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翼浩 《临床医学》2006,26(9):52-53
脑栓塞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发心房颤动(房颤)时,左房扩大,血流缓慢淤滞,易发生附壁血栓,同时血流不规则使栓子易脱落形成栓塞,从而导致脑血栓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我院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脑栓塞的住院病人1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慢性风湿病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病程长,并发症多。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急性脑栓塞指风心病患者心房的附壁血栓经血循环流人而致脑动脉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起病突然,是风心病最危急的并发症^[1]。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急性脑栓塞4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我院自1991年1月~1998年5月共收治经B超、CT及临床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并脑栓塞104例,其中老年患者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13例,女29例,男∶女=1∶22,年龄60~70岁34例,71~78岁8例,有风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药物综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并发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西药强心甙、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控制心功能不全基础上,应用“通络活血方”和丹参注射液治疗风心病并发脑栓塞22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愈1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1%。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通络活血方”和丹参注射液对风心病并发脑栓塞疗效良好,且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oue等于1984年首次报道通过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型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取得成功,从而避免了外科开胸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的缺点,使之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Af)和左房血栓的高发生率又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共对1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合并房颤患者行PBMV均取得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观察中西药物综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西药强心甙,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控制心功能不全基础上,应用”通络活血方”和丹参注射液治疗风心病并发脑栓塞22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绝大数风湿性心脏病(RHD)的最终结局.但RHD的死亡原因往往并非CHF本身,而是同时有心律失常.因此欲想进一步延长RHD病人的寿命,应对CHF时的心律失常作深入的研究.本文回顾分析106例RHD并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静  徐亮  杜华  范波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29-6429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通过血流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断,导致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造成脑功能障碍,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的15%~20%,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来源不明等3种,其中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我院2005-01-2010-12期间共收治房颤致脑栓塞患者  相似文献   

10.
郑世杰  庄宇德 《临床荟萃》1995,10(22):1021-1022
心房颤动是风湿性心脏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影响心电图V_1导联f波振幅大小的因素,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我们对我院1986年~1991年间资料完整的56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颤动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随着心输出量的降低,心功能减退,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异常,其中血清甲状腺素(TH)对心肌代谢,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对102例RHD合并CHF患者治疗前后TH水平和心功能变化进行对比观察,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 (RHD)患者栓塞发生率及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了我院 14 6例RHD患者的栓塞发生率。发生栓塞者 34例及无栓塞者 112例 ,根据有无栓塞进行单因素分析 ,最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RHD发生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自然病程 (未换瓣 )的RHD患者栓塞发生率为 2 5 .6 % ,伴心房纤颤 (Af)栓塞发生率是 30 .4 % ,窦性心律者栓塞发生率是 9.7%。栓塞组年龄、左房内径 ,伴发Af比例较无栓塞组高 (P <0 .0 1~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左房内径大是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5 )。接受换瓣手术和抗凝治疗是栓塞的保护因素 (OR =0 .0 3)。结论 RHD患者应给予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左房面积占房颤的比例,为临床提供精确可靠的治疗依据,降低房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同时分析统计房颤患者中各种心脏病发病的先后顺序。方法对2004年7月~2005年6月39例经我院临床确认为持续性房颤超过5年的患者,接受经胸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显像,仔细测量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心房和右心房的上下径与左右径,计算出面积;并将房颤相关疾病进行有序排列。结果房颤患者中,左房轻度增大17例,占43.59%;中度增大3例,占7.69%;重度增大5例,占12.82%;合计25例,占64.10%。房颤患者全中,各种心脏病所占的比例为:冠心病占30.77%;风心病占25.64%;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占12.82%;高血压性心脏病占7.69%;肺心病占7.69%;其它心脏病占15.38%。结论房颤患者左房轻度增大时(即2000mm^2≤左房面积〈3000mm^2),尚处于良好的代偿状态,一旦突破这一期,处于中度增大的时间很短,左房急剧增大,进入重度增大期,增加了左房血栓的发生率,增加了致残率和病死率。在现有的房颤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位居首位,风心病次之,改变了以往风心病房颤率最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16.
王慧  张丽 《护理研究》2008,22(7):1804-180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单一中心的520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进行随访调查,随访6.75年±4.03年,累计随访3227人年。[结果]该组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脑卒中年发生率平均为5.3%。各年龄段的脑卒中发生率:〈60岁为1.2%,合并危险因素者1.6%,不合并危险因素者1.0%;60岁-70岁为4.0%,合并危险因素者5.1%,不合并危险因素者3.1%;71岁-80岁为6.7%,合并危险因素者8.8%,不合并危险因素者4.0%;〉80岁为7.8%,合并危险因素者7.7%,不合并危险因素者7.9%。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与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史等危险因素呈正相关。[结论]北京地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非抗凝状态下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5.3%;高龄及合并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或缺血性脑卒中史为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TEE)评价排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方法对30名健康人和30例非风湿性房颤(NRAF)患者分别在心底短轴观测量了左心耳最大直径,同一心动周期内左心耳最大、最小面积及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并将NRAF患者按照左房自发显影及血栓的有无分为2组。结果NRAF组左心耳增大,收缩力及血流速度均减低,且这种变化在有血栓和(或)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中更为明显。结论应用TEE技术评价左心耳功能可为判断NRAF患者血栓栓塞危险程度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左心房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为 10 .77%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病变和联合瓣膜病的发生率分别为 15 .6 3%、1.2 5 %、0和 2 .11%。二尖瓣狭窄并发左心房血栓的预测因子是左房自发性超声对比现象 (leftatrialspontaneousechocontrast ,LASEC) (相对危险比3.0 9,P<0 .0 0 0 0 )和房颤 (相对危险比 1.74 ,P =0 .0 0 2 3)。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最易发生左心房血栓 ;LASEC和房颤是决定二尖瓣狭窄发生左心房血栓的危险因素。二尖瓣狭窄伴房颤、LASEC的患者应积极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