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老年大型桥小脑角(CPA)脑膜瘤的效果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汇总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老年大型CPA脑膜瘤患者(肿瘤体积在影像学上≥4 cm)40例,对手术情况及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手术对肿瘤的全切率以及术后患者恢复和神经保留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3例术中全切肿瘤,达到SimpsonⅡ级切除,全切率达到82.5%;4例达到次全切除,3例患者切除不足50%.死亡2例。6例患者面瘫症状无明显好转,4例患者出现听力障碍加重。结论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日益进步,老年大型CPA脑膜瘤手术切除满意度明显提高,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窦镰旁脑膜瘤术前影像评估的价值和手术策略要点。方法对CT、MRI扫描诊断为窦镰旁脑膜瘤的23例老年患者充分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的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情况,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结果 23例肿瘤患者术前影像评估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按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切除15例,Ⅱ级切除6例,Ⅲ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至2年无肿瘤复发。结论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窦镰旁脑膜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附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音  赵刚  刘兴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1):2126-2128
目的总结我科自1996~2006年间多发性脑膜瘤患者36例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并指导今后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36例多发性脑膜瘤患者病例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36位患者共切除各部位脑膜瘤140枚,部位涉及大脑凸面、大脑镰旁、矢状窦旁、鞍结节、蝶骨嵴、桥小脑角等部位,其中行一期手术全切33位,最多一次共切除16枚肿瘤,2例因瘤体分别位于两侧幕上幕下相距较远未行一期全切,分期切除,1例因瘤体与脑干黏连紧密行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多发性脑膜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治疗棘手,仍以显微外科手术为主,力求在不加重神经功能损害、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加重病人经济负担情况下将肿瘤一次性全切。  相似文献   

4.
王光发 《山东医药》2007,47(18):53-54
21例侧脑室内脑膜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恢复良好20例,中度残疾1例,无手术死亡,有2例复发,其余头痛症状消失,无恶心呕吐,视力好转,失语及偏瘫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认为对于侧脑室内脑膜瘤根据CT及MRI检查,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技术行肿瘤全切除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196例老年人颅内脑膜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经手术治疗的196例老年人颅内脑膜瘤,其中3例为多发脑膜瘤,本组137例(69.9%)初诊时被误诊。肿瘤全切除140例,次全切除37例,部分切除19例,本组纤维型脑膜瘤多见,共84例,占42.3%,手术死亡16例,手术死亡率3.2%,存活的180例中有167例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为提高手术效果,必须对脑膜瘤患者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估计,并讨论了老年人脑膜瘤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脑膜瘤复发原因分析(附2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 ,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 2 0 %。虽然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 ,但部分患者仍有复发[1~ 3 ] 。本文对 2 8例行肿瘤全切术后复发脑膜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旨在探讨脑膜瘤复发的因素。1 临床资料2 8例患者均为我院 1 981~ 2 0 0 1年收治者 ,男 1 1例 ,女 1 7例 ;年龄 1 4~ 6 8(平均 47)岁。肿瘤复发 1次2 6例 ,2次 2例。 2 8例中 ,第一次复发为术后 6~ 2 4 0个月 ,平均 95个月 ;2例 2次复发者 ,第二次复发与前次复发时间分别间隔 1 1个月、5个月。本组第一次手术均行肿瘤全切 ,且病理检查示脑膜瘤 ,再次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效果,同时对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76例岩斜区脑膜瘤,肿瘤全切除42例(55.3%),次全切除28例(36.8%),部分切除6例(7.9%)。术后病理提示世界卫生组织(WHO)Ⅰ级脑膜瘤71例(93.4%),WHOⅡ级脑膜瘤5例(6.6%)。术后颅神经受损26例,脑干受损2例,脑脊液漏4例,颅内感染5例。术前平均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为(73.6±8.7)分,术后6个月平均KPS评分为(79.7±8.8)分,术后6个月平均KPS评分高于术前(P<0.05)。对不同入路而言,颞下组全切率高于乙状窦后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多于乙状窦后组(P<0.05)。 结论岩斜区脑膜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且多数岩斜脑膜瘤可以获得全切除或次全切除。颞下入路全切率高,但术中出血多于乙状窦后入路。  相似文献   

8.
蒋洪涛  张健  费昶  衡雪源 《山东医药》2009,49(38):46-47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M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和(或)MRI资料完整者16例,其中肿瘤呈分叶状或扁平状生长9例,密度或信号不均匀13例,有囊性表现6例,边界不清5例。复发性脑膜瘤中MM的发生率为8.72%(5/57),高于初发性脑膜瘤2.31%(12/518),P〈0.05。行SimpsonⅠ级切除6例,SimpsonⅡ级切除8例,SimpsonⅢ级切除3例。随访30-132个月,复发11例(73.3%),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复发2例、SimpsonⅡ级切除复发4例,SimpsonⅢ级切除患者均复发。结论复发性脑膜瘤MM的发生率较初发性脑膜瘤高。CT、MRI检查MM多表现为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分叶状生长、囊性脑膜瘤及边界不清较一般脑膜瘤常见。手术切除后易于复发,生存时间较短,肿瘤复发与切除级别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红光  李冰  孙梅  向毅  黄楹 《山东医药》2011,51(42):56-57
目的观察经缩小的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方法鞍结节脑膜瘤患者25例,采用缩小的额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5例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23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2例,术后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有不同程度恢复20例、无改善3例,视力下降2例。术后随访5~3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缩小的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切口小、术野合理、肿瘤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8例蝶骨嵴脑膜瘤,(根据所见肿瘤主体部位分为外侧型和内侧型)。外侧型25例行手术全切除,内侧型23例中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5例视觉障碍明显改善,1例单侧视力损害加重,动眼神经损伤1例,偏瘫1例,死亡1例。术后26例随访2个月~9a,复发6例均为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患者。认为经翼点入路手术可获良好显露,充分利用显微技术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注意保护穿通动脉,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黏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枕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小脑上蚓部肿瘤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7例小脑上蚓部肿瘤患者,采用经枕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结果本组中4例幕下型脑膜瘤均SimpsonⅠ级切除,2例血管母细胞瘤及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胶质瘤均得到全切除,均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5a,肿瘤均未见复发。结论经枕下天幕入路开颅简单,术野清晰,有利于小脑上蚓部肿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12.
经纵裂胼胝体前入路显微全切除鞍膈脑膜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鞍膈脑膜瘤手术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有效治疗和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13例患者采用改良手术入路,扩大病变部位的暴露范围,减少术中因牵拉所造成的脑损害,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分块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保护与病变关系密切的血管、神经、丘脑下部、垂体、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结果 13例均一次全切除肿瘤,随访1~8年,无肿瘤复发,除1例术前视力已完全丧失外.3例生活自理。9例均恢复正常。结论 经纵裂胼胝体前切除鞍膈脑膜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可一次全切除肿瘤,并能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结构。微侵袭显微外科技术是其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 27例颅内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CTA,观察肿瘤及其相邻血管、血窦、骨性解剖标志,据此制定手术入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及需要保护的毗邻血管神经。结果 3D-CTA清晰显示了肿瘤位置、大小、生长侵袭方向及其与相邻血管、骨性解剖标志的空间关系,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出血平均175 ml,3例术后轻偏瘫,1例瘤腔内出血2,3例恢复良好。结论在颅内巨大脑膜瘤切除术前行3D-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生长侵袭方向及其与相邻血管、骨性解剖标志的空间关系,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及医源性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对20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作回顾性分析。手术入路均为翼点入路,其中蝾骨嵴内1/3者7例。外1/3者13例,术中采取在硬膜外和在硬膜下先处理蝶骨嵴脑膜瘤基底部,阻断肿瘤基底部的血供,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结果全切除16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术后死亡,术后轻瘫4例,余恢复良好。结论采用翼点入路,熟练掌握术区显微解剖,先处理好肿瘤基底部,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可提高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的切除率,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回区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28例。术中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代偿回流静脉,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8例。术后出现偏瘫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认为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回区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肿瘤全切除率高,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Onyx胶术前超选择性栓塞供血丰富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术前肿瘤栓塞的供血丰富脑膜瘤患者16例,对肿瘤的栓塞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完全栓塞1例、大部分栓塞6例、部分栓塞6例、少量栓塞3例。术中出血量(250±65)ml,手术时间中位数为2.6(2.2~3.0)h。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Ⅰ级12例,Ⅱ级4例。无颅内出血、脑梗死及血管夹层并发症。结论使用Onyx胶超选择性栓塞供血丰富脑膜瘤有利肿瘤切除,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祥  王军  王运杰 《山东医药》2010,50(26):77-78
目的观察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侧脑室脑膜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中发现肿瘤位于一侧侧脑室三角区24例、一侧侧脑室额角3例、一侧侧脑室颞角2例、占据一侧侧脑室1例;其中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中去骨瓣减压4例。术前有颅内压增高的21例术后早期颅内高压缓解16例、加重4例,死亡1例。随访3个月-6 a,6例肢体活动障碍者5例改善、1例加重,3例偏盲者2例改善、1例无变化。肿瘤全切病例中,1例术后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侧脑室内脑膜瘤多位于一侧脑室三角区,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深部肿瘤手术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对24例颅脑深部肿瘤患者(脑膜瘤7例,胶质瘤9例,垂体瘤4例,血管瘤2例,转移瘤2例)采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行肿瘤切除术。结果用神经导航系统找到病灶的准确率为100%,颅内肿瘤及其周边解剖结构定位准确,技术误差均在1.5 mm内。24例颅脑深部肿瘤中,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2例,术中探查1例;除1例垂体瘤患者术后发生双眼视力较术前下降外,余23例无新增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完全能够满足常见颅脑深部占位性病变手术精确定位的需要(术前计划和术中操作)。  相似文献   

19.
李虎庆  刘玉光 《山东医药》2013,53(29):41-43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的46例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于全麻下行显微手术肿瘤切除术。术中根据受累静脉窦的位置、闭塞程度、周围重要引流静脉的相互关系、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受累的静脉窦硬膜行电灼保留、切除、修复或重建。结果Simp—son Ⅰ级切除32例,Ⅱ级切除14例,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42例随访时间1.5—12年,复发率为28.6%。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非典型性脑膜瘤的主要方法,肿瘤手术切除完整程度是影响术后复发与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切除肿瘤辅以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效果。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为28~54岁,平均49岁。肿瘤全切除的15例,术后实施全脑放疗,放射剂量为50~60Gy。肿瘤次全切除的2例,采用伽玛刀治疗,放射剂量为30Gy。术后放疗前、术后2周和8周,采用尼莫司汀化疗3次,150mg/次。结果颅前窝底(6例)及矢状窦前1/3处(3例)肿瘤于手术显微镜下全部予以切除,术后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复视的症状消失。8例小脑幕肿瘤患者中,6例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2例手术显微镜下次全切除肿瘤。术后头痛症状消失,3例视野缺损症状好转,5例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无死亡病例。病理学检查示:肿瘤内有丰富的血管网,状似"鹿角",这些血管扩张明显,近似血窦,肿瘤细胞围绕着血管排列,有分化和未分化两种细胞。未分化肿瘤细胞内有大量的胞质,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核分裂。9例患者的肿瘤有囊变,未见钙化征象。免疫组化提示血管外皮细胞瘤对Vimentine及CD34染色呈阳性反应。术后对所有患者MRI随访6~4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可防治其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