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Fas表达水平与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CT复查将入组患者分为DTIH组(n=92例)与非DTIH组(n=89例),比较两组术后血清HMGB1、Fas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HMGB1、Fas水平与DTIH的关系。结果:DTIH组与非DTIH组相比,血清HMGB1、F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DTIH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低于非DTIH组(P <0.05),血浆凝血酶时间(TT)高于非DTIH组(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MGB1、Fas与TT、GCS评分是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DTIH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DTIH发生的情况较为严重,可能与血清HMGB1、Fas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根据相关因素的监测,为疾...  相似文献   

2.
吴琼 《实用全科医学》2007,5(3):226-227
目的探讨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254例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中132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伤后3d以内,本组伤后24h内出现29例(21.9%),在72h内出现18例(89、4%),在3~7d内出现14例(10.6%)。以老年人多见,本组占同期老年人颅脑损伤的51.9%。病死率高达30.3%。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迟发性颅内血肿要及时作出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冯玉玺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74-975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是指颅脑创伤经CT检查、手术或尸检证实在首次CT检查无血肿的部位出现的颅内血肿。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66例DTIH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方法:25例DTIH患者,伤后30 min~6 h完成首次CT扫描,1~10 d复查CT.结果:25例患者,复查CT发现脑内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4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后颅内血肿的重要类型,如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就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这对于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368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性脑干伤、脑挫伤24.2%,颅内血肿75.8%,其中硬膜下、脑内血肿72.8%,硬膜外血肿8.6%。总生存率41.3%。不同的GCS、不同的血肿类型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有无老年性疾病各组间的生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脑干伤、脑挫裂伤和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脑内血肿多,易发生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死亡率高,合并伤多的特点。GCS、老年性疾病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宋飏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4):186-187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颅脑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经一段时间后复查出现脑内血肿;或在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者均称为迟发性颅内血肿。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23例,其中DTICH36例(占11.2%)。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发病特点。方法 分析DTIH发病时间、CT影像并讨论其机制。结果 28例DTIH在伤后24-48h发病23例,占81.15%,脑实质血肿25例,占89.29%,发生机制为损伤血管受病理损害引起迟发性出血。结论 DTIH在伤后24-48h复查是及早发现DTIH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8.
徐玮  沈宏 《浙江医学》2005,27(1):33-35
重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比例相对较高,一旦发生则预后较差.本文对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2年10月-2004年9月共收治颅脑外伤患者1157例,其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462例,占39.9%,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瑛  周佩如  佘文莉 《广东医学》2006,27(1):142-14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前瞻性病情观察、护理方法及最佳观察时期。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对术后迟发性血肿的高危人群置专科ICU进行监护,发生病情变化即行CT检查及处理。结果1023例急性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发生迟发性血肿43例,其中再次手术32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32.5%。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中,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者均有可能发生迟发性血肿。首次手术后24h至2周内加强预见性病情观察,可以及早发现迟发性血肿,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1.
张欣瑜  陈永群 《吉林医学》2013,34(11):2090-209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表现出反复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平稳期,突然发病,病势发展迅速,之前稳定期一般不超过24 h。颅脑CT的检查结果显示,这类患者在发病前,常常无阳性表现,发病后CT阳性指征出现。治疗方案选择过程依据病情轻重,病情较轻患者常规处理,病情较重患者开颅处理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减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常出现反复,且预后不良,因此对颅脑外伤患者在24 h内应多次行颅脑CT检查,以排除DTIH的可能性。提早发现DTIH,是提高预后的有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迟发性颅内出血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格捕斯哥评分(GCS),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2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型组47例,中型组39例,重型组56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入院时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治疗1个月后按是否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将患者分为无迟发性颅内出血组(93例)和迟发性颅内出血组(49例)。比较不同组之间凝血纤溶功能指标。结果各型颅脑损伤中凝虮纤溶功能均有异常,且随着伤情的加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水平逐渐升高,而血小板(PLT)水平逐渐下降(P〈0.05)。与无迟发性颅内出血组比较,迟发性颅内出血组PT、APTT、TT和DD水平明显升高,PLT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且其与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凝血纤溶功能检测有助于判断颅脑损伤的伤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硬脑膜开放前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颅脑损伤后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延迟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19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DTIH分为DTIH组和非术后延迟性颅内血肿(non-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NDTIH)组。收集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生命体征(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初始损伤评分、液体输注种类和输注量、血制品输注种类和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时机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记录术后30 d内的DTIH及死亡情况,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增加术后DTIH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32例患者发生术后DTIH,发生率为16.2%。与NDTIH组比较,DTIH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降低,血肿量明显增加,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比例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4.23,95%CI=1.62~8.72,P<0.001)、血肿量≥100 mL(OR=5.39,95%CI=1.75~9.38,P<0.001)以及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OR=1.54,95%CI=1.27~4.29,P=0.016)是术后DTIH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颅脑损伤后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DTIH的发生可能与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268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性脑干伤、脑挫伤24.2%,颅内血肿75.8%,其中硬膜下、脑内血肿72.8%,硬膜外血肿8.6%。总生存率41.3%。不同的CCS、不同的血肿类型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有无老年性疾病各组间的生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脑干伤、脑挫裂伤和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脑内血肿多,易发生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死亡率高,合并伤多的特点。CCS、老年性疾病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6~2002年间收治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0例,其中发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占重型颅脑损伤的6.6%,死亡9例,死亡率42.8%.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因素。方法收集162例脑外伤患者的伤情、凝血情况,根据有无出现DTI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2例脑外伤患者中发生DTIH48例。23例发生于脑挫裂伤病灶内,19例发生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6例发生于颅骨骨折;DTIH组的PT和APTT较非DTIH组延长,D.dimer较非DTIH组升高(P〈0.01)。结论DTIH的发生与年龄、伤情、凝血机制异常、颅内压升高有关,对临床预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在高龄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06/2013—06月来作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规范护理,统计对比两组疗效(治愈,有效和无效)情况,对比患者对两组护理的满意程度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31.59%),明显高于对照组(1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3);观察组有效率(65.78%)与对照组(68.42%)无明显差异(χ^2=1.88,P=0.15);观察组无效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1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2);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Voo)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0.0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2,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96.11±3.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4.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2)。结论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能明显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33例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按GCS评分、影像学表现、凝血指标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年龄大,GCS评分低,发生时间多在伤后24 h内,院前经甘露醇治疗及CT表现为挫裂伤、颅骨骨折的患者易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外伤凝血障碍患者是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诸多危险因素相关,动态复查CT能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挫伤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8例脑挫伤初期行非手术治疗患者的CT影像和临床资料。脑挫伤进展的标准为CT影像显示脑挫伤范围增加≥30%。结果98例脑挫伤患者中,29例(29.6%)CT影像显示脑挫伤病灶扩大≥30%,其中10例需行手术治疗。初始脑挫伤血肿大小和是否合并硬膜外/下血肿对脑挫伤病情进展有预示意义(P=0.001和P=0.015)。低GCS评分和高龄是脑挫伤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12和P=0.013)。结论原发脑挫伤血肿大、合并硬膜外/下血肿、高龄及低GCS评分是早期发生脑挫伤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34例DTI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DTIH的发病年龄和发病时间、形成原因、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进行了讨论。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及CT检查结果,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10例。结果伤后6个月根据GOS标准评估预后,其中恢复良好21例,轻残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存活1例,死亡4例。结论DTIH是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及时复查头颅CT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尤其要重视有昏迷史的患者,应把握好首次复查头颅CT的时间窗,即伤后4~6h,能够帮助早期发现DTIH。早期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