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7年2月至1992年2月,我们用消炎痛治疗顽固呃逆14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本组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45~74岁,均为住院病人。病程1~5天,频率每分钟15次以上,且经其它方法治疗呃逆仍不止者。其中由原发性肝癌引起6例,转移肝癌2例,胃癌2例,冠心病2例,脑梗塞1例,肋间神经痛1例。二、治疗方法及效果:口服一次消炎痛12.5~25mg,观察2~3小时,呃逆不止者追服一次;次日复发者重复使用。治疗期间不用镇静剂,仅针对原发病作治疗。2天内呃逆仍不止者视为无效。本组9例服药后2~3小时呃逆停止,且未再复发,3例次日复发重复使用消炎痛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天津市海光制药厂生产的消心痛治疗脉管炎疼痛19例,收到理想疗效。病例选择:19例均系住院病人,年龄最大58岁,最小28岁,男性17例,女性2例,病程最长者四年,最短者半年,有溃疡面7例,夜间不能入睡占90%,大多数服止痛片镇痛。治疗方法:舌下含消心痈5mg,大多数2分钟后疼痛开始缓解,一般止痛时间为2小时,最长者含服一片后,配合蛇毒抗栓酶治疗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3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急性胃炎6例,急性肠炎14例,急性胃肠炎13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15~61岁。病程半小时~3天。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腹部或脐周痉挛性腹痛,伴有呕吐或腹泻。 1.2 方法与疗效 1.2.1 方法:心痛定10mg,舌下含化或嚼碎后舌下含化,无效时增含10mg。本组病例中25例含服10mg,8例含服20mg。 1.2.2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半小时内腹痛完全缓解而不再发作者;②有效,1小时内腹痛减轻者;③无效,1小时后腹痛仍无缓解者。 1.3 结果:本组病例疼痛缓解时间最短为2分钟(3  相似文献   

4.
硝苯吡啶、利他灵治疗顽固性呃逆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我院采用硝苯吡啶加利他灵治疗顽固性呃逆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对象 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25~72岁.原发病有肝硬化腹水14例.肝癌3例,胃癌4例,腹膜炎4例,胸膜炎5例,尿毒症2例,脑血栓形成2例,冠心病1例.均为持续性呃逆24小时以上,最长5天,经胃复安、莨菪碱、利多卡因、氯丙嗪等治疗无效的病例.方法 硝苯吡啶10~20mg,舌下含眼或口服.同时肌注或口服利他灵10~20mg,2小时后呃逆不止可重复使用,每日总量为硝苯吡啶不超过80mg,利他灵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男 2 4例 ,女 11例 ,年龄 19~ 61岁 ,平均 32岁。发病时间 0 .5~ 2 4小时 ,平均 6小时。所有病人均主诉腰、腹部剧痛 ,体检肾区叩压痛 ,尿常规检查示镜下血尿。疗效标准 :1显效 :给药后 1小时内疼痛消失。2有效 :给药后 1小时内疼痛程度减轻。 3无效 :给药后 1小时内疼痛无改变。给药方法 :消炎痛为栓剂 ,10 0 mg,肛塞。心痛定为片剂 ,10 mg嚼碎后舌下含化。二药均为单次给药。结果 :所有 35例病人中 11例显效 ,18例有效 ,6例无效。改用 654- 2针剂、度冷丁针剂及输液等其他治疗方法。疼痛缓解时间 5~ 60分钟 ,平均 2 4分钟。…  相似文献   

6.
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方法较多,各有特点。有些方法有效、安全,但对基层方便、节省受限。本院在近年采用单用舌下含服大剂量消心痛治疗急性左心衰竭40例,疗效尚属满意,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0例为近3年治疗的病员,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22~76岁。冠心病13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心肌病5例,其他心脏病5例。12 治疗方法:单用舌下含服消心痛10mg,每30分钟一次,总量50~230mg。2 结果呼吸困难减轻占85%(34/40),肺部湿罗音消失或大部消失80%(32/40),两肺哮鸣音全部或大部消失90%(36/40),无效2例,总有效…  相似文献   

7.
例1:男性,23岁,大学生。门诊患者,于晨6时起床后即出现呃逆,自饮凉水及反复深吸气憋气后仍无缓解,于8时来诊,先于中医科予胃复安10mg封闭内关穴,呃逆当即终止,但退针后约2min再次出现持续性呃逆,至11时来内科门诊,予硝苯吡啶10mg舌下含服,约10min,药物尚未完全含化,呃逆终止,后来再复发。 例2:男性,56岁。以尿毒症入院,当时伴明显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血压190/110mmHg。经对症处置后呼吸困难改善,血压未降,当天夜间出现呃逆,予胃复安肌注及请中医科针灸治疗,虽症状略减轻,但呃逆始终未见终止,持续到第二天上午予硝苯吡啶10mg舌下含服,约30min后呃逆终止。  相似文献   

8.
疗程:120例高血压门诊患者,在服用硝苯吡啶前1~2周均停用各种对高血压有影响的药物。使用方法:本品口服吸收良好,经10分钟生效,1~2小时达最大效应,作用维持6~7小时。舌下含服作用较口服迅速。每次服10mg,每日3次,无效者增至20mg,每日3次,服药期间,每周测血压1~2次。  相似文献   

9.
患者汤××,女,64岁,工人。患者于1984年6月出现心前区疼痛,每天发作1~2次,每次持续1~2个小时,用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无效,疼痛性质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并向左肩部及左上肢放散,伴有出汗,面色苍白及血压增高。经门诊给予潘生丁,消心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一段  相似文献   

10.
治疗组36例用硝苯吡啶10mg,嚼碎后舌下含化,无效者继续用药或加大剂量至20mg,24小时无效者联合强痛定50~100mg肌注。显效27例,  相似文献   

11.
27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男性18例.女9例,年龄17~57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0天~3个月.治疗方法:①心痛定10mg咬碎后含化服,呃逆反复发作者可重复用药,3~4小时可重复合服.总量每日不超60mg.②654-210mg,维生素B_(12)500μg,  相似文献   

12.
病历简介 例一患者,男,73岁,因肺心病心衰入院,静滴"氨茶碱针+地塞米松针"后2小时呃逆不止,未考虑输液所致,次日续注,后考虑到地塞米松针导致,遂予停用,仍呃逆,到第四日未停.后给采用阿托品针各0.5mg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后呃逆停止. 例二患者,男,68岁,门诊因支气管哮喘给静滴"氨茶碱针+地塞米松针"后哮喘缓解,但感一直呃逆,直到次日下午门诊就诊要求住院治疗呃逆.给上法处理后呃逆停止,5小时后再次呃逆,重复上法无效.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4年5月~1995年11月,应用硝宋毗埃治疗胆绞痛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治疗组: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21~65岁,平均37s岁,确苯毗晓zomg舌下含服,不用其它解甚止痛药物。疼痛发作时间20分钟~10小时,平均4.2小时,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者8例,发病诱因为胆结石、胆囊炎等。1.2对照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3.5~54岁,平均34.9岁,654-210mg肌注。不用其它解癌止痛药物。疼痛发作时间20分钟一10小时,平均4.5小时。2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6%,对照组总有效率85.7%,两组治疗结果无显…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3岁。因反复胸痛4周,加重2小时,于2006年11月9日入院。自4周前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痛,以胸骨后为明显,呈针刺样痛,并向左肩背部及左臂放射,每次发作持续1分钟至数分钟不等,与活动无关,无明显规律性,伴胸闷、心悸、气促,每次发作均经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2小时前突感心前区针刺样疼痛,伴胸闷、心悸、气促、大汗淋漓、恶心欲吐,经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10丸及消心痛片10mg,症状稍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 1999年 6月~ 1999年 11月收治急性胃肠道痉挛性疼痛患者 90人 ,笔者试用硝苯地平舌下含服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0例中男 5 2例 ,女 38例 ,年龄在 16~ 6 5岁 ,均为急性胃肠道痉挛性疼痛患者。1 2 治疗方法 :硝苯地平 10mg腹疼时舌下含服。1 3 疗效评定标准 :①用药 15分钟内腹痛消失为显效。②用药 15分钟后腹痛消失为有效。③用药 30分钟后腹痛无减轻为无效2 结果  显效 5 8例 ,占 6 4 4% ;有效 2 4例 ,占 2 6 6 % ;无效 8例 ,占8 8%。总有效率 91 1%。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患者 ,男 2 2例 ,女 14例。年龄 18~ 72岁。原发病 :支气管扩张 17例 ,肺结核 11例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6例 ;肺癌 2例。咯血量 :少量 ( <10 ml/天 ) 9例 ,中量 ( 10 0~ 30 0 ml/天 ) 2 2例 ;大量 ( >30 0 ml/天 ) 5例。36例患者经查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止血敏、止血芳酸、安络血等药物 ,同时针对原发病予抗感染、抗结核等病因治疗。观察 8~ 10小时无效时改用山莨菪碱及消心痛治疗。具体方法 :对咯血患者先予肌肉注射山莨菪碱 10 mg,同时舌下含化消心痛 10 mg,然后根据咯血量的多…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例1患者,女,73岁。因双侧鼻腔间断性出血3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入院后给予双侧前鼻腔填塞,无效后又给予双侧后鼻腔填塞,鼻出血停止。20分钟后患者自觉眼胀、溢泪、头痛,考虑后鼻腔填塞物压迫鼻泪管所致,给予心理护理,未做特殊处理。1小时后患者双眼视物不清,眼胀、流泪、头痛加剧,脉搏腔填塞凡士林纱条压迫止血,填塞约92次/分,血压150/95mmHg,立即给予5分钟后患者头晕,心前区不适,面色心痛定10mg,舌下含化,但效果欠苍白,大汗淋漓。约7分钟后,患者诉佳,2小时后双眼视力均为0.3。眼底左眼视物不清,且进行性加重,10分检查:…  相似文献   

18.
例1陈×,男,45岁,工人。1988年6月20日因患全身性荨麻疹,口服赛庚啶4mg,地塞米松1.5mg,维生素C0.2g,一日3次。于服药第2天出现持续性呃逆,且逐渐加重,严重时每分钟呃逆10次以上,呃声响亮,夜不能眠,肌注安定10mg后仍不能完全终止发作,第3天停用赛庚啶及地塞米松,8小时后呃逆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比较阿替洛尔治疗开胸术后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鼻饲法和舌下含服法的效果。方法 将103例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病人发生窦性心动过速者随机分两组,鼻饲组56人以温开水溶解阿替洛尔片25mg由鼻饲管注入。舌下含服组47人,以阿替洛尔片25mg研碎放入舌下含服。结果 鼻饲组心率下降速度,速效87.5%、中效7.1%、缓效1.8%、无效3.6%。舌下含服组心率下降速度,速效2.1%、中效42.6%、缓效44.7%、无效10.6%。结论 阿替洛尔片治疗开胸术后窦性心动过速鼻饲法优于舌下含服法。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及疗效 120例均经临床观察及常规化验检查确认为胃肠道痉挛所致腹痛的病例。其中消心痛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基本相似。两组基本治疗相同,即补液等支持疗法,用量与疗程完全一样,而治疗组腹痛时立即给消心痛10mg舌下含服。疗效评定标准:①用药10分钟内腹痛消失为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