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1在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共刺激分子B7-H1在50例直肠癌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对两者之间的表达水平作相关性分析,并探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7-H1在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0%(33/50),20.0%(10/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者之间的表达评分呈正相关(r=0.435,P=0.002)。在直肠癌组织中B7一H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在癌旁组织中B7-H1的表达仅与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而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B7-H1在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进展和侵袭相关,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两基因与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联系及两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实验技术测定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Survivin和Caspase-3mRNA的表达,分析两基因与肿瘤临床特性、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升高(P〈0.05),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未能检测到SurvivinmRNA。在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P〈0.05)。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与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Caspase-3的表达仅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且丽基因呈负相关。结论Survivin与Caspas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均与癌旁正常组织存在差异,并与肿瘤的Dukes分期、淋巴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推断Sur-vivin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有着密切的联系;Caspase.3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单独或者联合检测两基因mRNA表达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及其磷酸化STAT3(P-STAT3)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江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TAT3、P-STAT3及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和p-STAT3及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6/50)、76%(38/50)和26%(13/50),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则分别为24%(12/50)和26%(13/50)及68%(34/50),结直肠癌组织STAT3和p-STAT3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而E—cadherin的表达则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STAT3、P-STAT3及E.cadherin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STAT3和P—STAT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E-cadherin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STAT3和p-STAT3可能通过对E—cadherin的抑制作用进而引起EMT现象,从而导致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分化、分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MP-7在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和13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MP-7的阳性表达率为75.4%(98/130),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仅有2例MMP-7弱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MP-7的阳性表达在浸润深度、Dukes分期、肿瘤直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7基因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和临床分期相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恶性行为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B细胞淋巴瘤-2(Bcl-2)、人体第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8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150例癌旁组织以及17例良性肺疾病肺组织中的Bcl-2、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NSCLC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疾病肺组织( 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②NSCLC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疾病肺组织(P〈0.05);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Bcl-2、Her-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均高表达,提示Bcl-2及Her-2基因的表达异常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Bcl-2蛋白表达程度与NSCLC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er-2蛋白表达程度与NSCLC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两者均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检测Wnt-1诱导分泌蛋白1(Wnt-1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基因在人直肠癌及远端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提供线索。方法提取人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直肠组织总RNA,采用实时RT—PCR分析WISP-1的表达,再对PC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WISP-1 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SP-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WISP-1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直肠癌诊断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MTSS1蛋白在60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以及60例同一患者癌旁10cm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MTSS1在癌旁正常黏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四格表,MTSS1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数据采用RxC表的x2检验,校正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TSS1在癌旁10cm正常黏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60/60)和28.3%(17/6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10em正常黏膜,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67.013,P〈O.01);MTSS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癌组织大体分型和远处转移等因素均无明显关系钟=0.134、0.019、0.002、0.334、1.433、P〉0.05);MTSS1表达下调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等因素相关(x2=9.520、13.849、7.171、8.026、P〈0.05)。结论MTSS1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观察70例胰腺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Cx4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1%(54/7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8.6%(13/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x4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0%(21/7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9%(51/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表达水平与胰腺癌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x43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同时检测VEGF与Cx43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胰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IL-6、IL-6R及VEGF—C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IL-6R)和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三者与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6例前列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IL-6、IL-6R的表达水平;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前列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前列腺癌组织中IL-6、IL-6R的表达水平较相应癌旁组织显著提高(P〈0.05),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②前列腺癌中VEGF-c的表达明显强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③IL-6、IL-6R和VEGF-C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显著相关。结论:①IL-6与IL-6R协同作用,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VEGF-C与前列腺癌淋巴管浸润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检测前列腺癌VEGF-C的表达能预示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肾癌组织中肾母细胞瘤过表达基因(NOV)及WT1基因mRNA定量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肾癌组织标本57例。男40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岁。T139例、T213例、T3a5例;G114例、G223例、G320例。应用实时RT—PCR方法定量检测癌组织及36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NOV和WT1的mRNA表达,并对2种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肾癌组织NOV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1.17)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4.32,P〈0.05),乳头状肾癌组织表达量(2.67)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1.06,P〈0.05),G.肿瘤表达量(4.61)显著高于G2~G3肿瘤(1.11,P〈0.05)。NOV表达与肿瘤分期、大小等无显著相关。WT1mRN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中位值(0.13)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93,P〈0.05),WT1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组织类型等均无关。NOVmRNA与WT1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 NOV基因与肾癌的发生和分化相关。WT1在肾癌组织中表现为低表达。NOV表达是否受WT1的调节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Cyclin E、P27kipl和Ki67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同一患者癌旁3 cm以上癌旁黏膜组织标本7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E、P27kipl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在病理学中的意义。采用SPSS19.0软件,Cyclin E、P27kipl和Ki67在直肠癌组织表达率比较使用χ2检验,与临床病理关系采用秩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直肠癌组织中Cyclin E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3%和87.14%,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而P27kipl阳性表达率为51.43%,低于癌旁黏膜组织91.42%(P0.05);随着Dukes分期增加,Cyclin E阳性表达和P27kipl阳性表达率有所下降(P0.05),均与直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Ki67表达与Dukes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直肠癌中Cyclin E和P27kipl表达能反映直肠癌的恶性情况,为直肠癌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旁移行黏膜的分布规律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直肠癌旁移行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黏液组化方法检测了解各种组织类型直肠癌旁移行黏膜的分布规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 vivin在直肠癌及癌前状态的表达情况。结果 黏液癌的癌旁移行黏膜范围平均为 7.83cm ,明显大于乳头状癌及管状腺癌 (P <0 .0 1) ;癌旁移行黏膜DukesC期平均 5 .61cm ,明显大于DukesA ,B期 (P<0 .0 5 ) ;正常黏膜 (NM )、移行黏膜 (TM )、非典型增生黏膜及癌组织中均有survivin基因产物表达 ,由正常直肠黏膜到癌组织表达率逐渐增加 ,4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非典型增生及癌组织存在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 ,提示survivin基因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有望成为直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在黏液癌及DukesC期直肠癌旁移行黏膜范围明显增宽 ,提示对低位黏液癌及DukesC期直肠癌保肛手术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无肝转移、术时合并肝转移和术后发生肝转移的各30例结直肠癌组织以及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COX-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性别、年龄、Dukes分期等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比较无肝转移、术时肝转移、术后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COX-2表达水平。结果COX-2表达情况: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在术时肝转移组和术后肝转移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等级、病理类型、术前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无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COX-2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肝转移相关,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在膀胱癌旁黏膜及膀胱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在本院确诊为膀胱癌并且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检测组织水平PEDF的mRNA表达差异,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IHC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癌组织中PEDF的蛋白水平,并且比较了其同VEGF、MMP-2、MMP-9、MMP-12的相对表达.通过临床收集相应生理参数数据,分析PEDF同不同临床生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PEDF在膀胱癌旁黏膜中的表达水平无论是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膀胱癌组织(P<0.05),并且临床Ⅰ期和Ⅱ期的膀胱癌组织中PED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Ⅲ期、Ⅳ期(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PEDF的阳性率同膀胱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同其他生理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EDF的表达差异同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样-6a (ACTL6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于唐山市中医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ACTL6A的表达,分析ACTL6A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Lo...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分期的结直肠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型E7的表达状况。方法 应用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新鲜标本及距肿瘤近端10 cm以远的正常黏膜组织中HPV16 E7 D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HPV16 E7 DNA表达阳性率为51.22%(42/82),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的4.88%(4/82),P<0.01; 直肠癌组织中HPV16 E7 DNA表达阳性率为64.10%(25/39),明显高于升结肠癌的18. 18%(2/11), P<0. 05; HPV16 E7 DNA表达阳性率与Dukes分期有关(P<0.01),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PV16 E7蛋白主要为细胞核表达,胞浆也可见少量表达,进一步确认了HPV16的感染,且HPV16 E7蛋白与HPV16 E7 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免疫组化敏感性较PCR方法为低。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HPV16 E7 DNA及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提示部分结直肠癌存在HPV16感染。癌灶部位距肛门越近,感染率越高; Dukes分期越晚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测定97例中低位直肠癌组织中VEGF浓度及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CmRNA在中低位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O.01);VEGF-C mRNA与中低位直肠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有淋巴转移的中低位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1)。结论 中低位直肠癌组织中VEGF-C与癌肿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术前癌肿组织VEGF-C mRNA可作为评价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食管癌、贲门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29例食管癌、贲门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DR1和MRP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癌组织中MDR1阳性率为65.5%,高于癌旁组织中MDR1的阳性率,为37.9%(P<0.05),癌组织MDR1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癌组织的MRP阳性率为48.3%,高于癌旁组织(27.6%),但无差异(P>0.05),而癌组织MRPmRNA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比较则有差异(P<0.05);中、低分化肿瘤的MDR1和MRP表达阳性率增高,两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肿瘤(P<0.05)。 结论食管、贲门癌具有内源性多药耐药性;MDR1和MRP表达与食管、贲门癌的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无关,但可反映其肿瘤组织分化不良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Plexin A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67例直肠癌组织和45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Plexin A1的表达,并分析Plexin A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直肠癌组织中Plexin A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的直肠正常黏膜组织(P<o.05).在直肠癌患者中Plexin A1的表达强度与直肠癌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淋巴结转移(P<o.05)和Dukes分期(P<o.05)具有相关性.结论 Plexin A1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血管生成过程,检测Plexin A1的表达能够作为直肠癌的诊断和转移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E-CD)及黏着斑激酶(FAK)和磷酸化黏着斑激酶(FAK py397)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02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直肠癌及对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30例和2006年至2007年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新鲜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3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E-CD、FAK和FAK py397的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正常直肠黏膜中E-CD呈细胞膜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E-CD细胞膜表达缺失,直肠癌组织中E-CD、FAK及FAK py397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099、18.358、25.612,12.316、28.823、23.168,8.927、18.122、22.620,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χ~2=0.439、1.899、3.676,0.541、4.051、1.135,P>0.05);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K及FAK py397表达率分别为83%(54/65)、68%(44/65)和31%(20/65)、26%(17/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07,34.163,20.897,P<0.05).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E-CD细胞膜表达缺失、FAK和FAK py397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