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胫腓关节脱位十分少见,其诊断与治疗均较困难,一般分为四型:前外侧、后内侧、上脱位和习惯性半脱位(或称慢性不稳)。本文报告3例,2例为前外侧脱位,行切开复位;1例为后内侧脱位,行闭合复位。上胫腓关节前外侧脱位最为常见,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包括坠下时膝部呈屈曲状被压在身体之下,或者当足呈固定状身体外旋扭伤。其机理多因在膝屈曲位时由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16岁,学生,幼时即发现每当左膝关节伸直时髌骨向外脱位,但对行走无明显影响,故未进行任何治疗,随年龄的增长,自觉对行走有较明显的影响而来院求治。入院查,左膝关节无内外翻,股骨髁发育正常,股四头肌肌力正常。当膝关节伸直时髌骨脱向外侧,此时很难用外力将其复位,而当膝关节屈曲时,则脱位的髌骨自动复位。手术行左膝关节的前外侧切口,将皮瓣向内外侧游离,显露股四头肌及髌骨的内外侧支持带,见膝关节内侧关节囊明显松弛,股外侧肌肌张力较高,有挛缩情况,外侧关节囊明显挛缩。术中将股外侧肌在肌腱腹交界处行延长松解术。切开内外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的治疗方法. 方法应用Charnley关节夹使半脱位的胫股关节解剖复位、固定后,用半腱肌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结果治疗5例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平均随访23个月,3例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例膝关节活动时轻微疼痛,上楼、蹲起时较明显;1例膝关节不能完全屈曲,稍用力屈膝活动时有疼痛感.结论对于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只有解剖复位半脱位的胫股关节,再重建强有力的韧带,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位置对软组织平衡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拟行初次经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髌骨复位下间隙平衡技术及髌骨半脱位下间隙平衡技术进行截骨和软组织平衡。比较完成截骨和软组织平衡后髌骨复位组与髌骨半脱位组及髌骨半脱位组髌骨复位前后的伸直、屈曲90°关节间隙及间隙内外翻角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股骨假体旋转角及下肢机械轴线夹角,术后1、3、6个月的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55例均完成半年随访,髌骨复位组27例,髌骨半脱位组28例。术中完成截骨和软组织平衡后,髌骨复位组与髌骨半脱位组伸直和屈曲90°的关节间隙和内外翻角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髌骨半脱位组髌骨复位前屈曲90°的关节间隙为(10.5±0.3)mm,小于髌骨复位后的(11.0±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0,P<0.001);屈曲90°的内翻角度为1.5°±0.3°,小于髌骨复位后的2.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2,P<0.001);髌骨半脱位组内髌骨复位前后伸直状态下的关节间隙和内外翻角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髌骨半脱位组股骨假体旋转角为-0.49°±1.2°,小于髌骨复位组的0.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P=0.039)。术后1个月髌骨复位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09.6°±8.5°,高于髌骨半脱位组的104.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P=0.046);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KSS评分和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在髌骨脱位状态下进行软组织平衡有髌骨复位后屈曲间隙增大、内翻增加及股骨假体内旋增加的风险。在髌骨复位状态下进行软组织平衡术后早期活动度更好。  相似文献   

5.
Charnley关节夹在前十字韧陈旧性断裂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Charnley关节夹使半脱位的胫股关节解剖复位,固定后,用半腿肌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结果:治疗5例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平均随访23个月、3例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例膝关节活动时轻微疼痛,上楼、蹲起时较明显;1例膝关节不能完全屈曲,稍用力屈膝活动时有疼痛感,结论:对于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只有解剖复位半脱位的胫股关节,再重建强有力的韧带,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超  王争刚  张磊 《骨科》2017,8(5):410-412
髌骨不稳定[1]一般由外伤、先天或者后天性疾病破坏髌骨周围结构导致,表现为髌骨偏离正常位置,出现脱位、半脱位或倾斜等现象,易复发,故又称为复发性脱位(半脱位)或滑动髌骨,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前疼痛、髌骨反复向外侧错动、脱位等[2].目前研究认为,当膝关节高度屈曲时,髌骨将停留在滑车沟中,关节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外侧的股骨滑车斜坡[3].临床上发现许多髌骨脱位病人出现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和滑车重度发育不良现象[4,5],一般认为对于滑车发育严重不良的病人应考虑进行滑车塑性重建[6].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前外侧复合体和外侧半月板共同维持膝关节的前外侧旋转稳定性, 控制胫骨内旋。临床上膝关节前外侧旋转不稳定并不少见, 其主要损伤机制是非接触性损伤。轴移试验、胫骨内旋试验可提示前外侧旋转不稳定。X线片、CT、磁共振成像及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急性前外侧旋转不稳定, 良好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是避免术后残留前外侧旋转不稳定的基础, 前外侧韧带重建及关节外腱固定术可酌情选择;而对于慢性前外侧旋转不稳定, 采用前外侧韧带重建或关节外腱固定术治疗均有效。本文对膝关节前外侧旋转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整复髋关节后脱位的新方法 ,病人在Mida tolumHCI静脉内镇静麻醉下仰卧 ,对侧膝 110°屈曲。当右髋脱位时 ,医生轻轻抬髋 45°~ 60°屈曲 ,患膝屈曲 ,术者将左前臂置于病人右小腿近端下 ,左手手掌向下 ,放置在病人对侧屈曲的膝上作为支点 ,前臂作为杠杆 ,慢慢对抗小腿近端后侧 ,逐渐加力牵引髋关节。助手轻轻维持对侧膝屈曲位 ,或在复位过程中握患侧小腿下部辅助患髋旋转。复位过程中 ,大的向前拉力作用膝关节 ,助手通过抬高旋转小腿以增加髋关节屈曲旋转。大多数病例内旋效果好 ,一般不需要骨盆对抗牵引。调整前…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1):1968-1972
[目的]探讨采用手法矫正后高分子树脂石膏固定治疗婴儿先天性膝关节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6年11月共收治先天性膝关节脱位患儿26例(32膝),其中女22例,男4例,首诊年龄1 h~1个月27 d,单纯脱位9例9膝,复合畸形14例18膝,综合征3例5膝。每日白天手法矫正逐渐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夜间采用可重复利用高分子夹板固定,达到复位后以石膏或支具维持至膝关节稳定,治疗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个月~7年的随访。单纯性脱位与复合畸形患儿27膝关节过伸消失,膝关节屈曲功能完全恢复(100%);合并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患儿中3膝主动屈曲角度达140°以上,关节屈曲功能恢复,1膝主动屈曲角度达120°左右,关节屈曲功能基本恢复,能达到正常生活需要,1例合并Crouzon综合征患儿,1膝屈曲有改善但未达到正常生活需要,需要手术治疗;三组间治疗前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综合征患者与单纯脱位患者、复合畸形患者的屈膝位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全脱位10膝,半脱位22膝。末次随访时整体优良率为96.88%,而且无论全脱位还是半脱位,膝关节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半脱位22膝、全脱位8膝关节功能评估"优"(93.75%);1膝综合征患儿为"良"(3.12%),1膝合并Crouzon综合征患儿为"差"(3.12%)。[结论]患有先天性膝关节全脱位及半脱位的婴儿,无论是否合并畸形,可以采用每日白天手法矫正,夜间高分子树脂石膏固定进行治疗,避免手术治疗的创伤。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7岁,因滑旱冰跌倒致右膝关节疼痛剧烈.屈曲受限.伴有畸形.查体见右膝关节畸形.触痛明显,关节空虚,膝关节外侧触及一骨性凸起.X线片显示右髌骨向外侧脱位,急诊施行手法复位,复位后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复查X线后无异常,右膝关节伸直位固定2周后功能练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后外侧脱位经验。[方法]采用推、拉、收、旋手法,复位后配合外固定及CPM功能练习。【结果】随防时间最长1年8个月,最短8个月,平均14个月。参照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5例,良2例。[结论]本方法能成功整复早期外伤性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创伤小、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关节的不稳定大致可分为机械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据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常发生在后侧入路,可能是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功能性不稳所致。因此我们对比了采用不同入路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髋关节位置觉,用以了解不同手术入路是否对术后脱位产生影响。方法 58例(116个髋关节)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纳入研究,健康的没有影像学改变的对侧髋关节作为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48例;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63.1岁。后外侧入路39个髋关节,前外侧入路30个髋关节,对照组是37个髋关节。结果前外侧入路(anterolateral approach,AL)组中的主动外旋的绝对复位角度误差明显低于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组中的绝对复位角度误差,在AL组和对照组中被动内旋、外旋和主动内旋的相对复位角度误差明显低于PL组。结论在前外侧入路置换中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保留,髋关节具有更好的位置觉。  相似文献   

13.
患有髌股症状的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减轻疼痛,但少数病人则疼痛和不稳定持续存在。症状为膝关节区的复杂性疼痛和不稳定,上楼时痛,假性交锁(即膝关节在屈曲活动至某一位置上时因疼痛而暂时完全不能活动)和从坐椅上站起时的疼痛感。本病的临床体征和X线改变很少,常被诊断为复发性半脱位、复发性脱位、髌骨软骨软化症、髌股关节痛、过度的外侧压力综合征等。髌股关节痛的最常见原因为髌骨位置不当或髌骨软骨软化症。因此治疗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重新安排伸膝关节装置,以改善髌骨活动的轨道;②通过向前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髌内外侧稳定结构对髌骨的稳定作用,探讨临床中松解髌外侧支持带的治疗作用及效果,为临床治疗髌骨不稳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6例新鲜膝关节标本,对股四头肌进行加载(模拟肌力正常的情况),在不同屈曲度,对髌骨施加外侧方移位载荷,使髌骨外侧半脱位,读取记录载荷大小。干预1:松解髌内侧支持带(模拟病理状态),重复上述操作,读取记录载荷大小;干预2:在干预1的基础上进一步松解外侧支持带(模拟手术治疗),重复上述操作,读取记录载荷大小。结果:松解髌内侧支持带后,使髌骨半脱位的载荷比支持带完整时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松解外侧支持带,半脱位载荷进一步减小,但与干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内侧支持带在维持髌骨稳定及髌股关节正常运动轨迹中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时,应该重视髌内侧支持带的修复重建,单纯松解外侧支持带的方法并非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纠正膝关节前内侧不稳定的手术方法。这一不稳定表现为膝关节屈曲90°、足外旋30°时,胫骨内髁的前缘可向前移,即前抽屉试验阳性。手术目的系在鹅足前移的同时作内侧付韧带浅层前移。步骤如下:采用止血带。切口从股骨内上髁弧形向前经过关节间隙向下到胫骨上端的前内方,认清缝匠肌下缘,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髌骨半脱位或脱位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髌股关节运行轨迹不良时,为纠正髌骨外脱位倾向所采用的髌韧带止点重建策略和康复效果。方法对12例13膝合并髌骨半脱位或脱位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同时,将髌韧带外侧1/2止点内移至髌韧带内侧,并重建止点,术后对膝关节不予固定制动,并根据关节情况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全部病例进行半年以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KSS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全部患者膝关节外翻畸形、髌骨半脱位或脱位获得矫正,康复过程重建的髌韧带未见出现撕裂或断裂现象。K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3分提高到79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9分提高到83分,膝关节总体情况较术前均有根本性的改变。结论膝关节长期的外翻畸形可继发引起胫骨外旋,二者均是导致髌骨半脱位或脱位的原因,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时为纠正髌骨的脱位倾向而进行的髌韧带止点重建,对膝关节的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没有不利影响,对该类患者是一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髌股关节异常排列和运动轨迹的动态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屈膝过程中健康者及有前膝痛病人的髌股关节的排列和运动轨迹。方法 24个有膝前区疼痛的病人(28膝)参加了本组研究,髌股关节在不同屈曲位置经磁共振成像。5个健康志愿者(10膝)作为对照。测量每一屈曲位置时髌骨运动轨迹及髌股排列情况。同时进行了股四头肌收缩时的动力性检查。结果 28个有症状的髌股关节中有13膝有髌骨外侧半脱位,8膝髌骨外侧倾斜,7膝正常。在股四头肌收缩时的动力性检查时,有髌骨外侧半脱位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半脱位加重。没有半脱位的15膝中有4膝出现了半脱位,5例髌骨倾斜,2例半脱位并倾斜。结论 屈膝前30°范围内的股四头肌收缩时的动态磁共振能提高髌股关节异常的检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5例胫骨干骨折,取抬脚垫垫于患肢小腿下方,维持膝关节屈曲15°~30°(膝关节处于半伸膝位),以髌骨外侧缘中点下1 cm沿髌韧带外侧缘至胫骨结节外侧作长约5 cm切口,切开髌腱外侧支持带,骨折复位后置入合适直径和长度的专家型髓内钉固定。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8~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3~12)个月。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屈曲可达到120°,膝关节功能与活动度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可1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膝前疼痛、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手术操作简单,不进入膝关节腔,不损伤髌韧带和髌前隐神经,胫骨骨折复位固定可靠,保留了膝关节正常功能,可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康复,有效降低了术后膝前疼痛、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正>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posterolateral rotatory instability,PLRI)是指肘关节在承受外翻、外旋及轴向应力时,肱尺关节半脱位、肱桡关节脱位,由于上尺桡关节完整性未受损伤,前臂尺、桡骨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肱骨远端向后外侧旋转脱位的病理状态。其广泛存在于急、慢性肘关节不稳,肘关节骨折脱位及医源性损伤,急性肘关节不稳治疗不  相似文献   

20.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右膝关节畸形、活动障碍1年余,于2011年5月11日入院。患者曾于院外卫生院考虑"膝关节脱位"行复位并保守治疗,症状无好转。查体:右膝关节肿胀明显,向外侧脱位,皮肤无破溃,关节周围无压痛及叩击痛,可触及反常活动,关节过伸及屈曲度明显增大;X线片示:右膝关节脱位,股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