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4,他引:5  
目的 研究青海省青海田鼠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 常规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方法。结果 青海田鼠为主要储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疫源地面积约9500km^2,位于青海省称多县珍秦乡境内;5~10月份有动物鼠疫流行,流行高峰为6~7月份。结论 青海省境内存在有青海田鼠疫源地。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啮齿动物地理区划属于古北界,包括东北区的大兴安岭亚区、松辽平原亚区和蒙新区的东部草原亚区。松辽平原亚区的啮齿动物分布有东方田鼠、棕色田鼠、普通田鼠、布氏田鼠、黑线姬鼠、巢鼠、小家鼠等组成的松嫩平原草甸草原一农田小型啮齿动物群;东部草原亚区大致以长爪沙鼠、三趾跳鼠、小毛足鼠、黑线毛足鼠、布氏田鼠、  相似文献   

3.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间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也称为基因多样性。在物种内部因生境的不同也会产生遗传上的多样化,各种生物不同亚种和人工驯化(种植)的品种或品系中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上是物种各水平多样性的最重要的来源。 对遗传多样性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个世纪,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用大量资料和证据揭示出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并发现了大部分变异有遗传倾向,他把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相似文献   

4.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啮齿动物及其生态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1997年3月底至4月初,对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地进行了啮齿动物区系调查,布夹3550夹次,共捕获啮齿动物7种,192只,总捕获率为5.4%。其中,荒漠区下来3200夹次捕获啮齿动物147只,捕获率为4.6%;人为生活区350-夹次捕获啮齿动物45只,捕获率12.9%。沙漠公路沿线生境大致可分类三个植被型:1.荒漠河岸林捕获率为5.5%,主要以子午沙鼠为优势种。2.荒漠灌丛捕获率为4.3%,以毛脚跳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啮齿动物群落分类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啮齿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根据各样地啮齿动物种类、数量和地理分布特征,将所获的5科23种啮齿动物分为8个代表性群落。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将其分为4个生态群,揭示了在地理分布上的规律性。同时本文应用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了群落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 1963年Nass通过电镜证实了线粒体DNA的存在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一些高等动植物尤其是动物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 ,mtDNA)进行了多种研究 ,在mtDNA的结构、组成、复制、转录、基因表达的调控及mtDNA突变与线粒体病之间的关系 ,以及在分子基础上揭示或重新认定了许多动物的起源和分类 ,为动物的亲缘关系的认定以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1~ 3 ] 。近年来 ,随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e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分析技术及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mtDNA进化遗传学研究成为目前分子进化研究领…  相似文献   

7.
东方田鼠是我国非常有价值的野生动物资源之一.东方田鼠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已被列为国家的有关研究项目并得到了广泛全面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仍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东方田鼠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具有天然抗血吸虫病的哺乳动物.目前,在东方田鼠牛物学特性、实验动物化研究、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均有一定的进展,以期为东方田鼠的抗日本血吸虫特性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该文就东方田鼠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血吸虫病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拉山口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物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999年4月和7月对新疆可拉山口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布鼠夹Ⅰ400夹次,捕获鼠类114只,10个种,首次捕获柽柳沙鼠(Meriones tamariscinus)5只;获得蚤类8种,其中六齿细蚤(Leptopsylla sexdentata)雌性为国内新纪录;从家畜(牛、羊)和鼠体上获得蜱类8种,革螨5种,恙螨1种。  相似文献   

9.
10.
罗布泊地区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物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报道了作在罗布泊地区腹地捕获的4各啮齿类动物和其体外6种寄生物,并介绍了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市啮齿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张家口市啮齿动物种类与分布.方法对河北省鼠疫防治所保存的1950~2004年间的动物标本及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研究. 结果共发现啮齿目动物5科15属26种,兔形目动物2种. 结论基本掌握了张家口市啮齿动物的种类分布,为制订各种鼠害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新现的人兽共患病原体,以前被认为是一种肠道原虫,最近被划分为真菌。该病原体主要侵染宿主小肠上皮细胞引起腹泻等临床症状,并且可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具有重要公共卫意义。研究表明,啮齿动物可感染或携带多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就近年来啮齿动物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率、基因型、人兽共患风险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富蕴县阿尔泰山地、阿勒泰城镇周围山地和哈纳斯湖畔林间所捕获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物。共捕获啮齿动物385只,隶属4科、12属、17种,其中有大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3只,该鼠为新疆新记录。共获蚤类810只,隶属4科、16属、25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和2个国内新纪录。革螨21种,填补了阿尔泰山地的空白。同时概述了主要疫源动物及体外寄生蚤的分布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童义。  相似文献   

14.
西藏阿里地区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分布着大面积高寒荒漠、半荒漠及高寒草原,植物覆盖度很低。1991~1995年4~8月,在西藏阿里地区日上县、普兰县、噶尔县草原及灌丛地带用夹夜法、枪击法捕获啥齿动物,查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的群落结构。1方法1*采集宿主和蚤:采用夹夜法和枪击法捕捉啮齿动物,将动物单个装入白布袋并扎紧袋口,带回实验室,麻醉至死,检取寄生蚤,鉴定啥齿动物和寄生蚤种类“,’‘,分别记数。12计算染蚤率和蚤指数:13计算群落结构指标”,‘’: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HI=ZPi·InPii…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疫源地区啮齿动物类种群结构变化趋势,掌握野鼠与家栖鼠类相互交窜现象,确定发生动物鼠疫时相互之间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GPS技术,采用5m夹线法,以景观区域为单位进行啮齿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疫源地区仅发现啮齿类动物17种,较50年代减少8种,其中棕背鼠平是首次在该区域的东辽河低山丘陵区发现。结论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啮齿动物种类明显减少;家栖鼠类与野栖鼠类相互交窜现象较为普遍,一旦发生动物鼠疫将直接对人类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啮齿动物弓形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3月底~4月初,在新疆塔里木盆中部进行啮齿动物调查同时,对其体内自然感染弓形虫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既往资料中未涉及该地带中心区域的啮齿动物弓形虫病文献。本次调查用直接染色镜检的方法,旨在摸清这一区域的啮齿动物中自然感染弓形虫情况,为该地区今...  相似文献   

17.
啮齿动物传播多种疾病,特别作为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贮存宿主,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80年代,我国广泛地开展了有关耶尔森氏菌(Yersinia)(以下简称耶氏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崔凤柱、侯在文等对宁夏人群及家畜等动物曾进行过调查研究,对宁夏啮齿动物除鼠疫菌外的其它病原性耶氏菌从未进行过研究。为控制和深入研究鼠疫和其它病原性耶氏菌病,在查清宁夏啮齿动物鼠疫流行病学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其它病原性耶氏菌的分布及有关生态学很有必要。1997~1998年在宁夏的海原县、盐池县、银川市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捕获啮齿动物 在海原县、盐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周边地区与银川市的非鼠疫疫区的野外和居民点,用2号弓  相似文献   

18.
陈欣如  叶瑞玉 《地方病通报》2000,15(1):46-47,57
本文报道了1988年至1990年对新疆境内啮齿动物寄生绦虫幼虫的调查结果。共计获得寄生绦虫幼虫6种,它们分别为猎泡尾带绦虫(Hydatigera taeniaeformis)寄生于小家鼠9Mus musculus)肝脏,克氏泡尾带绦虫(Hydatigera krepkogorski)寄生于柽柳沙鼠(Meriones tamariscinus)腹腔,线中殖孔绦虫9Mesocestoides tine  相似文献   

19.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大流行,引起了公众对冠状病毒前所未有的关注。鼠类等啮齿动物是许多病毒的天然宿主和储备库,其中也包括冠状病毒。啮齿动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通常生活在家畜或人类附近,这增加了通过密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潜在风险。本文主要就冠状病毒的分类、基因组、结构以及啮齿动物所携带的冠状病毒流行情况进行系统阐述,并分析其跨种传播的风险,以深入了解啮齿动物携带的冠状病毒,为预防新发冠状病毒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田鼠巴贝虫可溶性抗原,寻找可用于免疫诊断的有效抗原组分.方法 用田鼠巴贝虫感染BALB/c小鼠,待虫血症达高峰期时,收集田鼠巴贝虫虫体;采用超声法制备可溶性粗抗原(soluble babesia antigens,SBA)并包板,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IgG,评价SBA的免疫反应性、交叉反应性和特异性;以SDS-PAGE电泳分析SBA组分,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其与感染鼠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SBA-ELISA法可检测早期感染(7 d)小鼠血清,且与恶性疟、间日疟弓形虫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显示出其较好的诊断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通过SDS-PAGE分析,获得5条分子质量为72、66、60、53、43 kDa的主蛋白带和介于14.4~116 kDa的7条次带.经Western Blot分析,SBA有15个抗原组分能被阳性小鼠血清识别,以72、53、43、39、30 kDa蛋白组分反应较强.结论 以SBA建立的间接ELISA可用于巴贝虫感染的有效筛查工具;田鼠巴贝虫可溶性抗原组分中72、53、43、39、30KDa为比较理想的抗原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