各组心脏病的种类、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1)28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平均(75±33)mmHg,心功能Ⅲ~Ⅳ级9 例,15 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平均(87±35)mmHg,心功能Ⅲ~Ⅳ级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轻度组中足月妊娠18 例,早产6 例,医源性流产1例;中度组足月妊娠9 例,早产14 例,新生儿窒息2 例;重度组足月妊娠2 例,早产9 例,医源性流产3 例,新生儿窒息4 例,两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孕产妇并发心力衰竭8 例,其中轻度组1 例,中度组2 例,重度组5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的新生儿平均体重,轻度组(3 277±512)g,中度组(2 551±492)g,重度组(2 475±494)g,中、重度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明显高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越高,围产结局越差;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较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若病情许可尽量避免在孕32~34周终止妊娠;剖宫产终止妊娠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3.
孔佳  张颖佳  李斌 《中国医药》2014,(3):382-38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 9月至2012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13例)、中度组(10例)和重度组(15例),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情况、妊娠周数、终止妊娠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①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占94.7%(36/38),风湿性心脏病仅占5.3%(2/38).②轻、中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为主(分别为13、8例);重度组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共11例),有2例患者死亡.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低氧血症患者轻度组1例,中度组0例,重度组6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89.5%(34/38),麻醉方式以连续硬膜外或腰麻为主,占94.1%(32/34).⑤足月分娩:轻度组明显多于重度组(分别为1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新生儿体重:轻度组明显高于重度组[分别为(3 141±98)、(2 374±9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组明显多于轻度组(分别为8、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越高,母婴妊娠结局越差;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时机、妊娠方式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8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孕周的不同分为A组(发病孕周〈28周)、B组(28周≤发病孕周〈32周)、C组(发病孕周≥32周),并根据患者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比较不同组别间围生儿的结局以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5);阴道分娩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越早,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应当给予期待治疗延长孕周,并采用剖宫产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张敏敏  杨媛媛 《安徽医药》2013,34(6):701-70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妊娠分娩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分析68例妊娠合并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收缩压情况分为轻度组(30~40 mmHg)33例,中度组(41~70 mmHg)23例,重度组(>70 mmHg)12例。比较各组病因、心功能级别、心功能出现恶化的孕周、终止妊娠的时间与方式、母婴结局。结果轻度组及中度组患者心功能以Ⅰ~Ⅱ级为主,分别为63.6%(21/33)和56.5%(13/23),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者占91.7%(11/12),明显多于轻度组及中度组。68例患者中,以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分别占41.2%(28/68)、19.1%(13/68)和19.1%(13/68)。68例患者中,中期妊娠引产8例(11.8%,其中医源性引产6例),早产21例(30.9%),足月产39例(57.4%)。58例患者(85.3%)行剖宫产术,阴道分娩3例(4.41%)。重度组1例产妇死亡,病死率为1.47%。新生儿死亡2例。重度组早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均高于轻中度组。结论肺动脉压力越高,孕产妇心功能情况及母婴结局越差。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判断终止妊娠的时机,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是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7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单向活瓣补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部压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压力恢复正常时间与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66.7%( P <0.05);治疗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指证。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144例,并同期纠治其它心内畸形36例。结果治愈140例(97.2%),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掌握其手术指证,是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心脏病536例临床处理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文健  李冰冰  王芸 《河北医药》2003,25(12):902-904
目的:确定妊娠合并各种心脏病的发生率并探讨对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生期的分析和处理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4742例中的53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7例为心脏手术后妊娠并分娩。结果:(1)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以不明原因性心律失常、心肌炎以及心肌炎后遗症的发生率最高(403例,75.19%),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86例,16.04%),其发生率高于风湿性心脏病(47例,8.77%)。(2)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心功能异常以及心衰的主要病因,紫绀型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更易发生心功能衰竭。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衰竭好发期为孕33周左右。(3)心脏手术者心功能Ⅰ~Ⅱ级占100%。无1例发生心衰。(4)心功能Ⅲ~Ⅳ级者,其早产儿、新生儿低体重和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仍是导致孕产妇严重心功能不良的主要病因,定期产科检查并在妊娠不同阶段及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和适时并尽早地终止妊娠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并改善围生儿的生存质量。妊娠前的心脏手术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使妊娠有良好结局。母亲心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围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了提高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总结103例患者的手术经验.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7月我科连续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纠治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103例,其中21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年龄6个月~27岁,平均年龄(9.5±1.2)岁,合并房间隔缺损1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55例.结果 103例患者中死亡3例.肺炎、肺不张7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血红蛋白尿5例,切口感染1例,经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掌握好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带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心包片缝制于中央打孔的涤纶补片上形成单向活瓣,用该补片修补15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早期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术后无早期死亡,6例出现低氧血症需呼吸机支持;术后2周复查心脏彩超,12例活瓣已关闭,3例存在右向左分流;其中1例术后2个月活瓣关闭.结论 带单向活瓣补片修补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特定情况下活瓣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可以有效缓解右心室后负荷,使患者能度过术后危险期,减少围手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指征,手术治疗原则和围术期处理特点,以提高其手术效果。方法对肺动脉收缩压>8 kPa(1 kPa=7.5 mm Hg)的患者定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全组34例患者中32例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以自体心包片4-OProlene线连续缝合法完成房缺修补术。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 min,转流时间1842 min,平均28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2242 min,平均28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2294 h,平均36 h。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房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尽早手术,以免发展到艾森曼格综合征,高龄,心功能不全或心原性恶病质并非手术禁忌。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适当延长呼吸支持时间并加强围术期治疗,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房缺患者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病情严重,这些患儿不论手术还是护理都有它不同于儿童和成人心脏病的特殊性[1],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危险。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2岁以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儿86例,现把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3.
NO吸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吸入NO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态肺顺应性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在其他治疗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吸入NO治疗后,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动态肺顺应性比治疗前明显改善(0.30±0.03vs0.38±0.09,P<0.05),氧合指数比治疗前明显增高(296.3±55.64vs378.5±61.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NO对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146-147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与母儿结局的关系及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①根据发病孕周不同分为2组,即A组(孕30+1~33+6周)25例,B组(≥孕34周)42例,比较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②根据入院后是否行期待治疗将A组(25例)分为行期待治疗A1组16例,未行期待治疗即终止妊娠的A2组9例,比较两组的围生儿结局。结果①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病死率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围生儿病死率A1组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双向分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8年8月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26例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肺部感染1例,无1例死亡。结论单向活瓣补片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房间隔缺损(房缺)大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选择年龄≥35岁的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260例,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与年龄、心胸比值(C/T)、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方式、房缺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本组260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1.6%,年龄≥50岁、C/T≥0.6、房缺直径≥3cm、合并肺动脉高压补片修复为高危因素(P&lt;0.01)。结论:大龄房缺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与年龄、C/T、房缺直径、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术后处理策略及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外科治疗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一期根治16例,二期根治2例,姑息性手术10例。结果术后发生严重低心排3例、早期低氧血症3例、残留室间隔缺损1例、其余8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死亡率14.3%,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1年复查,发绀改善,活动量增加。结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明确手术指征:根据Mc Goon比值是否>1.2~1.5、Nakata指数是否≥150 mm2/m2选择实施根治或姑息性手术,加强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 )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65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于介入术前当日、术后3d、1、3、6个月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显著正相关:(1)正常肺动脉压力组:PASP和PAM P在封堵即刻后及随访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封堵即刻后无明显变化,6个月时与封堵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AMP在封堵即刻后升高,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与封堵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3)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术后3 d 及随访中与封堵前比较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个月较封堵后降低(P<0.05)。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近、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涂洪强  陈苏江  张盛  明腾  段君凯  邹勇 《江西医药》2021,56(11):1917-1919,1954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经验、与传统体外循环手术优缺点.方法 选取本院600例心脏彩超确诊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为经胸心脏彩超示缺损直径不大于10mm.所有患者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肺动脉高压、急性感染或其他脏器病变.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两组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观察组经胸部小切口,在经食管超声的引导下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对照组常规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心脏行直视下修补室间隔缺损.记录并比较二组患儿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注红细胞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全部得到有效治疗,均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无差异;观察组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用血明显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封堵成功284例,术中13例因导丝通过困难、残余分流较大、位置欠佳、瓣膜返流等中转体外循环;术后3例转体外循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周后行封堵器取出+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术后1d发现封堵器移位,导致残余分流明显,手术取出封堵器+室间隔缺损修补;对照组无二次手术.随访6月~5年,两组均无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节约血源,但须严格把握其适应症,出现封堵器移位,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尽早处理,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涂洪强  陈苏江  张盛  明腾  段君凯  邹勇 《江西医药》2021,56(11):1917-1919,1954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经验、与传统体外循环手术优缺点.方法 选取本院600例心脏彩超确诊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为经胸心脏彩超示缺损直径不大于10mm.所有患者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肺动脉高压、急性感染或其他脏器病变.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两组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观察组经胸部小切口,在经食管超声的引导下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对照组常规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心脏行直视下修补室间隔缺损.记录并比较二组患儿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注红细胞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全部得到有效治疗,均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无差异;观察组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用血明显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封堵成功284例,术中13例因导丝通过困难、残余分流较大、位置欠佳、瓣膜返流等中转体外循环;术后3例转体外循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周后行封堵器取出+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术后1d发现封堵器移位,导致残余分流明显,手术取出封堵器+室间隔缺损修补;对照组无二次手术.随访6月~5年,两组均无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节约血源,但须严格把握其适应症,出现封堵器移位,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尽早处理,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