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清热解毒滴眼液由黄芩、野菊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功能,方中黄芩为该制剂的主要成分,为控制本品质量,以黄芩苷作为定量指标,实验表明:本法能消除杂质干扰,简单易行,准确度高。1 仪器与试药 SP-8800高效液相色谱仪;SP-200型紫外检测仪;SP-4400数据处理仪;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它试剂为分析纯,黄芩甙(供含量测定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清热解毒滴眼液(由甘肃省中医院药剂科提供)。 相似文献
4.
5.
6.
7.
春季结膜炎属于变态反应性外眼病。本病是一种过敏性炎症,常见于青少年,多逢春暖夏热时,一般为双眼发病。祖国医学认为多因风、湿、热三邪蕴结郁滞脉络而成,以往我院曾用激素、抗生素等治疗,疗效不够满意,根据本病的辨证,我院研制了雷菊滴眼液,通过5年多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熊胆具有清热解毒,止痉明目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肝胆及目赤肿痛的治疗。我院自1992年3月~1998年9月将其制成滴眼液,并取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卫生部批准文号,临床用于治疗结膜炎等,取得较好效果。1 处方及制备1.1 处方 熊胆(精制粉)5.0g,磷酸氢二钠9.44g,磷酸二氢钠 8.0 g,氯化钠 1.52 g, 相似文献
10.
11.
清热解毒注射液由虎杖、黄芩、地丁、板蓝根等药组成,临床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其观察59例,治愈有效率达01.35%。毒性试验、过敏试验、刺激性试验以及溶血试验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清热解毒法则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热解毒是中医的治则之一,尤其是治疗温热病的常用重要法则。临床用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疗温热病所表现的热证、火证、毒证。近年来这一治则得到了很大发展,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就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清热解毒法则的临床应用清热解毒法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可适用于临床各个学科,其治疗的病种很多,诸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等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和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对下述病证有 相似文献
14.
一、清热解毒贯穿着温病治疗的全过程。清热解毒不仅是气分阶段的主要治法,而且贯穿于病程的始终,只是在法度上有着卫分宜清疏、气分宜清解、营分宜清凉、血分宜清化和清滋的不同。 1.卫分宜清热疏散:邪在卫分,当汗之疏散。卫气同源,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温邪传变最速,温病初起往往即兼见气分里热之症,所以临床治疗卫分证常以清热解毒为主,同时配以辛凉疏散。如银翘散,就是以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为主,同时伍以辛凉疏散之薄荷、牛蒡子等。 2.气分宜清热解毒:温邪犯气,正盛邪实、邪正剧争,宜及时清其热、解其毒、祛其邪,这是截断温病传变恶化的关键。邪犯气分之具体部位和程度各有不同,其具体应用亦有差异。轻清气热,主邪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中西医结合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可使AMI病死率由单纯西医内科保守治疗的30%下降至13%~16%。但80年代以后,随着包括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内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stenting)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再灌注治疗技术的成热与普及,从被动、保守转为主动、积极的血运重建,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清热解毒法的临床应用范围甚厂,疗效颇佳,不但是外科最常用的治法,也是内科常用的治法之一。从事数十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实践的张育轩教授,对清热解毒法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