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通过文献回顾和设计以清营汤原方及其拆方的动物实验研究,思考探析温病营分证热、郁、瘀三者并存及其渐变的病机病理。这是对温病病机病理的创新认识和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病机病理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温热病热瘀证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进 《江苏中医》1998,19(10):3-6
  相似文献   

3.
温热病热瘀证治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杨进作者简介杨进(1944─),江苏泰兴市人。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基功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1968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多次赴日本、泰国等国家进行中医医疗、教学活...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因素以风为主,多内外合邪,夹杂寒热,并与火热、痰瘀交织为患,故风痰瘀阻、寒凝热郁为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机.据此以祛风清火、化痰祛瘀、温经通络法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5.
温病热瘀交结证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温病热瘀交结证的实验研究极为活跃,兹综述如下: 1 创建动物模型创建温病热瘀交结证的动物模型,是展开热瘀交结证实验研究的基础条件。杨氏根据家兔实验性DIC病理模型动物所出现的高热、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的高凝状态及病理形态学,认为家免实验性DIC病理模型与温病热瘀交结证极其相似。据此,他运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了家兔实验性热瘀交结证模型,并进而观察了滋养阴液方药对模型动物的防治效应。指出滋养阴液方药增高血液粘度是其滋腻重浊的本质之一。预示着  相似文献   

6.
7.
论养阴生津是治疗温病热瘀证的主要治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养阴生津法治疗热瘀证,主要是通过增水行血、消散瘀凝、濡润脉道、滋养脏腑以调节血行等多种作用机制达到消除热瘀效能;掌握温病热瘀证候特点是运用养阴生津法的前提,辨别热瘀证除根据病程发展进行动态观察外,还要根据当时的证候表现进行辨察;临床运用养阴生津法治疗温病热瘀证,应根据具体证候变化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有机配合应用;应选择滋而不腻、滋而能清、滋而能散的养阴生津方药,同时应根据热瘀证的病变重心选择养阴生津方药  相似文献   

8.
瘀热是黄疸的重要病理因素,肝胆瘀热是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机关键,清热化湿、凉血化瘀是其治疗大法,从瘀热辨治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较传统的化湿邪,利小便法,更加切合临床。凉血退黄散由茵陈、赤芍、黄连、垂盆草、金钱草、广郁金、人中黄、生甘草组成,是孟河医派名家张继泽教授从瘀热辨治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经验方。附病案1则。  相似文献   

9.
论阴伤是温病热瘀证的主要病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病热瘀证是温病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型,阴伤是温病热瘀证的主要病机。热毒炽盛,伤津耗液。炼熬血液,脉络及脏腑受损均易致热瘀证;阴液不足可对不同类型的热瘀病理产生影响;热瘀证存在着阴液不足与瘀血内阻两方面的虚实病理变化;邪传营血,伤阴耗液,脏器受损之际是形成热瘀证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对小儿肺炎的认识中,"瘀"的形成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以六郁作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分析在小儿肺炎病程中六郁及六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不断演变和转化致"瘀"的过程,为小儿肺炎从"郁"治"瘀"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揭示了该病病程中的正邪消长均离不开气、血、津液三大方面,对其辨证体系的发展亦有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亏虚、阴血不足或因脾虚痰郁、水土饮食的影响,导致七情所伤,造成气机郁滞,津液不行,凝聚成痰。因此,应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清法"思想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清热泻火,清热化痰,还是滋阴清热都是活用"清法"治疗甲亢的具体表现。药物当中,清热药为第一位,主要是清热泻火药。临床上,医师注重的是辨证施治,在运用脏腑经络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甲亢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清法"灵活结合"三焦辨证"的思想共同治疗甲亢,往往会取得良好的疗效。作为一名现代中医师,"清法"治疗甲亢是其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他譬如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等法也在临床上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12.
久病舌疾多为疑难杂证,抓住“怪病多痰”与“久病必瘀”的特点,从“痰瘀”论治,方能洞见症结,治之燮理,力起沉疴。  相似文献   

13.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2020,40(5):704-706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相似文献   

14.
温热药物其性属阳,分辛温(热)、甘温(热)、苦温三大类。可用于温病各期:初起少佐辛温以疏表透邪;中期少佐温通以理气活血,截断温邪深入传变;极期主施辛温开窍;后期少佐温药通阳化气,使阴得阳助而化生乃复,“壮火食气”者当大剂温热以急救回阳。湿温病当更多运用温药,因为湿邪非辛不开、非苦不降、非温不化。其用于温病的基本作用一为透邪,二为扶正。温热药物治疗温病时,应在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的前提下谨慎运用。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条文,属古文倒句笔法,“脉微弱”非本方证之脉。实则本条所论,为太阳温病或阳明病而兼太阳表证未罢者之症状,仲景虑麻、桂之温燥不宜于此证之热多,故变小其制以散邪,佐以石膏清内热,兼能监制麻、桂之温,以成辛凉解表之剂。既能驱怫郁之热,又能救内伤之津,开后世辛凉解表法之先河。  相似文献   

16.
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痰、瘀的角度阐述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宿痰为哮喘发病之夙根,瘀血是哮喘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小儿哮喘应从痰瘀论治,以化痰通瘀为治则。  相似文献   

17.
温病热毒血瘀证是温病发展到营血分阶段时的一种常见证候类型.热邪深入营血分,化火成毒,灼伤阴液,炼熬血液,脏腑脉络受损均可导致热瘀胶结的病理状态,阴液耗伤是温病热毒血瘀证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必须抓住阴伤这个关键因素,养阴生津是其必用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8.
温病湿热证的病变过程与IL-1、IL-2、IL-4、IL-10、IL-13、IFN-γ、INF-β等炎症因子分泌异常、Th1/Th2免疫细胞平衡功能失衡密切相关;但与Th17/Treg免疫失衡的关系未见报道。因此从Th17/Treg免疫平衡变化的角度动态观察温病湿热证病理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透热转气,初见于《吴医汇讲》,其中收集叶天士《温症论治》原文为:"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乃转气分而解 … …",为叶氏门人顾景文随师同游洞庭山时,在舟中由师口授记录整理而成.后由王孟英收入《温热经纬》,篇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改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以后多以此为准.本文就透热转气法配合凉血活血治疗发热疾病,探其在基层...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怔忡"的范畴。湿热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因素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重视。文章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与湿热相关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方面的探讨,揭示清热利湿法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