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2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台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235例HFS病人进行面肌多点注射BTXA,对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进行比较,并随访12~36周。结果:BTXA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231/235),无全身反应。半年复发率为60%,药效作用时间平均16周;重复注射同样有效。结论:局部注射BTXA是治疗HFS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常发生于精神因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桥小脑角病变及脑干病变等,有时小部分病例为首发症状。80年代中期国外开始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紧张性或痉挛性肌肉运动障碍性疾病,报道疗效确切[1],国内目前仅有少量的临床研究。本院近两年来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8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统计并分析了病因与疗效的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男31例,女51例。年龄21~52(平均39.5)岁。病程0.5~5年。82例病人均表现为一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程度轻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面部痉挛肌肉,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对照.结果 治疗面肌痉挛30例,有效率为100%,作用持续(20±4)周,不良反应轻微、可逆.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可作为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4.
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面神经支配的一侧面肌不自主抽搐样收缩,可致病侧睑裂变小、口角歪斜,常有损形象,影响社交,甚至引起功能性残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手段,可迅速缓解或消除肌肉痉挛及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对9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科从 1998年始用 A型肉毒毒素 (BTX- A)局部多点注射治疗面肌痉挛 (HFS)和抽动症 40例 ,并随访 5~ 6个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998年 9月~ 2000年 9月本院神经科门诊初诊患者 40例,偏侧 HFS 20例,眼睑痉挛 (BS)12例,抽动症 8例,男 24例,女 16例,年龄 12~ 64岁,病程 5个月~ 15年,均为药物、针灸治疗未能控制者。有 10例行头颅 CT检查, 1例有顶叶钙化,余无神经系统特殊改变。 BTX- A注射前所用治疗见表 1。 方法:使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治疗用 BTX- A,为冻干水溶性结晶,每支 40U,置于低… 相似文献
6.
A型肉毒毒素为厌氧梭型芽胞菌属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大分子蛋白毒素,局部注射后在肌肉弥散,其中的神经毒分子迅速与神经肌肉接头的胆碱能突触前受体结合,阻滞神经突触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缓解肌肉痉挛.近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面肌痉挛,我院神经内科自1997年始用该药治疗面肌痉挛28例,配合临床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受到刺激后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的不断痉挛,包括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的痉挛.面肌痉挛用面部理疗和应用肌肉松弛剂,达不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116例面肌痉挛进行面部肌肉局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16例面肌痉挛患者,总有效率为98.3%,1年后复发率为85.1%,重复注射后仍有良效。主要的并发症是轻微周围性面瘫和眼睑下垂,无过敏及全身毒副作用。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 ,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 ,因而又称为半面痉挛 ,偶可见于两侧[1] 。其病因较复杂 ,以往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我科自 1999年 4月开始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对2 4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局部注射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面肌痉挛患者 2 4例 ,其中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36~ 6 8岁 ,平均 5 2岁。病程为 3个月~ 14年。 2 4例患者均为半侧面肌痉挛 ,排除了眼科疾病 ,无特殊神经系统改变 ,且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加强法治疗面肌及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面肌及眼睑痉挛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肌肉多点注射,并在1周内追加注射(加强组),随访12~24个月,与同期行1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该病患者30例(常规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有效率均较高,而加强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加强法治疗面肌及眼睑痉挛,可提高其治愈率,且疗效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多点注射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护理方法。方法105例眼睑及面肌痉挛患者,给予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多点注射治疗,进行复诊或电话随访,记录复诊、电话随访的临床指标,并给予心理护理、注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经过电话随访或复诊,105例患者均在1~3d内显效,平均(1.1±0.5)d;完全缓解64例(60.95%),明显缓解28例(26.67%),部分缓解6例(5.71%)。无全身中毒及过敏反应,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结论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多点注射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针对患者给予细心周到的护理,对患者康复、减轻其身心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关节腔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A)与类固醇治疗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46例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行关节腔注射,治疗组注射A型肉毒毒素和利多卡因,对照组注射曲安耐德和利多卡因。治疗前、治疗后即刻、1周后、4周后对患者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肩关节屈、外展、外旋被动关节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后即刻和1周后,两组VAS降低,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仍有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无差异。两组的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在治疗后即刻和1周后均无改善,4周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两组外旋ROM改善,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4周后仍有差异(P0.05),对照组1周后和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1周后,对照组屈曲ROM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屈曲ROM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无差异。两组外展ROM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结论:关节腔注射BTA能减轻卒中后肩痛的疼痛程度,并改善肩关节ROM,疗效可能优于曲安耐德。 相似文献
14.
15.
Boris Filipovi Lidija Bach-Rojecky Zdravko Lackovi 《Fundamental &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0,24(1):43-45
A single injection of low doses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3.5 U/kg) completely abolished secondary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throughout its duration in a model of post surgical pain after gastrocnemius incision in rat.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搜集关于BTX A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11月1日。由至少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利用Review Manager 5.3及State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218例患者,肉毒素治疗组620例,对照组598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肉毒素治疗组在MAS评分[MD =-0.82,95%CI(-0.86,-0.79),Z=50.34,P<0.05],GMFM评分[MD =9.22,95%CI(7.80,10.65),Z=12.70,P<0.05],ADL评分[MD =11.38,95%CI(7.51,15.24),Z=5.77,P<0.05],CSS评分[MD =-1.9,95%CI(-3.45,-0.35),Z=2.4,P<0.05],关节屈曲度[MD =0.7,95%CI(0.39,1.02),Z=4.4,P<0.05]及有效率[RR =1.3,95%CI(1.13,1.5),Z=3.63,P<0.05]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 A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肌肉紧张状态及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方法;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把握治疗剂量,根据患儿病情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A型肉毒毒素减轻面部整形切口瘢痕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对型肉毒毒素减轻面部整形切口瘢痕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将月在我院接受面部整形手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在关闭切口时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照组31例患者在关闭切口时注射A型肉毒毒素并联合减张压迫法,对比两组瘢痕情况、治疗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瘢痕的颜色、宽度、弹性及平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结论 面部整形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能够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能够抑制瘢痕增生,更利于术后美观,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或衡力)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治疗疗效及肉毒毒素注射的护理要点。 方法 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6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结合运动训练、针灸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治疗前后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 结果 患儿经过3-6个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四肢肌张力明显改善,运动功能进步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对于患儿的站立和步行功能的建立有良好的作用。配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针灸疗法对脑梗死上肢局部肌痉挛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上肢运动的fMRI变化,并分析其机制。方法:脑梗死后上肢局部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A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针灸以及康复训练,B组采用肉毒毒素注射及常规康复训练,C组则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并结合超声观察引起上肢屈肌痉挛肌肉的长度、厚度的变化,以及上肢运动的fMRI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3组患者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及Wolf运动功能评定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A组更高于B、C组(P<0.05)、B组更高于C组(P<0.05);3组改良Ashworth分级和Wolf评定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A组更低于B、C组(P<0.05)、B组更低于C组(P<0.05)。A、B组患者在静息时肱二头肌长度均较治疗前及C组明显增加(P<0.05),并接近正常人的肌长度;C组治疗前后肱二头肌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在静息时的肌纤维厚度、最大等长收缩的肌纤维长度和厚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患者肱二头肌屈伸肌力均较治疗前及C组明显增加(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患者SM1区激活面积及激活强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2组SMA区和小脑激活区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针灸疗法可以较好的缓解脑梗死后上肢局部肌痉挛,增加上肢活动的灵活性,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