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遵医嘱正确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洋地黄中毒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洋地黄中毒,及时处理洋地黄制剂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洋地黄属玄参科草本植物,作为药用者有紫花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和毛花洋地黄(Digitalis La-nata)两种。其主要成分为配糖体。两种洋地黄所含配糖体的种类和含量虽各有不同,但水解后其主要产物不外洋地黄毒苷(Digitoxin)、羟基洋地黄毒苷(Gitoxin)、异羟基洋地黄毒苷(Digoxin)和吉他林(Gitalin)等数种。其中以洋地黄毒苷的含量为最多。  相似文献   

3.
洋地黄类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最常用的洋地黄类强心苷主要有四种,即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毒毛花苷K、毛花苷丙.其作用持久,无耐药现象,其主要制剂口服有效,适用于长期治疗.但洋地黄有效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安全范围窄,轻度中毒剂量约为有效治疗量的2倍,易造成中毒.所以,洋地黄中毒的及时发现至关重要.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4月至10月收治的38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洋地黄,就有5例出现中毒现象.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者描述了应用两向连续展开薄层技术使非常复杂的洋地黄强心甾得到分离的情况。洋地黄强心甾类包括紫花洋地黄叶的提取物。所得斑点清晰,强心甾类能以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被检出。除能用在已知混合成分的鉴别外,亦能用于鉴定未知成分结构。实验所用溶剂均为分析纯。显色剂为20%(V/V)磷酸水溶液。双羟基洋地黄毒甙元(diginatigenin),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digoxigenin),羟基洋地黄毒甙元(gitoxigenin)和洋地黄毒甙元(digitoxige-nin)的单、双洋地黄毒糖甙(mono和bis-digitoxosides)按Karser等人的方法制备。其它化合物来自商品。毛花洋地黄(D.lanata)叶用20%乙醇水溶液浸渍提取强心甾类化合物,提取液再按照以前论文所述方法以氯仿  相似文献   

5.
柯永胜  赵振东 《安徽医学》1991,12(4):49-50,48
<正> 抗洋地黄抗体(anti-digitalis antiobdy,ADA)主要用于洋地黄中毒时的解救。本文就近年来对抗洋地黄抗体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探讨洋地黄抗体在临床方面的重要性。一、抗洋地黄抗体的特性 ADA与地高辛—蛋白质结合物呈特异性反应,而与载体蛋白均无反应。与地高辛、洋地黄毒甙、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G、安体舒通、氢化可的松、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和甲基睾丸酮等10种半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阻断试验的结果表明,ADA与地高辛、洋地黄毒甙、西地兰呈高特异性反应,亲和力高,而与其它物质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的洋地黄类药物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BC-PAP的自噬调控作用。方法将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BC-PAP分为空白对照组、洋地黄毒苷组、地高辛组,应用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性,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电镜观察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形成。结果洋地黄毒苷、地高辛均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C-PAP细胞的生长。洋地黄毒苷的IC50浓度为0.25μmol/L,而地高辛的IC50浓度为5μmol/L。结论洋地黄毒苷、地高辛可增强甲状腺癌细胞自噬,洋地黄毒苷诱自噬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又名Dead Man's Bells,Fairy Cap,Fairy Finger,Fox-glove,Lady's Thimble,Lion's Mouth,Purple Foxglove,Scotch Mercury,Throatwort,Witch's Bells,Wolly Fox-glove。植物名Digitalis purpurea;D.lanata。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洋地黄含多种糖苷,主要是洋地黄毒苷(digitoxin)和芰皂素(gitoxin)的前体糖苷A和B。毛花洋地黄D.lanata含毛花洋地黄苷(lanatoside)A、B、C、D和E,由这5个化合物可分别得到洋地黄毒苷、芰皂素、地高辛、洋地黄苷和吉他洛辛(gitaloxin)。强心苷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减少房室结传导,稳定心率,增加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心甙类药物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长春新碱抗肿瘤活性的协同作用。方法台盼蓝排染法测定药物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用小鼠肝癌腹水瘤H22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洋地黄毒甙、地高辛能显著杀伤K562细胞,并有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0.059,0.101μg/ml;低浓度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低浓度长春新碱杀伤K562细胞呈现增强作用(q>1)。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长春新碱抑制H22腹水瘤也呈增强作用(g>1)。结论洋地黄毒甙、地高辛对长春新碱抗肿瘤活性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国产商品洋地黄毒甙(Digitoxin)的薄层层析条件进行了探讨,也为用硅胶干柱法进行分离精制标准品打下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国产洋地黄毒甙中主要杂质为羟基洋地黄毒甙及另一种未知荧光物质。用硅胶干柱层离法可制备出高纯度的洋地黄毒甙,用薄层层析法检出,在洋地黄毒甙纯品为100μg时无明显的杂质斑点。其层离条件为活度Ⅱ—Ⅲ级的160~200#硅胶,展开剂为氯仿—异丙醇—丙酮(80∶5∶15),两次展开。  相似文献   

10.
强心甙类药对长春新碱抗肿瘤活性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强心甙类药物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长春新碱抗肿瘤活性的协同作用。方法 台盼蓝排染法测定药物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用小鼠肝癌腹水瘤H22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 结果 洋地黄毒甙、地高辛能显著杀伤K562细胞,并有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0.059,0.101μg/ml;低浓度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低浓度长春新碱杀伤K562细胞呈现增强作用(q〉1)。洋地黄毒甙或地高辛对长  相似文献   

11.
已充分证明狄戈辛与奎尼丁临床上有重要的相互作用。洋地黄毒甙与奎尼丁的相互作用尚未作出评价。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伍用奎尼丁对静注洋地黄毒甙的体内分布和廓清并无影响。方法:10名健康男女为受试者,年龄23~32岁,均无服药基础。绐受试者静注洋地黄毒甙1mg,4分钟注完,共2次,间隔最少2月。第一次作为对照,不同时给其它药。第二次试验,即在静注洋地黄毒甙前三天开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从毛花洋地黄叶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地高辛的新工艺。实验: 苯基硼酸的制备:可从三甲基硼酸酯和格氏试剂(苯基溴化镁)制备(Washburn等:Org Synth Coll 4:68,1976)。地高辛的纯化: a)从干燥植物原料中提取分离的4克混合甙(含洋地黄毒甙17%,羟基洋地黄毒甙36%,地高辛41%,双羟基洋地黄毒甙5%),溶于甲醇和苯各80毫升的混合溶剂中,加入800毫克苯基硼酸(羟基洋地黄毒  相似文献   

13.
应用洋地黄毒甙进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发现,0.1~1.25μg/ml洋地黄毒甙在体外能显著杀伤 HL-60,K562,SMMC-7721.FGC85,SGC-7901,MKN28细胞,并呈剂量呈依赖性,药物作用24h.IC50分别是 0.132,0.182,0.265,0.282,0.498,0.622μg/ml。0.01~1.25μg/ml洋地黄毒甙处理12h,对HL-60和SGC-7901细胞集落形成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是0.056,0.119μg/ml。与5-氟尿嘧啶(200mg/kg·ld_1,ip)合用能使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  相似文献   

14.
洋地黄细胞悬浮培养物使强心甙12β-羟基化是植物组织培养生物工艺应用的一个有意义的实例。采用固定化酶或完整细胞进行这种生物转化因有种种优点而愈益引人注意。本文介绍用藻朊胶包埋的洋地黄287T株的固定化细胞进行洋地黄毒甙和β—甲基洋地黄毒甙的生物转化。在自由悬浮细胞和固定化细胞的振动培养中,每种底物的生物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患者李××,男性,28岁,住院号49884,心电图号58—1070。因风湿性心脏病、双瓣膜病变、心力衰竭第三度,伴风湿活动,于1958年10月16日住院。入院前已服洋地黄维持量三个半月,入院时血沉45毫米/第一小时末,心电图正常。入院后每日给予毒毛旋花子苷K0.125~0.375毫克加入25%葡萄糖液20毫升内静脉注射,心力衰竭情况渐趋好转。同年11月5日起至12月19日改用洋地黄,共计42天,服洋地黄2.2克、洋地黄毒苷3.7毫克及静脉注射绒毛洋地黄丙3.7  相似文献   

16.
有关对强心甙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早在50—60年代就开始,但由于该药在体内含量甚微,目前尚无特别灵敏的定量测定方法,因此在临床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关于洋地黄毒甙的主要代谢产物——双氢洋地黄毒甙(Dihydrodigitoxin)的生成过程还不很清楚。 Boden博士,近年来曾成功地采用气相色层法及质谱法对多种药物的微量代谢物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健康人以及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血中的洋地黄毒甙及其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心肌病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患者有无心慌、气促等症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及心律.心功能不全、水肿、使用利尿剂患者注意对出入量和电解质的观察.使用洋地黄者,密切注意洋地黄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黄视、绿视及有无室性早搏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了解大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  相似文献   

18.
对于心脏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的治疗,洋地黄类制剂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产生疗效的剂量接近其引起中毒的剂量,故极易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如何正确掌握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方法,充分发挥其疗效,而不致发生严重毒性反应乃成为内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作者等现将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五年来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所发生的毒性反应,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种快速并且无放射性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HIV-1 DNA检测方法业已诞生。该法采用比色测定系统。生物素标记的扩增靶标和异羟洋地黄毒甙元捕获探针在溶液中杂交后,有效而又迅速地连接到抗生蛋白链菌素磁性珠上。然后用一种比色底物与抗异羟洋地黄毒甙元-碱性磷酸酶的结合物检测与生物素标记靶标结合的异羟洋地黄毒甙元捕获探针。这种方法极其敏感,能测出少于10个HIV目标,比PCR的时间短约50分钟。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并发症。本文介绍不同于传统用法的地高辛在临床纠正心衰的疗效.并与西地兰、洋地黄毒甙比较疗效,意在总结临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