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估右佐匹克隆对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卒中后失眠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使用右佐匹克隆,n=45)和对照组(使用阿普唑仑,n=45),疗程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 MES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SQI、MESSS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 PSQ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S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失眠并能加快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ESSS评分为(16.25±6.07)分,较对照组的(20.12±6.29)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为(7.05±6.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12±6.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82%)较对照组低(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优于阿普唑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JD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3mg/d,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0.8mg/d,均睡前服用,14d为一疗程。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14d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睡眠障碍量表(SDRS)、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d后的FB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O.05),治疗组治疗14d后FBG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PBG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的FBG值和PBG值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的FBG值和PBG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疗程结束后两组SDRS评分较基线均明显下降(P〈O.01),改善睡眠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多为口苦、头晕、瞌睡、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多为嗜睡、头昏、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安全、有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其疗效与阿普唑仑相似,但不良反应比阿普唑仑少,在临床工作中值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佐匹克隆与右佐匹克隆对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2例失眠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患者予3mg?d-1右佐匹克隆片,睡前服用;对照组予 d-17.5~15.0mg?佐匹克隆片,睡前服用。通过睡眠障碍量表(SD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检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分别在用药后8d和15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用药15d后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用药15d后有效率为82.61%,通过TESS评定,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片对失眠症患者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和疗效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伴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慢性失眠伴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组应用米氮平联合右佐匹克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PSQI减分率来评定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睡眠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失眠伴发抑郁患者,应用米氮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睡眠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6.
刘俊超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34-2635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84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2,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和对照组(n=42,使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比对照组的28.57%低,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佐匹克隆用于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疗效明确、安全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患者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量表,评分大于10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大于7分。23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8例单用黛力新治疗,治疗组120例使用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两周后评定疗效。结果两周后,治疗组在改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右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8.
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佐匹克隆对失眠患者的疗效 ,选择 30例失眠患者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 ,5 5岁以上患者 (10例 )服用剂量为6mg ,2 4~ 5 5岁患者 (2 0例 )服用剂量为 12mg ,每日睡前 30min口服 ,所有病人均连服 7d ,观察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作用。结果 ,通过 7d治疗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醒后情况与日间觉醒时间、做梦情况均显著改善 (P <0 0 5 )。认为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短期疗效较好 ,有疗程短、用药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0天后,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都有所改善(t=6.21,P=0.0131<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211<0.05)。结论:用右佐匹克隆可以有效地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显著提高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失眠患者时使用右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效果.方法:收集失眠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心理疏导,将两组临床疗效及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PSQI评分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右佐匹克隆配合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右佐匹克隆对脑梗死后抑郁、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后抑郁、失眠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HAMD、PSQI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右佐匹克隆可使脑梗死后抑郁、失眠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冯睿琦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94-1195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失眠伴有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失眠伴有抑郁或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黛力新组、右佐匹克隆组,每组各60例,疗程30 d。治疗前后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疗效最佳,右佐匹克隆组次之,黛力新组最差。(2)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黛力新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右佐匹克隆组SDS、SAS评分无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和黛力新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和黛力新组SDS、SAS评分改善较右佐匹克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状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口服佐匹克隆和氯硝西泮治疗,疗程8周。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均疗效显著,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TESS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佐匹克隆是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口服佐匹克隆和氟硝西泮治疗.疗程8周。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均疗效显著,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TESS均分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结论佐匹克隆是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癌症伴发失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癌症伴发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70例癌症伴发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2周,研究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口服,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给予PSQI[1]量表评定,不良反应采用TESS量表评定。结果:治疗2周末给予PSQI量表评定,2组日间功能障碍P〈O.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它各项目评分P〉0.05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右佐匹克隆片无宿醉效应,不良反应少。结论: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癌症伴发失眠的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心理治疗合并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老年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心理治疗合并右佐匹克隆,对照组单纯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2.9%,对照组显效率54.3%,心理治疗合并右佐匹克隆疗效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右佐匹克隆(P<0.01)。结论:心理治疗合并右佐匹克隆治疗是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与B组(n=55),A组予以唑吡坦治疗,B组予以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状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总疗效(90.91%)与B组(94.55%)接近、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或右佐匹克隆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两种药物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心衰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120例失眠伴慢性心力衰竭(NYH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间断给予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右佐匹克隆规范治疗。入组前,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及失眠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浆钠尿肽(BNP)水平及临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较对照组[(11.42±3.91)比(16.87±4.05);t=2.905]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率[(12/60,18.67%)比(19/60,31.67%);x~2=2.947]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较[(57/60,95.00%)比(23/60,38.33%);x~2=3.95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SDNN)[(123.85±24.79)比(102.93±25.86);t=2.984]较对照组增加,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216.38±35.27)比(431.05±46.28)ng/L;t=3.02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出现心衰加重、频发室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几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具有显著改善失眠伴慢性心衰患者睡眠质量,保护心脏功能,减少恶性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作用,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联合右佐匹克隆对失眠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夜间觉醒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