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潇潇  陆伦根 《肝脏》2008,13(4):338-340
一、肝纤维化自然史 目前对肝纤维化自然史了解最多的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HCV感染者从病毒血症到肝纤维化最后发展到肝硬化约需30年,但个体差异性大。现已清楚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纤维化进展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男性、感染时年龄大于40岁、感染年限、并发乙型肝炎病毒(HBV)或HIV感染、饮酒(〉50g/d)、体重指数增加、肝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物无应答和铁负荷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与炎症活动及病毒因素有关。研究显示,HBV基因型B比基因型C发生纤维化程度轻,而且很少发生肝硬化。  相似文献   

2.
近半年来,招远市人民医院应用生脉注射液(生脉)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20例乙肝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本组(治疗组)男16例,女4例;年龄22~66岁。其中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7例,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例(HBeAg阴性5例,阳性4例),肝炎肝硬变(活动型)1例。另选对照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1~65岁。其 中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7例,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4例,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3.
B超显示肝静脉对急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B型超声观察了101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的肝静脉显示情况,结果为:(1)急性肝炎及慢性廷延性肝炎组其肝静脉显示多为良好(Ⅰ级);(2)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静脉显示以稍差及差比例最高(Ⅱ、Ⅲ级);(3)肝硬化组肝静脉显示绝大多数为差(Ⅲ级)。此种规律性对于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细胞因子在肝炎肝细胞损伤及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我们通过对慢性肝病,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a的含量检测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祛1.病例选择: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慢活肝)3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16例,重型肝炎10例,乙肝后肝硬化64例,原发性肝癌26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其它肿瘤14例,均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其中慢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大部分病例经病理活检证实,其它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另失代偿性肝硬…  相似文献   

5.
AAR和API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比值(AAR)和年龄-血小板指数(API)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17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用ROC曲线评价AAR和API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能力。结果肝纤维化S0、S1、S2、S3和S4的AAR无显著差异(P〉0.05),肝纤维化分期与AAR的相关系数(rs)=0.10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AR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均〈0.7;肝纤维化S4的API高于S0、S1、S2和s3(P〈0.01),肝纤维化分期与API的rs=0.314(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PI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0.7(P〉0.05),但诊断肝硬化的AUC达到0.773(P〈0.01),敏感度(SN)达到70.83%,特异度(sP)达到72.18%。结论AAR对于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不大;API与肝纤维化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肝纤维化S4的诊断,但对肝纤维化s1、s2和s3的区分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6.
了解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9例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进行检测。结果中度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和重症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P-α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非肝病组(P值<0.001);肝癌时,癌旁肝组织中IL-6和TNF-α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非肝病组(P值<0.01),而且高于其它各型肝病组(P值<0.05),IL-1β与非肝病组无差异(P值>0.5)。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阳性细胞数依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炎肝硬化,重症黄疸肝炎和肝癌癌旁肝组织逐次增多。结论IL-1β、IL-6和TNF-α可能直接参与和加重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的病变过程。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朱洪坤 《肝脏》2013,(8):587-588
慢性淤胆型肝炎可见于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其他病因引起的各种肝炎,淤胆型肝炎黄疸持续时间长,一般退黄效果不理想,且高胆红素血症可进一步引起肝细胞死亡,加重肝损伤,若高胆红素血症持续存在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CHB)出现肝内胆汁淤积说明病情较重,因此加速黄疸消退、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我科近几年收治的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终末期肝病的病因治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终末期肝病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终末期肝病的原因很多,如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先天性肝脏代谢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如病毒性肝炎、毒物、药物、妊娠性急性脂肪肝等)以及原发性肝癌等等。在我国,主要由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引起,以乙型肝炎为最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9例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进行检测,结果 中度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和重症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非肝病组(P值〈0.001),肝癌时,癌旁肝组织中IL-6和TNF-α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非肝病组(P值〈0.01),而且高于其它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  王子骥 《山东医药》1998,38(8):44-4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进展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王颖王子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慢乙肝)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随着基础及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其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简述如下。1抗病毒治疗1.1干扰素(IFN)其既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约8%(不同等级的医院比例不同)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反复波动,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临床医师经常要面对且极其棘手的问题。其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非自然因素,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及临床实际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血清胆碱酯酶与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胆碱酯酶与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135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O二医院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住院患者,男121例,女14例,年龄3-67岁,平均32.1岁。慢性肝炎轻度65例,中度41例,重度4例,肝炎肝硬化22例,急性重型肝炎1例,慢性重型肝炎22例(其中20例为肝硬化患者)。病原学诊断,乙型肝炎115例,丙型肝炎5例,乙型并丙型3例,乙型并成型4例,乙型并庚型1例,乙型并了型和甲型2例,乙型并丁型和庚型11例,病原未定4例。临床及病…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全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需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而我国HCV感染率占总人口的3.2%左右.总数约为4200万,其中多数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众所周知,病毒性肝炎病情发展有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病情凶险、进展快速、预后不佳,应用常规的内科综合治疗方法疗效不够理想,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现在是治疗慢重肝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血浆置换是国内应用最多的ALSS治疗方法。进行血浆置换的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安全、方便的血管通路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60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德胜 《山东医药》2008,48(35):69-69
肝纤维化是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共有的反应,也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大量资料表明,肝纤维化阶段是个可逆的病理过程,如能在肝纤维化早期及时诊断和阻断其病理进展,可显著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预后。2005年11月-2008年4月,我们对60例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上述指标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现状任红,张定凤目前已发现病毒性肝炎共七种类型,其中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形成病毒的慢性感染,造成肝细胞持续损伤,加重肝脏病变,常导致病情反复发作,长期迁延不愈,部分病人可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危害极大。近年来,虽然对于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化法测定了227例病毒性肝炎血清脯氨酸肽酶(PLD)活性,结果急性肝炎(2329.8±575.8U/L)、慢性迁延性肝炎(1443.0±272.9U/L)、慢性活动性肝炎(2055.5±550.2μ/L)、重型肝炎(1935.9±432.9/UL)及肝炎后肝硬化(2396.5±371.3U/L)均较正常值(1150.3±195.2U/L)显著升高,非肝炎(1197.1±221.1U/L)无升高。急性肝炎PLD变化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一致,二者显著正相关;慢性活动性肝炎PLD与ALT均升高,但二者变化不相关,PLD异常率显著高于ALT:肝硬化ALT正常,但PLD仍显著升高。结果表明PLD可作为一项反映肝病慢性化与肝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区,在其漫长病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使肝脏炎症反复发生,对肝细胞造成长期慢性损害,如不能得到正规有效地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1].中毒性肝炎是由化学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药物或生物毒素引起的肝炎或所致的肝脏病变,以慢性多见,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表现类似慢性病毒性肝炎,严重者短期内死于肝衰竭[2].本文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对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检测,并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可以出现糖代谢紊乱(69.4%),明显多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低血糖,空腹高血糖及餐后2h血糖升高均可能出现。结论: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总被引:4005,自引:392,他引:4005  
西安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防治病毒性肝炎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搞好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对甲型和戊型肝炎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对乙型和丁型肝炎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为主;丙型肝炎则以控制肠道外(如经血)传播途径为主。要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