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目的:报告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并对有关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发生和命名等进行讨论。方法:回顾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临床病理资料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患者临床上均有下腹痛,肿物大小分别为4cm×3.5cm×3cm和4.8cm×4cm×3.5cm,肉眼观与一般子宫平滑肌瘤一样,镜下瘤组织由增生的平滑肌样细胞组成,其中见局灶性或散在排列的淋巴管样腔隙,有的更像肺泡腔,部分腔内有粉红色水肿样液,腔内衬单层扁平上皮。免疫组化示,2例淋巴管样腔隙内衬上皮细胞均为CK( )、MC膜( )、CD34(-)、CD31(-)、CEA(-);而腔隙之间的大部分平滑肌样细胞actin-SM( )、Vimtin( )、S-100(-)。结论: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是由平滑肌和间皮组成的良性混合性肿瘤,与一般的腺瘤样瘤和平滑肌瘤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原发性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征、组织来源、形态学、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肾平滑肌瘤及2例肾平滑肌肉瘤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例肾平滑肌肿瘤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平滑肌源性肿瘤特点,其中平滑肌瘤瘤细胞形态温和,平滑肌肉瘤则恶性生物学特征.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鉴别诊断经验。方法对15例子宫腺瘤样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其中单独发生6例,合并平滑肌瘤各4例,合并子宫肌腺病3例,合并慢性输卵管炎2例。肿瘤表现为单个结节,光镜下由大小、形态不一的腔隙构成;电镜观察细胞有明显的微绒毛、桥粒和张力丝;肿瘤细胞AB.PAS染色阳性,免疫组化Vim、Ckpan、MC染色均呈阳性。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可发生于各种状态的子宫,仔细的大体检查、组织学观察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鉴别子宫良恶性平滑肌肿瘤敏感和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指标。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9例子宫平滑肌肿瘤CD117的表达情况。结果:CD117在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普通平滑肌瘤、多细胞性平滑肌瘤、黏液性平滑肌瘤、上皮样平滑肌瘤均不表达;奇异性平滑肌瘤10%;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瘤20%;平滑肌肉瘤63.2%。结论:CD117对于鉴别子宫平滑肌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子宫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20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49%,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近浆膜下肌壁及子宫角;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组成,伴有间质平滑肌增生。免疫表型:AEl/AE3、vimentin和calretinin(+),EMA、CEA和CD31(-)。结论:子宫腺瘤样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支持间皮起源,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检查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问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其多成分分化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分析37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其中子宫内膜间质结节6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2例,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例,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2例)的临床、病理、合并症、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不同类型肿瘤均有部分病例伴多成分分化(16例伴平滑肌分化,14例伴性索样分化,1例伴纤维分化),其中8例同时伴2种分化成分;37例中有9例伴发子宫平滑肌瘤(其中1例同时伴发腺瘤样瘤,1例伴发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结论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均可伴发多成分分化及其他类型肿瘤,具备多样性病理形态特征,其中以平滑肌分化及性索样分化最为常见;并发肿瘤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肿瘤预后与多成分分化的数量及类型关系不大;肿瘤有无浸润及瘤细胞异型程度、核分裂象数量是确定本瘤性质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21例子宫腺瘤样瘤病理分析及超声检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超声检查特点以及与平滑肌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1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超声学检查。结果:子宫腺瘤样瘤多位于子宫肌壁间、浆膜下,直径介于0.5—6cm,肿瘤切面形成细小腔隙或腺样结构,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免疫组化染色:AE1/AE3、Vimentin及Calretinin、MC均阳性,EMA有11例表达(52.38%),S-100有17例表达(80.95%),CD34、SMA、ER、PR及NF均阴性;超声表现呈低回声或等回声非均质结节,类似于平滑肌瘤或肌腺病。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并非罕见,常与子宫平滑肌瘤及子宫肌腺病并发,超声学检查不易确诊,免疫组化支持其为问皮来源良性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瘤样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涛  王莉  王刚  范嫏娣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2):92-94,i0003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5例子宫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15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81%,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及近浆膜的子宫肌壁间,内膜下少见;2例呈弥漫性生长,13例呈结节状,结节直径0.5~5cm不等,临床表现无特征性。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组成,伴有间质平滑肌增生,分为丛状型、腺管型、脉管型及囊肿型。8例腔隙内黏液样物阿尔辛蓝染色(+),PAS染色(-)。免疫表型:AE1/AE3、vimentin和calretinin(+),CEA、ER、PR和CD31(-)。结论 子宫腺瘤样瘤并非罕见,支持间皮起源,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检查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子宫出血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4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出血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例子宫出血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观察常规HE切片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imentin、desmin、SMA、CD10、LCA、ER、PR和Ki-67,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要临床特征是下腹部包块及腹痛。镜下以瘤细胞丰富、核固缩深染及出血、坏死为特征。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CD10和LCA均(-),vimentin呈弱(+),desmin呈(+),SMA呈局灶性强(+);在分化较好的瘤细胞中3例ER呈弱(+),PR呈强(+);Ki-67增殖指数均〈1%。核固缩的瘤细胞中各种抗体均为(-)。结论子宫出血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平滑肌瘤类型,患者常有口服避孕药及与妊娠有关的病史,其镜下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在做病理诊断时,应注意与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平滑肌瘤红色变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及子宫恶性淋巴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CD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例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因阴道异常出血和/或盆腔包块就诊,年龄平均44.8岁。大体表现为肌壁间结节状肿物分界不清,质地较软。镜下肿瘤性平滑肌细胞束形成大小不等的微结节状,边缘可以呈"舌状"或"指状"突起伸入正常平滑肌组织中,表现为"分割样"形态。免疫组化:SMA、actin和PR均(+),ER(+)/弱(+),CD10、HMB45、CD34和CD117均(-),Ki-67阳性指数低。随访17~61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肿瘤,好发于生育晚期及围绝经期女性,预后良好。分隔样生长方式是重要的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纵隔子宫合并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获得26例纵隔子宫合并妊娠的子宫冠状切面,观察宫底及宫腔形态。结果26例纵隔子宫合并妊娠患者,不完全纵隔合并妊娠22例,完全纵隔合并妊娠4例;其中10例显示正常早孕声像,8例显示早孕合并宫腔积液,8例显示胚胎停育或稽留流产。合并肌瘤5例。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的冠状面可以清晰显示宫底及宫腔形态,对纵隔子宫合并妊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保胎治疗及人工流产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脏和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肺脏透明细胞"糖"瘤(CCST)、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共同病理学特征及共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肾脏和肝脏AML、肺脏CCST、子宫PEComa各1例的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4例不同部位和3种命名的肿瘤有相同的形态学,主要表现瘤细胞以上皮样细胞的组成,呈薄壁血管周围排列,免疫组化4例均HMB45阳性(4/4),3例SMA阳性(3/4)。结论上述发生在不同部位、不同命名的肿瘤,在形态和免疫组化上有共同特点:即血管周排列、瘤细胞呈上皮样;免疫组化表达黑色素标记物,亦可表达平滑肌标记物,这些特点支持统一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s)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8例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二维和三维声像图特点。结果三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5例,位于右侧4例,左侧1例。残角子宫23例,其中ⅡA-1a型2例,ⅡA—1b型11例,ⅡA-1c型10例。二维超声漏误诊22例,漏误诊率为78.6%,但均结合三维超声检查后获得正确诊断。结论三维超声冠状面能直观地显示子宫的外形和宫腔的形态,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对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诊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伴间质特殊分化的子宫腺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伴间质特殊分化的子宫Muellerian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7例单质形态特殊的子宫腺肉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所有肿瘤具有腺肉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征,2例间质出现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均与恶性横纹肌样瘤相似的区域,1例伴性索样成分,3例伴横纹肌肉瘤及1例伴灶性软骨成分。结论 腺肉瘤间质可向横纹肌样分化,可能与间质细胞的多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子宫角部妊娠和2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1例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超声表现为孕囊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孕囊型共30例,孕囊位于子宫角部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8%(13/14);超声表现为孕囊位于膨大的宫角内,与子宫内膜相连或隐约相连;孕囊周围有厚度均匀的肌层组织.厚9~12 mm。孕囊位于输卵管间质部1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3.8%(15/16)。超声表现为宫角有不同程度的膨出.孕囊边缘与子宫内膜存在2~7 mm,不等的距离;孕囊周围肌层组织厚度<9mm。混合型共11例,宫角妊娠4例,间质部妊娠7例。结论联合应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对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孕囊型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子宫角部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及其误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超声在诊断宫角部位妊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宫角部位妊娠病例的临床与声像图特点。结果12例中仅1例由超声直接明确诊断,2例经临床观察及反复超声检查最终由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余均在术后确诊。结论超声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宫角部妊娠提供影像学依据,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该类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会阴联合超声在原发性闭经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原发性闭经患者经腹及经会阴联合超声,部分经手术结果证实。结果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2例;始基子宫合并无阴道2例;始基子宫合并正常阴道4例,幼稚子宫合并无阴道1例,阴道闭锁1例,处女膜闭锁1例。结论经腹及经会阴联合超声可显示子宫、内膜、卵巢以及阴道发育情况,对原发性闭经病因诊断可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8.
经阴道彩超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卵巢、子宫旁及卵巢旁血管。结果 检出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89例,其中11例经X线盆腔静脉造影或腹砬镜证实。结论 经阴道彩超是一种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有价值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腔内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OVSS)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154例双子宫及完全性纵隔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OVSS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征。 结果 1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中,8例首诊行二维超声检查漏误诊,后复诊时经腔内三维超声检查获得正确诊断,余7例首诊经腔内三维超声检查即获得正确诊断。OVSS声像图表现为双子宫或完全纵隔子宫、双宫颈、斜隔侧隔后阴道腔积液,14例伴斜隔侧肾脏缺如。 结论 腔内三维超声有助于提高OVSS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