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孩子终于断奶了,王婷松了口气,可另外的烦恼又来了:如何避孕。本来就过早做了妈妈的王婷,如今可是提起怀孕就害怕。在哺乳期,她听信别人说不需要避孕,结果却珠胎暗结,不得不做人流手术终止妊娠。这回孩子断奶了,王婷又到一家诊所上了节育环,以为可以  相似文献   

2.
孩子终于断奶了,王婷松了口气,可另外的烦恼又来了:如何避孕。本来就过早做了妈妈的王婷,如今可是提起怀孕就害怕。在哺乳期,她听信别人说不需要避孕,结果却珠胎暗结,不得不做人流手术终止妊娠。这回孩子断奶了,王婷又到一家诊所上了节育环,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过了两个多月,她觉得胃里不舒服,但想到已上了环,可能是胃肠问题。又过了一个多星期,“胃炎”还是没好,她只好去了趟医院,医生说怀孕了。几天之后,王婷再次躺上了人流手术台。  相似文献   

3.
孩子快一岁了,该到断奶的时候了,但小家伙总是含住奶头不放,这可让年轻的母亲犯愁了。怎样使孩子顺利断奶呢?有人建议母亲在乳头上涂些黑色药膏或抹些黄连、辣椒之类的东西,把孩子的“乳瘾”吓回去;还有人建议,让母亲离开孩子十天半个月,这样孩子吃不上奶,自然也就断了。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可取,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突然打击,可使他们稚嫩的身心遭到伤害,虽然不再吃奶,却无法割断孩子的“恋乳”心理,以致陷入“恋乳危机”之中。那么,究竟什么时间断奶为好,又该如何度’叶“恋乳危机”呢?  相似文献   

4.
咨询门诊     
《健康》2000,(8)
上海明秀问:我的儿子周岁断奶后,不好好吃饭,长得又黄又瘦,有人说是“奶痨”。请问,“奶痨”是什么病呢?有什么法子防治吗? 答:“奶痨”是民间对小儿营养不良的俗称。孩子发生“奶痨”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孩子长到4个月后,妈妈仍以母奶喂孩子,有的是喂牛奶,不给孩子添加辅助食品,这样就会使孩子的味觉得不到适当的刺激,味觉难以发育。到周岁时又突然断奶,因缺乏逐渐添加辅食的过程,孩子仍恋母奶,一时也不适应吃饭,胃口差,对饭菜不感兴趣。孩子因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易患多种感染性疾病。 因此,要想预防“奶痨·,做父母的应学习一些科学喂养孩子的知识,在孩子出生4个月后,应逐渐让孩子喝点米汤、面汤,再逐步喂稀米粥、面  相似文献   

5.
母乳喂养对孩子健康好处多多。但何时断奶,是一个必须讲究的实际问题。断奶过早,由于婴儿消化功能弱,加辅食过多,会引起消化小良、腹泻或营养不良等后果。断奶过晚,害处也不少:晚上离不开……孩子老缠奶,就不好好吃东西。大人本希望通过延长喂奶时间给孩子增加营养,可奶水少,又加不上辅食,营养跟不上,反而害了孩子,体弱多病。断奶太晚对母亲健康也不利,母亲长期喂奶,必然会产生睡眠不足,精神不  相似文献   

6.
对于想要孩子的女性来说,怀孕会感到欣喜若狂,但对于不想要孩子的女性来说,怀孕会感到黯然神伤。因此,做人工流产术也就成了许多不要孩子的女性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人工流产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术?流产对女性又有哪些危害?流产后又将如何护理、如何避孕?本刊邀请专家一一细说……  相似文献   

7.
《生活与健康》2005,(5):5-5
一般来说,满10个月的婴儿就可以断奶了,但是,冬天却不适合给孩子断奶。断奶改变了孩子的饮食习惯,使孩子在一段时间里会因不适应而挨饿,因而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且母乳里有一些妈妈的免疫因子,乍一断奶会造成细菌或病毒的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8.
小曹 《家庭育儿》2006,(2):20-21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受骗,但又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应该如何教育呢?这时,有些家长往往干脆就教育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不让孩子沾染一丝“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明点”,也不教育孩子做容易吃亏的老实人;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吃一“亏”长一智,让孩子在吃点小亏中做个高尚的老实人。到底哪种教育是正确的呢?以下三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因为孩子经常“长出气”或“大喘气”,而带着孩子四处就医,常会出现在这家医院的检查有异常的地方,可在别的医院做了同样的检查,结果又是正常的。且不讲花了多少钱,问题是孩子的症状不消失,还是反复发作,严重者还被医生说成是“病毒性心肌炎”。搞得家长不知如何是好,那么,孩子“长出气”、“大喘气”就一定是心肌炎吗?  相似文献   

10.
“好孕”太难 下个月,31岁的Lily又要去做试管婴儿了。前面的5次人工授精都失败了。“我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了,上帝啊,请保佑我!”在此之前,Lily从没有想过她会有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她好像还挺能生的呢:23岁,第一次为一个不值得的人做了人流;25岁,不小心做了人家的第三者,怀了孩子,又不能要:27岁,终于嫁给了她爱他、他也爱她的男人,两个人事业都算风生水起,她在外企,已经升任部门经理,他也有了自己的公司,人生规划里的孩子应该出现了,二人几乎逮着机会就“促生产”,却发现,Lily的“土壤”——她的子宫已经像一块土地一样,贫瘠得没法种植一个孩子了。  相似文献   

11.
医患知音     
服避孕药易致冠心病吗陈大夫: 我已有一个孩子。按政策和自己的经济条件。不想再生了,但又不想现在就结扎绝育。因孩子还小,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难以补救。但用工具避孕,总感 觉不那么如意,想改用药物避孕,又听说避孕药易致冠心病,是这样吗? 山西 李美玲李美玲朋友: 药物避孕主要是利用雌激素、孕激素或雄激素类衍生物抑制排卵和干扰子宫内膜生长,使之不适于孕卵着床,从而起到避孕作用。在我国,使用药物避孕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经验证效果可靠,用药安全。近年来曾有报告指出,应用避孕药可使冠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的阶段,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年轻夫妻认为自己经济上体力上还不具备培养下一代的条件,暂时还不想生育,人们把这些人称为“丁克”(根据英文单词Dink音译而来)族。城市中许多年轻人纷纷加入了“丁克”一族。“丁克”现象成了城市中又一道“风景线”。但这些“丁克”家族也会由于在避孕过程中一时不慎而怀上意外胎儿,对于意外胎儿是“留”还是“流”,让他们犹豫不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采取的一些避孕方法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下面就“丁克”一族犹豫的问题帮他们做出具体分析。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或增强宫颈粘液的粘稠度,阻止精子进入子宫,达到避孕目的的。服用口服避孕药导致避孕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漏服药。另外,避孕期间若同服其它精神类药物时,也会干扰避孕药的作用。尽管目前尚未有因口服避孕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工作久了,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父母(当然以妈妈居多)焦急地问我:“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是不是多动了?”有的呢,又非常无奈:“老被老师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找,现在都特怕接到老师的电话了。”接着,他们又会很失望地抱怨:“我在家里,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也表扬过孩子,也批评过孩子,有时甚至会打骂孩子,孩子刚开始也会答应得好好的,有时甚至会好上一会儿。  相似文献   

14.
我们夫妇按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达到长久避孕目的,准备做结扎手术。丈夫说男性结扎比女性结扎简便,他想去做手术。我担心男性结扎手术后会影响性生活。是这样吗? 浙江宁海李秀蓉李秀蓉读者: “男扎”(输精管结扎术),只是将输造精子的管道——男子输精管切断结扎,达到永久避孕的目的,而不  相似文献   

15.
紫枫 《现代保健》2008,(8):26-27
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在这个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职场中,作为一个力求上进的现代女性,很多人为了事业为了机遇把结婚、生子的计划一拖再拖,吃药避孕、流产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当事业有成之后、年界三十之时,很多女性却苦于怀不上孩子,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我们又该为之奈何?看过本文,你也许就可以坚定地对不孕说“不”!  相似文献   

16.
结婚已两年的淑红女士为了事业发展一直没要孩子,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可最近因一时疏忽漏服避孕药而致怀孕了。看着即将隆起的肚子,她对胎儿是“流”还是“留”犹豫不决。流产吧,婆婆和丈夫坚决不同意;留胎吧,又怕药物对胎儿产生副作用,影响其正常发育。 那么胎儿到底是“留”还是“流”呢?这就要看孕妇所采用的避孕药具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了。一般来讲,要根据“准妈妈”原来采用的避孕方法、避孕药具作用原理以及避孕失败的原因等有关因素综合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再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最近,毛毛妈妈和蕊蕊妈妈分别来信和打电话致本刊,毛毛最近不愿意去幼儿园,说当当老打他,毛毛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从不敢还手;蕊蕊妈说因抢玩具蕊蕊被咬伤了手,蕊蕊又抓伤了小朋友的脸。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外面挨“欺负”,恐怕哪位家长都受不了。家长该怎么办呢?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矛盾,既要让孩子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孩子受欺负。当孩子挨打后,是做“还手”派,还是做“忍让”派,也就是孩子应做“羊”还是做“狼”呢?面对妈妈们提出的问题,还是先让我们看看希拉里的母亲是怎样处理这种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不少年轻家长觉得孩子“太难管”或“太依赖”,又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时候,不妨带孩子到医院做一做气质测试。医生将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指导家长正确抚养、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9.
如果育龄妇女想要避孕,再不必每天服药,只要在胳膊上,划2毫米的小口,埋进米粒大小一点“缓释避孕药”,就可在5—8年不怀孕;什么时候想要孩子,只要把那点儿药粒儿取出来,很快就会怀孕。这听起来好像“神话”!但这确是上海医大妇产科医院新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已经在1657名育龄妇女中应用观察了5—8年,获得了肯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好事多磨     
新婚燕尔,我和妻不懂避孕,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妻很快就怀了孕,这令我们吃惊不小。但好在这事虽然来得突然,倒也还能接受,毕竟我们俩早晚是要生个一男半女,于是索性将错就错吧。 孩子终于在妻的痛苦嘶叫声中降生了,于是原本清静的两人世界立刻乱了套,奶瓶、尿布、孩子啼,大人喊,一切都变得纷乱不堪。但这也没能阻止我们在“战斗”的间歇欢爱一回。 既然有了孩子,那么避孕的问题就应提到日程上来了,我仔细阅读了一本叫《美国最新避孕指导》的书,于是按照书中的指导决定采用“日历法”。妻问我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