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作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短小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氯胺酮行术前麻醉;观察组行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术前麻醉。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中实施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中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择期行腹沟斜疝手术治疗的小儿90例,将其平均分为3组,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结果:3组患儿的手术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的术后清醒时间相比C组显著缩短(P<0.05),氯胺酮与丙泊酚用量相比C组显著减少(P<0.05);A组与B组术后清醒时间、丙泊酚与氯胺酮用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患儿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躁动持续时间相比C组均明显减少(P<0.05),A、B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3种麻醉方式均可成功应用于儿童腹殷沟疝手术,而泵注联合神经阻滞、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联合持续泵注麻醉的方式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麻醉药物用量也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丙泊酚持续泵注给药麻醉方法和丙泊酚间断给药麻醉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为研究组行丙泊酚持续泵注给药麻醉处置,针对参照组实施丙泊酚间断给药麻醉处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指标,以及丙泊酚麻醉药剂使用剂量指标和术中躁动发生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麻醉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丙泊酚麻醉药剂使用剂量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中躁动发生率指标4.00%(4/100)低于参照组12.00%(12/100),统计学有差异(卡方=4.348,P0.05)。结论为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持续泵注给药麻醉方法,能取得优质临床结果,相关经验适宜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到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47例患儿分为两组:(1)A组23例应用氯胺酮95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2)B组应用氯胺酮60?g/kg/min复合瑞芬太尼0.06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术中心率(HR)减慢较A组明显(P<0.05);B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手术麻醉中镇静效果显著,患儿可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王冬才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08-1509
目的:观察丙泊酚及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120例3~8岁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辅助镇静组(A组,n=60),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镇静组(B组,n=60)。椎管内阻滞成功后,A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0mg/(kg.min)],B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3.2mg/(kg.min)+0.8mg/(kg.min)]镇静。维持术中镇静/警觉评分(OAA/S评分)>3分。观察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低氧、气道梗阻及术后出现精神症状发生率。结果:A组呼吸抑制、低氧及气道梗阻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较单独丙泊酚在小儿椎管内麻醉中镇静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静脉全麻中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短小手术的小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A)组与丙泊酚-芬太尼(B)组,两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和微泵注射.观察呼吸,SpO2、HR、MAP麻醉前、中、后的变化情况,并同时观察记录麻醉恢复时闻、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全程麻醉手术中RR、SpO2、HR、MAP无明显变化.而B组的呼吸循环功能有不同程度变化,麻醉苏醒时间延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结论 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轻,术后麻醉复苏及神志清醒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优于丙泊酚-芬太尼麻醉,其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静脉全麻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短小手术患儿分为瑞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选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氯胺酮,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SpO2的变化,并同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期间瑞芬太尼组HR和MAP均有显著下降,而氯胺酮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氯胺酮组(P<0.05)。结论:微量泵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复合瑞芬太尼,使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8.
唐海斌  朱建君 《西部医学》2013,25(8):1244-1246
目的比较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1~6岁)腹股沟区短小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行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10minT3、术毕时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氧饱和度(SpO2),术毕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均比较平稳,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A组循环较B组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也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安全有效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小手术,相对而言,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比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术中循环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见。  相似文献   

9.
宁捷 《广西医学》2006,28(3):340-342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给药和间断分次静脉给药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手术麻醉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每100mg异丙酚 100mg氯胺酮)微量泵持续输入法麻醉,B组采用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异丙酚和氯胺酮的各自用量,观察术前、切皮时、探查时、缝合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结果 A组异丙酚和氯胺酮每公斤体重的平均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B组较A组明显(P<0.05),术中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P<0.05).结论异丙酚氯胺酮复合微量泵输注给药用于小儿麻醉安全有效、调控方便迅速、可控性强、麻醉过程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间断分次给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史艳燕  李明强 《西部医学》2008,20(3):563-564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短小手术患儿平分为瑞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选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氯胺酮,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 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同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期间瑞芬太尼组HR、RR和M AP均有下降,而氯胺酮组无变化。瑞芬太尼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微量泵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在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复合瑞芬太尼,使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11.
微泵静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泵静注异丙酚 -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 0例小儿外科短小手术随机分成异丙酚 -氯胺酮组 (P -K组 )和氯胺酮 -力月西组 (K -M组 )国产咪唑安定 ) ,监测入室后、注药后 1min、切皮时、手术开始后 10min、手术结束等时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 ,记录患儿清醒时间 ,统计单位时间单位体重氯胺酮用量 ,通过组内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以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P -K组氯胺酮用量比K -M组减少 5 6 % ,麻醉后P -K组SBP切皮时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其他时点明显下降 (P <0 .0 1) ,HR均明显下降 (P <0 .0 1) ;K -M组SBP注药 1min时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其他时点明显升高 (P <0 .0 1,手术结束时P <0 .0 5 ) ,HR切皮时明显升高 (P <0 .0 1) ,P -K组用药后清醒比K -M组明显快 (P <0 .0 1)。两组SpO2 维持在 98~ 10 0 %。结论 微泵静注异丙酚 -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张智勇  包义勇  丁美平  吕辉 《安徽医学》2012,33(12):1659-1661
目的探讨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ASAI级,年龄1~7岁,随机分为4组(n=15):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麻组(A组),七氟醚联合骶麻组(B组),氯胺酮丙泊酚联合骶麻组(C组),氯胺酮联合骶麻组(D组)。A、B组七氟醚6%~8%面罩吸入诱导,氧流量5~6 L/min,C、D组肌肉注射氯胺酮4~6 mg/kg、阿托品0.02 mg/kg基础麻醉,鼻导管吸氧,4组患儿均行骶管阻滞。术中A、C组静脉泵注丙泊酚、B组七氟醚持续吸入、D组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前基础值(T1)、切皮时(T2)、切皮后15 min(T3)、术毕(T4)各时点的MAP和HR,术中呕吐、体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加、SpO2%和苏醒期躁动情况及评分。结果与C、D组比较,A、B组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D组比较,A、B、C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T1比较,T2~T4时D组MAP升高、HR增快(P<0.01);与A、B、C比较,T2~T4时D组MAP升高、HR增快(P<0.01);与A、B、C组比较,D组术中体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及苏醒期躁动率均增高(P<0.01);与D组比较,A、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麻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幼儿行骶管阻滞时,丙泊酚合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幼儿循环呼吸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行骶管阻滞的3岁幼儿随机分为两组(n=15):A组微泵输注丙泊酚1.5 mg/kg,继之微泵输注丙泊酚1 mg·kg-1·h-1镇静;B组微泵输注丙泊酚1.5 mg/kg,继之微泵输注丙泊酚1 mg·kg-1·h-1氯胺酮0.5 mg·kg-1·h-1镇静。两组患儿均于静脉注药5 min后行骶管内麻醉,丙泊酚的速率根据术中BIS要求变速持续输注。结果: 术中A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术前(P<0.01),苏醒期BIS低于B组(P<0.05),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的用量A组均显著多于B组(P<0.01)。结论: 在幼儿骶管内麻醉,丙泊酚合用小剂量氯胺酮血液动力学稳定,对呼吸影响小,苏醒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少。作为镇静辅助用药,丙泊酚合用小剂量氯胺酮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胺酮、异丙酚、利多卡因三种药物联合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37例。A组麻醉中联合应用氯胺酮、利多卡因、异丙酚,B组仅应用氯胺酮。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儿麻醉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B组患儿麻醉后五分钟、十五分钟的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低于麻醉前五分钟,心率明显加快(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中联合应用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三种麻醉药物效果优于单药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金军 《甘肃医药》2012,(3):206-207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小儿中、短时手术的麻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ASAⅠ~Ⅱ级,3~8岁的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B组),每组30例。术中全程监测记录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每位患儿的麻醉效果根据术中患儿的面部表情,肢体活动进行观察,并记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肌注氯胺酮后10min,与注药前相比明显心率增快,血压升高。B组,给予丙泊酚后心率逐渐降低,血压降低,且B组术中术后患儿安静,呼吸平稳。A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的精神症状及体动反应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小儿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8例进行短小手术的小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使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麻醉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苏醒时间以及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年龄、体重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动脉(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上无明显的差异,对照组在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变化幅度和程度都要比观察组大,苏醒时间比观察组长,并发症和副作用比观察组严重,皆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小儿短小手术具有对心血管影响小,并发症少,苏醒时间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在小儿扁桃体切除及唇腭裂修补术中,氯胺酮联合应用丙泊酚全麻时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对病儿血压、心律、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将90例择期手术患儿分为两组,A组(45例)单纯使用氯胺酮;B组(45例)为氯胺酮联合应用丙泊酚组,观察术中患儿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术后患儿的苏醒情况。结果,B组在诱导时、手术开始、插管和拔管时血压、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插管、手术开始及拔管时血压、心率均较B组升高(P<0.05);B组在诱导时、术中20min时血压、心率与A组比较,A组升高更明显(P<0.01);B组患儿比A组睁眼时间早(P<0.05),拔出导管时间短(P<0.01)。认为氯胺酮、丙泊酚联合用药对病儿血压、心率影响轻微,患儿苏醒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单次推注氯胺酮2mg/kg,A组:氯胺酮100±10.2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B组:氯胺酮60±5.2μg/kg/min配合瑞芬太尼0.06±0.02μg/kg/min持续泵注.术中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及SPO2,并记录术后苏醒时间.结果:A、B两组患儿血压和SPO2均较平稳,但B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而A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B组术后麻醉苏醒明显快于A组(P<0.05),且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小儿氯胺酮麻醉中使用瑞芬太尼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且使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更平稳.  相似文献   

19.
刘小青  黄爱兰  李静  甘丽霞  秦丹丹 《中外医疗》2013,32(16):99-99,10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单纯静脉全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单次骶管阻滞复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及间断追加芬太尼麻醉。记录入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10min时(T2)、术毕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时间、SPO2<95%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B组中MAP、HR均增高(P<0.05),A组MAP、HR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B组SPO2<95%的发生率>A组(P<0.05);两组患儿均无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单次骶管阻滞能为小儿下腹部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快,可推广应用于这类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优点.方法 60例ASAI-II级8个月-6岁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患儿.随机分为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A组30例)和氯胺酮麻醉(B组30例).七氟烷(A组)扣紧面罩保留自主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浓度4%-5%,摇头、肢体活动消失后麻醉浓度维持2%-3%.氯胺酮麻醉(B组)肌注氯胺酮2-5mg/kg,保留自主呼吸,并鼻导管给氧.观察记录,两组手术麻醉前、后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数值及苏醒时间.结果 A组和B组SPO2、RR无明显差异.麻醉后B组HR快于A组,而苏醒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结论 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诱导迅速,苏醒快.对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