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活血益气利水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992年1月至1999年10月,笔者跟随沈汝才教授共收治58例(5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其中31例为住院病人,17例为门诊病人;男36例,女22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7岁;发病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2.5个月。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30只眼,分枝静脉阻塞者28只眼。就诊时最低视力为0.01,最高视力为0.8。2 治疗方法基本方:桃仁、红花、川芎、地龙、郁金、水蛭各10g,生黄芪15g,丹参20g,葛根、茯苓、车前子各30g,生甘草9g。1剂/d,水煎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疗程间不间隔。病程在1~2月内,视网膜出血多、水肿甚者,…  相似文献   

2.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眼科常见病,也是致盲和低视力的眼病之一,治疗较困难,无特效疗法。我们从1994年12月至1996年5月对26例患者静脉滴注血塞通,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6例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为42~74岁之间,平均58岁,均为单眼。8例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8例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治疗前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3之间,发病时间3~42天就诊。患者凝血机制均正常。2 治疗方法取血塞通6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3天。同时口服血管扩张药及维生素类药。2…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89年~1995年我们运用葛根等药物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21人次,22只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自1989年至今,凡就诊我院门诊病房患者21人次,22只眼进行治疗,其中右眼12例,左眼8例,双眼1例,中央动脉阻塞者17例,分枝阻塞者5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6岁~78岁,平均年龄52岁,就诊者视力黑朦者2只眼、<0.02者11只眼,0.02~0.3者9只眼。 治疗方法:葛根15g~30g为君,每日水煎服用数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积血辨证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近几年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通过中医药等疗法,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5例(25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男15例(15只眼),女10例(10只眼);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例,视网膜动脉硬化2例,外伤4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例。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6岁。2治疗方法2.1田七粉3g,每日2次,冲服。2.2中药主方: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生地、赤芍、元参、黄芪、决明子、枸杞子、茺蔚子。每玻璃体积血大部分吸收,眼底清晰可见视力>0·8共10例,占40%;眼底模糊可见,视力>0·1有8…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35只眼)均系男性。年龄:19岁~28岁10例(11只眼),29岁~38岁17例(17只眼),39~48岁4例,60岁1例(1只眼)。单眼29例,双眼3例。病程长者2年,短者3天。出血原因:视网膜静脉阻塞5例(7只眼),视网膜出血10例(12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9例(10只眼),视神经乳头炎6例(6只眼)。治疗方法早期(出血期):发病时间多在3~10d 之内,出血病灶色鲜红,多因血热  相似文献   

6.
1994年~1995年作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出血10例12只眼,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62岁,平均53.5岁;病程最长12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9个月。10例患者均为高血压病Ⅲ期。其舒张压12~14.7kPa,收缩压20~24kPa。10例患者均有患眼视物不清。9只患眼为眼底红光反射,仅1只眼无眼底红光反射,眼底可见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治疗除控制高血压外,眼局部滴氨肽碘滴眼剂,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欠佳者患眼球侧注射糜蛋白酶2.5mg,同时肌肉注射安妥碘。经以上治疗玻璃体出血吸收后即做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本组12只眼中发现视网膜有较大片状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即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经治疗有8只眼恢复或保持了较好视力,4只眼效果较差,其中1只眼眼底始终未能窥见。 病例 女,60岁。1994年3月10日初诊。患者有15年高血压病史。2个月前自觉劳累情绪激动后右眼不能视物。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数指。外眼正常。右眼底仅见红光反射。左眼视力:1.0。外眼正常。眼底有明显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血压:21.3/13.3kPa。诊断:右眼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动脉硬化。治疗:复方降压片、安络血片等,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  相似文献   

7.
马晓婕  赵蒙蒙 《陕西中医》2012,33(7):857-858
目的:观察止血明目化瘀类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视膜静脉阻塞的患者给予止血明目化瘀汤(旱莲草、赤芍、郁金、小蓟、茯苓、桃仁、草决明、菊花、密蒙花、地龙等)治疗。观察3个疗程,对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进行比较。结果:观察63例63眼,显效15眼,有效42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90.48%。结论:止血明目化瘀汤具有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改善视网膜血运,提高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血康对气血瘀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作用。方法:气血瘀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92例(9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47眼)和治疗组46例(47眼),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组予以口服脉血康治疗,两组均连续服药30 d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显效9眼,好转33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89.36%;对照组显效5眼,好转12眼,无效30眼,总有效率36.1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血康治疗气血瘀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可以促进出血尽早完全吸收,有效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9.
眼血康明丸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静脉阻塞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2年笔者应用自制眼血康明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3例(23只眼)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23只眼),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37~66岁;病程最短3d,最长3个月。总干阻塞9例,分枝阻塞14例。2治疗方法眼血康明九方:三七30g,丹参30g,血竭30g,毛冬青30g,玄参30g,蒲黄25g,没药20g,乳香20g,大黄20g,黄芩20g,桔梗20g,车前子30g,芜蔚子30g,葛根3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日早晚各服1丸,饭后温开水送下。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孕妇慎用。3治疗结果痊愈:出血吸收,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以活血滋肾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17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9例,女8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0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月,平均23天,均为单眼发病;17例中属于总干阻塞3例,分支阻塞14例;其中有高血压病者6例,视网膜动脉硬化者8例 治疗方法:自拟活血滋肾汤:丹参、牛膝、当归各30g,石决明、女贞子、旱莲草、川芎、生地各15g,桃仁、红花、柴胡、赤芍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5剂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视网膜血管病。是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发生栓塞所引起的视网膜血液回流障碍或中断,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以视网膜上大片火焰状、放射状浅层出血及渗出为特征。2000~2002年,我们以血府逐淤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86例(101眼),男52例,女34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2岁,平均50.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个月;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7眼,分枝阻塞64眼。其中糖尿病患者28例,视力均低于0.3。……  相似文献   

12.
<正>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眼科常见病之一,自觉症状为视力下降。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报道甚多,笔者自1979年1月~1992年4月应用当归化瘀汤治疗18例18只眼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8岁。视网膜静脉主干阻塞5例,颞上静脉阻塞7例,颞下静脉阻塞3例,鼻上静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86例(98眼)眼底出血患者均为2011-01~2011-02本院住院病人,男49例,女27例,年龄28~76岁。出血原因:视网膜静脉阻塞(RVO)45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CRVO)20眼,分支静脉阻塞(BRVO)2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22眼,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RP)19眼,玻璃体积血7眼,外伤性视网膜出血5眼。本组病例中71眼曾行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18例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6例为玻璃体切割术后。诊断明确。  相似文献   

14.
洪卫 《新中医》2000,32(2):46
视网膜挫伤是眼钝挫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一般用皮质类固醇、血管扩张剂治疗以促进水肿、出血的吸收。笔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4 7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 7例中 ,男 37例 ,女 1 0例 ;年龄 1 4~ 4 5岁 ,平均 2 4 6岁。均系单眼发病 ,左 2 1眼 ,右 2 6眼。致伤原因 :拳击伤 2 6例 ,砖头、石块击伤 1 4例 ,木棒戮伤 7例。就诊时间为伤后 3天内。病情分级 :Ⅰ级单纯视网膜水肿 (Berlin)混浊1 7例 ,视力 0 1~ 0 5;Ⅱ级视网膜水肿、渗出及出血 2 7例 ,视力 0 0 6~ 0 3;Ⅲ级伴有脉络膜劈裂 3例 ,视力眼前指数~…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又称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 ,多见于青年男性 ,常双眼先后发病。病因不十分清楚 ,且易反复发作给视功能造成极大危害 ,也为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本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1例 31眼该类患者 ,在缩短停止出血时间和促进血液吸收时间 ,以及提高视力等方面获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1例 31眼 (指已出现玻璃体视网膜出血 ,视力下降的患眼 )均为男性患者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 5 4岁 ,平均 2 9.4岁 ;右眼 16例 ,左眼 15例 ,初发 10例 ,复发 2 1例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7年。多数患者在此之…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82~1986年由专科门诊及住院收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视网膜静脉阻塞共28例36眼,以中药为主进行治疗,获得初效。现介绍如下: 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一)临床资料本病收治17例25眼。其中男15例,女2例;双眼患病8例,单眼患病9例;年龄20~30岁14例,31~40岁3例。(二)治法1.早期:发病时间在10天以内,视力骤降,视网膜有新鲜出血或玻璃体积血眼底不能窥进。治宜清热养阴、凉血止血。用宁血汤加减(经验方):生地黄20克,白茅根、白芨各15克,黄柏、阿胶(烊化)、侧柏叶、白芍各10克,仙鹤草、早莲草各30克,栀子炭8克,淮牛膝12克。火热盛者加川黄连、龙胆草。水煎服,每日一剂。或用宁血冲服剂30克,每日二次,开水冲服。2.中期:发病超过15天,或出血已止,玻璃体及视网膜出血未吸收。治宜活血祛瘀。用祛瘀汤(经验方)加减:旱莲草、生地黄各20克,丹参15克,桃仁、泽兰、当归尾各10克,红花、郁金、川芎各6克,田七末3克(冲服),赤芍12克。气嘘者加太子参或党参;瘀血日久未吸收,视网膜静脉旁有白鞘或玻璃体有机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治疗玻璃体积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笑可 《河南中医》2001,21(5):50-50
玻璃体积血 ,是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科常见病。玻璃体积血后吸收十分困难 ,目前 ,西医多采用止血、抗凝、激光及玻璃体切割等方法治疗。我科自 1988~ 1999年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 18例 (18只眼 ) ,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 ,均系门诊患者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6 7岁 ,最小 46岁 ,平均 5 8岁 ;发病时间最短 15d ,最长 5 0d ;其中高血压动脉硬化 11例 (11只眼 ) ,视网膜静脉阻塞 7例(7只眼 ) ;治疗前视力情况 :手动、光感 3只眼 ,指数 /眼前 7只眼 ,0 0 2~ 0 .0 85只眼、0 13只眼。 18例患者均由他科或他院转来…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积血的治疗体会——附26例32只眼治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积血是多种视网膜、视网膜血管病、眼外伤等的严重并发症。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手术风险颇大。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此病26例32只眼,效果较为满意。1 资料1992年1月~1996年12月门诊病人22例28只眼,门诊病人4例4只眼。男15人,女11人;年龄17~65岁,45岁以上者67.5%。原发病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14例17只眼;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者5例6只眼;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7例9只眼。玻璃体积血发生在第一次眼底出血时7例8只眼;发生于眼底的3次以上出血者8例11只眼。全部病例均在本病发生2周以内由笔者首诊后系统检查治疗。首诊时视:手动~数指/眼前…  相似文献   

19.
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6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我们自1993年以来用中药为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69例(69眼),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69例(69眼)中,男43例,女26例;年龄26~72岁,平均48.2岁;右29眼,左40眼;病程2天~1个月46例,1~2个月8例,2~3个月12例,3个月以上3例;总干阻塞者28例,分支阻塞者41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42例,合并老年性白内障者15例,视网膜动脉硬化者18例,并发玻璃体积血者2例.全部病例均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其中血粘稠度增高者54例,甘油三脂增高者48例,总胆固醇增高者42例.辨证分为初期32例,中期22例,后期15例.  相似文献   

20.
1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患者26例26眼,其中男性17例17眼,女性9例9眼。年龄42~69岁,平均59岁。发生玻璃体积血至手术时间为2~30个月,平均4·5个月。术前明确诊断者8例8眼,其中2眼曾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中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18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8眼,半侧性视网膜静脉阻塞5例5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3例13眼。术前视力:光感—眼前手动。眼压正常范围。术前均行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和B超检查。虹膜红变2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13眼,周边明显混浊2眼;玻璃体后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