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检测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5(IL-5)mRNA及IL-10 mRNA表达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率。方法:健康雄性Hartley系豚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RTPCR技术检测BALF中EOS凋亡、IL-5 mRNA及I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地塞米松组BALF中的EOS较哮喘组明显下降,EOS凋亡明显上升(P〈0.01);IL-5 mRNA水平较哮喘组明显下降,IL-10 mRNA水平较哮喘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减少IL-5 mRNA的表达,增加IL-10 mRNA的表达有效抑制哮喘豚鼠气道EOS的上升,增加EOS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IL-3、IL-5及IL-8与鼻息肉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雯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44-1945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自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探讨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标本取自50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研究组)和30例行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正常下鼻甲黏膜(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3、IL-5和IL-8在鼻息肉标本和正常下鼻甲黏膜的含量。结果鼻息肉组织IL-3、IL-5和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IL-5和IL-8在鼻息肉组织中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2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0例鼻息肉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IL-23的表达情况,并与同期100例单纯行鼻中隔手术的下鼻甲黏膜标本中IL-23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HE染色检测所有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结果鼻息肉组组的IL-23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L-23与鼻息肉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其在诱导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聚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情况及EOS趋化因子-2(Eotaxin-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4例鼻息肉患者接受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6~8周和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2 mRNA的表达水平(各12例),并观察比较鼻息肉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片中EOS的浸润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比未治疗组的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②治疗组鼻息肉组织HE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具有减少Eotaxin-2 mRNA的表达,抑制EOS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on factor,GM-CSF)在初发鼻息肉和复发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初发鼻息肉和复发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初发鼻息肉组40例、复发鼻息肉组4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对照组20例,下鼻甲黏膜组织标本来自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M-CSF在初发鼻息肉组和复发鼻息肉组和正常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比较GM-CSF在初发性和复发性鼻息肉2组间和两组组内不同性别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GM-CSF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黏膜下层及血管周围,在初发性鼻息肉和复发性鼻息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下鼻甲黏膜中无明显表达。结论 GM-CSF能够延长炎性细胞的存活时间,抑制炎性细胞的死亡,参加它们的趋化和浸润。致使大量GM-CSF向黏膜中聚集,促使局部炎症长期地存在,病变范围逐渐累及整个鼻腔以及多个和多组鼻窦,导致鼻息肉的形成和复发。  相似文献   

6.
范团起  李卫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33-1534
目的 研究血清中白介素-12(IL-12)及白介素-10(IL-10)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10例进展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并与10例正常人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银屑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12水平显著增高(f=20.752566,P〈0.01),IL-10水平显著降低(f=4.25,P〈0.05)。结论 IL-12及IL-10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入住我院的30例鼻息肉患者息肉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L)-12和IL-16的含量,以探讨IL-12、IL-16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外科手术前评价胃癌患者的免疫状况,研究血清白介素12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人IL-12HP40多层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127例胃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12。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癌症患者群体里IL-12在疾病发病阶段和肉眼观无差异性,但是在F4期患者IL-12水平显著低于T1、T2或T3期(P〈0.01),在没有淋巴结、肝脏或腹腔等远处转移的患者中IL-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有远处转移的患者IL-12水平无显著差异,有远处转移的患者IL-12水平显著低于没有远处转移的患者(P〈0.02),在组织病理学与IL-12水平无显著的不同。用线性相关系数分析显示IL-12水平与CA19-9、CA72-4、球蛋白,免疫检测蛋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然而,血清IL-12水平与可溶性IL-12受体水平与可溶性IL-2受体水平之间有显著性相关性(r=0.53,P〈0.01)。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因为晚期胃癌患者的巨噬细胞被大量消耗,不能产生足量的IL-12。  相似文献   

9.
孙国英 《河北医药》2009,31(7):835-83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的动态变化特点,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患儿在入院当天及治疗7~10d后抽取肘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因子。结果治疗好转患儿血清IL-6值与治疗前以及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患儿治疗后IL-10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参与重症肺炎患儿炎症反应,动态监测血清中IL-10的水平反映重症肺炎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息肉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血清中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同单纯鼻息肉喘儿童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鼻息肉、过敏性鼻炎合并鼻息肉儿童患者及健康查体儿童血清中IL-4、IL-5水平。结果鼻息肉、鼻息肉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5水平均较健康查体者高,以鼻息肉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升高为著(P〈0.05,P〈0.01)。结论鼻息肉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与单纯鼻息肉患者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NF-a、ICAM-1、IL-5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者作对照(对照组),用Ellisa方法检测AR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a、ICAM-1、IL-5水平。结果鼻息肉患者治疗前血清TNF-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鼻息肉患者治疗前血清ICAM-1、IL-5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a、ICAM-1、IL-5在变应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分子白介素(IL)-10和补体C3、C1q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C3和C1q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C3和C1q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IL-10、C3和C1q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C3和C1q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结论IL-10、C3和C1q在局部的抗感染和炎性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确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伴有鼻息肉组(CRSwNP组)91例、不伴有鼻息肉组(CRSsNP组)75例,入院后均给予规范治疗,选取同期我科诊断为单纯鼻中隔偏曲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血清IgE、IL-5、...  相似文献   

14.
白介素17是Th17细胞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研究发现IL-17在鼻息肉组织中明显增多,且可能参与了鼻息肉形成过程中的黏膜重建并促进了血管生长因子的高表达,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参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就Th17细胞的分化及其产生的IL-17在鼻息肉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学特点及其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学变化 ,探讨鼻息肉的发展变化规律 ,应用组织学方法染色 ,观察 3 8例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显示 ,3 8例鼻息肉组织中以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的有 2 5例 ,占 65 .8% ,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有 13例 ,占 3 4.2 %。与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的鼻息肉组织比较 ,在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鼻息肉组织中 ,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P<0 .0 1)。  相似文献   

16.
王世飞  蒋正举  安伴 《贵州医药》2009,33(6):493-49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VEGF和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中的表达。结果(1)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较正常鼻黏膜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比在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要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较正常鼻黏膜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和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VEGF COX-2和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r=0.895)。结论VEGF和COX-2是参与调控血管生成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提示它们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和复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Nasal polyposi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nasal and paranasal sinus mucosa. Etiology remains unclear, but allergy, asthma, aspirin sensitivity, cystic fibrosis, and infection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Clinically, nasal obstruction, anosmia/hyposmia, rhinorrhea, postnasal drainage, headaches, facial pain, and sleep disorders constitute the main symptoms. Intranasal examination reveals bilateral, mobile, grey, smooth and semi translucent polypoid masses that usually originate in the ethmoid sinuses or the middle meatu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s important to rule out congenital anomalies, as well as benign or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evaluation of nasal polyps,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s helpful especially in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the disease and in planning the surgical approach. Management of nasal polyposis consists of medical therapy and surgery. Surgical treatment is performed in cases that are refractory to medical therapy. Recurrence of nasal polyps is quite common and medical therapy after surgery is often necessary for avoiding recurrences. This paper aim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trends in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of nasal polyposis and relevant pat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表达关系。方法选取鼻息肉患者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20例。通过鼻内镜手术,取鼻息肉患者部分鼻息肉组织及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部分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环氧化酶-2及核转录因子-κBp65在鼻息肉组织及下鼻甲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结果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 40例鼻息肉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阳性表达率为75%,环氧化酶-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下鼻甲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0例鼻息肉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的阳性表达率为85%,核转录因子-κBp65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下鼻甲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环氧化酶-2和核转录因子-κBp65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17,P<0.01)。结论环氧化酶-2与核转录因子-κBp65在鼻息肉中表达均增强,环氧化酶-2与核转录因子-κBp65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对二者以及其上下游各种因子研究将有助于揭开鼻息肉发生、发展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