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刺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认可,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晰。该文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功能连接”为切入点,综述近年来在针刺治疗偏头痛研究中的相关应用进展,并从脑网络层面探寻针刺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对默认网络内功能连接变化的研究是热点,默认网络是静息状态活动较强的大脑结构,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发作性睡病、认知障碍、卒中等均能影响静息态脑网络。针刺的机制研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诸多研究表明针刺可改变默认网络的连接,揭示潜在的疗效机制。该文将系统回顾针刺影响默认网络连接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默认网络与相关疾病的联系、应用价值及针刺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针刺治疗疾病的机制以及临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密切相关。人脑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以默认网络为基础的多个连接网络,它们共同构成脑功能网络,负责人的记忆、认知、运动等,而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反映分离脑区在时间上的相关性,特定功能脑区间的连接异常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作为近年脑功能的研究热点,能够通过检测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同步性来观察区域网络功能连接情况。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可有效调节脑网络间功能连接、促进脑区和默认网络的结构重组,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脑网络连接的研究是探索中医药改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脑功能机制的新契机,更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有力工具。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围绕中医药对缺血性卒中脑功能网络连接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刺对脑葡萄糖代谢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明确针刺特定穴位对特定脑功能区影响,探索针刺效应的作用原理,方法 选穴合谷与曲池,足三里和上巨虚,头部运动区和风池(对应于肢体取穴的一侧),应用18F-FDG PET技术观察电针对12例正常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功能活动的变化。结果 针刺穴位后,可见两侧额叶,中上颞叶,顶叶,感觉皮层,丘脑,眶回,对侧小脑,海马,对侧前了颞叶葡萄糖代谢和脑功能活动增高变化(以对侧为主),结论 针刺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的特点PET影像技术研究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中得到重复。  相似文献   

5.
针刺影响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脑功能成像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能够在生理状态下、无创地研究人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本文回顾了针刺对脑功能成像影响的研究,包括生理状态(安静、运动、局部神经阻滞)、病理状态(痴呆、中风、脑瘫、摇头丸服食等)下的针刺效应,以及穴位、针刺频率、针刺手法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分析了针刺效应与脑功能成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学认为脑肠互动以肠道菌群为媒介,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种途径相互影响;中医学认为脑与胃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经络联系,两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脑-肠-微生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此网络被称为脑-肠-微生态轴,而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发展与该轴密切相关.针刺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7.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经生化、内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以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证候群,目前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胃酸分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肠激素、心理及社会环境等相关。近年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途径在针灸调整胃肠作用机制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也证实,针刺对消化道的运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142-1145
功能性肠病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体现了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其机制尚不明确。脑肠互动理论在肠道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对脑肠互动的整体调节作用可能是针刺发挥其双向调节效应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互动理论入手对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医学数据可视化已成为科学数据可视化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1].数据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可提供一种直觉的、交互的和反应灵敏的可视化环境.人类的创造性不仅取决于人的逻辑思维,而且取决于人的形象思维,抽象的数据只有变成形象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形象思维,从中找出隐藏的规律,为科学发现、医学研究提供依据.脑功能成像技术是医学数据可视化的的重要一类,它可以将人脑功能变化信息,进行直观的功能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针刺对大脑皮质的影响,观察了针刺合谷时反映大脑皮质兴奋的脑直流电位和脑波变化,并通过与其它经穴、经外穴比较,探讨了针刺部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PE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寻找针刺足三里脑功能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用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前后的^18FDG-PET脑功能成像,用SPM软件处理脑内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的实验数据。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尾状核头部,小脑,颞叶,中央后回,脑千的葡萄糖代谢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与内脏功能有关的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葡萄糖代谢增加,PET是研究针灸中枢机制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eneficial regulatory effect of mild moxibustion from different distances at Zusanli (ST 36) of healthy population on the functions of temperature-related brain regions.

Methods

In 20 recruited healthy subjects, the change of the temperature-related brain regions induced by mild moxibustion from different distances at Zusanli (ST 36) was observ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Results

In comparison of the values in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 during and before moxibustio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in moxibustion of 2 cm distance, fALFF value increased in the brain regions of the left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and lateral surrounding cerebral regions, and fALFF value decreased in the cerebral regions of the peripheral cortex of the calcarine fissure; in moxibustion of 3 cm distance, fALFF value increased in the brain regions of the right and medial side and paracingulated gyrus, and fALFF value decreased in the cerebral zone of the left middle temporal gyrus; in moxibustion of 4 cm distance, fALFF value increased in the brain regions of the right and medial and paracingulated gyrus; and in moxibustion of 5 cm distance, fALFF value increased in the brain regions of the left hippocampus. In comparison of the value of 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 it has been found that in moxibustion of 2 cm distance, ReHo value increased in the cerebral zone of the posterior lobe of the right cerebellum, and ReHo value decreased in the cerebral zone of the right occipital lobe; in moxibustion of 3 cm distance, ReHo value increased in the brain regions of the left cerebellar posterior lobe and left frontal lobe, and ReHo value decreased in the cerebral zone of the right inferior temporal gyrus; in moxibustion of 4 cm distance, ReHo value increased in the brain regions of the right superior frontal gyrus and ReHo value decreased in the brain regions of the right parietal lobe and angular gyrus; in moxibustion of 5 cm distance, ReHo value increased in the cerebral zone of the right frontal lobe and ReHo value decreased in the cerebral zone of the right brainstem.

Conclusion

In moxibustion of 3 cm distance, the changes in the brain regions basically conform to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body trunk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自发性脑神经活动进一步明确足三里针刺的中枢响应特征及属性。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纳入基于局部一致性(ReHo)算法研究健康人针刺引出中枢响应改变的文献。汇总足三里和/或其他穴位针刺的脑功能影像数据进行SDM元分析,对仅针刺足三里的数据进行亚组分析。进而比较元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的异同,以分辨足三里针刺引起的各效应脑区的广谱性和特异性属性。结果:共收集229篇中文文献和109篇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对包含235名受试者的11篇论文进行了分析。亚组分析与元分析相同的结果是ReHo升高的左右前扣带回、右尾状核、左额上回、右额中回、右旁中央小叶和ReHo降低的左枕中下回、左右中央前后回;与元分析不同的结果是ReHo升高的右顶下小叶、左额中下回、右小脑后叶、左角回及ReHo降低的右额中上回。结论:健康受试者足三里针刺后引出的中枢响应确有不同属性,其相对广谱性与特异性表现为效应脑区定位的差别和相应的自发性脑神经活动的同步性水平差异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Fang JL  Wang XL  Wang Y  Hong Y  Liu HS  Liu J  Wang L  Xue C  Zhou KH  Song M  Liu BY  Zhu B 《针刺研究》2012,37(1):46-52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电针时位于肢体的足三里穴及腹部的关元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足三里穴、关元穴时的fMRI试验。分别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Hz,3次30s,间隔1min)、拔针后静息态采集fMRI脑功能数据,并记录电针任务时针感。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针感,SPM 2、短程和长程"中心度"法分析脑激活功能区及其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结果:在电针电流无显著性差异条件下,电针足三里穴较关元穴诱导出了更强的胀满感及麻木感。电针两穴均产生了相似的前下扣带回-额叶内侧回网络的显著负激活效应,留针及电针能改变脑静息态脑功能默认功能模式,于额叶内侧回、扣带前回前下部短程脑功能网络出现了明显的即时针刺后效应。足三里穴较关元穴产生了更强的短程脑功能网络连接。结论: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具有显著相似的对脑边缘叶-额叶内侧皮层脑网络的调制作用,但也存在小的差异,体现穴位脑效应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针刺穴位和非穴位对脑功能连接影响的MR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穴区与非穴区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以探讨腧穴作用特异性的基础.方法:选择21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穴位组(12例)和非穴位组(9例),分别针刺受试者双侧足三里和足三里外侧3~4 mm处,采用捻针手法,分别于针刺前、出针后25 min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双侧扣带回作为种子点,分析穴位组和非穴位组脑功能连接情况.结果:穴位组和非穴位组均能产生广泛的脑功能连接,穴位组与非穴位组相比,穴位组在双侧小脑扁桃体、右侧小脑齿状核、双侧小脑悬雍垂、左侧小脑山坡、右侧小脑结节、左侧额下回、双侧颞中回、双侧旁中央小叶、左侧扣带回、右侧颞上回、右侧前扣带回等区域与后扣带回存在功能连接增强,而穴位组双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下回与后扣带回的脑功能连接强度较非穴位组减弱.结论:穴位和非穴位所引发脑功能连接的脑区大部分相同,但穴位组在脑内的脑功能连接强度总体上高于非穴位组.  相似文献   

16.
Wang X  Zhao ML  Ji CF  Gao JH  Fu WX  Teng JR  Jin ZG 《针刺研究》2011,36(4):268-271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脾虚证大鼠内分泌代谢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脾虚造模组(n=8),自然恢复组(n=6),针刺治疗组(n=6)。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用酒精+白醋灌胃(1 mL/100 g),建立脾虚证模型。针刺治疗组给予针刺"足三里"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10 d。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造模组T、E2含量明显降低,自然恢复组与脾虚造模组比较血清中T、E2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均P>0.05),针刺"足三里"穴可使脾虚大鼠血清中T、E2含量及T/E2比值升高,明显高于脾虚造模组(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脾虚大鼠后,对内分泌代谢具有调节作用,性激素接近正常水平,使大鼠体质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7.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at Zusanli (ST 36) for Anti-ag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抗衰老作用的机制。方法:三十只28周龄ICR系雌性小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粘膜形态学变4L;分别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针刺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正常型绒毛比率减少,上皮细胞脱落再生加剧,肠绒毛萎缩;针刺组肠绒毛形态改善,肠上皮细胞异常减少。结论:针刺足三里能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减少MDA含量,改善肠绒毛形态,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围绕足三里穴(ST36)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探索近20年来有关足三里穴的研究进程、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出的200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作者、机构相关图谱。结果 基础研究纳入1030篇文献,得到9个关键词聚类,电针中心度最高(0.53),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胡森(22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3篇)。临床研究纳入2067篇文献,得到9个关键词聚类,穴位注射和针刺中心度最高(0.27),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张波(7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篇)。结论 足三里穴在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重点、热点和趋势不一致。并且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针刺镇痛、电针疗法、胃肠功能这三个内容是同步的,而关于代谢组学、穴位注射、温针灸和揿针的内容则是脱节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fMRI观察电针关元及中脘穴相对特异性的脑功能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g JL  Hong Y  Wang XL  Liu HS  Wang Y  Liu J  Wang L  Xue C  Zhou KH  Song M  Liu BY  Zhu B 《针刺研究》2011,36(5):366-372
目的:比较电针关元和中脘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关元穴、中脘穴时的fMRI配对试验,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 Hz,3次30 s,间以1 min)、拔针后静息态采集fMRI脑功能数据,并记录电针任务后的针感。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针感,SPM 2、短程和长程"中心度"法分析脑激活功能区及其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结果:关元穴显示更强的胀满感。电针两穴均产生了额叶内侧部的明显负激活,留针及电针能改变脑静息默认功能模式,额叶内侧回、扣带前回前下部及海马区(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系统)脑功能网络出现了明显的即时针刺后效应。两穴位脑效应存在较小的差异。结论:针刺关元、中脘穴均具有对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网络的调制作用,但也存在较小的差异,显示了穴位脑效应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麻醉状态下观察手针大鼠后肢足三里穴位引起的支配该穴区的特异性神经束放电以及由此诱发的相应靶器官血压波动效应。方法:将水合氯醛麻醉处理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利多卡因注射后针刺组(穴位邻近区域肌肉注射2%利多卡因后进行足三里手针刺激)并设生理盐水注射后针刺组(穴位邻近区域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后进行足三里手针刺激)作为对照。持续记录足三里针刺过程中大鼠右颈动脉血压变化并同时记录分析相应的神经束放电情况。结果:以一定手法手针大鼠足三里能够引起明显的特异性神经束放电并引起相应动脉血压的下降(P〈0.05),而在穴位邻近区域注射利多卡因后上述现象消失。结论:手针大鼠足三里能够诱发支配穴位的特异性外周神经放电,该神经信号可能通过躯体心血管反射参与调节体内的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