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静脉内瘘术是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必须的血管途径,是目前最好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为患者的透析治疗提供了保障。2000~2005年我院对368例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并对其产生的各种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国莲 《全科护理》2013,(31):2927-2927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病人行人工血管搭桥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5例血液透析病人行人工血管搭桥动静脉内瘘手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1例病人术后发生血栓,其余均使用良好,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加强血液透析病人行人工血管搭桥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具有创伤小,易穿刺,血流量充足,感染率低的优点。由于人体可供造瘘的血管较少,所以,保护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十分重要。 1,护理 1.1内瘘的早期护理 内瘘术后早期护理是内瘘能否顺利成熟的关键。术后要严密观察内瘘的情况,经常触摸内瘘血管的震颤情况.听血管杂音,如果扪不到血管震颤,听不到血管杂音,表明内瘘不通畅.应及时处理。术侧肢体要悬吊抬高,以减轻末梢肢体肿胀,但不要长时间超过心脏水平,行走时以悬吊起术侧上肢以起到支持作用。切口包扎松紧要适中,  相似文献   

4.
移植血管内瘘与自身动静脉内瘘术后近期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动-静脉内瘘是最常用的通路。内瘘有自身血管内瘘和动静脉移植物内瘘两种方式。本文介绍24例的临床经验,对比这两种方式的近期差别。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2~2005年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文登中心医院肾内科的慢性肾衰竭患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 (HD)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 ,因而永久性血管通路即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必由之路 ,是尿毒症患者得以有效透析而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细心护理、正确使用内瘘的同时 ,本身可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从而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 ,故有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之说[1 ] 。我院自 1 995年 6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 ,总计开展动静脉内瘘形成术 1 52人次 ,无一例发生内瘘血栓形成或感染 ,达到了充足的血流量 ,保证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总结如下。一、临床资…  相似文献   

6.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56例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手术配合与护理,如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做好术肢血管温水浸泡,术肢禁行补液和损伤血管的操作等;术中配合有效的止血抗凝(遵医嘱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及高频电刀)及病情观察;术后告知患者术肢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性使用,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内瘘通畅情况的自我观察等健康宣教,使56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手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 ,血管通道是他们的“生命线” ,常规建立的血管通路有以下几种 :直接动静脉穿刺、外瘘的建立、动静脉内瘘的建立等。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慢性肾功能不全因可逆因素使肾功能恶化 ,需做紧急透析 ,以及内瘘成熟前可选择直接动静脉穿刺 ,方法是用 15G或 16G针直接穿刺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等使血液从体内引出 ,在穿刺周围的浅静脉使血液回输至体内。此方法操作简单 ,但由于动脉穿刺针不易固定 ,脱出后易形成血肿 ,又因为穿刺时若将静脉穿透 ,拔针时按压不住可形成深部动静脉瘘 ,使心脏负担增大 ,并且反复穿刺易…  相似文献   

8.
梁力  黄唯玲 《护士进修杂志》1995,10(12):27-27,33
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评估630037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梁力,黄唯玲,宋代良,涂家琼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最常见的血管通路。随着老年血透患者并合并其它严重病情(如糖尿病等)的增加,可供建立血管通路的条件越来越困难,而患者维持性血...  相似文献   

9.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 ,具有创伤小、易穿刺、血流量充足、感染率低等优点[1] 。由于人体可供造瘘的血管较少 ,所以 ,保护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十分重要。 1998年 1月至2 0 0 2年 4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 ,2 2例以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 ,除 1例在使用半年后发生内瘘栓塞外 ,2 1例均保持了内瘘血管的通畅 ,且无炎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现将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中男 15例 ,女 7例 ,17~ 73岁。使用 >3年 5例 ,>2年 7例 ,≤ 2年 10例 ;栓塞 1例 ,通畅 2 1例 ;…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的“生命线”。但有部分患,由于各种原因,其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缩短,或内瘘手术后早期内瘘即闭塞,不得不再次手术或改换其他血管通路。这既对患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也增加了患的经济负担。根据长期临床工作的实践和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对早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患,采取相关的急救措施,大部分患的动-静脉内瘘恢复畅通,避免了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1.
动静脉内瘘是专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血液透析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手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的治疗和生存质量。而且,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差,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所以,无论是病房还是手术室护士,都应配合医师作好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护理,以减少患者痛苦,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方华 《当代护士》2006,(1):26-27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进行充分有效透析的基础,是目前血液透析(H D)患者最能长期稳定使用的血管通路,是H D患者的“生命线”。因此,正确的使用及护理内瘘,对保证H D的顺利进行,改善H 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尤为重要。我院自1999年11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对59例需长期行H D患者进行了动静内瘘成形术,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肢桡动脉和头静脉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术后无感染及内瘘闭塞,满足H D要求。现将工作中的一些认识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59例尿毒症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在76~29岁,基础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损害4例,痛风肾1例,多囊肾2例,狼疮肾1例。均符合血液透析指征[1]。术后经积极卫生宣教、正确观察、使用及精心护理,无内瘘感染及闭塞,血流量充足,使得以顺利进行。2护理2.1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使用前的护理2.1.1基础护理内瘘成形术后,包扎不宜过紧,穿袖口宽松的内衣,避免吻合口及静脉侧受压,术侧肢体保温,术后早期应用绷带抬高术肢前臂,维持2~3天,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减轻末梢水肿,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疼痛、瘙痒等。保持伤口敷料整洁干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日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行前臂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2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患者经肾内科或肾移植科确诊终末期肾病,愿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转诊至血透通路专病门诊。完善术前检查,除外手术禁忌后,在日间手术住院系统内登记预约手术。当日日间病房手术结束后,患者在日间病房观察1 h,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医师确认患者可以出院后,安排患者出院。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入手术间至离开手术间),日间病房住院时间(进入日间病房至离开日间病房),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内瘘成熟率。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 6 min。患者日间病房住院时间为199. 0 min。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初次内瘘患者共24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术后2周闭塞1例;随访至术后3个月时,未能成熟3例,初次成熟率为79. 2%(19/24)。再次内瘘手术修复患者4例,手术成功率为100%(4/4)。结论前臂自体动静内瘘日间手术模式是安全的,无严重并发症,且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尤利 《天津护理》2000,8(3):125-126
动静脉内瘘被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保护内瘘成为护士的重要职责。临床发现在内瘘穿刺后有不同情形的出血情况,通过对血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使内瘘的使用更安全,便合理。  相似文献   

15.
马翠琴  郝瑞红 《护理研究》2007,21(12):3252-3253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先决条件,也是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生命底线。要想保证及时有效的透析效果,必须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目前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但临床上一些病人由于头静脉闭塞或者管腔狭窄而无法行常规内瘘术。对于这些病人选择一条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至关重要。我院2006年9月-2007年6月为4例尿毒症病人成功实施了移植大隐静脉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故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 1990年 8月~ 2002年 12月,对 1050例长期透析的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血液通路,因注意保养,大大延长了其使用时间,穿刺成功率高达 99%以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维持长期血液透析通路通畅是护理管理的重要任务。目前大多数血透病人首选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通路。本分析56例维持性血透病人内瘘手术术式、穿刺、止血方法等,探讨内瘘并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的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顺利进行血透治疗的保证,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栓形成,往往在手术后1—8周内导致栓塞,内瘘失败。所以动静脉内瘘术后预防早期血栓形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50例终末期肾功衰患者,施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我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客观地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发生,发展及预后知识,教育患者认识到内瘘是慢性肾功患者的生命线,其建立与维护非常重要,教会患者正确地护理内瘘。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是患者保证充分透析和维持生命的重要通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重庆重钢(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自1997年1月~2003年10月为3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成功进行了血液透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直视下钛轮钉吻合组(A组)和显微镜下吻合组(B组)。A组19例,男12例,年龄22~72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高血压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1例;B组17例,男10例,年龄26~7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高血压肾病2…  相似文献   

20.
动静内瘘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必备的血管通路,它安全且能长期使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建立动静内瘘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手术前血管的保护,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