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肺部吸入给药具有快速起效、避免口服给药产生肝脏首过效应的优点。近年来以中药注射剂、中药汤剂等雾化吸入为主的普通剂型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以微球、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等肺部吸入方式为代表的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得到较大发展。通过文献检索,对中药肺部吸入给药系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展望,为今后中药肺部吸入给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立明 《新中医》2010,(4):82-83
<正>中医药学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开创了许多特殊的给药方法,发挥着独特的临床疗效。现归纳探析如下。1舌窍给药法舌窍给药法是将中药置舌下自然溶解,通过舌下黏膜吸收进而分布于全身的一种给药方法。如《金匮要略》治疗尸厥  相似文献   

3.
秦元梅  芦锰 《河南中医》2004,24(12):85-86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活动有很强的时间节律性。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 :“平旦人气生 ,日中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 ;《灵枢·营卫生会》说 :“夜半后而为阴衰 ,平旦阴尽而阳气受矣。”《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 :“肝病者 ,平旦慧 ,下哺甚 ,夜半静 ;……心病者 ,日中慧 ,夜半甚 ,平旦静 ;……脾病者 ,哺慧 ,日出甚 ,下哺静 ;……肺病者 ,下哺慧 ,日中甚 ,夜半静 ;……肾病者 ,夜半慧 ,四季甚 ,下哺静 ;”以上说明人体正气随天时阴阳盛衰而变化 ,指出一天之中五脏病的病情变化规律。古代的“子午流注”更是集中地反映了人…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十分广泛,新的给药方法的改进是其一部分,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治疗学,提高了疗效,也使中医急诊获得有力的武器。一、胃肠道给药:口服给药是中医的传统方法,但呕吐病人不宜用此法,可采用鼻饲法给药。二、直肠给药:较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小儿病例及呕吐病例。以金黄散藕粉保留灌肠可以有效治疗盆腔感染。尿素症、结肠慢性炎症亦适用直肠点滴中  相似文献   

5.
6.
7.
中药经皮给药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经皮给药技术和方法,将中药单方或复方经过适当的现代化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加工工艺,把所得到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或提取物等与适宜的辅料或基质混合,制备成经皮给药制剂,以皮肤敷贴方式给药,使中药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药肺部给药系统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药肺部给药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中药定量吸入气雾剂及雾化吸入剂的特点、应用功效、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的研究和应用还不甚深入和广泛,工业生产也面临许多挑战,其潜在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9.
对中药肺部给药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探讨了中药定量吸入气雾剂及雾化吸入剂的特点、应用功效、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认为目前的研究和应用还不甚深入和广泛,工业生产也面临许多挑战, 其潜在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中医的给药护理直接关系着实际临床效果,是中医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现将中医给药护理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传统鉴定方法在中药鉴定过程中的不足(如多来源药材品种鉴定),结合分子鉴定的技术优势与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较为精确的中药鉴定方法,中药系统鉴定法.文章介绍了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概念、原理及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提出,不仅从性状、显微、化学等“表型性状”方面揭示中药“种”的特征信息,还从其遗传物质DNA信息(基因型)的角度,更深层次的揭示“种”、“亚种”、“居群”等分类及演化关系等,为中药鉴定学科的深入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中药指纹图谱及其对中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李克  王曙东  宋炳生 《中草药》2002,33(11):961-963
简要介绍了中药指纹图谱的原理,探讨了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对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水平,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建立了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促进中药新药研制水平的提升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中药质量追溯系统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昌孝 《中草药》2017,48(18):3669-3676
中药质量标志物从概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我国中药科研与产业界的重视。中药质量是影响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重大问题,确定影响中药质量的标志物,并综合信息分析、风险评估,确定并控制影响产品质量所有因素。特别是通过从药材源头到成品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和控制研究,构建全程可溯源的控制和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中药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应是保证中药质量和产业过程全程控制的关键,以期对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慧  宋晓亭 《中草药》2018,49(18):4468-4472
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价值体系具有时代性、发展性的特点,其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在制度创设初期,其以提高中药质量、资源有效配置及落实健康权为主要追求。在先期目标已经达成,且其可发展为具有中药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专门保护制度的形势下,可将"保障相关权利人利益,鼓励中药的继承与创新"及"促进品种开发与品质提升,增加社会公众福祉"作为主要目的,来为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后期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郭立玮  朱华旭  潘林梅 《中草药》2009,40(4):505-508
依据"中医药研究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与"中药复方是天然组合化学库"两种学说,指出中药药效物质化学组成多元化,而又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是一个具有大量非线性、多变量、变量相关数据特征的复杂体系.提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组合筛选"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把组合化学"以分子最大的多样性模拟生物多样性"原理及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中药复方复杂体系研究领域.以中药复方组方药味的重组合分组及多种分离技术代替组合化学合成路线,以多种工业化分离技术的产物为"基本构造单元",创造"化学多样性"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组合库,并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寻找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化学组成与作用机制的内在关联;探索针对中药药效物质复杂体系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新技术,为建立"最优分离"概念,以及开展相关精制技术应用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康廷国  张慧  李峰  王添敏  许亮  张建逵  李娜  宋慧鹏  李思雨 《中草药》2024,55(11):3579-3587
中药传统性状一般是指感官获得的宏观性状,如形、色、气、味等,不包括微观性状。在中药“辨状论质”相关研究中发现,中药的微观性状(显微特征)也与其质量相关,且其特征更容易量化和数字化,在中药“辨状论质”的机制探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依据遗传学中“性状”的概念,结合中药的特点,将中药的微观性状(显微特征)与宏观性状合二为一,提出“中药性状学”的概念,即对中药所呈现的宏观和微观性状进行表征和研究的应用科学。中药性状学不仅能够揭示中药“辨状论质”机制和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的科学内涵,而且还能与中药化学、中药生物学质量标志物关联(三学关联),建立符合中医整体观的中药质量三维评价体系。因此有必要将其内涵、任务、地位加以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测量溯源理论和方法建立中药质量保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及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已成为全世界新药开发和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我国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中药现代化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保证各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可比、互认,需要以国际上测量溯源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加强政府和中药管理部门对中药及相关产业的标准、法律法规等的建设,使中药质量保证体系与国际接轨,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人民健康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8.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伟  秦昆明  徐雪松  陈丹妮  王彬  蔡宝昌 《中草药》2014,45(21):3041-3047
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指纹图谱技术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质量的质控模式,但是如何实现中药指纹图谱数据的快速匹配、检索、识别和鉴定功能是指纹图谱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和建立,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有助于加快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程。主要从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研究历程、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优势、研究成果等方面予以阐述。总结了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炮制用辅料标准现状研究及工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炮制规范中炮制用辅料相关内容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整理出了药典、全国炮制规范、地方炮制规范这三级标准中对炮制用辅料的通用性要求、个性化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的收载情况,根据炮制用辅料存在的"药辅同源"、"食辅同源"的特点,对标准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炮制用辅料全国性标准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对炮制用辅料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针对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总体性要求、标准水平低、标准引用混乱、标准研究工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为下一步炮制用辅料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洋  隗丽  董玲  朱美玲  唐明敏  张雷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479-4483
基于中药的多成分特点,借鉴化药领域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理念、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的科学框架。在学术思想阐述和理论分析的同时,构建了基于多成分层次差异比较法和中药整体CMMBCS研究法的方法流程,明确了该系统用于揭示中药多成分吸收的相互影响及相关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为提高中药质量标准和开发中药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