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中青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有何不同。方法:将148例CHD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110例(≥60岁),中青年组38例(<50岁),比较组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病变老年组3支病变占35.5%,且狭窄程度较重,侧支循环24例(21.8%),中青年组单支病变多占66.7%;老年组高血压病占61.8%,而中青年组仅占31.6%(P<0.01);老年组糖尿病占21.8%,中青年组糖尿病占2.6%(P<0.01);高血脂症中青年组63.2%,老年组41.8%(P<0.01);家族史中青年组占28.9%,老年组仅占3.6%(P<0.01);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共96例,老年组82例,中青年组14例,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中青年组冠状动脉以单支病变为主,老年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多,以中重度狭窄为主,侧支循环多见于老年组;老年组CHD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为主要危险因素,家族史、高血脂症为中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危险因素越多,年龄对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指导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101例中青年(≤50岁)CAD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62例老年(≥60岁)CAD患者进行对比。结论:中青年CAD患者以男性为多,多有饮酒、吸烟、高血脂、肥胖、家族史、外向、情绪不稳定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徐丰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4):141-14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病人中脉压(P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CHD)病人分为PP<65mmHg组(78例)和PP≥65mmHg组(82例),分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 糖耐量异常、吸烟、肥胖、遗传因素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①PP≥65mmHg组病人的危险因素明显多于PP<65mmHg组(P<0.05),其中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病人在PP≥65mmHg组中高达95%(<0.01);②PP≥65mmHg组病人冠状动脉3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时,PP高的(CHD)病人其危险因素多于PP低者,且冠状动脉病变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60岁)和51例中青年(〈4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但中青年组家族史和吸烟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两组高血脂症、糖尿病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5.4%),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66.7%)。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共占92.3%,而中青年组占6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阳性率为93.8%,中青年阳性率仅为70.6%,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其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经各种辅助检查证实未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60例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多数患者有吸烟史和肥胖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结论应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及时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实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避免疾病给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多种危险因素在脑卒中和冠心病之间的分布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红  佟伟军 《医学综述》2008,14(4):562-564
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其发病在国际和国内的分布却有很大差异,阐明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研究的危险因素众多,文章就血压、血脂异常、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6个危险因素在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的分布差异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辽地区蒙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研究标准的CH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病变程度,记录血脂异常、高血压、年龄、2型糖尿病、性别、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血脂、吸烟和冠脉狭窄的程度相关。结论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的控制,以期降低通辽地区蒙族患者CH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何平 《医学综述》2010,16(16):2414-2416
早期研究发现了200多个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有关的危险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有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等,然而部分人群对上述危险因素给予积极有效控制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在上升。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发现,CHD的发生、发展还与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如炎症、促凝因素、脂蛋白、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胆红素血症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肯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是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其他易患因素包括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凝血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40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特点,评价<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行PCI的40岁以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50例,男44例,女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1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绞痛10例。调查每位患者发病诱因、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类型及发病前胸痛史并了解其危险因素的构成;危险因素以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饮酒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为主。计算吸烟指数(吸烟指数:支/d×吸烟年数),吸烟指数>100即为阳性。一级亲属女性<55岁、男性<65岁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该病家族史阳性。观察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 A G)结果并行PCI治疗。血管重建成功的标准: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TIMI 3级;无主要并发症,如AMI、急诊冠脉搭桥术(CABG)、急性血管闭塞及死亡等。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d 9-1 2个月,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并定期随访:以门诊随访为主,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活动平板等,复查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如劳累、感冒、情绪激动、大量饮酒或吸烟,45例患者住院前有明显胸痛史, 30例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型糖尿病,9例高血压,41例有长期吸烟史,7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50例患者共有56支血管行PCI,其中单支病变45例,双支病变4例,三支病变1例,其中1例三支病变中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予PCI但血运重建未能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复发心绞痛。临床随访:1例三支病变患者于术后3个月再发胸痛,造影示两支血管支架内再狭窄,予PCI,胸痛未再发作。随访半年以上.其余患者胸痛完全缓解,心电图或运动平板无典型缺血变化。结论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且多存在危险因素,为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应尽可能避免诱因出现及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同时其冠状动脉多为单支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提高防治水平。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6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0例(≤50岁)和老年组56例(≥60岁)。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测量体重、调查既往史、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初发症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等发面的差异。结果中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家族史及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均高于老年组;高血压、糖尿病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血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中青年组单支病变多,而老年组多支病变多,且狭窄程度较重;并发症以老年组较多。结论临床上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多有不健康生活方式、起病急、症状典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多、近期预后好的临床特点。男性、吸烟、饮酒、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等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为探讨中青年CHD患者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本文对经CAG确诊的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便更好的开展CHD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5岁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 I)特点。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55岁,152例)和老年组(≥75岁,109例),比较2组间发病的危险因素、PC I治疗特点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情况,评价2组间PC I治疗疗效。结果:中青年组冠心病患者中男性、有阳性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者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冠心病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检出率高于中青年组(P〈0.01)。冠脉造影结果显示:中青年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多为局限性狭窄,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患者三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狭窄病变、钙化病变明显多于中青年组(P〈0.01);双支血管病变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支架置入情况相比,中青年患者右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数少于老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严重并发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是中青年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以单支血管病变居多,三支血管病变少见,弥漫性狭窄、钙化病变亦少见。中青年组冠心病患者右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数少于老年组。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指因冠状动脉官腔狭窄、阻塞或(和)功能改变(痉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饮食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本病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这些因素统称为危险因素。自1961年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心对5 000多名白种人进行的前瞻性心血管病研究报告确立冠心病危险因素概念以来,迄今为止已提出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达200多种;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及次要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高危人群,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主要的致死原因.糖尿病患常呈现多种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集结的状况.因此,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ECP)-ATP-Ⅲ中,明确将糖尿病视为冠心病的等同危险性疾病.重视糖尿病患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对降低患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桥(MB)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MB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91例;分为中青年组(< 60岁,n=93)及老年组(≥60岁,n=98),比较2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史、症状发作CCS分级、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心电图改变、冠脉造影结果、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入院血糖,分析老年MB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危险因素.结果: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症状发作CCS分级、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心电图改变、冠脉造影结果、TG、LDL-C及入院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CHOL、HDL-C是老年MB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MB好发于前降支,男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CHOL、HDL-C是影响老年MB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对54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指数与CHD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斑块与CHD患病率及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并比较他们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均较非CHD组显著增高(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HD患病率及冠脉Gensini积分也显著增加(P〈0.01),而CHD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危险因素基本相似。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HD有显著相关性,两者有相似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内皮功能-外周动脉张力测定技术(Endothelial function-peripheral arterial tonometry technique,Endo-PAT)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状动脉进行Gensini积分,了解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RHI和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变化情况和相关性,RH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志愿纳入研究的志愿者680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RHI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不同亚组RHI、Gensini积分的变化,了解RH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各个亚组组中,与无危险因素组比较,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组RH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RHI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研究中发现,与无危险因素组比较,高血压和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非糖尿病危险因素组Gensini积分更高,代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加明显。RHI与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是否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负相关(r=-0. 6762),与高血压、年龄、糖尿病、Gensini积分均负相关。结论 RH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HI降低可以作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特别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重庆地区冠状动脉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重庆地区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对疑诊或者已经确诊的398例冠心病患者,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后;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据其结果分为3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22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rteriosclerosis,CAS)组(44例)和对照(Control,CT)组(128例).分析比较各组危险因素的比率,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研究危险因素与CHD和CAS的关系.结果:(1)与CT组比较,除体重指数外,CHD组患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吸烟及心血管病家族史比例明显增高(P<0.05,多数P<0.01),男性更容易患冠心病(P<0.05);CAS组患高血压病和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比例明显增高(P<0.05),其余各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CHD组与CAS组两组间相比较,各项危险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CHD组与CAS组两组间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3)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越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结论:除体重指数外,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与本地区的冠心病明显相关,是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杨欣  丁毅 《医学综述》2015,(2):239-24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在颈动脉任一部位存在动脉粥样斑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都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能预测脑卒中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因而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