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琳 《当代医学》2013,(22):106-106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7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进行血液标本检测,记录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以患儿的血液常规检查、血液培养以及临床诊断作为区分依据,将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浓度。结论 C-反应蛋白的检测是儿科诊断和鉴别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高敏C-反应蛋白的实验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姜娥  彭飞  张绍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93-4394
C-反应蛋白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出现于血清中,是一种重要的炎症标志物。传统的检测因子,已在临床应用多年。近年来,临床上对高敏C-反应蛋白有了新的认识,并开拓了广泛的临床用途。现对C-反应蛋白的结构及生物学特征、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中应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将疑似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目标,所有患儿均实施血培养检测诊断,并将其作为诊断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根据金标准诊断依据,将60例患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8例,试验组32例,对照组为血培养阴性者;试验组为血培养阳性者。两组患儿均进行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两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单独检测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金标准及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监测诊断中,应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对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出现于血清中,是一种重要的炎症标志物。近年来,由于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的出现,使其临床价值得以重新发掘。因此,检测C反应蛋白对许多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常规检查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目前骨科对于骨关节炎的诊断尚无明确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还需要一些实验室指标用以诊断和鉴别。本研究探讨骨科门诊主诉有骨关节炎疼痛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分布情况,为骨关节炎诊断提供前瞻性的辅助诊断,也同时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的合理使用提供更明确的指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骨科门诊主诉有膝关节疼痛患者1174名,空腹检测C-反应蛋白浓度和血沉;使用VAS评分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结果在1156例检测C-反应蛋白的患者中,CRP异常者占5.5%(64例),其中检测血沉的834例患者中,血沉异常者占23.14%(193例)。结论绝大部分主诉有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其C-反应蛋白、血沉正常;但也有部分存在异常者,需要加以进一步诊断和鉴别。本研究提示C-反应蛋白、血沉可作为无菌性炎症的特异性指标,为骨关节炎的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白细胞计数和全自动散射浊度法测定C-反应蛋白,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统计。结果: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占20%;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增高占25%;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占24%;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正常占31%。结论:在感染性肺炎的辅助诊断中,C-反应蛋白应与白细胞计数同时检测,并与患者年龄相结合进行诊断,可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参考近期文献,综述了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C-反应蛋白在化脓性感染、组织坏死时升高;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鉴别风湿热活动期和稳定期;鉴别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结论: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极灵敏的指标,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指标。以广泛用于临床。对这个古老的项目的新理论及用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有了新认识,hs-CRP的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心血管疾病预测诊断是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CRP作为可靠,廉价便于检测的项目,它的临床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9.
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血清前白蛋白检测,评价血清前白蛋白在临床多范围应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血清前白蛋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C-反应蛋白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结果: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为(105.0±86.4)mg/L,较正常对照组偏低,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为(41.2±36.8)mg/L,较正常对照组偏高,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在肝病、肾病、脑外伤、急性炎症感染等患者中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在指导临床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是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病毒性感染患儿设为病毒感染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30例细菌性感染患儿设为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3组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统计3组儿童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和检测阳性状况.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与病毒感染组、 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检测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采取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能有效辅助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调查532例已明确诊断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病例,收集这些病例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计数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同时检测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比较其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计数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且C-反应蛋白增高比较明显,出现时间较早。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联合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C-反应蛋白有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C-反应蛋白敏感,快速,阳性率较高,其检测结果比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诊断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对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40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和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计数异常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或淋巴细胞计数任一项高于正常参考值)视为检测结果阳性,分别计算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两项检测中任一项阳性者的阳性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反应蛋白阳性率、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两项任一阳性者阳性率分别为71.50%、61.75%、84.50%。两项任一阳性者阳性率最高,其次为C-反应蛋白阳性率,而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与C-反应蛋白阳性率相比较低,三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C-反应蛋白、血常规指标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内感染状态和感染程度,但C-反应蛋白更能快速反映机体内的状态,二者结合诊断更有利于为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和程度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常晓鹏  陈宝荣  韩玉霞  曹蕴卿 《吉林医学》2010,31(14):1943-194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作为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检测指标在临床应用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内科急诊10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血常规测定,并利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CRP含量。结果:在107例患者中C-反应蛋白含量增高占43%;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同时升高占31.8%;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均正常占29%。结论:C-反应蛋白是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较白细胞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中联合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儿童发热性疾病患儿167例,以出院诊断结果为依据分为三组(A组76例细菌感染者、B组68例非细菌感染者、C组23例风湿性疾病者),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2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儿童均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A组、C组患儿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参考近期文献,综述了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C-反应蛋白在化脓性感染、组织坏死时升高;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鉴别风湿热活动期和稳定期;鉴别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结论: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极灵敏的指标,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原性疾病,组织损伤及手术创伤等情况下明显增高,血液中C-反应蛋白在发病6~12小时后迅速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被认为是监测感染的最好的指标。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并发感染的预测,在临床诊断感染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C-反应蛋白(C-reactlvc protein,CRP)是由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新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对CRP的研究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CRP的临床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CRP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它在鉴别感染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505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中的CRP含量,同时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357例患儿血清中CRP升高,含量为11~128 mg/L。结论血清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可作为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祝金波 《求医问药》2014,(19):53-5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值对诊断严重肝损伤性疾病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7例严重肝损伤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7例患者在细菌感染前、继发细菌感染后及进行药物治疗后分别进行了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检测,这些患者在细菌感染前的C-反应蛋白值平均为(9.96±1.48)mg/L,在继发感染后的C-反应蛋白值平均为(25.18±7.18)mg/L,进行药物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值平均为(10.09±1.76)mg/L。这些患者继发感染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感染前,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患者继发感染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进行药物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对诊断严重肝损伤性疾病患者发生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别人群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观察测定结果,并ROC曲线计算出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计算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和健康人之间有显著差异,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为0.8 mg/L,敏感度82%,特异度70%,诊断符合率78.7%。结论 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方法,特异度高,诊断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