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10例疑诊为冠心病患者分别行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腰痛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途径;仅术中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高于股动脉途径,动静脉瘘、肢体缺血、血管迷走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2.
莫秀凤  杨海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303-2304,230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与舒适度,对比经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缺点。方法:391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83例)和股动脉组(208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的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局部血肿或伤口出血、血管迷走反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组(P<0.05),动脉痉挛及闭塞发生率桡动脉组高于股动脉组(P<0.01);术后经桡动脉组腰背疼痛、尿潴留、便秘、平均卧床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可减少患者不适与痛苦,增加舒适度,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24 h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1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A组,43例)和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B组,57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24 h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A组患者局部血肿、切口出血、尿潴留、失眠、肢体及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动脉痉挛或闭塞的发生率高于B组(P < 0.05~P < 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较股动脉途径的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方法 观察210例接受桡动脉途径(TRI组)及170例接受股动脉途径(TFI组)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迷走反射、排尿困难、急性血栓、心包填塞等发生情况及护理特点.结果 两种途径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急性血栓、心包填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I组的局部血肿、迷走反射和排尿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T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均是安全可行的,但桡动脉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护理相对简单,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观察经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与经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患者术后护理特点,提高冠脉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80例采用冠状脉造影术诊断的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经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诊断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将采用经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诊断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3.0±1.3)d、肢体制动时间(1.9±0.4)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迷走神经反射1例、排尿困难1例、肢体麻醉2例,除静脉血栓与穿刺点出血外,各项术后并发症及不适症状表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护理方法简单,患者的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60经桡动脉(桡动脉组)和240例经股动脉(股动脉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桡动脉组术后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P0.01)。2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3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术后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60经桡动脉(桡动脉组)和240例经股动脉(股动脉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桡动脉组术后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P0.01)。2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3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术后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王少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5):401-40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路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异同。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3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305例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造影153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造影152例(对照组)。总结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5例患者中术后有5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4例(2.6%)出现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52例(34.2%)出现在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少。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以作为首选路经。  相似文献   

9.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诊疗技术是一种微创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而经桡动脉穿刺是CAG的又一理想途径。经股动脉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经典途径,但卧床时间长、体位受限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经桡动脉途径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很少出现焦虑、尿潴留、造影剂滞留时间过长,住院时间短,尤其是术后不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2001年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为1650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经桡动脉680例,经股动脉97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高,文献报道成功率为92%~95%[1],术后并发症少,吴强等[2]报告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局部出血、血肿分别为1%与12.5%(P<0.05).近两年来,我院遇到3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局部出血,经常规压迫止血4~6h仍有出血,经采取了有效的止血护理方法得以止血,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门诊病人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45例门诊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的冠脉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加压包扎时间以及留院观察时间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为97.7%,平均冠脉造影时间为18.6±6.7min,加压包扎时间为4.2±0.6h,留院观察时间为6.6±1.8h.1例出现左右桡动脉严重痉挛而改为股动脉途径,余无血管并发症.随访1个月均无桡动脉搏动消失或手部缺血.结论 对门诊病人行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右桡动脉冠脉造影介入诊疗(PCI)的方法、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并Allen's试验阳性患者86例,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有5例因血管扭曲严重,指引导管不易到位改行股动脉途径.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94%,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3例发生手臂肿胀,7例出现伤口局部水疱,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小,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568例患者分别经桡动脉(264例,A组)或经股动脉(304例,B组)入径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局部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无假性动脉瘤(B组7例,p<0.05)等其他血管及皮肤并发症,1例发生术侧肢体浮肿;B组出现1例动静脉瘘、2例术侧肢体浮肿、5例穿刺部位表皮坏死,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远端肢体缺血。结论经挠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行性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和术后进行桡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桡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48例桡动脉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6%;术后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出现。术前和术后桡动脉内径等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可靠的,它既可作为经股动脉途径的补充,也可作为首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护理要点。方法:289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经桡动脉途径(150例)和经股动脉途经(139例)行冠脉造影及PCI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情况的差异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迷走神经反射、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和主观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均是安全可行的,但经桡动脉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无需中断肝素抗凝、无需砂袋压迫、无需卧床、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而且住院时间短;在术后观察护理工作量上及患者的接受程度和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经股动脉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发生率,总结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分析689例经皮冠脉介入诊治术后有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的资料。结果:689例患者中25例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单纯血肿15例,严重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股动脉血栓1例。1例患者需要外科修补,无1例死亡。结论:冠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对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应当加强护理,针对不同的血管并发症制定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两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方法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途径的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将261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随机分两组,桡动脉途径组121例,股动脉途经组1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局部渗血与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漏、迷走神经反射、排便困难、主观不适等发生的情况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种的穿刺成功率、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漏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途径组局部渗血与血肿、迷走神经反射、排便困难及主观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穿刺途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是安全可行的,但经桡动脉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护理相对简单,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行冠脉介入诊疗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相关护理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504例次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分为A组(桡动脉入路组)270例次、B组(股动脉入路组)234例次,并观察、记录、对照二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穿刺侧肢体疼痛、烦躁失眠、腰背疼痛、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局部皮肤损伤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动脉痉挛或畸形需更换入路或放弃的情况明显高于B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中,A组患者拔管迷走神经反射、出血、血肿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动脉瘤、动脉闭塞、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桡动脉入路创伤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卧床时间短、护理方便、安全,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小,术后体位舒适,患者容易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4.5±3.4)min,股动脉组为(3.8±3.6)min(P>0.05)。导管室支架置入时问桡动脉组为(41±20.7)min,股动脉组为(38±19)min(P>0.05)。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4.3%,股动脉组为95.1%。桡动脉组有1例桡动脉闭塞,1例肱动脉损伤渗血前臂肿胀,无其他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股动脉组有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用不同方法治愈,11例有出血并发症,其中2例有严重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两种路径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路径冠脉介入治疗的结果和并发症.方法:148例患者分别经桡动脉(A组,52例)或经股动脉(B组,96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支架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动静脉瘘(A组无,B组2例)、假性动脉瘤(A组无,B组无)、局部血肿(A组1例,B组9例)、迷走反射(A组无,B组7例)、血管闭塞(A组2例,B组无)和置管失败(A组4例,B组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排便困难(A组无,B组18例)和血管痉挛(A组6例,B组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TCA 支架治疗术手术成功率与股动脉径路无差异,但患者痛苦小且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