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简称为单采)前后肿瘤患者血电解质指标的变化。方法用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54例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单采前有3 d内的血电解质结果,单采后立即检测采集血液标本电解质。观察单采前后血液电解质的变化情况。结果单采后患者血K+、血Ca 2+与采集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而血Na+、血Cl-采集前后无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效果.方法 用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16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患者采用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采集的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数.共采集32次,每例采集2次,每次处理抗凝全血(9 158±2 166)mL,抗凝剂(919.78±230.60)mL,时间(178.1±38.0)min.结果 采集1次CD34+细胞数为(1.62±0.32)×106/kg,MNC采集效率为(81.25±14.57)%,单采后患者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分别下降13.0%、7.2%、9.1%,与采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能采集到血小板含量低、产量高而有效的自体CD34+细胞,采集方法可靠,可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血细胞分离机是一种流动式离心设备,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差异离心分离并收集各种成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式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清除、淋巴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等,本科自引进该分离机以来,已经完成了56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现对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影  相似文献   

4.
<正>血细胞分离机是一种流动式离心设备,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差异离心分离并收集各种成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式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清除、淋巴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等,本科自引进该分离机以来,已经完成了56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现对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影响血液成分单采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治疗性单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性单采术对患者血液中的病理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去除,以迅速减少或去除该成分对患者的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红细胞单采、白细胞单采、血浆置换、造血干细胞采集等治疗。结果 通过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50例次的治疗,能快速、有效、选择性地减少患者血液中的病理成分,促使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结论 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治疗性单采及血浆置换是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简捷而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肿瘤化学治疗、外科治疗、放射治疗不断发展,以肿瘤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生物治疗逐渐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川.随着造血干细胞技术的成熟及血细胞分离机的发展,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2]. 目前我院应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病人的干细胞(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使用PIYA专用管路,每人一套采集病人自己的干细胞,采集的过程中将治疗需要的干细胞收集起来,其他血液成分即刻回输给病人,整个采集的过程需要2-4小时不等,主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体内干细胞的多少而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糠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 例自愿接受自体PBSCT 的糠尿病足患者施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各1 次,全部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500μg/d 皮下注射,行PBSC 动员5d,然后用MCS+ ED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将干细胞悬液按3c...  相似文献   

8.
王锦香 《微创医学》2003,22(6):964-965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其他实体瘤的一种新方法,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从病人外周静脉血中采集造血干/祖细胞进行移植的方法.2003年元月我科成功地进行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整个移植过程病人无任何感染现象,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影响机采外周血干细胞收集量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Bexter公司生产的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在对临床血液恶性病患者及部分实体瘤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该机具有电脑自动装置,在采集前首先将各种操作程序和各种所需数据正确无误地输入内储存,使在连续采集中能有效地分离到质量高、纯度高的单个核细胞和CD 34细胞产品,本文就影响该机采集APBSC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血浆置换治疗血液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百特公司CS-3 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行白细胞单采、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单采及血浆置换70例患者,对其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的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通过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对血液疾病如急性白血病(AL)、慢性白血病(CL)、多发性骨髓瘤(MM)、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70例患者的治疗,减少了患者血液中的病理性成分,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结论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治疗血液系统疾患,其临床效果肯定,能迅速缓解症状,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对各种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黏滞度变化。方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对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单采去除,观察采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液黏滞度变化。结果采集后患者血小板明显下降后黏滞度降低,临床症状缓解,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结论采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应用血小板单采去除能安全有效治疗异常血小板增多,不良反应较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Obl.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前后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CONI.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54例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高效细胞毒性T细胞治疗(ECTL)的患者每次处理抗凝全血(2055±342)ml,抗凝剂(225±27)ml,时间为(57±13)min。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的患者每次处理抗凝全血(1776±206)ml,抗凝剂(209±27)ml,时间为(49±15)min。结果单采后患者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与采集前比较有所下降(P〈0.05),粒细胞计数与采集前比较无变化(P〉0.05),采集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集后的WBC、PLT、Hb、HCT虽然分别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值的范围内,且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能采集到足够数量单个核细胞供肿瘤免疫治疗,采集方法可靠,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单采自体血液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估计术中出血量较大,符合国内外预存自体输血标准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8例,入院后第2、3天下午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单采压积红细胞3~6U(来源于800 ~ 1200ml静脉全血的红细胞)和机采血小板1U,采集中补充生理盐水500 ~ 1000ml.当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患者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时,开始回输自体血液,并于手术结束前全部回输入患者体内.观察8例患者预存采血前、单采后、手术前、手术结束后血常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手术结束时血压(SPB,DPB)、心率(HR)及手术中液体输入总量、术中出血量、自体输血量、异体输血、输血反应等情况.结果 8例患者术中输注自体血液,未输注异体血液成分,单采中和输血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单采储血后和手术后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自体储血前,手术失血量300 ~ 1200ml,占整体血容量的7%~ 26.49%.术后患者心率、血压平稳.结论 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液成分进行自体备血安全且疗效较好,能保障中型及大型手术的手术用血.  相似文献   

14.
张曦  田景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23+1626
目的:探讨应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应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1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进行血细胞单采术。结果:行血细胞单采术后,15例真性红细胞性增多症患者血红蛋白中位数210(178~226)g/L下降到169(158~200)g/L,颜面部绛紫色好转,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细胞单采术,其临床效果肯定,能迅速缓解症状,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Amicus、Trima、CS-3000Plus、Cobe Spectra及费森尤斯COM.TEC五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双剂量(5.0×1011血小板(PLT)的效果(包括血小板质量、处理时同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无偿捐献双剂量血小板者,供者均经5种血细胞分离各采集一次。结果:5种血细胞分离机针对同一批供者的处理时间、不良反应、红细胞污染率或白细胞去除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不同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血小板质量有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血细胞分离机,以减少供者不良反应、节约宝贵血源,并为临床提供质量的血小板制品。  相似文献   

16.
蒋铁斌  易萌清  李昕  刘竞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614-615
目的探讨利用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对治疗血液病疗效的观察。方法对25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用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安装专用一次性全封闭管道,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细胞收集程序进行血细胞去除术。结果25例患者中,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集前白细胞数(0.232 0.069)×1012/L,采集后白细胞数(0.125 0.043)×1012/L;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采集前血小板数(1.567 0.368)×1012/L,采集后血小板数(0.808 0.294)×1012/L;2例真性红细胞性增多症患者红细胞数采集前分别为7.1×1012/L和8.7×1012/L,采集后分别为5.6×1012/L和5.7×1012/L。结论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其临床效果确定,迅速缓解症状,副作用少,在血液病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婷芬  李庆山  周铭 《海南医学》2011,22(12):26-29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捷判断恶性血液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方法。方法 37例次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的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采集前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单个核细胞(MNC)比例测定及其绝对计数,以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监测CD34+细胞计数。结果采集产品的MNC中位数为1.76×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1.35×106/kg;MNC绝对计数是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的唯一相关指标,而外周血WBC计数和MNC比例与采集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无关。进一步分析提示MNC绝对计数达10×108/L单次采集效率提高,中位CD34+细胞采集量达1×106/kg以上,可作为启动采集的阈值。结论外周血MNC的绝对计数能快速、简便地动态监测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变化,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快捷、经济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因其不受供者限制、技术难度低、相关死亡率低、费用较少及患者年龄限制较宽而成为癌症、造血系统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我院治疗血液病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将24次(8例)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能够提高重型肝炎的疗效已经被国内外所公认[1-2]。传统的血浆置换治疗是通过膜式分离器将血浆及血细胞分离,将分离出的血浆废弃,补充等量的同型血浆回输到体内[3]。而COM.TEC血细胞分离机是根据血液成分的密度差异,利用梯度离心原理将血浆及血细胞分离,从而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血小板的采集效率,降低白细胞污染。方法设定相同血小板目标值(PLT≥2.5×1011/袋),采用常规采集程序,对COM.TEC和MCS+两种血细胞分离机血小板的收集量、采集效率、白细胞残留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OM.TEC与MCS+相比,全血处理量(含ACD)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收集量和采集效率COM.TEC均高于MCS+(P<0.05),COM.TEC的白细胞残余量低于MCS+,但COM.TEC抗凝剂用量高于MCS+,有时献血者会出现轻微的低钙反应。结论COM.TEC收集量和采集效率高,白细胞残留量低,有利于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适合常规血小板采集;MCS+的采集效果略低于COM.TEC,但仪器携带方便,适合于开展各种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