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检测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流变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献血后的血流变各项指标中,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红细胞压积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血粘度值等12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献血对献血者的血流变有直接影响,提示健康适龄公民定期适量献血可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2.
机采血小板对献血员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评估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检测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液流变学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献血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不明显。结论体检合格的血小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本地重复献血者的特征及献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固定献血人群的招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 390名(次)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献血量等信息。血液标本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分析各项指标的情况。结果重复献血者平均年龄低于初次献血者,居住地为城市的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文化程度较高者也高于初次献血者。在重复献血者中,献血400 ml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HBsAg、抗-HCV、梅毒抗体检验的合格率重复献血者高于初次献血者。结论建立1只稳定的固定献血队伍,对提高血液安全能够起到明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辖区主体民族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经血传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推动本地区无偿献血纵深发展,笔者对红河州2006~2009年参加献血的哈尼族、彝族献血者血液5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五项血液感染指标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10年郑州地区435 854例无偿献血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五项血液感染指标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五项血液感染指标实验室结果总体阳性率为4.69%,其中ALT和HCV阳性率较高.结论 加强对献血者献血前健康检查和即往病史的询问,开展献血者健康教育,提高献血者身体素质,控制疾病流行;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开展检测,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携带肝炎病毒的可能性。方法以2002~2005年及2007~2010年间献血者资料为例,将献血者分为重复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分析两类献血者的构成、献血间隔、血液筛查结果等资料,并对部分HBsAg和抗-HCV筛查结果进行确证。结果重复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占全部献血的比例由2002~2005年度的25.2%,上升到2007~2010年度的29.9%,平均年龄由38岁降至32岁;重复献血者捐献的血液HBsAg和抗-HCV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且不合格样本的阳性确证率也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结论重复献血者携带肝炎病毒的可能性较初次献血者低,是较安全的献血人群,应巩固和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因丙氨酸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与合格献血者献血筛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初步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 将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中,参加过两次献血且两次献血间隔期在365天以内,ALT延缓献血者和合格献血者分成两组,比较分析两组第二次献血筛查的不合格率.结果 ALT延缓献血者人群在第二次献血筛查时,ALT、HBsAg、抗-HCV、梅毒筛查不合格率及总体不合格率分别为33.90%、0.38%、0.26%,0.32%和35.05%,显著高于合格献血者人群(P<0.01);抗-HIV筛查不合格率为0.06%,与合格献血者人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核酸检测等新的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以前,ALT血液筛查能部分检出酶免疫检测的窗口期漏检,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2005—2007年无偿献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追踪并分析天津市近3年的无偿献血指标变化情况,为制定安全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7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316 619人的血液采集,血液ALT、HBsAg、抗-HCV检测指标,以及不同献血次数等情况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献血人群性别、年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天津市自愿无偿献血率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64.14%,上升到2007年的99.5%;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不断降低,由2005年的5.1%,下降到2007年的4.9%;献血者中18—25岁年轻人占的比例较大,2007年已达到70.5%;男性献血者人数多于女性献血者人数,男女比例为1.9∶1。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献血者队伍可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开展的特点,对该中心血液安全监测过程中上报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的特征要素和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有效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的哨点监测和保障献血者安全的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2021年福州地区全血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238894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三年的报告发生率和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献血不良反应种类等;以2021年所有全血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和发生诱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年里238894例献血者中共报告8248例献血不良反应,总体献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发生率3.45%(8248/238894),献血不良反应分类中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占比98.46%(8125/8252);献血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女性(4.17%)高于男性(2.92%),初次(5.38%)高于再次(1.58%),献血地点为献血车的献血者(4.39%)高于献血屋/方仓(2.02%)和站内(1.39%),高校团体(6.93%)高于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其中3 395名因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第2次献血筛查时间间隔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5 360名献血者中32 042名ALT检测不合格(5.67%);再次献血的3 395名延缓献血者中,2 205名(64.95%)血液筛查结果合格,1 190名(35.05%)血液筛查不合格,其中单纯ALT不合格者1 151名(33.90%),单纯梅毒、HBsAg、抗-HCV或抗-HIV检测结果转阳者分别为11(0.32%)、12(0.35%)、7(0.21%)和1(0.03%)人,ALT与HBsAg、-抗HCV或抗-HIV检测同时不合格者分别为1(0.03%)、2(0.06%)和1(0.03%)名;72.64%延缓献血者的献血间隔时间<半年,单纯特异性传染病指标转阳者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0(24—267)d,ALT与特异性传染病指标同时不合格者的献血间隔期为91—220 d。结论在核酸检测等新的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以前,ALT血液筛查能部分检出酶免疫检测的窗口期漏检,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杨松  郑祥德 《华西医学》2006,21(1):98-100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运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共116例,比较回输后HR、MAP、SPO2的变化;随机选择其中部分病例于术前、回输前、回输后、术毕24h采血测定HB、Hct、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回收原血和回输血的RBC、HB和Hct。结果:(1)平均每例回收血3379ml、回输血1235ml,异体输血率为25·8%。(2)术中自体血回输后HR减慢(P<0·01),MAP上升(P<0·01)。(3)HB和Hct在回输后升高(P<0·01);Plt在回输后择期病例低于术前(P<0·01),急诊病例无显著变化,但术毕24h两者均比术前升高显著(P<0·01)。(4)急诊病例FIB、PT和APTT于术后24h增加(P<0·01);择期病例在回输前和回输后FIB降低(P<0·01),而PT、APTT则延长(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5)回输血与回收原血比较RBC、HB和Hct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后循环功能较稳定,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节约血源和避免输血并发症。但出血量较大时,还不能完全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2.
对11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3年跟踪观察,以探讨运动对老人血压血脂的影响。65例运动组与46例对照组3年后血压血脂比较,结果显示均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偿献血者献血400ml后相关血液学指标的恢复情况,以获取我国献血者献全血的适当限量及频次的科学资料。方法选择各年龄自愿无偿献血者123名,其年龄、体格检查与血液检验均符合现行我国法规要求,在其献血前及献血后24h、7d、1个月和3个月采集血样,检测WBC、RBC、HGB、HCT、PLT、TP、ALB、血清铁,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献血后3个月内各项血液学指标均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结论献血后3个月的恢复期是安全的,全血献血间隔期3个月、献血量400ml对献血者身体健康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SARS-CoV attaches to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receptor with the spike protein and infects cells. It can play a direct role in infection by acting as a receptor and/or co-receptor for blood group antigens, microorganisms, parasites, and viruses.ObjectivesWe aimed to compare the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admitted to hospital and that of healthy donors.MethodsA total of 823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SARS-CoV-2 test and clinical symptom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 in the region.ResultsWhile the prevalence of COVID-19 in the A, B, and AB blood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healthy blood donors, it was lower in the O blood group (p = 0.009). The distribution of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blood group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ConclusionOur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other studies suggesting that blood group O individuals are somewhat more resistant to clinically overt infection with SARS-CoV-2 than other blood groups. However, this tendency is not sufficiently established to allow special prophylaxis recommendations for non-O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52012年长沙地区812 088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2 088份检测结果中总体不合格率为6.46%。ALT、HBs Ag、Anti-HCV、Anti-HIV、Anti-TP五项检测结果不合格率均有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25 438.708、253.495、747.226、260.777、295.934,均P<0.05)。ALT不合格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丙肝与梅毒的不合格率大致为上升趋势,HBs Ag阳性检出率呈先降后升趋势,Anti-HIV初检阳性率变化不大。结论: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与相应疾病的流行病学趋势相关,献血前严格筛查与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是降低血液不合格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东营市中心血站献血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献血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无偿献血人群之间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中,共954例发生献血反应,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09%.男性与女性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5%(525/25 548)和2.15%(431/20 08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4,P>0.05);不同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99,P<0.01),其中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58%(545/15 209);不同职业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6.20,P<0.01),其中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87%(520/8 854),军人献血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24%(10/4 120);不同学历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3,P<0.01),其中低学历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75%(92/2 454).结论 18~25岁年龄段、学生、低学历无偿献血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采血时应引起注意,给予减慢采血速度、心理疏导、口服葡萄糖酸钙、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等干预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东南沿海省份的元症状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 cell lymphotvopic virus,HTLV)的血清学流行状况。方法从符合卫生部健康标准并经血液常规检测合格的标本中,依据籍贯选择性收集2500份血样,采用双抗原夹心的酶免吸附(EIA)方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EIA初筛阳性结果经复检后,由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初筛获得EIA反应性样本5例,HTLV抗体阳性率为0.20%(5/2500),均为广东籍。经蛋白印迹试验,仅1例OD值为3.00的EIA强反应者获确认为HTLV—Ⅰ型病毒感染,2例未获确认,2例为确认阴性。经追溯,确认HTLV—Ⅰ阳性者为无症状定期献血者,已有6次合格献血经历。结论尽管深圳献血人群HTLV流行率的总体水平较低,但多次献血的经历使经血传播HTLV的风险增大数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的手术备血策略和影响手术用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东营鸿港医院择期手术的1 520例癌症患者的备血申请资料和550例癌症手术患者的用血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癌症患者不同手术部位红细胞(RBC)和血浆的备血及用血情况,制定本院癌症手术患者的备血策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影响手术用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癌症患者的手术输血率为36.2%(550/1 52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患者手术前的红细胞比容(Hct)(OR=2.301,95%CI:1.093~4.844,P=0.028),血红蛋白(Hb)水平(OR=3.012,95%CI:1.203~7.541,P=0.019),血小板(PLT)计数(OR=1.782,95%CI:1.194~2.660,P=0.005),凝血酶原时间(PT) (OR=1.993,95%CI:1.002~3.887,P=0-042)及白蛋白(ALB)水平(OR=2.942,95%CI:1.101~7.861,P=0.031)是影响患者手术中输注RBC的危险因素;癌症患者手术前的Hct(OR=1.612,95%CI:1.189~2.185,P=0.002),Hb浓度(OR=1.321,95%CI:1.634~1.068,P=0.010),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 (OR=2.911,95%CI:1.191~7.115,P=0.019),ALB水平(OR=2.212,95%CI:1.231~3.975,P=0.008),PT(OR=1.593,95%CI:1.229~2.065,P=0.004)及总蛋白(TP)水平(OR=1.193,95%CI:1.329~1.071,P=0.001)是影响患者手术中输注血浆的危险因素.结论 癌症患者手术备血,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进行备血申请,输血应严格把握输血适应证,保证用血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吸烟与血液粘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吸烟与血液粘度的关系,特选择了在膳食习惯,生活条件和所处环境都相同的10个部队干休所进行5个月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吸烟组的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表明吸烟与血脂,血液粘滞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