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东林、郭建荣教授主译,吴新民教授主审的麻醉学专著《骨科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解剖图谱》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骨科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解剖图谱》详尽回顾了有效完成骨科手术麻醉所需的所有细节,并展示了由该领域专家亲自操作的16项基本神经阻滞技术。主要包括:臂丛神经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副神经和膈神经阻滞、肌皮神经阻滞、桡神经阻滞、正中神经阻滞、尺神经阻滞、腰丛和骶丛阻滞、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闭孔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踝关节神经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贾东林、郭建荣教授主译,吴新民教授主审的麻醉学专著《骨科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解剖图谱》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骨科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解剖图谱》详尽回顾了有效完成骨科手术麻醉所需的所有细节,并展示了由该领域专家亲自操作的16项基本神经阻滞技术。主要包括:臂丛神经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副神经和膈神经阻滞、肌皮神经阻滞、桡神经阻滞、正中神经阻  相似文献   

3.
贾东林、郭建荣教授主译,吴新民教授主审的麻醉学专著《骨科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解剖图谱》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骨科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解剖图谱》详尽回顾了有效完成骨科手术麻醉所需的所有细节,并展示了由该领域专家亲自操作的16项基本神经阻滞技术。主要包括:臂丛神经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副神经和膈神经阻滞、肌皮神经阻滞、桡神经阻滞、正中神经阻  相似文献   

4.
超声与神经阻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频超声可清晰地显示外周神外,用超声引导行外周神经阻滞能更好地减少操作的盲目性并提高成功率。本文就国外对外周神经的超声影像学研究,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王佳 《协和医学杂志》2022,13(6):1064-1068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合理应用可避免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中的应用存在一定优势并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DPN患者的外周神经已存在基础病变,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是否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DPN患者中的优势、麻醉实施、局麻药浓度和佐剂的选择、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风险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提高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DPN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创伤早期患者在接受搬运、査体和辅助检查时常需忍受剧烈疼痛,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外周神经阻滞对全身影响小,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应尽早在髋部骨折患者中行外周神经阻滞镇痛。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和股神经阻滞(FNB)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技术,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是一种新型的保留运动功能的技术。本文就外周神经阻滞在急诊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1884年Willian Halsted用可卡因行第1例外周神经阻滞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神经阻滞技术和局部麻醉(局麻)药的研究。超声引导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外周神经阻滞不仅作为外科手术麻醉的一种基础方式,也使其作为一种术后疼痛管理方式而更加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自从研究证实免疫细胞和外周神经元表面均存在阿片受体,局麻药复合阿片类药物用于神经阻滞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已被测试作为局  相似文献   

8.
<正>外周神经阻滞可直接阻断局部上传中枢,区域镇痛确切,生理干扰轻微,优势凸显,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可为长时间手术和术后镇痛提供良好条件~([1-2]);上肢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价格低廉~([3]);术后镇痛采用留置针间断给药,同样节省费用。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肘关节僵直术后初期功能锻炼患儿,镇痛效果明显,功能锻炼效果良好,患儿和家长满意率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神经刺激器用于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神经刺激器的应用、药物的改善,使得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腰神经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更备受关注。传统的腰神经丛阻滞及坐骨神经阻滞由于是盲探操作,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故临床上常有阻滞不全或麻醉失败。我院采用Stim uplex神经...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超声引导区域麻醉技术的发展,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新兴的局部麻醉药佐剂,亚甲蓝可延长神经阻滞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外周神经阻滞中。然而,亚甲蓝在作用特点、给药途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就亚甲蓝的作用机制药理学特性及其在周围神经阻滞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采用罗哌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生理、术后疼痛及活动能力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硬膜外神经阻滞比较。方法:选择2004-07/2005-06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①外周神经阻滞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后路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3.75g/L罗哌卡因与10g/L利多卡因合剂,腰丛注入20~30mL,坐骨神经注入10~15mL,总量≤40mL。②硬膜外阻滞组:选择L2~3或L3~4行硬膜外常规穿刺,分次注入局麻药(同前)20~30mL。记录阻滞前及阻滞后10,20min、切皮后30min、手术结束时的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完善及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感觉阻滞:外周神经阻滞组起效时间为5.4min,完善时间为12.4min,均明显短于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10.1,16.2min),维持时间长于硬膜外阻滞组(426.1比312.7min)。②运动阻滞:外周神经阻滞组维持时间短于硬膜外阻滞组(184.6比256.3min)。③镇痛时间:外周神经阻滞组明显长于硬膜外阻滞组[(10.3±3.4),(6.8±2.7)h]。④生命体征:外周神经阻滞组患者阻滞前后及术毕均无明显波动,硬膜外阻滞组阻滞后10,20min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阻滞前,心率在阻滞后10min明显增快。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安全有效,对患者生理及术后活动能力影响小,镇痛时间长,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优于硬膜外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104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资料进行探析,行静脉快通道联合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5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行单纯静脉全麻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情况、麻醉用药量、术后清醒情况、神经阻滞状况及麻醉各时间段的OA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阻滞Bromage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各时间段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静脉快通道联合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麻醉质量,且不减弱神经阻滞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B超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实施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麻醉方式将其等分为研究组(接受B超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和常规组(接受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2组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躁动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 05);研究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 0. 05);研究组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8 h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 0. 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实施B超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可显著改善麻醉效果,且患者应激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能需要施行同侧闭孔神经阻滞。既往大多凭经验盲探式操作,阻滞失败或阻滞不全时有发生。我们利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沈志恩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16-1016
本科通过选择臂丛神经阻滞与腕部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分别行急诊手外科手术,并观察其临床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冯定祥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401-1402
实践证明,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在其支配区域麻醉效果确切,并且神经阻滞点相对表浅固定,利于操作。锁骨及其外周组织受臂丛、颈浅丛神经双重支配,故单一的某种神经阻滞很难为锁骨手术提供确切的麻醉效果。本科利用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达到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神经刺激器的应用、药物的改善,使得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腰神经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备受关注。传统的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由于是盲探操作,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故临床上常有阻滞不全或麻醉失败。本次研究采用超声引导Neuro Trace Ⅱ神经刺激器辅助行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阻滞6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国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138-1140,1147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定位技术对麻醉剂准确注入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临床应用的定位技术有外周神经解剖结构盲探、神经刺激仪及超声引导定位等[1-2]。由于超声引导有简单易行、图像质量优异等特点,使其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越来越多[3-4],本文对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的进展综述如下。1超声1.1成像原理超声主要利用声波穿透性及分辨率进行成像,波长及频率特定波具有独有穿透性与分辨率,波的声波越长,穿透性越好,穿透能力越佳[5-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采用罗哌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生理、术后疼痛及活动能力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硬膜外神经阻滞比较。方法:选择2004-07/2005-06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①外周神经阻滞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后路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3.75g/L罗哌卡因与10g/L利多卡因合剂,腰丛注入20~30mL,坐骨神经注入10~15mL.总量≤40mL。②硬膜外阻滞组:选择L2-3或L3-4行硬膜外常规穿刺,分次注入局麻药(同前)20-30mL。记录阻滞前及阻滞后10,20min、切皮后30min、手术结束时的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完善及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感觉阻滞:外周神经阻滞组起效时间为5.4min,完善时间为12.4min,均明显短于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10.1,16.2min),维持时间长于硬膜外阻滞组(426.1比312.7min)。②运动阻滞:外周神经阻滞组维持时间短于硬膜外阻滞组(184.6比256.3min)。③镇痛时间:外周神经阻滞组明显长于硬膜外阻滞组[(10.3&;#177;3.4),(6.8&;#177;2.7)h]。④生命体征:外周神经阻滞组患者阻滞前后及术毕均无明显波动,硬膜外阻滞组阻滞后10,20min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阻滞前,心率在阻滞后10min明显增快。 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安全有效,对患者生理及术后活动能力影响小,镇痛时间长,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优于硬膜外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侧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差异。方法100例ASAⅠ-Ⅱ级,行单侧膝关节镜检查(单膝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单膝关节清理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新后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以及感觉、运动和痛觉评分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较对照组平稳,不同时间点的感觉、运动和痛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膝关节镜手术中,神经刺激仪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能够达到与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相同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