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邢群智  韩学昌 《当代医学》2011,17(33):17-18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门诊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80例门诊接受无痛胃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组:诱导前以1mg/kg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并按150μg kg/min持续静脉泵注;C组给予生理盐水。记录丙泊酚总量、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检查后睁眼时间、患者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结果对照组在检查开始后胃肠镜在过声门、到十二指肠位点的BIS值和HR比诱导后明显增加(P〈0.05),检查中两组的BIS值和H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后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明显长于艾司洛尔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应用于无痛胃肠镜的镇静麻醉时能控制内镜插入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BIS指数升高,减少镇静药物用量,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对围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讨论其对应激反应抑制的机制.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35~ 5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g/kg,然后以200 μg·kg-1·min-1的速度泵入,B组在相同时间段给与等量生理盐水.麻醉采用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1mg/kg诱导,并记录给予艾司洛尔前(T0)、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即刻(T3)、插管后1 min(T4)、3 min(T5)、5min(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结果 2组患者To、T1、T2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T3、T4、T5各时间点的HR、MAP均升高,但B组患者HR、MAP明显高于A组(P<0.01);T3、T4、T5与插管前相比A组BIS值无明显变化,B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艾司洛尔可以抑制气管内插管刺激引起的BIS值变化,同时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作用减轻心血管反应,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IS监测对电针刺激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镇静效果评价.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 I~II级,年龄20~60岁,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3组: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针麻组.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予以针刺连续刺激,频率30~100HZ;咪达唑仑+针麻组,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和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连续针刺刺激.监测3组患者围手术期BIS值、BP、HR、SPO.结果 3组患者的BIS和麻醉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但在切皮时针麻组BIS值最高(P<0.05),味达唑仑+针麻组BIS值最低(P<0.05),填塞纱布时,针麻组BIS值高于其两组II组(P<0.05).结论 BIS值可以作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评价的客观指标.针麻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4.
邢群智  韩学昌 《当代医学》2011,17(34):72-73
目的 研究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BIS预期值为40~50;Ⅱ组BIS预期值为50~60;Ⅲ组BIS预期值为60~70.3组均予术前2min静注瑞芬太尼0.1μg·kg和丙泊酚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的合理用量,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进行胃肠镜治疗的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麻醉诱导剂瑞芬太尼诱导,由于艾司洛尔的用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以及对照组各28例,甲组患者采用0.5mg/kg,乙组给予1.0mg/kg,对照组则提供生理盐水,对比各小组患者给药前、诱导后、胃镜达到十二指肠时的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患者复苏清醒时间。结果:应用相同的诱导剂,但艾司洛尔的用药剂量不同,其临床效果不同,其中甲、乙两组患者的 MAP 和 HR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麻醉复苏清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的患者的MAP和HR又低于甲组,对比各组间的数据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无痛胃肠镜治疗的患者采用麻醉诱导剂后,再应用1.0mg/kg 艾司洛尔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不仅缩短了清醒时间,而且稳定了心率和动脉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徐萍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6):581-582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吸入异氟醚对全麻病人恢复和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在全麻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IS组,每组20例。BIS组:在BIS监测下指导术中异氟醚的吸入浓度,维持BIS在50~60。对照组:在平均动脉压比诱导前升高25%、心率>100次/min时增加异氟醚的吸入浓度。关好腹膜后,BIS组根据BIS维持在60~70减少异氟醚的吸入浓度,对照组麻醉医生根据经验减少异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异氟醚的用量和芬太尼用量;诱导后至拔管记录每5分钟BIS、挥发罐设定浓度和呼气末稳态(ETiso);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拔管后的BIS值;手术结束时的ETiso值;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用量减少了30%,芬太尼的用量无明显差别;BIS组麻醉期间的BIS高于对照组,在麻醉期间和手术结束时ETiso低于对照组,比对照组拔管时间缩短。结论BIS指导异氟醚吸入麻醉能加快全麻手术病人麻醉早期恢复,并减少异氟醚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引起应激反应,艾司洛尔本身并不影响双频指数(BIS),但插管期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可引起脑电活动增强,本文选用艾司洛尔观察插管期间应激反应和BIS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吴莉  郭春燕  薛明明 《吉林医学》2013,34(2):214-21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变化监测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各类全身麻醉手术的小儿患者103例。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监测血流动力学、体征等使用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则采用在对脑电双频指数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变化的详细监测及指导下使用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详细记录所有两组患儿手术中血压、心率、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并对两组患儿上述数据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BIS值、CS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详细监测BIS与CSI变化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全身麻醉的方法,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此方法能有效起到稳定患儿血流动力、生命体征及减少术后苏醒时间及麻药用量的作用,故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患儿扁桃体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行扁桃体手术患儿60例,ASA I或Ⅱ级,年龄3~12岁,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n=30),A组由资深的麻醉科医师根据临床经验来调整麻醉深度,而BIS值由另一位独立观察员记录;B组由同一位资深的麻醉医生根据BIS调整麻醉深度,术中维持BIS在40~60之间,手术结束前10 min至术毕维持在60~75之间。术中每隔5 min记录1次BIS、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取其平均值;记录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结果 A组患儿手术开始时及术毕BIS值显著高于B组,有发生术中知晓的危险。2组术中和术末心率、平均动脉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相比B组丙泊酚用量增加,瑞芬太尼用量减少,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BIS可指导扁桃体患儿麻醉深度,且能加快麻醉苏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与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该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共164例,ASAⅠ~Ⅱ级.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艾司洛尔0.5 mg∕kg,为观察组患者则给予1.0 mg∕kg艾司洛尔.比较两组静脉麻醉用药的使用剂量,比较两组入睡时间、留观时间以及清醒时间;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除T0外其他各时段HR、MAP、SO2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时段指标幅度波动较小;观察组用药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观察组手术检查时间(18.2±2.9)min较对照组(26.4±3.5)min更短.上述所有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剂量选择上给予1.0 mg∕kg艾司洛尔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中意外情况,从而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地佐辛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为对照组,在手术前20min给予生理盐水5 mL,B组为实验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记录A、B两组术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拔管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的BIS、MAP、HR和SpO2值,以及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芬太尼用量、VAS评分以及躁动情况.结果:两组在各时间点的BIS、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相比,两组BIS其它各时刻均明显降低;A组各时刻与T0时刻相比,MAP值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较,各时刻与T0时刻相比,MAP值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B组长、A组VAS评分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躁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中使用0.1 mg/kg的地佐辛对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BIS无影响,且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798例,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96)与对照组(n=402),观察组在BIS检测下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手术,对照组术中则遮蔽BIS值,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IS值、麻醉中OAA/S评分、术中知晓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术中平均值、麻醉结束、手术结束时BI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AA/S评分0、1分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知晓率0.00%,与对照组的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恢复反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IS监测能够有效避免在全凭静脉麻醉时出现麻醉偏浅的状态,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避免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全麻下气管插管患者脑电图波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气管插管下全麻手术患者69例,根据地佐辛不同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0.05 mg/kg)组21例、中剂量(0.1 mg/kg)组25例、高剂量(0.2 mg/kg)组23例,比较三组患者脑电图(EGoC)分级、脑电图αβ波相对功率值(αβ%)、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指数)、BIS指数的差异。结果高剂量组脑电图分级异常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但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 min,高剂量组患者αβ%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且较插管前和插管后2 min明显降低(P〈0.05);NT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大至小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且高、中剂量组患者较插管前和插管后2 min明显降低(P〈0.05);插管或用药后2 min,高剂量组BIS指数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且用药后2 min,全部患者BIS指数较插管前和插管后2 min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0.05~0.1 mg/kg地佐辛对气管插管下全麻手术患者脑电图波和BIS指数影响较小,高剂量对其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得普利麻在硬膜外麻醉时两种给药方法的血药浓度变化和临床效应。  方法 :将 2 8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第 1组采用常规给药法 :诱导量 1.5mg/ ( kg.min) ,3min后开始维持量 3mg/ ( kg.h) ;第 2组以 0 .15mg/ ( kg.min)速度共 6min诱导 ,随即用与第 1组相同维持量。两组诱导时均辅以芬太尼 0 .1μg/ kg。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 1、3、6、10、2 0、30 min血药浓度。  结果 :1第 1组给药后 1min血药浓度 2 .4 2 1μg/ ml,血压下降较显著 ,呼吸暂停 ( 36% )、舌后坠 ( 36% )和动脉氧饱和度 ( Sp O2 )低于 90 % ( 2 8.6% )发生率高。2第 2组诱导后血药浓度 1.4 99μg/ ml,未发生呼吸暂停 ,舌后坠轻微 ,Sp O2 均高于 95%。 3两组术中镇静满意 ,调节镇静深度容易 ,术后无恶心、呕吐。  结论 :采用第 2组给药方法可始终维持最低有效镇静浓度 ,此法安全、理想 ,可作为硬膜外麻醉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前瞻性观察脑状态指数(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咪唑安定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例成年男性志愿者,年龄22~40岁,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的方式给予咪唑安定,从30ng/ml开始,达到效应室平衡后,继续增加靶浓度(每次增加10ng/ml),直到摇动或轻推无反应,即OAA/S1级,再逐渐降低浓度(每次降低10ng/ml),直到受试者配合,有定向力、安静.每次达到平衡后评价OAA/S分级,整个镇静过程中同时监测记录BIS、CSI.结果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BIS与CSI都进行性下降(OAA/S 1级 BSI/CSI:57.7±12.1/56.0±9.8;2级:59.8±12.9/55.7±9.9;3级:68.5±12.8/59.4±13.3;4级:79.1±9.1/69.7±12.3;5级94.4±3.7/83.4±11.9).镇静过程中BIS、CSI均与OAA/S有较好的相关性,诱导期BIS、CSI与OAA/S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0、0.51(P<0.0001);苏醒期BIS、CSI与OAA/S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0.53(P<O.0001).BIS与CS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72(P<0.0001).结论 在靶控输注咪唑安定镇静时,BIS与CSI都适合靶控输注咪唑安定的镇静监测.  相似文献   

17.
牛学功  李天佐 《北京医学》2010,32(8):627-629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变化在小儿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小儿患者26例,年龄3~12岁,ASAⅠ~Ⅱ级。七氟醚吸入诱导,插入可弯喉罩,术中间歇正压通气(IPPV),吸入七氟醚,静脉泵注0.1~0.2μg/(kg·min)瑞芬太尼,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入喉罩后即刻(T2)、呼末七氟醚浓度1%(T3)、1.5%(T4)、2%(T5)、2.5%(T6)及苏醒时(T7)的HR、BP、BIS、CSI值。结果与T0相比,T1、T2时BIS、CSI、MAP均显著降低(P〈0.05),而HR无明显变化。T1、T2时CSI显著高于同时点的BIS值(P〈0.05)。术中BIS和CSI随七氟醚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P〈0.05),与七氟醚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0.90(P〈0.01),而MAP、HR相关系数为-0.56、-0.42。T7时CSI值显著高于BIS值(P〈0.05)。结论随七氟醚浓度增加,小儿的BIS与CSI值均逐渐降低,与七氟醚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BIS相比,CSI在深麻醉时数值下降趋缓,而苏醒期回升速度较快。两者性能均优于HR和BP。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26-130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静脉应用对剖宫产术中产妇镇静的最佳剂量。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单胎足月妊娠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右美托咪定0.4μg/kg(D1组)、0.6μg/kg(D2组)、0.8μg/kg(D3组)。记录入室后(T0),给药后3 min(T3)、5 min(T5)、10 min(T10)、20 min(T20)、30 min(T30)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Dex输注开始至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注入间隔时间(Td-m)、Dex输注开始至取胎间隔时间(Td-t),不同Ramsay评分每组例数及产妇所需时间、三组镇静效果评价、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乳酸水平。结果 与D1组比较,SBP D2组T30时及D3组在T3、T5、T30时明显处于高水平,D2组和D3组DBP在T20、T30维持在高水平状态(P0.05,0.01)。三组HR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镇静所需时间,D2、D3组较D1组明显缩短(P0.01),D2、D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镇静D1~D3组分别为17例、20例、18例,D1组无效镇静3例,D3组过度镇静2例,D2组镇静效果优于D1、D3组。产妇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乳酸值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中产妇镇静的适宜剂量为负荷量0.6μg/kg,维持量为1μg/(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