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BV基因组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HBV基因组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以HBV全基因组质粒为模板扩增HBV基因的各基因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HepG2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系,用细胞流式技术及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BV各基因产物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pcDNA3.1( )/HBs、pcDNA3.1( )/HBc、pcDNA3.1( )/HBe、pcDNA3.1( )/HBp、pcDNA3.1( )/HB-preS1、pcDNA3.1( )/HB-preS2、pcDNA3.1( )/HBx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系,成功地表达目的 基因.结论 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和稳定转染HepG2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各基因的功能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Fas Ligand(Fas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FasL蛋白在其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构建表达小鼠Fas L的树突状细胞(DC)模型,深入研究DC联合T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从小鼠脾脏中提取RNA并逆转录为cDNA,以该cDNA为模板扩增FasL基因,插入pcDNA3.1(+)载体中构建pcDNA3.1(+)-FasL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将其转染HEK293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Western blot确定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酶切及测序证实FasL序列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能正确表达FasL蛋白,G418筛选后能够得到稳定表达FasL的抗性细胞株即FasL-HEK293。结论重组质粒pcDNA3.1(+)-FasL和稳定表达FasL的HEK 293细胞成功构建,为后续FasL-DC细胞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人grp7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高表达grp78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方法 用RT-PCR方法从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扩增grp78基因编码区,将PCR产物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rp78并测序鉴定.用构建成功的pcDNA3.1(+)/grp...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的sma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mac,并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睾丸组织中扩增到smac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mac.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正确后,脂质体介导转染至肺腺癌A549细胞中.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源基因smac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PCR扩增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一致,表明人smac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Smac构建成功.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转染后的细胞中外源基因smac表达均明显增加.转染smac质粒72 h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较转染空质粒组显著增加.结论: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Smac,并在肺癌A549细胞中进行了表达;验证了转染后对肺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DNF的构建及其在骨髓基质细胞的转染和表达情况。方法以挪威大鼠BDNFcDNA为模板,PCR扩增BDNF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PcDNA3.1表达载体。将构建的重组质粒测序并通过脂质体转染到骨髓基质细胞中,RT-PCR鉴定BDNF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 BDNF基因成功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3.1中,酶切鉴定片段为800bp,Western blot检测到BDNF在骨髓基质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BDNF转染BMSCs后可稳定、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密码子优化的HPV16衣壳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pcDNA3.1-L1-IRES-L2.方法:用PCR技术从988载体中获得L1-IRES-L2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CR -XL-TOPO 载体,然后定向亚克隆到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中,从而构建真核共表达载体pcDNA3.1-L1-IRES-L2;通过水动力转染技术(hydrodynamics-based transfection)和脂质体细胞转染法(liposome-mediated transfection of cells),检测衣壳基因的体内、外转录情况;重组质粒转染后293T细胞后观察其形态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93T细胞中L1衣壳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真核共表达载体pcD-NA3.1-L1-IRES-L2构建正确.重组质粒中的L1和L2基因在小鼠肝脏、293T细胞中均发生转录.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出现CPE(cytopathic effect)现象,表明衣壳基因在细胞中已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发现L1蛋白在293T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cDNA3.1-L1-IRES-L2共表达真核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PV16感染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靶向PAR4的人工microRNA表达载体并用于抑制人肠癌细胞SW620中PAR4表达。方法:设计针对人PAR4的人工microRNA序列,利用2次PC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克隆于pMD-19T载体。经DNA测序证实后,将8个串联连接的PAR4人工microRNA序列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成pcDNA3.1(+)-8xPAR4-microR-NA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将表达载体转染SW620细胞,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PAR4的表达水平。结果:DNA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针对人PAR4的人工microRNA序列正确。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稳定转染pcDNA3.1(+)-8xPAR4-microRNA载体的SW620中PAR4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靶向PAR4的人工microRNA的表达载体,并能明显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AR4的功能及探讨以PAR4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TSARG4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HeLa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构建人TSARG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TSARG4的HeLa细胞系.方法: 应用 RT-PCR从人睾丸中扩增TSARG4的开放阅读框(ORF),并将 PCR产物插入到pUCm-T载体中测序验证.随后,将TSARG4进一步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用脂质体将经过测序、验证的pcDNA3.1(+)/TSARG4质粒转染HeLa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TSARG4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系.RT-PCR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SARG4在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pcDNA3.1(+)/TSARG4表达质粒,建立了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系.RT-PCR和组织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表明,TSARG4基因在该细胞系中成功表达.结论: TSARG4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和稳定转染HeLa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体外研究TSARG4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TRBP及其截短体真核表达载体, 并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设计引物扩增TRBP全长及其截短体TAB、 TAC、 TBC基因序列, 然后将各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Flag-CMV4.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 经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经过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 TRBP全长及其截短体TAB、 TBC、 TA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经Western blot可检测转染细胞中各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TRBP全长基因及其截短体TAB、 TAC和TB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在转染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PTEN基因的克隆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人抑癌基因PTEN全长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从人正常肝组织中扩增PTEN全长cDNA,将之与pMD18-T Simple Vector连接、测序,获得PTEN基因。将该基因与pcDNA3·1( )载体连接,构建pcDNA3.1-PTEN真核表达载体。用该载体转染HepG2细胞,RT-PCR检测PTEN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PTEN基因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HepG2-PTEN细胞中PTEN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未转染的HepG2细胞。结论人抑癌基因PTEN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能够高效、稳定地表达,为其在肝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GFP-hArgBP2并检测在骨肉瘤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pcDNA3.1-hArgBP2为模板,利用PCR扩增hArgBP2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进一步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骨肉瘤细胞MG-63中,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同时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GFP-hArgBP2在MG-63细胞中的定位,免疫沉淀的方法纯化hArgBP2蛋白。结果:hArgBP2基因cDNA全长成功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Western blot检测到了GFP-hArgBP2融合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97 000。GFP-hArgBP2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核周,并成功纯化hArgBP2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GFP-hArgBP2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鉴定了GFP-hArgBP2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纯化hArgBP2蛋白。GFP-hArgBP2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核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ORC2并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及定位.方法 以人MORC2 cDNA为模板,PCR扩增MORC2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pcDNA3.1-hisA表达载体.将构建的重组质粒测序并转染到胃癌细胞SGC-7901中,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PAK2真核表达载体及证实在胃癌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方法 提取HeLa细胞的m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PAK2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pcDNA3.1A表达载体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测序并转染到胃癌细胞SGC-7901中,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AK2在胃癌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hCacyBP编码基因在胃癌多药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Northern杂交,检测SGC7901细胞及SGC7901/ADR细胞中hCacyBP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将hCacyBP cDNA克隆到pcDNA3.1中,构建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acyBP-,并转染耐阿霉素人胃癌细胞,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CacyBP mRNA水平的变化。用MTT比色法和FCM,分别检测SGC7901/ADR细胞,pcDNA3.1/hCacyBP-和pcDNA3.1分别转染的SGC7901/ADR细胞,对ADR的药物敏感性和胞内ADR的蓄积浓度。结果 Northern杂交证实,SGC7901/ADR细胞中hCacyBP mRNA表达的水平显著高于SGC7901细胞。成功地构建了pcDNA3.1/hCacyBP-。以pcDNA3.1/hCacyBP-转染的SGC791/ADR细胞中hCacyB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的SGC791/ADR细胞。MTT检测表明,转染pcDNA3.1/hCacyBP-细胞,对ADR的药物敏性较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的SGC7901/ADR细胞有所增高,生存率较后两者为低。FCM显示,转染pcDNA3.1/hCacyBP-的SGC7901/ADR细胞,转染pcDNA3.1及未转染的SGC7901/ADR细胞内ADR的蓄积浓度,分别为6.72,5.62和5.54。结论 hCacyBP编码基因对胃癌细胞的MDR有一定的影响,CacyBP可能是一种胃癌细胞MDR中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空肠弯曲菌peb1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DNA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方法:以重组pET28a(+)-peb1A质粒为模板,将空肠弯曲菌peb1A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昆明小鼠随机分组:设空白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pcDNA3.1(-)-peb1A实验组,用ELISA法检测免疫后的昆明小鼠血清IgG和IgM抗体水平。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peb1A经双酶切和PCR鉴定,构建正确。peb1A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peb1A基因序列一致。重组质粒成功转染COS-7细胞,并能正确表达重组蛋白。裸DNA组IgG水平均高于两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剂量短时间(0、10、20天)免疫程序优于长时间(0、15、25、35天)免疫程序(P<0.05)。结论:成功构建空肠弯曲菌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eb1A,其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短时间免疫程序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hLKB1真核表达载体,证实融合蛋白在胃癌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提取胃正常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总mRNA并进行反转录。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hLKB1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pCDNA3.1/flag的真核表达载体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测序并转染到胃癌SGC-7901细胞中,分别利用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检测其表达和在胃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hLKB1全长基因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片段为1300bp。Western blot检测到真核转染的Flag-hLKB1在胃癌SGC-7901细胞表达,条带约为50kD,免疫荧光显示蛋白广泛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结论成功构建了hLK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胃癌细胞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cblN/Zap嵌合分子,稳定转染Jurkat细胞后观察对细胞TCRζ的影响。方法:提取Jurkat细胞的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其作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Zap基因的SH2片段。以含有人全长cblcDNA的质粒pEFHAcbl作为模板扩增cbl基因的N端(cblN),并在其N末端带上含24bp的flag标签。用重叠延伸PCR法,在cblN基因内部的SH2两端引入BamHI和EcoRV酶切位点并克隆入pcDNA3.1( )中。再以Zap基因的SH2置换cblN基因的SH2,即成为pcDNA3.1( )cblN/Zap。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采用脂质体法稳定转染Jurkat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flagcblN/Zap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其对细胞TCRζ表达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 )flagcblN/Zap经酶切后可产生与理论预期长度相符的片段。且测序证实其序列正确。脂质体法稳定转染Jurkat细胞后,检测到目的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表达的cblN/Zap可下调Jurkat细胞的TCRζ。结论:重构嵌合分子cblN/Zap可下调Jurkat细胞的TCRζ。  相似文献   

18.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痴呆症状严重程度与脑组织中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数量呈正相关,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蛋白成分为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tau蛋白的病理改变出现在痴呆症状之前并独立于?-淀粉样多肽的异常。  目的:构建tau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 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反转录反应合成的人成神经瘤细胞(SH-SY5Y)的总cDNA中,扩增出约1.0 kb的tau cDNA片段,用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质粒转染入培养的人胚肾细胞,并利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的筛选,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au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人tau cDNA已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人tau基因在人胚肾细胞中获得表达,tau蛋白表达的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胞质,说明成功构建了pcDNA3.1-tau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了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β-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9(Gal-9)的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中表达,并检测其表达。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和PCR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克隆Gal-9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通过PCR、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载体的正确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pGal-9瞬时转染CHO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Gal-9的表达,MTT法检测Gal-9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DNA测序和酶切鉴定证明Gal-9基因正确克隆至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以重组质粒pGal-9瞬时转染CHO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在分子和蛋白水平证实Gal-9的表达,MTT法检测显示,Gal-9明显抑制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平均抑制率达85.43%。结论:成功构建pGal-9的真核表达载体,证实其在CHO细胞中可以成功表达,并抑制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小鼠肿瘤/睾丸抗原Biot2对小鼠NIH3T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Biot2,由脂质体包裹稳定转染NIH3T3细胞,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筛选和鉴定Biot2表达阳性细胞克隆,研究其与细胞增殖相关的生物学特征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 )-Biot2,并稳定转染于NIH3T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转染了Biot2cDNA的NIH3T3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增快。结论:成功地建立稳定转染小鼠新基因Biot2的NIH3T3细胞克隆;Biot2基因能影响细胞增殖的调节,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