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诊断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准确率,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5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作为该研究的观察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测确诊病情。全部病人术前都给予CT和X线平片检查,术后将影像资料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照两种方式诊断正确率的高低。结果 CT扫描诊断为肠梗阻的准确率是92.67%(139/150),X线平片准确率是64.67%(97/150),CT扫描对肠梗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CT查出病因是结肠癌的概率为100%,X线为12.37%(12/97)。两种方式对肠梗阻的病因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对结肠癌致肠梗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能查出病因、病灶部位、梗阻程度等,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X线片和CT诊断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的47例经手术治疗确诊的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腹部X线平片和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CT诊断确诊率与腹部X线平片诊断确诊率分别为93.62%和7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病因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病因准确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明确肠梗阻的类型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检查可明确肠梗阻病因、梗阻部位、梗阻类型,其诊断价值高于腹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次对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有效诊断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1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诊断的方式将本次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行X线平片诊断的为对照组,行CT诊断的为实验组,两组各8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以及术后病理的情况,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结果实验组(CT)诊断出的肠梗阻患者为75例,诊断符合率为95%(76/80),对照组(X线平片)诊断出的肠梗阻患者为52例,诊断符合率为65%(52/80),通过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得出,实验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此外,CT诊断出76例患者结肠癌致肠梗阻,其病因的检出率为100%(76/76),X线平片诊断出6例患者结肠癌致肠梗阻,其病因的检出率为11.54%(6/52),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与X线平片诊断比较明显较高,不仅可提高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的准确率,还可将肠梗阻致病的原因明确诊断出,能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T在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结肠癌致肠梗阻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检查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将应用X线片检查;观察组患者将应用CT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征象与病因检出概率、诊断符合概率及并发症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盲肠扩张、结肠梗阻表现、缺血型结肠炎等间接征象及正常肠管和狭窄段交界处改变、狭窄段与侵犯周围组织、粘连等直接征象诊断概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因检出概率(100.00%)、诊断符合概率(94.55%)与总并发症检出概率(29.09%)均比对照组(14.55%、63.64%与10.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用CT检查的诊断效果及准确率。 方法:择取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接收救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样本案例共48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有研究对象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射线平片方式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采取CT影像技术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检查的准确率、病因检出率、征象情况,不同位置肠梗阻检出率进行统计并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CT影像学技术检查后,发生CT对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因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方法征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方法对不同位置肠梗阻检出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用CT检查时,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能够提高对肠梗阻发病的部位、程度、范围、原因等方面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74例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4例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比较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使用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8.64%,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9.18%,使用CT扫描诊断肠梗阻部位、类型以及病因等均明显优于使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且在判断肠梗阻类型、部位以及病因等方面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3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与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X线与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8.13%与93.75%,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进行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用于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机械性肠梗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螺旋CT诊断,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诊断,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检出原因正确率及检出部位正确率分别为90.9%、80.0%及80.0%,对照组检出率、检出原因正确率及检出部位正确率分别为70.9%、29.1%及49.1%,2组患者检出率、原因正确率及部位正确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伴有绞窄患者6例,观察组检出5例,占83.3%,对照组占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用于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检出率、梗阻病因准确率及梗阻部位准确率都显著高于腹部X线,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作为首选方式,以防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分别对其进行CT检查与X线平片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94%,显著高于X线平片的62%;CT诊断有利于对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进行有效观察.结论: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X线对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螺旋CT检查。比较X线、螺旋CT及联合诊断对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X线诊断肠梗阻49例,诊断准确率为59.76%;螺旋CT诊断肠梗阻65例,诊断准确率为79.27%;X线联合螺旋CT诊断肠梗阻80例,诊断准确率为97.56%。X线联合螺旋CT诊断肠梗阻准确率高于X线、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螺旋CT联合X线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赵建国 《吉林医学》2011,32(15):3070-307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及准确率。方法:对收治的7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均经X线及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该组患者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X线确诊66例,诊断率为86.8%;CT确诊76例,诊断率为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均X线诊断为正常或可疑的病例经CT确诊14例。结论: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要比X线有优势,未经X线确诊的患者可经CT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陈道忠 《吉林医学》2011,(18):3726-372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CT表现及诊断率。方法:对收治的7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均经X线及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该组患者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X线确诊66例,诊断率为86.8%;CT确诊76例,诊断率为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均X线诊断为正常或可疑的病例经CT确诊14例。结论: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要比X线有优势,未经X线确诊的患者可经CT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CT扫描进行诊断,对照组采取X线平片进行诊断。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和病因检出率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1.4%和67.44%,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和病因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CT扫描方式用于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检出率,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并记为A组和B组。A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B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比较2组的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结果通过X线平片诊断的准确率达到40.00%,而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6.67%,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明显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硬阻诊断效果好,能够明确诊断出肠梗阻的病因和患病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步标兵 《吉林医学》2011,32(23):4771-477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像学诊断方法及准确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7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均经X线及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该组患者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X线确诊66例,诊断率86.8%;CT确诊76例,诊断率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均X线诊断为正常或可疑的病例经CT确诊14例。结论: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要比X线有优势,未经X线确诊的患者可经CT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钱俊昌 《吉林医学》2013,34(11):2028-2029
目的:探讨X线与CT用于肠梗阻检查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肠梗阻患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影像资料和术后诊断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于是否存在肠梗阻和肠梗阻位置检测准确率无明显差异,CT检测对于肠梗阻原因准确率82.9%,明显高于X线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肿瘤性梗阻原因和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判断中,CT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X线和CT对肠梗阻检查和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证实两者对肠梗阻确诊和部位的判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肠梗阻原因和分辨绞窄性肠梗阻来说CT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均经手术证实,90例患者均分别用X线腹部平片、螺旋CT进行诊断,经X线腹部平片进行诊断并作为对照组,经螺旋CT诊断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肠梗阻类型诊断准确率、肠梗阻原因判定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误诊率与对照组比较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绞窄性梗阻、动力性梗阻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肠粘连、肿瘤、肠麻痹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腹部平片与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螺旋CT在诊断准确率、分辨肠梗阻的类型及明确病因均明显优于X线腹部平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X线联合CT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X线和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腹部X线、腹部X线联合CT扫描对急性肠梗阻的检查结果。结果腹部X线联合CT扫描对急性肠梗阻类型与病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00%(98/100)和96.00%(96/100),均高于腹部X线诊断的81.00%(81/100)和82.0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腹部X线联合CT扫描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赵秀勤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15+14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102例疑似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并将所有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临床肠梗阻MSCT的诊断准确率为94.00%,X线平片准确率为65.31%,MSCT诊断肠梗阻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患病程度,提高了临床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142例经手术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分别计算腹部立卧位X线片(X线CR)和16层螺旋CT对肠梗阻定性、定位、程度及病因的诊断符合率(准确率),并行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腹部X线CR对肠梗阻定性诊断、梗阻原因诊断、梗阻部位诊断、梗阻程度诊断符合率均显著小于16层螺旋CT(P<0.05);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均显著小于16层螺旋CT(P<0.05),而操作难度却显著高于16层螺旋CT(P<0.01)。结论 16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定性、定位、程度、病因等方面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