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的机制。方法:对确诊的60例脾肾阳虚型CAA患者,随机分组成参萸补血方治疗组和环孢素A对照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环孢素A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2/30)40%,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21/30)70%,中药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两组患者CD3水平明显提高,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CAA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代喜平  李达  梁冰 《陕西中医》2006,27(11):1366-1368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制。方法:中药组30例予补肾生血方(太子参、黄芪、白术、仙灵脾、熟地黄等)治疗;西药组30例口服康力龙和环孢霉素A(CsA)。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70%,西药组为67%,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CD4、RBC-C3bRR、CDI58分子定量明显升高,T细胞亚群CD8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RBC-ICR和CD35分子定量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补肾生血方对CAA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纠正CAA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高红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3.
徐旻  沈伟 《陕西中医》2010,31(6):680-681
目的:观察补肾填髓活血方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中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0例慢性ITP病例,给予补肾填髓活血方(阿胶、仙灵脾、巴戟肉、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参三七等)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并与西药强的松对照组23例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提高血小板计数(P<0.05),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有不同程度提高CD8水平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CD3、CD4/CD8较前提高,CD4、CD8水平降低(P<0.05),两组相比在提高CD3、CD4/CD8,降低CD8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填髓活血方治疗慢性ITP的疗效确切,对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95-2597
目的:探究并评价自拟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F)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合并不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EM合并不孕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MF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3%(36/39),对照组有效率为66.7%(25/39),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MF治疗EM合并不孕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参萸补血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的疗效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入选120例脾肾阳虚型CA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止血、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强的松(0.5 mg·kg~(-1)·d~(-1)),观察组予参萸补血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卡方检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CD3~+和CD8~+比例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CD4~+和CD4~+/CD8~+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CAA患者有良好疗效,其疗效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萸补血方联合康艾注射液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T细胞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对确诊的21例MDS患者进行参萸补血方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P<0.05)。CD3水平、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提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萸补血方联合康艾注射液对MDS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虚扶正法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EP方案化疗4个周期;治疗组在化疗间期辨证予补虚扶正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评价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NK细胞、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K细胞、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K细胞、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补虚法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扶脾益胃方治疗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3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卡氏(Karnofsky)评分以及近期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和NK细胞的百分比,同时将28例健康成年人做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结果:化疗12个周期后中药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而中药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所有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下降、CD8+T细胞升高、NK细胞活性下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NK细胞增高,但仍低于正常组,CD8+T细胞降低但高于正常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中药组CD4+T细胞升高,与对照组和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脾益胃中药能有效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桂附萸和汤对过敏性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过敏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30例健康职工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桂附萸和汤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艾灸大椎、神阙,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CD4~+T细胞、CD8~+T细胞,特禀质转化积分,症状评分,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两组过敏性痤疮患者IgE及EOS、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升高(P0.01,P0.05),CD4~+T/CD8~+T下降(P0.05)。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IgE及EOS、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下降(P0.05),CD4~+T/CD8~+T升高(P0.05);观察组IgE及EOS、CD4~+T细胞、CD8~+T细胞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特禀质转化积分、症状评分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结合桂附萸和汤对过敏性痤疮患者免疫功能、特禀体质均明显改善,其治疗过敏性痤疮机制可能与纠正特禀体质、改善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及抑制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T细胞亚群的影响 ,将 10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和牛角地黄冲剂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 ,其余 4组均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 (APS)造模 ,分别灌药和蒸馏水 ,每日 1次 ,连续 11d ,第 11天测T细胞亚群 ,并做骨髓涂片检查。结果 :牛角地黄冲剂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对照组CD4、CD8、CD4 CD8均显著高于模型组 ,以中药高剂量组作用明显 ,优于强的松组和低剂量组 ,说明中药牛黄地黄冲剂具有改善ITP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军 《国医论坛》2016,(1):20-21
目的:探讨活血补肾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中药活血补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研究组治疗后CD4、CD8水平、CD4/CD8比值、TNF-α水平及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keto-PGF1α、TXB2水平、TXB2/6-keto-PGF1α比值及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补肾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纠正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状态,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白龙灵沙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够提高CD3+T细胞,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降低CD8+T细胞百分比,提高NK细胞百分比,降低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86.70%,而对照组为56.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行为状况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白龙灵沙汤配合化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76-978
目的:观察自拟方免疫增效方联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其拮抗肿瘤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免疫增效方联合DC疫苗)和对照组(DC疫苗),每组30例。观察患者肿瘤标志物、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包括调节性T细胞)、卡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受试者治疗后CD+4T细胞水平均有所上升,CD+8T细胞水平下调,CD+4/CD+8相应升高,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reg/CD+4在观察组治疗后水平下调,在对照组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晚期患者或肿瘤标志物异常者CD+4/CD+8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reg/CD+4虽有同样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TH阳性率观察组为60.0%,对照组为43.3%(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趋势(P>0.05)。结论:免疫增效方与DC疫苗相结合,可提高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下调CD+8T细胞比例及Treg/CD+4,具有改善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拮抗机体免疫耐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中药自拟方与化疗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7年5月,62例新发(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NP或GP方案化疗,观察组加用中药自拟方。记录并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以T细胞CD3+、CD4+、CD8+等分型含量反映)。结果 (1)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58.06%(18/31),高于对照组的32.26%(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3+、CD4+:两组治疗前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升高,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组间及组内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为有效,可考虑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6,(11)
目的探讨通脉止血方(三七、生地黄、茜草等)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河北省中医院儿科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泼尼松)和治疗组(泼尼松联合通脉止血方),观察期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P0.05),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16.33±22.49)×109/L和(76.02±21.94)×109/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0.13±13.34)×109/L和(30.87±12.84)×109/L(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分化簇CD3+与分化簇CD4+值都明显上升,而分化簇CD8+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脉止血方可促进T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改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总体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IgA、IgM、IgE及外周血CD8~+、CD4~+水平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E水平、CD4~+、CD4~+/CD8~+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而2组IgA、IgM水平和对照组CD8~+、CD4~+及CD4~+/CD8~+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后2组Th17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Treg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仙汤联合优甲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淀区中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48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优甲乐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二仙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4%(χ~2=4.812,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946~4.839,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升高,而CD8~+、CD16~+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二仙汤联合优甲乐有助于提高甲状腺激素减退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药高位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KD34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联合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分析指标有治疗前后总有效率、肾功能、尿酸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68.00%,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S cr和UA、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BUN、CD+4和CD4+/CD+8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高位结肠透析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RF(Ⅲ、Ⅳ期)疗效确切,且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归脾合剂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异常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30例慢性ITP患者随机分成加味归脾合剂治疗组(治疗组)、醋酸波尼松片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例,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CD3+CD4+CD8-低于正常值,CD3+CD4-CD8+则高于正常值,治疗后改善(P0.05)。2组治疗前CD4+CD25+细胞/CD4+细胞、CD4+CD25+FoxP3+细胞/CD4+CD25+细胞的比例均低于正常值(P0.01),治疗后上述异常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加味归脾合剂可以调节慢性ITP患者异常T细胞免疫功能,增加CD4+CD25+Tregs的数量,增强CD4+CD25+Tregs的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化瘀通络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益气化瘀通络方,疗程12周后评价两组疗效,测评治疗前后SGRQ呼吸症状积分,检测治疗前后及随访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16%。两组治疗后呼吸症状评分、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总体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DLCO、PaO_2均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化瘀通络方联合泼尼松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泼尼松组,不仅能降低患者呼吸症状评分,提升PaO_2水平,防止二氧化碳潴留,促进肺脏通气功能恢复,还能改善免疫功能,纠正CD4~+/CD8~+失衡,从而提高IPF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