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麻醉致截瘫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6岁,维吾尔族,双下肢活动障碍4d入院。9d前因腹股沟斜疝在乡医院硬膜外麻醉下行斜疝修补术。麻醉和手术经过顺利,术后一般情况可。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未见明显异常。第6天后突感双下肢无力,站立不稳,在家卧床休息,未行治疗。第9天伴大小便失禁,转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L1~2棘突间隙有一陈旧性针眼,周围皮肤无红肿,无明显压痛,脊柱活动可,下肢肌力Ⅱ级,生理病理反射均未引出。血常规、凝血功能、脊柱X线、ECG均正常,MRI示:L1~3棘突平面后硬膜外血肿及周围水肿(偏右侧)。初步诊断为硬膜外血肿并下肢瘫痪。入院3d后于全麻下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
脊麻与硬膜外阻滞时低血压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血压是中央神经阻滞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其发生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 低血压是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后的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目的 从低血压的发生机制入手,分析不同方法防治低血压,改善母婴循环及内环境的效果,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内容 麻醉前预扩容,改变孕妇体位,调整麻醉平面,换用局部麻醉药物,运用5-羟色胺3(5-hydroxytryptamine 3,5-HT3)受体拮抗药、抗胆碱能药物或缩血管药物等均可缓解低血压,但效果各异,联合运用效果更佳. 趋向 麻醉前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预测其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可针对性地选择不同防治方法,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刮宫产术,较易出现“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达5%-80%。对母婴安全有严重威胁。因此,探索SHS的发生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具有实际意义。我院在1999年-2002年期间采用硬膜外麻醉施行剖宫产术共209例。其中64例出现SHS。  相似文献   

5.
新斯的明预防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斯的明预防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临床观察龚玉华1于建设1韩志强1温再和1程刚21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院麻醉科(010050)2内蒙古医学院绘图室新斯的明是胆碱酯酶抑制剂,Carp-H等报道该药椎管内注入在鼠类有预防椎管内麻醉引起低血压的效应。本文观察新斯...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术广泛采用的方法。其所致的低血压虽然比腰麻大为降低 ,但仍然是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重要问题。研究证明 ,预防性静脉负荷量输注液体可减轻低血压的发生和胎心异常 ,但应用何种液体作为负荷量输入最为合理仍然存在争议。 4%琥珀酰明胶 (MFG ,佳乐施 )为血浆代用品 ,临床上作为预防剖宫产低血压的报道不多。本文就MFG与常用的晶体液复方乳酸钠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6 0例择期剖宫产病人 ,ASAⅠ~Ⅱ级 ,排除肥胖 (体重 >90kg)、矮小 (身高 <1 5 0m )、合并有妊高征、心脏病、多…  相似文献   

7.
8.
新斯的明不能预防硬膜外阻滞低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报道椎管内注入新斯的明,通过其毒蕈碱样作用激动脊髓交感神经元,从而预防椎管内阻滞引起的低血压[1,2]。我们对经硬膜外腔应用新斯的明能否预防硬膜外阻滞低血压及其副作用进行了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年龄小于60岁、无心肺功能异常的ASAⅠ级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等分成两组进行双盲对照观察。Ⅰ组(n=10)在硬膜外阻滞初量中加入新斯的明05mg(1ml),Ⅱ组(n=10)用生理盐水1ml替代新斯的明。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静卧10分钟,监测BP、HR、SpO2及ECG。在T8…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较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而低血压在硬膜外麻醉较为常见,发生率达5%~80%。产妇特别是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产妇出现低血压,可导致子宫血流量减少、酸血症、胎盘缺氧和胎儿宫内窘迫。因此麻醉手术期间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对母婴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剖腹产手术的硬膜外麻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封17例手术后曾接受遇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患者,在再次手术时仍然采用硬膜外麻醉,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封60例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施行硬膜外腔麻醉,今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8岁,因“右胫腓骨骨折”入院,急诊手术.自诉平素身体健康,无脊髓肿瘤病史.查体无异常体征.入室后给予静脉补液,行L4~5穿刺腰麻,穿刺成功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ml加10%葡萄糖2ml缓慢注入,15min后,仅双足麻木,麻醉效果欠佳,于L3~4穿刺行硬膜外麻醉,由于患者椎体融合退变,韧带钙化,直入穿刺失败,改为侧入穿刺,进针4 cm有突破感,注气试验有轻微阻力,退针重穿刺,进针4 cm突破感明显,注气试验仍有轻微阻力,但置管顺利,注入2%利多卡因8 ml,0.75%布比卡因10 ml,15 min后麻醉平面达T12.  相似文献   

14.
15.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发生霍纳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患者 ,女 ,4 0岁 ,76kg ,足月妊娠剖宫产。取L2~ 3间隙直入法穿刺 ,置管时有较多血液自针尾流出 ,以含少量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液冲洗 ,约数分钟后血止 ,穿刺针原位转向头端置管。导管插入 4cm ,抽吸无脑脊液及血液流出。平卧后注入局麻药 ( 1 2 %利多卡因与 0 3 %布比卡因混合液 )试验剂量 5ml。并予以鼻导管吸氧 ( 2L/min)。注药后 5分钟患者自诉右眼部不适 ,继之觉右侧上下肢麻木感。当即查体发现患者右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结膜充血、面略潮红。右手指微屈不能伸直 ,右上臂及前臂尚可运动 ,但欠自如。右侧下肢痛觉消失 ,…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手术麻醉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选用何种麻醉方法均对其生理功能有明显的影响。近年来,我科对78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手术采用了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血,患者术前过度禁食、禁饮所致。提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按医嘱禁食、禁饮,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扩容升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CSEA后低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镇痛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膜外镇痛麻醉应用于心血管手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增加心肌供血,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心肌供氧/需氧平衡,减弱心血管手术及体外循环的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用于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和减少并发症。为静脉阿片类复合麻醉下心血管手术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1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1 d收入院,以脐周疼痛、右下腹疼痛为重.查体:T 37.1℃,HR 84次/分,RR20次/分,BP 16.0/8.0 kPa.头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压痛,以右下腹痛较重,脊柱无侧弯前凸,双下肢活动好.行术前准备,选T12~L1间隙为硬膜外穿刺点,用16号穿刺针正入法穿刺,置管顺利,穿刺无出血,以2%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平面T6~S1.手术顺利,切除阑尾大小0.8 cm×9 cm,手术结束拔出导管,固定好穿刺针眼送回病房,术后病理为单纯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更适合于胸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66例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A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为单纯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循环系统的状况。结果A组术中MAP,HR有下降趋势;B组术中MAP,HR有上升倾向。A组心电图明显改善,B组则趋向加重。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适用于胸部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