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在鼻内镜直视下,彻底清除病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以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愈鼻窦炎为目的的鼻外科技术。现将2007年6月-2008年6月本院61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完善,鼻内镜下的鼻腔、鼻窦手术得以推广应用,该手术具有微创操作精细、观察准确、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明视下准确地清除病变组织,尽可能地保留鼻腔、鼻窦黏膜,重点和恢复黏膜纤毛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分析38例鼻窦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确诊率63%,治愈率90%。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在诊断上无特异性,结合涕中带血史,镜检见有干酪样团块物和鼻窦CT显示病变窦腔有钙化斑可明确诊断。治疗上,内镜鼻窦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将74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护理干预组(37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操作,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检测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干预组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3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较术前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25例)。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稳定患者情绪、降低应激反应、缓解紧张心理,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院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的6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新方法,它是在传统的鼻窦根治手术基础上新建的鼻窦微创手术。其手术方式是采用各种不同角度的鼻内窥镜,在直视下行手术治疗。该手术具有照明清晰、视野广、创伤小、面部无瘢痕等优点,已成为鼻窦及鼻息肉手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新方法,它是在传统的鼻窦根治手术基础上新建的鼻窦微创手术。其手术方式是采用各种不同角度的鼻内窥镜,在直视下行手术治疗。该手术具有照明清晰、视野广、创伤小、面部无瘢痕等优点,已成为鼻窦及鼻息肉手术的主要方式。而对于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院6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腔合理用药,重建通气引流功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对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及鼻出血的护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坚持鼻腔滴药并定期鼻腔清理等。结果本组随访一年,均无复发,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可作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常规手段,尤其配合正确的护理、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部疾病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处理及出院指导;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48例,好转21例,无效11例,治愈率82.2%,总有效率93.8%;11例治疗无效患者9例为未按时到医院复查和换药的患者,2例联系不上。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手术是通过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和粘液纤毛清除功能,达到恢复病变鼻窦正常功能的目的,拓宽鼻腔和鼻窦间的联系空间,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解剖结构和黏膜。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内涵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为前提,以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为目的鼻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患者520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200例和预见性护理组320例。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7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探讨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3年间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70例(12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结果:按97年海口会议分型和疗效标准:Ⅰ型2期41例(74侧),治愈35例(68侧),92%,好转6例(6侧),8%;Ⅰ型3期2例(4侧),好转2例(4侧),100%;Ⅱ型2期14例(25侧),痊愈12例(22侧),88%,好转2例(3侧),12%;Ⅱ型3期6例(12侧),治愈5例(10侧),83.4%,好转1例(2侧),16.6%;Ⅲ型7例(14侧),治愈5例(10侧),77.4%,好转2例(4侧),28.6%。术中不开放狭窄的上颌窦自然口或开放窦口小于1.5cm,不处理肥大的中鼻甲和高位鼻中隔偏曲均影响疗效。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手术方式、技巧、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措施和临床分型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慢性鼻窦炎为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发病与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变态反应体质,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等因素有关,随着腔镜外科的发展,鼻内镜外科手术的日渐成熟,在鼻内镜直视下清除炎性病灶,改善和重组鼻腔、鼻窦通气功能,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从而减轻慢性鼻窦炎病人的痛苦,达到了治疗的目的。我科去年1月-10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病人75例,通过精心的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8例,对其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在术前和术后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8至10个月回访,98例患者中有96例患者基本得到治愈,未出现复发情况,总有效率达97.96%。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个性化治疗,并给与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真菌性鼻窦炎的复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并按要求完成1年随访的3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总有效率94.2%。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安全有效,术者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做好围手术期、手术中及术后随访的处理,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腔鼻窭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诊疗措施。方法:15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肿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果:术后鼻内镜随访12—24个月,未见复发和恶变病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T1-3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微创,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复发,应作为T1-3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40例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治疗过程的分析,研究本病的-晦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STRYKER鼻窦内窥镜行病侧上颌寞自然口扩大及下鼻道开窗双进路清除痛灶,术后不用抗真茵药。结果 40例均治愈,术后病理证实为曲霉菌感染,术后随访2—3个月,术腔黏膜光滑,窦口引流通畅,无复发。结论应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手术创伤小,清除病灶准确,保留功能,可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可使鼻窦炎、鼻息肉的一次性治愈率达90%以上,而围术期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我院耳鼻咽喉科2010年收治的89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主要探讨鼻内镜在鼻腔及鼻窦手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在我科行鼻内镜下鼻腔及鼻窦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对发现有鼻腔复发者及鼻腔粘膜粘连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对症处理。结果:在对鼻腔息肉复发者及鼻腔粘连患者随访一年以上,治愈30例,好转8例。结论:鼻内镜检查在对行鼻腔及鼻窦手术患者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提高治愈率、及避免再次手术是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6年11月至2008年10月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或)鼻息肉52例、上颌窦囊肿8例、鼻腔乳头状瘤4例.本文简述了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疾病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介绍了手术护理要点,强调了术后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