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损伤组32只、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32只。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VEGF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损伤组VEGF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 density,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1),rHuEPO治疗组与损伤组相比MOD值明显升高(<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组VEGF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 density value,IDV)与内参照IDV的比值明显升高(<0.01),而rHuEPO治疗组则明显高于损伤组(<0.01)。结论 rHuEPO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修复,可能与上调VEG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达的变化。方法参照Nystrom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损伤组32只、BDNF组32只。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NF-κB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损伤组与BDNF组NF-κB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 density,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BDNF组与损伤组相比A值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组与BDNF组NF-κB的灰度值(integrated density value,IDV)与内参照IDV的比值明显升高(P<0.01),而BDNF组则明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 BDNF很可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车敏  刘颖  王岩峰 《解剖科学进展》2012,18(6):556-559,56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Akt与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按照存活时间再分为脊髓损伤6h,12h,24h,3d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kt、p-Akt在各组大鼠脊髓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结果发现,脊髓Akt、p-Akt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SCI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显著高于SCI组(P<0.05)。结论 rHuEPO可通过上调Akt、p-Akt蛋白的表达参与脊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EPO治疗组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梗模型。模型建立4周后,利用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梗区域心肌NF-κB与A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相比,EPO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NF-κB与AP-1蛋白表达量比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而EPO治疗组显著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1)。结论降低NF-κB与AP-1蛋白表达可能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炎性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如何有效促进移植入脊髓损伤组织内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和迁移,是目前神经修复研究的重点。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造模7 d,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于脊髓损伤处移植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7 μL(1×109 L-1),脊髓损伤对照组移植DMEM/F12培养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腹腔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5 000 U/kg,1次/d,连续注射7 d,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细胞移植后8周取损伤脊髓组织。 结果与结论:造模2周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BBB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损伤对照组(P < 0.05),造模4周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组BBB评分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 < 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大鼠损伤脊髓组织BrdU阳性细胞数量及迁移距离均大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 < 0.05)。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损伤脊髓组织原位移植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与迁移,加速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7.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对脑损伤大鼠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用Western blot鉴定外源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90只大鼠成功建立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为对照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能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对照组比较,移植后1,2,3,4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均降低(P < 0.05),后者更低(P < 0.01)。各组平均潜伏时间均逐渐缩短,3~5 d时平均潜伏时间为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 < 0.05)<对照组(P < 0.01)。穿越平台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百分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最高(P < 0.05)。形态学可见3组损伤处脑组织瘢痕和软化灶为: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对照组,CM-Dil阳性细胞数则3组相反。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对脑损伤大鼠脑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段NF-κB及Ⅰ-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脊髓损伤组和川芎嗪处理组.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改良Rivlin斜板实验、BBB评分对大鼠脊髓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在建模后1、3、6、12 h,1、3、5、7、14和21d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κB及Ⅰ-κBα表达.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术后斜板临界度数和BBB评分值均逐渐升高,CBS评分值逐渐降低,且术后7、14和21 d川芎嗪处理组斜板临界角度数均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术后5、7、14和21 d实验组BBB评分值均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而术后5、7、14和21 d,川芎嗪处理组CBS评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3、5和7d,川芎嗪处理组NF-κB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单纯脊髓损伤组低(P<0.05),Ⅰ-κBα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结论 川芎嗪能够促进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后脊髓组织中Ⅰ-κBα的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从而起到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p6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与定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CI大鼠脊髓NF-κB p65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双标法检测NF-κB p65蛋白在CCI大鼠脊髓背角内的亚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定位。结果 CCI大鼠的机械阈值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神经损伤后,NF-κB p65表达量在脊髓组织中显著增高;NF-κB p65主要定位于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而在小胶质细胞中没有表达。结论 NF-κB p65在CCI大鼠脊髓中相对高表达并主要定位于脊髓背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间隔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n=40):对照组为常压空气组;HBO组为短间隔高压氧预处理组。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两组再灌注后4 h、12 h、24 h、48 h时的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 h时取出腰段脊髓组织(L5-7)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动物脊髓组织中NF-κB表达变化。结果:再灌注4 h、12 h、24 h、48 h时,HBO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BO组各时间点NF-κB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BO组和对照组后肢运动神经功能学评分与脊髓组织NF-κB表达呈正相关(r=0.72,0.65,P<0.05)。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脊髓具有保护作用,且其所诱导的脊髓缺血耐受的机制与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病毒(EV)组、脂多糖联合空病毒(LPS-EV)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干扰病毒(NIV)组、脂多糖联合Nrf2干扰病毒(LPS-NIV)组,每组各12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模型,术后3 d进行BBB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获取脊髓损伤段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中Nissl体变化及神经元生存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EV组比较,NIV组脊髓组织Nrf2蛋白表达降低,NF-κB、IL-1β、TNF-α蛋白表达增高,与LPS-NIV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EV组、LPS-NIV组比较,LPS-EV组Nrf2蛋白表达上调,NF-κB、IL-1β、TNF-α蛋白表达降低,神经元生存指数明显提高,脊髓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各组之间BBB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LPS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起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介导Nrf2的表达,下调NF-κB及促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心梗大鼠心肌Fas与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rHuEPO治疗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区周围心肌中Fas与caspase-9的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梗死区周围心肌Fas mRNA与caspase-9 mRNA表达变化。结果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周围心肌Fas与caspase-9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心肌梗死组相比,rHuEPO治疗组心肌梗死区周围心肌Fas与caspase-9蛋白与mRNA的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 rHuEPO下调心梗大鼠心肌梗死区周围心肌Fas与caspase-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褪黑素能否减轻吸烟大鼠颈动脉的氧化损伤。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烟组(建立大鼠吸烟模型)和褪黑素(5 mg/kg)干预组。7 d后取颈动脉,荧光探针2',7'-DCFH-DA检测颈动脉内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内NF-κB、eNOS、MCP-1、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吸烟能明显诱导大鼠颈动脉内ROS的增加(P<0.01);褪黑素干预组ROS含量明显回降(P<0.01);吸烟组颈动脉内eNOS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褪黑素干预组颈动脉内eNOS的表达明显回升(P<0.01);吸烟组颈动脉内的NF-κB、MCP-1、VCAM-1和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褪黑素干预组的NF-κB、MCP-1、VCAM-1和ICAM-1的表达明显回降(P<0.05)。结论吸烟能明显诱导大鼠颈动脉内ROS的增多及氧化损伤,褪黑素能通过NF-κB通路减轻吸烟大鼠颈动脉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使慢性肾衰所引起的贫血(肾性贫血)难以改善。 目的:观察肾组织移植对肾性贫血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8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均正常对照组,病例对照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和肾组织移植组,后3组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 结果与结论:60 d时移植组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高于病例对照组(P < 0.05),与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组肾组织EPO mRNA表达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肾组织移植改善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是促进肾组织EPO mRNA的基因表达,使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从而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深Ⅱ°烫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U/mL rHuEPO)、中剂量组(100U/mL rHuEPO)、高剂量组(200U/mL rHuEPO)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建立深Ⅱ°烫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3、5、7、14、21d取创面皮肤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分别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同一时相内大鼠烫伤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rHuEPO能促进深Ⅱ°烫伤创面微血管形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来,神经干细胞被认为是治疗脊髓损伤的理想移植细胞,但其在宿主体内自然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较低,严重制约了其修复脊髓损伤的效果。 目的: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 方法:从新生 Wistar 大鼠海马组织中无菌条件下分离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及免疫荧光鉴定。然后取第3代的神经干细胞,随机分为0.5,5,50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0.5,5,50,0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 结果与结论:0.5,5,50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神经元的转化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 0.05),5,50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神经元的转化率高于0.5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P < 0.05),但5,50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中神经元数量接近(P > 0.05)。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体外能够有效地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并可明显提高其向神经元的转化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神经细胞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成年SD 大鼠共50 只,依据其损伤和治疗的情况分为五组。空白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损伤组为脊髓打击损伤组,rh-EPO 组单纯采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β-SE 组单纯采取茁-七叶皂甙钠治疗,联合治疗组采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β-七叶皂甙钠治疗,比较各项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BBB 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rh-EPO 组、β-SE 组和损伤组;联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优于rh-EPO 组、β-SE 组;联合治疗组的Ca2+含量显著高于rh-EPO 组、β-SE 组;联合治疗组的Mg2+含量显著低于rh-EPO 组、β-SE 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BBB 运动功能评分,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延缓神经细胞继发性损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除了具有造血的作用以外, 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也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醇酸-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微球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 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制备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1 cm缺损)以及可吸收甲壳素神经再生室。实验组室内注入聚乳酸-聚乙醇酸-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微球;对照组室内注入聚乳酸-聚乙醇酸微球;空白对照组室内注入等渗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且12周优于6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S-100 免疫组织化学及Loyez氏神经染色法显示:实验组神经纤维数量多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12周多于6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聚乳酸-聚乙醇酸-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微球能够促进实验性坐骨神经缺损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甲壳素导管;传导速度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2.00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深Ⅱ&#176;烫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U/mL rHuEPO)、中剂量组(100U/mL rHuEPO)、高剂量组(200U/mL rHuEPO)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建立深Ⅱ&#176;烫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3、5、7、14、21d取创面皮肤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分别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同一时相内大鼠烫伤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rHuEPO能促进深Ⅱ&#176;烫伤创面微血管形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介导的促凋亡蛋白Bak(Bcl-2 associated K protein gene,Bak)及TNF-α的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购80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UC大鼠模型制造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方法,模型制造成功后观察、评估结肠黏膜的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模型组与对照组中的NF-κB、Bak、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相互之间关系。结果:UC大鼠模型制造成功率为97%。模型组固有层和黏膜层内炎性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ak蛋白在模型组的炎细胞中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NF-κB、TNF-α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及mRNA水平随模型组的组织学等级升高而增强,而Bak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是减弱的(P0.05);且模型组中NF-κB与Bak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3,P0.01),NF-κB与TNF-α蛋白表达成正相关(r=0.892,P0.01)。结论:NF-κB介导的促凋亡蛋白Bak的表达参与了U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