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春雨  李彦明  王树  薛贵平  张丹参 《中成药》2010,32(7):1162-1165
目的:以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以及水、醇浸出物为指标优化菟丝子酒炙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通过逐步非线性回归和等值线图优化炮制工艺.结果:菟丝子最佳酒炙工艺为加酒量30%,闷润时间9 h,烘制温度100℃,烘制时间60 min.结论: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可以对试验结果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表明菟丝子酒炙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烘制法盐炙益智仁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L9 (34),以挥发油、水浸出物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盐炙益智仁的工艺进行优选.结果:烘制法盐炙益智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辅料量(2%),润药时间(30min),烘制温度(200℃),烘制时间(10min).结论:恒温烘法盐炙益智仁工艺稳定可控,适应中药饮片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Li CY  Luo HY  Wang S  Zhai YN  Tian SH  Zhang DS 《中药材》2011,34(2):199-202
目的:以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以及醇、水浸出物为指标优化菟丝子炒制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通过逐步非线性回归和等值线图优化炮制工艺。结果:菟丝子最佳炒制工艺为: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140 s。结论: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可以对试验结果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表明菟丝子炒制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盐菟丝子炮制工艺。方法 测定盐菟丝子中绿原酸、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山柰酚、总黄酮、水/醇溶性浸出物、脂肪油的含量对其赋以权重系数,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响应面法考察盐水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盐菟丝子质量的影响,优选菟丝子最佳盐炙工艺。结果 优化盐炙工艺为每100 g菟丝子加盐水40 mL闷润,在120~130℃炒制温度下炒制5 min,且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相近。结论 优选的菟丝子盐炙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盐菟丝子规范化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菟丝子盐制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法测定槲皮素含量,正交设计法研究菟丝子盐制工艺。结果:菟丝子盐制的炮制工艺是A2B3C1,即闷润1h后在160℃烘箱中烘制60min。结论:以槲皮素含量为指标优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恒温干燥法蜜炙马兜铃降毒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马兜铃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恒温干燥法蜜炙马兜铃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加蜜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烘制温度和烘制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加蜜量35%,烘制温度110℃,烘制时间60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生知母与盐知母炮制工艺。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新芒果苷、芒果苷及异芒果苷进行分析;在单因素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考察润制时间、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对生知母质量的影响以及闷润时间、炒炙温度、炒炙时间对盐知母质量的影响,优选生知母和盐知母炮制工艺的技术参数。结果 优选生知母炮制工艺参数为:润制时间20 h,烘制温度70℃,烘制时间8 h;优选盐知母炮制工艺参数为:闷润时间50 min,炒炙温度100~110℃,炒炙时间8 min。结论 优选出的知母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知母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华  李新莉  王秦勇 《陕西中医》2012,(9):1218-1220
目的:优选盐炙菟丝子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实验,通过改变盐溶液用量、加盐量、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进行分析,对菟丝子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论:药材加2﹪的盐水润透,在100℃下炒4min,为盐炙菟丝子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
邓翀  宋小妹  董媛媛 《中成药》2014,(3):585-588
目的以多指标结合响应面设计筛选杜仲盐制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总木脂素、总多糖、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不同烘制时间、烘制温度、加盐量对杜仲中各化学成分的影响;经统计分析,筛选杜仲盐制工艺。结果响应面回归方程预测并优选杜仲的盐制工艺为烘制温度140℃,烘制时间35 min,每100 g药材加盐量5 g。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杜仲盐制工艺,从化学成分整体角度出发,优选的工艺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杜仲盐制工艺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6,(6)
目的:优化盐荔枝核的炮制工艺,为其规范化及工艺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荔枝核中总黄酮和总皂苷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恒温烘制法炮制盐荔枝核的工艺参数。结果:得到优化的烘制工艺参数为润药时间30 min,烘制温度142℃,烘制时间13 min。结论: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参数易于控制,对于盐荔枝核炮制工艺规范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菟丝子质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7种菟丝子类生药作了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定量分析:菟丝子Seman Cuscutae Chinensis总黄酮含量为3.0%,南方菟丝子Seman Cuscutae Australis为3.2%,而欧洲菟丝子:Seman Cuscutae Europaea为4.5%。总多糖含量中以菟丝子为最高(5~6%)。实验结果为合理使用菟丝子类生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寄主植物对菟丝子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菟丝子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等方法,测定19个菟丝子药材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菟丝子中总黄酮平均含量(1.63%)高于南方菟丝子(1.42%);寄生于大豆、黄芩、绿豆等植物上的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黄酮含量较高。结论:寄主植物影响菟丝子药材的成分及含量。  相似文献   

13.
杨青月  张学兰  李慧芬  惠秋莎 《中成药》2011,33(11):1945-1948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菟丝子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菟丝子生品、盐炙品、炒黄品、制饼品不同溶剂提取后其中金丝桃苷、山柰酚、槲皮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盐炙品、炒黄品中金丝桃苷、山柰酚均较生品略有降低,槲皮素升高,但乙醇溶剂中3种成分的溶出量均较生品有所增加;制饼品中3种黄酮类成分均较生品显著降低。结论盐炙、炒黄利于菟丝子中黄酮类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14.
完善快速PCR鉴定检测体系,并建立菟丝子或莱菔子的分子鉴别方法。收集不同地区的菟丝子、莱菔子及其易混淆品材料,所有样品进行总DNA的提取,通过对菟丝子、莱菔子及其易混淆样品ITS片段进行扩增、测序,进行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采用2步法进行PCR扩增,从而对菟丝子或莱菔子进行鉴别。通过对影响PCR退火温度、变性温度、退火时间、变性时间、循环次数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对不同型号PCR仪进行考察,分别获得菟丝子、莱菔子快速PCR反应程序。在稀释后的PCR产物中加入SYBR GreenⅠ染料,正品显示出明亮绿色荧光,而混淆品不显示荧光,且可有效的避免因引物二聚体而存在的假阳性问题。快速PCR方法可以简单快速鉴别菟丝子、莱菔子,为实现药材分子鉴别的现场运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山东4种菟丝子槲皮素、山萘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考查山东4种菟丝子中槲皮素与山萘酚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山东4种菟丝子中槲皮素与山萘酚的含量均较低,前者含量为0.0002%~0.0502%,后者为0.0002%~0.0205%。其中菟丝子、金灯藤和啤酒花菟丝子中槲皮素含量明显高于山萘酚;而南方菟丝子正相反,槲皮素含量低于山萘酚。槲皮素与山萘酚的含量不仅与菟丝子的品种有关,而且与其寄生的植物有关。结论:HPLC法可以作为菟丝子类药材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查不同寄主菟丝子的种子蛋白差异。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技术。结果:菟丝子与伪品之间差别显著;不同寄主的菟丝子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异。结论:SDS PAGE可作为不同寄主菟丝子及其与伪品的鉴定与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查不同种、不同寄主的菟丝子及其伪品的种子蛋白差异。方法利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鉴别菟丝子及其伪品。结果各菟丝子与伪品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南方菟丝子与菟丝子之间电泳条带差别较大;同种菟丝子,不同寄主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PAGE可用于不同种、不同寄主菟丝子及其与伪品的鉴定与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获得PCOS肾虚血瘀型核心药对当归-菟丝子;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当归和菟丝子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查询NCBI数据库获得PCOS疾病靶点,找到药物和疾病的共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和Omicshare数据库对共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从"当归-菟丝子"药对中筛选得到42个候选活性分子,作用于719个靶点,其中与PCOS重合的22个疾病靶点主要涉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雌激素、胰岛素抵抗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多条信号通路。结论: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PCOS是通过补肾活血化瘀达到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促进微循环及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恢复机体的平衡,与现代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菟丝子外用对实验性豚鼠白癜风的药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菟丝子外用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中国药典》增补其“外用消风祛斑”的功效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H2O2化学脱色法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菟丝子1.86,0.93,0.49 g·kg-1外涂40 d对豚鼠皮肤黑色素分布及血浆中酪氨酸酶(TYR)、血清胆碱酯酶(CHE)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响.结果:菟丝子外用对实验性白癜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给药组皮肤黑色素分布含量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菟丝子高、中剂量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5);菟丝子高、中剂量血浆TYR[(30.57±3.39),(24.33±1.89) ng·mL-1]明显高于模型组[(16.43±3.50) ng·mL-1](P<0.01);菟丝子高剂量血清CHE[(94.20±6.73)U·mL-1]明显高于模型组[(86.55±5.61) U·mL-1] (P <0.01);菟丝子高剂量血清MAO[(36.42±3.99) U·mL-1]明显低于模型组[(40.59±4.04)U·mL-1](P<0.05).结论:菟丝子外用对白癜风豚鼠模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