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为阳脉及全身经脉之海,是十二经之纲领及动力。在传统脏象经络学说中,它没有脏腑络属关系,而脑作为重要的“中枢性脏腑”,在历代中医文献中也无所属经络的论述。在循行路线上,督脉不仅直接入脑,而且还联系到心、肾等与脑密切相关的重要脏器;在生理功能上,二者极为相似,都具有统率、督促的功能;在循行病理上,督脉主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上凡病变在脑者多可从督脉论治;现代研究也表明督脉与脑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认为督脉是脑所属的经络,深入对其相关性研究,对于完善奇经理论及脏象经络学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督脉属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中具有主导作用的经脉之一,能调控人体生长发育、全身脏腑经脉正常运行。基于“脊柱相关疾病”“背俞功能带”及神经相关理论,发现督脉与夹脊穴及背俞穴三者关联密切,具有影响脏腑器官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督脉背段区域及背俞穴、夹脊穴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关联作用,结合西医学神经系统相关认识,提出可能存在“泛督脉”区带,认为督脉背段及其两侧背俞穴、夹脊穴具有经气关联,且与五脏六腑联系紧密。在“泛督脉”视域下,督脉背段区域不同脊柱节段出现的如压痛反应、结节、穴区温度变化等病理改变能反映不同脏腑疾病,能够辅助相应脏腑疾病的临床诊断;在督脉背段区域不同脊柱节段应用包括纠正脊柱实质病变、穴位刺激等方法,能够治疗对应脏腑疾病。“泛督脉”的提出对督脉背段功能作用进行了总结及理论延伸,或将进一步探索督脉临床诊疗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3.
结合督脉生理功能论述督脉是重症肌无力发病的经络学基础,临床上可考虑以通调督脉为主,配合背俞穴、阳明经穴等以调整全身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津液生成和运行以濡养皮肉经脉骨节,调理筋经,养脑益髓,调节机体免疫从而促进重症肌无力骨骼肌痿软无力以及中枢神经受损症状的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4.
赵艳 《中外医疗》2007,26(24):51-52
郁证乃是由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而郁证与背部的督脉及太阳经有密切关系,通过推拿手法疏理背部督脉、太阳经治疗临床郁证,收效颇佳,同时揭示背部督脉、太阳经在临床治疗郁证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督脉具有总统诸脉 ,调节经气 ;维护阳气 ,卫外御邪 ;敷布命门之火 ,温煦脏腑 ;转输阴精 ,益脑养髓的作用 ,这些功能的发挥与其循行有密切的联系。现根据文献记载 ,对督脉的循行探讨如下 :1 督脉的支脉关于督脉的循行 ,《内经》记载其身前及两旁的分支 ,而没有描述其行于头脊正中的主干。这些支脉与足少阴、足太阳、任脉、冲脉相通 ,可以看作是广义的督脉。其循行路线有 3条 :1督脉与任脉、冲脉同起于“肾下”、“胞中”,向下经阴部出会阴 ,绕肛后 ,与足少阴、足太阳在长强、会阴处汇合 ,贯脊上行属于肾。即《素问·骨空论》:“起于少腹 ,以…  相似文献   

6.
挖掘整理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探讨脊柱退行性病变的发病特点及诊治规律。认为督脉虚弱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经络学基础,督脉阳气弱是其基本的病因病机,风寒湿三气为诱因,血瘀是重要的环节。提出温养督脉可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督脉为元阳之气的通路,温养足太阳膀胱经背俞和夹脊穴,疏导原气,流布全身,激发调控脏腑功能,为脏腑活动提供动力;督脉下起丹田,为元气所发,通过气入丹田,循行三焦,加强上、中、下三焦脏器尤其是肾脏的滋养,而达到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温养督脉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从内而治,整体调节,从而取效。  相似文献   

7.
产后身痛多因产妇产后气血亏虚,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或瘀血阻滞经络,阳气亏损,经脉痹阻所致,临床表现为肢体、腰膝、关节疼痛或全身酸痛等证候。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治疗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为调节人体阳气重要交通枢纽;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相交,对手足三阳经有统领协调的作用,有助于脏腑之间的沟通。艾灸督脉可激发其经气,以奏回阳、扶阳、补阳、壮阳之功。产后身痛施以督脉艾灸具有振奋阳气,扶阳补气,温经散寒,通痹止痛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分析产后身痛的发病机理,探讨督脉艾灸治疗产后身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督脉     
正督脉是人体经络中最好找的一条经,它运行于人的脊柱正中线上,就是俗话说的"脊梁骨",沿着脊梁骨就能找到它的主要循行路线。从西方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被划分为脊椎动物,脊柱是人类的"生死线",从这个角度来说,东西方对脊柱重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那么,督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知道除了肺经、胃经、脾经等十二正经以外,人体还有一套更重要的平衡系统,就是奇经八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  相似文献   

9.
督脉腧穴考     
督脉经腧穴的数量和分布,历代记录不一样,督脉经腧穴的分布,《内经》到《甲乙经》时期督脉经腧穴包括了面部头颈部正中线、脊背正中线及两侧,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后至今仅有面部、头颈部、脊背部正中线上:腧穴数量上也多少不一,主要与对脊柱相关腧穴认识不同有关。其中唐代《太素》首次记载了督脉经腧穴不同认识的讨论,杨上善和王冰的记录提示,对督脉经腧穴认识上的主要差异出现在唐宋之间。  相似文献   

10.
试论督脉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有总督、统领阳脉,溢蓄调节阳经气血,主导一身阳气功能活动的作用。督脉所联络的脏器,以肾、脊髓、脑为主。督、任、冲三脉同源互根,一源而三岐。它们在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上关系至为密切,但又有所区分。督脉病变以虚寒证候居多,但亦可出现实证、热证或虚实兼挟、寒热错杂之证。笔者根据督脉寒、热、虚、实等四种不同的病理变化,提出补阳壮督、填精益督、升固摄督、温阳通督、攻邪理督、清火泄督等六种治疗原则,作为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督脉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督脉对内、外、妇、儿科疾病及戒毒、美容等病证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系统地报道了运用督脉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旨在揭示督脉在临床中的重要地位,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督脉经穴主治作用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循行于脊里,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且藉其分支两络于肾,肾为元阳,内寓命门之火。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背为阳,督脉与全身阳经均交会于大椎,又藉肾与元阳密切关联,故曰督脉为阳脉之海...  相似文献   

13.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考黄建军北京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大椎,督脉,腧穴大椎为督脉之经穴。目前所有的针灸医籍、讲义、教材等,一律将大椎穴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为全身交会经脉最多的一个交会穴。同时,近代的针灸书籍在绘制经络图时,也多将手足三阳经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至阳穴对人体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10.8%O_2,89.2%N2)后,电针督脉至阳穴,记录心输出量(CO)、心率(HR)、左心做功量(LCW)、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等心功能指标在针刺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督脉IRRTM的变化。结果: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下降,电针至阳穴LCW值上升,与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电针后,LCW仍维持在较高值。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督脉IRRTM向身体两侧扩散,电针至阳穴督脉IRRTM又逐渐集中,且针后效应明显。电针至阳穴可恢复因急性轻度缺氧导致的督脉温度下降,并有一定的针后效应。结论:针刺督脉穴位对人体督脉IRRTM及LCW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督脉的循行,除主干外,有关分支的记载均出自《素问·骨空论》。督脉的分支应为几条,近来,有关经络学的论述,如《经络学》、《论经络学说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等书均认为,督脉除了一条直行的主干外,尚有三条分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阳痿患者“督脉寒凉、督脉不通”的红外热图特点,通过对督脉功能、督脉与阳痿关系的阐释,论述了督脉在温养宗筋、促进性欲、维持勃起中的重要作用,提出阳痿的核心病因病机是以督脉阳虚为本、寒凝为标,经脉阻滞为结果,制定了“温阳通督”的治法治则及方药,初步形成了理法方药完备的“督统宗筋”学术观点,为治疗阳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督脉上找寻压痛点作为临床诊疾治病的一种方式,既继承于古代的经穴压痛又随着现今科技手段的进步而有所发展。为了了解近督脉压痛点的研究现状,该文通过对有关督脉压痛点文献的分析,从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当中进行探讨,旨在对督脉压痛点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督脉总领诸经,为经脉之海。高玉瑃教授临证过程中重视督脉选穴,善用督脉对穴治疗多种疾患,总结了高玉瑃教授"善用督脉治疗诸疾"的经验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悬灸督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结合悬灸督脉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悬灸督脉治疗,对照组予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萘普生,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悬灸督脉疗法能消除或减轻腰背痛等临床症状,改善脊柱关节功能活动,无副作用,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查阅文献,对近年来针刺督脉治疗脑中风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为临床通过督脉防治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