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6年以来,本中心血浆置换病房对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用血浆置换(PE)合并红细胞去除,并辅以小剂量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简介男2例,女1例,年龄54~71岁,临床表现均有头晕,颜面、手、足...  相似文献   

2.
连续流动式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广州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510095)崔徐江,孙一平,冯肖霞静脉放血是目前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去除大量增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BCS)具有电脑自动控...  相似文献   

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少见、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造血系统疾病。血液学特征为骨髓造血功能亢进、红细胞数与血总量的绝对数增多、血粘度增加。临床特征为皮肤红紫、脾肿大以及出现血管性与神经性症状[1] 。笔者应用 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 ,通过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术 ( Therapeutic Red Cell Exchange,TRCE)治疗 1例重症 PV患者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男 ,72岁。因发热半天 ,失语 ,四肢抽搐 3h而入院。患者半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发热 ,未予重视 ,3h后突发失语伴四肢抽搐呈…  相似文献   

4.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康复治疗前、后红细胞的扫描电镜形态定量宋继志,齐纶,洪大蓉,林炳夫,万美玲,许维刚,于奕,马素霞,柏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高原居民(尤以移居者)为改善缺氧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继而引起全身性损伤的慢性高原病。随海拔升高,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细胞单采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血液成分分离机对1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患者在行红细胞单采术的同时采用药物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引起的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经红细胞单采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接近正常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患者的面色及肢端绛紫色好转。结论红细胞单采术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红细胞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周道斌张之南武永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系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1],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真红患者的骨髓可在不加入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培养出红细胞集落,对产生这种集落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2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采集前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重点评估患者静脉并选择合适的静脉途径;采集中保持静脉采集通畅,保证足够的血液流速,观察不良反应;采集后复查血常规并输液,安全将患者送入病房。结果本组20例患者红细胞单采治疗过程顺利,均未发生低血钙综合征。采集治疗后,患者头痛、头胀、头昏症状明显改善,颜面部皮肤紫红缓解。结论做好采集前后的心理护理、采集中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出现的问题,是采集顺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贺彪曹祯吾贺婷婷为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治疗的新途径,我们于1989年1月至1994年12月采用高压氧(HBO)综合疗法治疗HAPC患者75例,并与同时收治的只用常规疗法治疗的30例同类患者进行了对照。结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红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小同阶段,有多种不同的粘附分子表达,其中包括特异和非特异表达于红细胞者。它们在红细胞的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综述红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探讨它们在红细胞发育、生理和在某些红细胞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指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值,Hb、HCT亦相应增高的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骨髓造血活性普遍亢进的疾病.属于骨髓组织异常增生的肿瘤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红紫和血管及神经系统为特征[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毛细管离心法分离新旧红细胞与红细胞致敏的关系。方法对新鲜 A 型 RHD 阳性红细胞或陈旧 B 型 RHD 阳性红细胞用 IgG 型抗-D 致敏后,与原本未致敏的红细胞混合,用毛细管离心法分离,比较新鲜红细胞致敏与陈旧红细胞致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不论是否致敏,均可达到分离新旧细胞的效果。但是,新鲜未致敏的 A 型红细胞+陈旧致敏的 B 型红细胞分离效果更好,而新鲜致敏的 A 型红细胞+陈旧未致敏的 B 型红细胞分离效果略差。结论采用毛细管离心法可以分离新旧红细胞,红细胞致敏对其分离效果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整体趋势,红细胞致敏可能增加红细胞的密度。  相似文献   

12.
红细胞衰亡(eryptosis)是指红细胞所发生的自杀性程序性死亡。血液离开人体后,保存于(2~6)℃保养液中,会加速红细胞衰亡与损伤,降低了血液保存质量,影响输血疗效并加重输血反应。因此,研究体外红细胞衰亡机制对提高血液保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红细胞去除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红细胞去除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例.观察组应用红细胞去除术进行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静脉放血疗法.结果 2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下降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红细胞去除术明显优于静脉放血疗法,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红细胞增多症(P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名PV确诊患者,采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一次性采集10.9U红细胞。监测采血过程,观察患者放血前后皮肤颜色,检测并分析患者放血前后的Hb和Hct的变化。结果 9名患者经1次深度单采红细胞后,面部及手掌皮肤颜色明显改善,由红紫色变为红色,放血前后Hb (g/L)为197.4±13.7 vs 160.3±26.9,Hct (%)为61.22±3.94 vs 50.14±7.66(P<0.05);放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11.1%(1/9),该患者出现低钙反应(自感口唇发麻)。结论深度单采红细胞疗法治疗PV安全、有效,可减少患者静脉放血次数和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致敏红细胞和未致敏红细胞形态大小及渗透脆性的差异。方法对健康献血者0型和Rh(+)型红细胞用IgG型抗-D致敏后,与未致敏的相同献血者的红细胞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种红细胞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用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对二者进行渗透脆性比较。结果致敏红细胞平均体积大于未致敏红细胞(P〈0.05),未致敏红细胞分布宽度大于致敏红细胞(P〈0.01),致敏红细胞渗透脆性大于未致敏红细胞。结论红细胞致敏后在体积上大于未致敏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可能与红细胞膜上血型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对红细胞膜的结构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置换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细胞置换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的效果及其对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美国COBESpectra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去除9名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的红细胞,同时补充新鲜冰冻浓缩红细胞,有5名患者红细胞置换后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6名患者在红细胞置换后立即清醒,3名患者于红细胞置换后6h内清醒,呼吸、血压、脉博均在置换后恢复正常,在红细胞置换后3~4周脑电图检查全部恢复正常,无脑、心、肝、肾、骨骼肌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红细胞置换是抢救急性重度CO中毒的有效措施,对防止其并发症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去白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1 d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实验室指标水平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 d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水平高于治疗前,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1 d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均具有显著效果,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洗涤红细胞制备更加简单,价格更低,临床推荐使用洗涤红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18.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透析患者,分别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治疗后E.C3bR.R升高,E.IC.R下降,提示:rHuEPO可改善2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红细胞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30年Duke发现锥虫在抗血清及补体存在时可黏附到人类红细胞膜上,并发现不同人红细胞对锥虫的黏附能力不同。1953年Nelson发现调理过的梅毒螺旋体及肺炎双球菌也可结合到人类红细胞膜上,并称之为免疫黏附。1963年Nishioka证实这种免疫黏附现象是通过人红细胞膜C_3受体(补体受体Ⅰ型,CR1)而实现的。1981年美国生殖免疫学家  相似文献   

20.
在红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不同阶段,有多种不同的粘附分子表达,其中包括特异和非特异表达于红细胞者。它们在红细胞的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综述红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探讨它们在红细胞发育、生理和在某些红细胞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