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介绍急诊组织瓣移植或移位一期修复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上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0例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上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患者,在修复血管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根据组织缺损需要采用皮瓣、肌皮瓣、骨皮瓣甚至组织瓣组合移植的方法急诊进行一期修复.其中上臂肱动、静脉长段缺损,合并肱二头肌及上臂内侧大面积皮肤缺损,血管修复后背阔肌皮瓣移位覆盖创面并重建屈肘功能3例;肘部血管损伤合并肘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撕脱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胸脐皮瓣覆盖创面2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合并皮肤肌肉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股前外侧皮瓣覆盖创面3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并尺桡骨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腓骨皮瓣重建尺骨缺损,二期再移植腓骨皮瓣重建桡骨缺损1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合并桡骨及大面积皮肤缺损,血管修复后股前外侧皮瓣加髂骨皮瓣组合移植1例.结果 术后10例患肢及移位组织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6个月,3例上臂损伤患者,肘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05,屈肘肌力为M_3~M_4地,手功能恢复基本正常;肘及前臂损伤的7例患者,肢体及移植皮瓣完全存活,骨皮瓣和腕部已达骨性愈合,并恢复部分手功能.结论 对严重血管损伤且合并有复杂组织缺损的上肢损伤,急诊在施行血管修复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采用组织瓣单独或组合移植一期有效覆盖创面,可提高复杂性患肢的成活率,并为二期功能重建术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2.
Y型静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组织移植时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及复杂性断掌动脉缺损的治疗方法,1990年1月~1996年7月,采用Y型静脉移植搭桥修复合并血管损伤的组织缺损、复杂性组织缺损及重建挤压撕脱性断掌血运。临床应用23例,小腿前侧皮肤及骨缺损6例,股骨骨折股动脉损伤并组织缺损3例,五指缺失2例,复杂性断掌12例。结果表明,15个移植组织及12例再植肢体全部成活,无一例感染及坏死。经1年~5年随访,肢体功能恢复良好,19例恢复了原工作。认为,Y型静脉搭桥术是克服组织移植及复杂性断掌血管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足前部组织缺损再造修复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前足骨与软组织损伤及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意义、方法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方法根据前足损伤种类及伤情,采用不同方法修复重建,趾骨缺损仅修复软组织;跖骨缺损及跖趾关节缺损(多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应做同期重建修复,采用带血管骨与皮瓣串、并联吻接移植受区替代缺损跖骨及足部皮肤。结果自1994~2000年,47例前足损伤患者采用上述方法修复重建取得满意疗效,患足基本恢复行走负重功能及较理想外观。结论针对前足损伤伤情及部位进行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精确描述和深入研究。采用带血管骨与带血管皮瓣组合移植是修复重建前足复合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交通伤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的组织瓣移植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联合应用外固定器固定骨、关节用于修复交通伤四肢组织缺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上肢和下肢交通伤造成骨、关节合并软组织、皮肤缺损等病例共36例,应用游离组织瓣移植,包括骨皮瓣、肌皮瓣、皮瓣移植,同时采用A-O管状外固定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及单侧踝关节外固定器行骨关节外固定,加速骨质愈合. 结果56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骨关节缺损愈合良好,术后上肢3-6个月、下肢6-8个月拆除外固定器,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无畸形及骨不连接. 结论应用组织瓣移植同时以外固定器固定骨关节对交通伤肢体组织的复合性缺损进行修复和重建,具有骨关节固定简单可靠,肢体及移植组织损伤小,便于观察血运.对肢体交通伤功能得以早期训练以及护理便利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受区没有合适的血管来用于移植组织的血管吻合重建血液循环修复组织缺损;方法:3 例胫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2 例踝足部严重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1 例骶尾部巨大褥疮,采用正常肢体提供血管与移植组织血管吻合,重建血液循环修复大块组织缺损;结果:2 例背阔肌皮瓣,3 例腓骨皮瓣,1 例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移植腓骨4 ~6 月后与受区骨骼骨性愈合,创面完全修复。结论:游离组织的血管蒂通过皮桥隧道与另一肢体上选定的血管吻合,重建血液循环修复大块复合组织缺损,是值得倡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组织缺损的适用性。方法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0例患者肢体远端组织缺损,其中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移植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移植1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移植14例。所有被修复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肌腱或(和)骨质外露。结果1例患儿术后因蒂部受压致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愈;1例患者因术后感染,皮瓣周边成活不良,经肉芽植皮术后治愈;其余28例患者所植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观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解剖结构恒定,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主要血管及肌肉组织,适用于肢体远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的经验。方法 1997年8月~2006年8月,对200例(316条)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采用显微镜下血管吻合、修补、自体静脉移植或人工血管移植,并同时对缺损皮肤和肌腱进行一期修复或二期功能重建。血管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161例,闭合性损伤39例。完全断裂189条,不完全断裂127条。血管缺损2~8cm。结果 术中输血量800~4000ml。手术成功(一次修复)169例,血栓形成二次修复19例,术后死亡3例,截肢9例。126例获随访3个月~4年,120例肢体血液循环恢复正常,6例肢体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可能与合并神经损伤有关。结论 对于四肢主干动脉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能获得良好效果,明显提高患肢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腘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4月至2007年5月治疗股/胭静脉损伤26例。单纯静脉伤12例,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分别采用血管修补术、血管补片修复、端端吻合术、大隐静脉移植及“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静脉。结果23例肢体术后血运恢复。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中,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3例肢体坏死截肢,4例肢体肌肉部分坏死清创后残留部分功能障碍,单纯股/胭静脉损伤者血管修复后肢体无显著肿胀,血运良好。随访3个月~7年,23例肢体血运良好。结论股/腘静脉损伤修复有助肢体恢复正常血供,优先处理合并动脉损伤,“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股/腘静脉损伤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2年3月~2004年2月收治肢体主干动脉缺损患者11例,均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获得较好效果。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1例。年龄18~57岁。致伤原因:机械绞伤4例,碾压伤6例,局部感染溃烂1例。肱动脉缺损4例,股动脉缺损5例,月国动脉缺损2例。缺损长度3~18cm。合并骨折8例,合并伴行深静脉损伤4例,合并神经损伤2例。2.治疗方法:本组均采用自体静脉倒置移植的方法修复动脉缺损。3例肱动脉缺损采用肘正中静脉移植,其余8例选用大隐静脉移植。3例下肢伴行深静脉缺损同时予以修复。二、讨论动脉缺损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损伤,常常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肢体严重创伤导致组织缺损时,受区局部条件对组织移植修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于肢体严重碾压伤、高能量撞击伤导致的四肢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感染64例,于伤后15~62 d,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1例.危象发生时间为术后4~66 h.手术探查发现动脉吻合口栓塞6例,动、静脉吻合口同时栓塞3例,静脉吻合口栓塞1例,动脉痉挛1例.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高达17.18%.回顾分析发现,11例发生血管危象者,在组织移植手术时均存在,组织缺损区域周围软组织水肿,受区血管束与周围组织、血管与其形成束的结缔组织间存在粘连.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9例,部分成活1例,坏死1例.皮瓣坏死区采用换药和皮片移植治愈.伤口愈合时间14~136 d.随访3~15个月,皮瓣颜色、温度、毛发生长均正常,移植皮片色素沉着明显.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结论 肢体严重损伤后,损伤区域及周围的软组织和主干血管有明显创伤反应,是组织移植修复时血管危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肢体严重创伤导致组织缺损时,受区局部条件对组织移植修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于肢体严重碾压伤、高能量撞击伤导致的四肢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感染64例,于伤后15~62 d,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1例.危象发生时间为术后4~66 h.手术探查发现动脉吻合口栓塞6例,动、静脉吻合口同时栓塞3例,静脉吻合口栓塞1例,动脉痉挛1例.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高达17.18%.回顾分析发现,11例发生血管危象者,在组织移植手术时均存在,组织缺损区域周围软组织水肿,受区血管束与周围组织、血管与其形成束的结缔组织间存在粘连.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9例,部分成活1例,坏死1例.皮瓣坏死区采用换药和皮片移植治愈.伤口愈合时间14~136 d.随访3~15个月,皮瓣颜色、温度、毛发生长均正常,移植皮片色素沉着明显.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结论 肢体严重损伤后,损伤区域及周围的软组织和主干血管有明显创伤反应,是组织移植修复时血管危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肢体严重创伤导致组织缺损时,受区局部条件对组织移植修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于肢体严重碾压伤、高能量撞击伤导致的四肢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感染64例,于伤后15~62 d,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1例.危象发生时间为术后4~66 h.手术探查发现动脉吻合口栓塞6例,动、静脉吻合口同时栓塞3例,静脉吻合口栓塞1例,动脉痉挛1例.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高达17.18%.回顾分析发现,11例发生血管危象者,在组织移植手术时均存在,组织缺损区域周围软组织水肿,受区血管束与周围组织、血管与其形成束的结缔组织间存在粘连.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9例,部分成活1例,坏死1例.皮瓣坏死区采用换药和皮片移植治愈.伤口愈合时间14~136 d.随访3~15个月,皮瓣颜色、温度、毛发生长均正常,移植皮片色素沉着明显.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结论 肢体严重损伤后,损伤区域及周围的软组织和主干血管有明显创伤反应,是组织移植修复时血管危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合并软组织及血管缺损断肢再植术中的疗效.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各种外伤原因所致肢体离断伤伴血管及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10例.结果 临床应用10例,除3例皮瓣远端小部分表皮坏死,经二期植皮愈合外,其余皮瓣及再植肢体均完全成活,术后经2~1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位置稳定,血管口径较粗,可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桥接吻合离断肢体缺损的血管,在伴有血管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合并软组织及血管缺损断肢再植术中的疗效.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各种外伤原因所致肢体离断伤伴血管及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10例.结果 临床应用10例,除3例皮瓣远端小部分表皮坏死,经二期植皮愈合外,其余皮瓣及再植肢体均完全成活,术后经2~1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位置稳定,血管口径较粗,可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桥接吻合离断肢体缺损的血管,在伴有血管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合并软组织及血管缺损断肢再植术中的疗效.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各种外伤原因所致肢体离断伤伴血管及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10例.结果 临床应用10例,除3例皮瓣远端小部分表皮坏死,经二期植皮愈合外,其余皮瓣及再植肢体均完全成活,术后经2~1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位置稳定,血管口径较粗,可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桥接吻合离断肢体缺损的血管,在伴有血管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四肢血管损伤治疗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端端吻合38例45条血管,血管修补7例12条血管,静脉移植修复7例7条血管,同时处理合并伤。 结果 术后肢体存活51例,患肢血运及感觉和功能恢复良好,因缺血时间过长肢体远端坏死截肢1例。 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损伤血管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总结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外伤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依照患者肢体复合组织缺失情况及全身状况,采用腓骨骨皮瓣移植进行修复,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2~45岁。胫骨缺损伴腓骨骨折2例,单纯胫骨缺损2例,桡骨缺损2例,尺骨缺损3例,跟骨缺损1例,第1跖骨缺损2例;骨缺损长度4.2~10.6cm,平均7.8cm;皮肤缺损10.0cm×4.5cm~27.0cm×15.0cm。合并胫前和(或)胫后动脉损伤2例,胫后神经损伤2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一期修复4例,延期修复8例。骨皮瓣游离移植手术9例,推移手术2例,逆行移位手术1例。4例于术后3~6个月行二期肌腱移位动力重建术。行腕、踝关节融合术各1例。结果术后出现静脉危象及腓总神经牵拉性损伤各1例,经探查、大隐静脉移植等对症治疗,12例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移植腓骨与受区断端均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供区未出现膝及踝关节运动障碍。结论采用急诊或延期的腓骨骨皮瓣移植手术,可较好地修复肢体长管状骨干和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应注意受区移植腓骨皮瓣术后的感觉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8.
游离组织移植在上肢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带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修复上肢外伤后软组织缺损10例,移植皮瓣及复合组织全部成活,疗效较为满意。一、资料与方法本组10例,均为手部及前臂损伤后软组织缺损行晚期修复的患者。由于在修复创面的同时,需作功能重建,故采用复合组织移植最合适。手术方法:(1)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2例,再造拇指成活。感觉恢复,能对指。(2)带跖骨及肌腱的足背皮瓣移植。修复左手第3掌骨及掌侧软组织缺损1例;右拇指大部指骨及软组织缺损1例。皮瓣及骨片均全部成活。(3)足背皮瓣带肌腱的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前臂软组织及伸指…  相似文献   

19.
四肢主要血管急性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目的 通过对206例四肢主要血管急性损伤病例的诊治分析,探讨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6例血管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直接血管吻合修复117例,静脉移植血管修复46例,单纯修补43例。结果 治愈185例,截肢13例,死亡8例,血管损伤在6h修复,肢体坏死占4.1%,超过12h修复,肢体坏死为21.3%。结论 四肢主要血管急性损伤应尽早手术修复。缺损超过2cm应作静脉移植修复,术后注意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并及早切开减压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肢体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四肢复杂性骨折修复之疗效。方法 对56例(胫、腓骨38例,肱骨11例,股骨7例)多平面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其中合并血管损伤32例,血管神经同时损伤14例,10例并有神经损伤。46例一期进行损伤血管、神经与骨折的修复与重建,10例进行二期损伤神经、骨折修复。结果 术后经8~36个月随访,56例均获骨性愈合,修复的血管通畅,重建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在彻底清创基础上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多平面严重粉碎性骨折的连续性,利用腓动脉桥接修复损伤肢体主要动脉,不但使难治型骨折获良好愈合,损伤动脉也获修复,从而极大挽救肢体功能,减低了肢体致残率与截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