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开腹手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南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按手术史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两组患者均再次进行开腹手术,观察比较其开腹出血量、开腹时间及盆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开腹出血量及开腹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00%比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后再次行开腹手术可缩短手术开腹时间,减少开腹出血量及盆腔粘连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再次剖宫产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60例采用新式剖宫产术,比较2组孕产妇腹壁切口情况、腹腔粘连情况、有无切口疝、开腹时间、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原剖产子宫切口愈合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腹壁粘连为有层次无粘连低于对照组,而无层次难分离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腔粘连为1类明显高于对照组,2、3~4类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开腹时间、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较新式剖宫产术对孕产妇的再次剖宫产影响较小,手术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蔡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既往剖宫产手术史需再次行开腹手术患者96例,其中既往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史46例为观察组,既往新式剖宫产手术史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开腹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产褥病及伤口脂肪液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产褥病及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患者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产褥病及伤口脂肪液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4.
郑秀金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306-1307
目的:通过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观察.了解及选择手术方式,减少术并发症.方法:将我院产科2003年1月~2008年10月内再次部宫产的560例孕妇分为两组,其中前胎新式部宫产术史180例为观察组、改良新式荆宫产术史380例为对照组,再次术中观察比较两组腹腔粘连程度、粘连部位、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出血量.并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新式部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再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优于新式剖宫产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新式剖宫式,术后腹腔粘连发生率低,粘连程度轻,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不给再次部宫产带来困难,是很好的新式部宫产改良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需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122被按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具新式剖宫产术史,观察组具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两组均按原术式再次进行剖宫产术,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行再次剖宫产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进腹时间、总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手术疤痕宽度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总粘连率分别为68.8%和82.0%,观察组总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粘连和轻度粘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重度粘连率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较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小,可作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妊娠妇女行再次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分析,首次手术以新式剖宫产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各75例,所有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观察两组开腹时间、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盆腔粘连情况,及术后产妇恢复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总时间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明显少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3、4类粘连的发生率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P<0.05),而1、2类粘连发生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两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病率(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宫体炎等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子宫愈合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术后腹腔粘连方面,且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术后粘连情况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剖宫产术式在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再次妊娠产妇,应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推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较长(P<0.05),术中出血量及开腹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术后粘连发生率为41.07%,明显高于对照组(1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起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诱发的粘连程度较新式剖宫产轻微,且进腹时间短,手术总时间短,开腹出血量低,子宫愈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手术优势及再次手术的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最合理的术式,更好地减少或减轻并发症。方法对2003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枣庄市立医院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06例,新式剖宫产术360例,以及二次开腹手术(包括上次改良新式剖宫产78例、上次剖宫产术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手术进腹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进腹出血量、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在再次开服手术时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粘连较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步骤简单,粘连较轻,发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民权县人民医院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38例,将首次剖宫产采用新式剖宫术的19例设为观察组,首次剖宫产采用传统剖宫术的19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盆、腹腔粘连程度。结果:①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粘连发生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粘连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具有明显的影响,新式剖宫术易造成产妇盆、腹腔严重粘连,增加再次剖宫产难度,引起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0.
吴伟玲  蔡佳  李玫端  郑玉容 《当代医学》2012,18(23):149-150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7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结果 两组产妇均顺利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腔粘连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临床优势明显,操作简单易学,适合广大基层医院考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再次剖宫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39例行传统剖宫产术,实验组产妇39例行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手术情况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盆腹腔粘连率为69.23%,对照组粘连率为4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7.44%,对照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2.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其盆腹腔粘连率高,手术时间更长,根据产妇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2.
吕丽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893-2894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发生盆腔粘连的影响,为今后的手术操作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给予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盆腔粘连程度及手术一般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总时间,盆腔粘连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一般情况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能有效改善二次剖宫产患者的盆腔粘连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140例前次剖宫产的妊娠妇女,分为观察组80例(前次术式为改良新式剖宫产)和对照组60例(前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进行多项指标对照。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与新式剖宫产组再次剖宫产的娩胎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相比,可减少再次剖宫产时的盆腹腔粘连、手术难度,改良新式剖宫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叶梅 《大家健康》2013,(6):132-133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行再次剖宫产开腹手术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再次开腹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48例,根据产妇首次剖宫产手术的术式不同将产妇分为新式剖宫产组与改良新式剖宫产组。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再次剖宫产的胎儿分娩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新式剖宫产组明显减少(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术后粘连发生率相比新式剖宫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剖宫产分娩能够有效减少再次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伤害,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32例行再次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前次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和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对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胎头娩出困难例数、手术出血量、盆腔粘连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开腹时间上,观察组为(9.1±3.7)min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5.2±2.6)min;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胎头娩出困难例数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粘连程度上.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引起的盆腹腔粘连程度严重,影响再次手术,但术后恢复好,应视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新式剖宫术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产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手术,而实验组产妇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1)实验组无粘连35例,轻度粘连13例,重度粘连3例,粘连率31.4%;实验组无粘连25例,轻度粘连20例,重度粘连6例,粘连率51.0%。实验组粘连率低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6.4±5.4)min,术中出血量为(151.8±87.2)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1.2±7.6)min,术中出血量(149.3±88.1)min。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少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术手术时间短,腹腔粘连率低,效果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刘红菊 《吉林医学》2013,(27):5558-5558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后盆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3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非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后盆腹腔及腹壁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粘连发生率为26.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0%,且两组粘连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可明显减少盆腹腔及腹壁的粘连率,是临床首选的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18.
两种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娟  潘雪华 《广西医学》2006,28(12):1893-1894
目的 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评价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缝合壁层腹膜的新式剖宫产术(下称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20例为研究组,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20例为对照组,第2次手术均为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比两组腹腔粘连情况、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 腹腔粘连程度对照组重于研究组(P<0.05);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研究组快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取出胎儿时间两组近似(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晓敏 《当代医学》2011,17(31):70-71
目的 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5月~2010年5月间使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剖宫产术的患者在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的...  相似文献   

20.
改良新概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腹腔粘连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新概念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1999-07-2007-10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妇幼保健院既往有改良新概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史因第二次剖宫产或妇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的308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概念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最重,改良新概念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